书城文化中国物质文明史
49325600000031

第31章 安阳殷墟与中国古代青铜器(7)

秦汉:此时铭文内容都很简单,除了常见的秦始皇和秦二世的诏书以外,绝大多数是“物勒工名”式的或标明器物主人的铭文。另外在铜镜、铜洗上还有一些吉语。六朝以后,就不再成为普遍流行的风气了。

(2)主要内容

青铜器铭文涉及商周社会许多方面,归纳起来,大致有分封、记功、战争、祭祀、册命、约剂、律令、媵词等。

分封:商代已有关于封侯的记载,到西周时更发达和完整。由铭文内容可知,西周分封或改封诸侯必有鬯瓒、弓矢、土地和百姓四项赏赐,而诸侯之世袭又须另行锡命之礼,赏赐的物品更多。土地的分配,西周时期实行诸侯分封和贵族赐土的制度,对亲信或有功的贵族可以额外分赐采邑。如西周前期宜侯簋,详记周王赐予宜侯的物品及授土和授民的情况,对了解当时的“封建”制度极有帮助。

记功:称颂祖先的功德业绩和庆赏、声名,以此来行孝道;或者夸耀宣扬器主自身的功绩。其目的都是为了要保持家族的尊荣地位。这一类内容文辞大多繁缛而多溢美之词。

战争:因为有关版图的扩张和财富的聚敛,所以征伐也是国家的大事。商器铭文简略,反映的资料不多,在西周金文中却是大量存在。关于战争的内容涉及伐商、征服淮夷、对狁的抗御等方面,另外,铭文中还有关于西周时期王室的军队编制和军事制度方面的内容。因此,西周金文中的戎事史料,对于西周战争史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

祭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类内容是商和西周铭文的最大宗,数量很多。宗法制度有严格的世系承袭关系,宗主们为了维护自己在宗族体系中的特权地位,就必须祈求上帝的福佑,托庇于祖先的余荫,因而祭祀神灵祖先就成为铭文中最常见的内容。

册命:周王或诸侯任命臣下,或赠与官爵,都要举行册命。所谓册命,即对臣下职位的任命。册命制度创立于西周初期,穆王以后更为习见,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典礼仪式。其内容大体是周王命令某一贵族承袭已故的祖、父的官职,并赐予其所任官职相应的物品。受命的人每每铸造青铜器详载册命经过,以外纪念,以示荣耀,以作凭证。传世和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册命格式者有70多例,从这些铭文可看出当时有一整套严格的礼仪形式。册命性质的金文在西周中期以后较多出现,并且形成固定格式,文字也较规整。

约剂:《周礼》有“治民之约”和“治地之约”。前者是有关税收、买卖、讼事等,后者是有关土地的使用、分配、转移等。古时田地授自国家,非私人所有,受田者必须付税,故所授的田由于特殊原因而需变动时,必须得到政府的许可,并在官员的监督下划定变动的版图和改变税收。1975年陕西岐山董家村发现卫盉和两件卫鼎,分别叙述裘卫与矩伯的三次交易,有土地与土地交换,有以土地或土地上的产品与裘卫的毛裘皮革交换。这说明土地在当时已可转让,而且有了以货币计算的价格。

律令:是政府的法律条令。如兮甲盘铭记关市之征,对南淮夷和诸侯百姓都有相应的规定。而子禾子釜和陈纯釜等则是有关量值的法令。

媵词:专为嫁女而作的青铜器称为媵器,其上的词有专门的格式,称媵词。媵器以洗沐用的盘、匜为常见。时代以春秋时期为多。当时诸侯们和大夫们为了维护彼此的政治地位和利益,或者小国求助于大国的保护,往往通过联姻来加强他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一定的政治集团,故媵器大量出现。媵词格式简单,一般有时间、某人为某人作媵器及祝愿词三部分。如蔡侯中盘,蔡昭侯元年为大孟姬嫁予吴王所作,铭文盛赞女儿贤淑端庄,明悟坚贞,并祝女儿敬侍夫君,长享考寿,子孙藩昌。

