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物质文明史
49325600000073

第73章 明清紫禁城与中国古代建筑(1)

建筑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发展。中国古代建筑伴随着古老而连续的中华文明,有着数千年延绵不断的历史,这在世界建筑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梁思成在《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曾这样写道:“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这文化而兴盛衰亡。世界上现存的文化中,除去我们的邻邦印度的文化可算是约略同时诞生的弟兄外,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最古老、最长寿的。

我们的建筑同样也是最古老、最长寿的体系。在历史上,其他与中华文化约略同时,或先或后形成的文化,如埃及、巴比伦,稍后一点的古波斯、古希腊,以及更晚的古罗马,都已成为历史陈迹。而我们的中华文化则血脉相承,蓬勃地滋长发展,四千余年,一气呵成。”那么,中国古代建筑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建筑又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这是本章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

第一节 明清紫禁城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城中部,1925年后被称为故宫。整个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现存大小院落90多个,建筑980余座,房屋8700多间,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工程技术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紫禁城筹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永乐五年开始征调工匠予制构件和开挖河道工程,永乐十五年正式开工,至永乐十八年(1420)基本建成。宫殿屡遭火灾,明清两代曾多次修葺、重建、增建和改建。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明嘉靖、万历、天启年间,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对午门、太和门、太和殿和宁寿宫等建筑的重建和改建工程。紫禁城尚存明代建筑90余座,其整体格局也基本保持了明初的原貌。

一、紫禁城建筑布局

为体现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紫禁城在总体布局上充分比附“宫城居中,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及“三朝”、“五门”和“前朝后寝”的古制。以南北为中轴线,采取严格对称的院落式布局,并按使用功能进行分区,依用途和重要程度有节奏、有等差地安排建筑群的体量和空间。太庙和社稷坛在宫城左右。太和殿前有五重门。

宫城内分外朝和内廷两区。外朝在前部,主要有中轴线上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左右的文华殿、武英殿等;内廷在后部,主要有中轴线上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及左右的东六宫、西六宫和外东、西路殿宇等。各部分建筑按功能不同,在建筑艺术表现上也各有特色。外朝的建筑多疏朗雄伟,富有阳刚之美;内廷多严谨富丽,具有阴柔之美。布局和构造所采用的数值也有区别,外朝多用奇数,如三大殿、五重门、五凤楼以及三重台阶等;内廷多用偶数,如中轴线上的乾坤两宫(16世纪增建交泰殿)、东西两侧的六宫,台阶、槛墙层数也多用偶数。

宫城平面呈矩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墙高10米。城垣中心为夯土墙,两面包砌大城砖,磨砖对缝,墙面平整。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泊岸用大条石垒砌,河帮陡直。城垣四面各开一门,是宫门的“四正”。各门均为红色城台,下肩白石须弥座。南面正门称午门,是皇帝颁发历书、接受凯旋、献俘之所。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行重建,清顺治四年(1647)又作修缮。

午门高35.6米,建在凹字形墩台上,正面下开3个门洞,两翼内转角处各开一掖门。门楼面阔9间,进深5间。东西两翼为两面出廊的两观,俗称雁翅楼,四角为重檐金顶、四角攒尖式阙亭。宫城的北门原称玄武门,清康熙改称神武门,墩台下开3个门洞,门楼面阔7间,进深3间,其斗栱大木及部分瓦件均为明永乐十八年(1420)的原物。东门称东华门,西门称西华门,均下开3个门洞,门楼面阔7间,进深3间。紫禁城四角是宫殿的“四维”,各有一座三层檐十字脊四面歇山加抱厦的角楼,其造型的神奇不仅在于曲折多角、72条脊的轮廓上,更特殊的是其构造中线与空间组合轴线不在一个角度,十字脊为子午酉卯正方位的垂直交叉,对称的轴线则为城墙转角的分角线,以突出“四维”的特点。

二、外朝与内廷建筑

紫禁城建筑讲究权衡比例与主次分明的等级制度,强调严格的中轴线与左右对称的平面布局,并依建筑功能的不同,营造出多种多样的空间组合形式,使建筑在严谨中又富有节奏的变化。

1