从铭文可以看到当时蔡、吴两国的密切关系。

三、青铜冶铸技术

根据青铜器铸造所必备的条件与程序,商周青铜器的冶铸技术大致可从采矿、冶炼、铸造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1.采矿

古人在长期制造石器的过程中,多次接触到自然界存在的铜块,并开始使用它。在实践中发现自然铜有一种石头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不像石头那样容易碎裂、剥落,而且还能发出悦目的金属光泽,可以制成装饰品用以美化自己的生活,于是开始用自然铜来打制各种器物。自然铜的存在毕竟很少,多数的铜要由冶炼铜矿石而取得。古人在长时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摸索到从铜矿中提炼纯铜方法。

最初是采掘地面暴露出来的矿石,后为了更多地获得这种金属,就沿着矿脉深入到地下去开采矿石。到商周时期,采矿技术已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

各地发现并作过发掘的古铜矿遗址有江西瑞昌铜岭、湖北大冶铜绿山、湖北阳新港下、湖南麻阳九曲湾、内蒙古林西大井及安徽南部的铜陵、南陵等县市的若干地点。它们的年代,大多属于西周至春秋时期,有的可早至商代。这几个地点大都发现了古人采掘时开拓的竖井、平巷、采矿工具、提升与排水用具及铜矿石等。

铜岭铜矿遗址已清理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清理出矿井103口,巷道19条,露采坑3处,探矿槽坑2处,工棚5处,选矿场1处,以及大量竹、木、石、铜质的工具和用具。遗址至迟始于商代中期(约公元前14世纪),延续到战国早期(约公元前5世纪),为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采铜冶铜遗址。年代如此之早,又具有相当规模且保存完好,为世所罕见,引起学者们的高度重视。

着名的铜绿山古矿冶遗址位于湖北大冶矿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已发掘采区7处,井巷500余条,出土大量采矿工具、井巷支护构件、炼炉、铜锭等遗物。遗存可分前后两期,前期属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后期属战国至汉代。古代工匠为掘取铜矿石,开凿竖井、平巷与盲井等,并用木质框架支护,采用了提升、通风、排水等技术。经清理的春秋时期冶铜炉,由炉基、炉缸、炉身三个部分组成。炉基下有风沟,冶炼时可确保炉缸的温度。炉缸设有放铜、排渣的金门,炉身有鼓风口。古炉渣总量超过40万吨。经化验,炉渣的酸度适宜,含铜量仅0.7%,说明东周时期的冶铜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与大冶接壤的湖北阳新港下古矿井遗址包含有三处矿床,其开采时间为春秋战国时期。已发掘古采区两处,发现竖井、平巷、铜与木工具、水槽等遗存。

麻阳九曲湾遗址位于湘西沅麻盆地的丘陵带,南依沅水支流辰水,已发现古采区14处,斜巷长400米,距地表深80多米。有大量炼渣堆积。出土铁、木工具和陶器等,开采年代为战国时期。

大井遗址位于内蒙林西县境。古矿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露天采矿槽遗址47条,开采长度累积达1570米,最大开采深度约20米,最大开采宽度25米左右,足见开采规模之宏大。该遗址早自西周时期已被开拓,伴出有选矿石质工具约1500件,还发现了12座炼炉遗迹。

皖南古矿冶遗址规模宏大,在已知60余处矿点中,属于先秦时期的约20处,分布于安徽境内长江南岸的贵池、青阳、铜陵、南陵、繁昌、泾县和宣城这7个县、市,以及长江北岸的枞阳。炼渣堆积量达百万吨以上。有的村庄即建在渣堆之上,村民以渣块堆砌屋基、围篱,蔚为奇观。至迟从西周前期已被开采,有的遗址有可能早到商代晚期。

以上铜绿山、港下、铜岭三处遗址均位于长江中游,属古荆州地区,从实地考察可知,从湖北鄂州南部至大冶全境,连接阳新北南纵轴,再到江西瑞昌县境,与得天独厚的铜矿成矿带相应,先秦采铜冶铜遗址密集。其中,铜岭遗址距港下的直线距离不足16公里,实际上是连成一片,成为商周时期一处巨大的铜采冶基地。皖南古矿冶遗址位于长江下游,属古扬州地区。其中,尤以地处南陵、铜陵交会地带的大工山、凤凰山、铜官山等处为最集中和重要,从而形成另一处巨大的铜采冶基地。

所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铜矿开采基地。

2.冶炼

纯铜因颜色呈红色,故名红铜。红铜的优点是延伸性好,可锻能熔,但质地软,不如石器坚硬,做成的工具刃口容易钝,较之石器显现不出多少优异性能。同时,由于红铜溶液黏稠,流动性能较差,因而难以浇铸出造型复杂的大件容器,只能铸一些小件工具和装饰物。因此它不能在较广泛的范围内代替石器或陶器。后来人们在提炼及使用红铜器具的过程中,发现只有将红铜与锡熔融在一起,才能克服以上这些弱点。于是开始在红铜中掺进一定量的锡,这就是青铜。由于掺加了锡,称为锡青铜。也有一些掺加了铅,或同时加锡、铅,称之为铅青铜或锡铅青铜。

冶炼青铜的方法,开始时是用铜矿石加锡矿石或铅矿石合炼,或者由含有多种元素的铜矿石冶炼出青铜的方法。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发展为先炼出铜,然后再加锡矿石、铅矿石一起冶炼。最后发展到先分别炼成铜、锡、铅,或铅锡合金,然后按比例混合一起熔炼。这样得到的青铜成分比较稳定,而且可按不同的器物的要求改变成分的配比,熔炼时也容易控制,青铜质量也大为提高。至此青铜冶炼技术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人们在长期青铜冶铸过程中,特别是在商周时期大量冶铸实践基础上,逐渐认识了合金成分与性能、用途之间的关系,并开始人为地控制铜、锡或铅的配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适用于不同用途的合金的“六齐”规律:

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考工记》中的这一记载,大体反映了合金配比与器物性能要求之间的关系。

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的经验性科学总结。

对曾侯乙编钟进行的检测获知,钟体的合金成分中锡占12.5%~14.6%,铅一般为1%~3%。这个配比与《考工记》所载“钟鼎之齐”大体相近。实验表明,钟体含锡量低于13%时,发出的声音单调、尖锐;含锡量太高则钟体易碎。同时,适当的含铅量有利于钟音的衰减和音色的改变,含铅量过低则衰减缓慢,含铅过量则音色恶化。古代工匠在实践中摸索出配料的合理比例,并掌握了热处理等工艺来控制和改善钟的音响,铸造了这一套总音域达5个八度,能奏出完整的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的编钟。

对吴越青铜剑进行的研究发现,铸剑时在剑的不同部位使用了不同成分的铜合金。如中脊用低锡或含铅较多的合金,以提高其韧性;两锷则用含锡量19%左右的铜合金。使用不同成分铜合金的直接效果是既保证了两锷的锋利,又增强了格斗时剑体中脊的抗震性能,刚柔相济,不易折断。

古人在冶铸青铜器的过程中是如何控制温度的呢?对此,《考工记》中有关观察冶铜时的火焰或气体以判断冶炼进程的记载:

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

冶炼金属时加热后先呈暗红色,温度渐高,依次是呈橙色、黄色、白色、最后是青色。这是因为金属里含有碳、钠一类的杂质,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汽化点,所以可以根据汽化物质的颜色作为判断火候或温度高低的标准,最后达到“炉火纯青”,就可以浇铸了。《考工记》的记述大体上符合实际的情况,传至今日,这一从实践中总结的经验知识在某些冶炼过程中仍有运用。

3.铸造

青铜器制造工艺中,铸造占着突出的地位。中国的青铜铸造工艺流程大致可分为:制模、塑出花纹图案→翻制泥范→刮制泥芯→范、芯自然干燥和高温焙烧及修整→范、芯组装和糊泥→浇注铜液→出范、芯,并作必要清理→打磨修整后得到成品,这样几个步骤。它开创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泥(陶)质块范法铸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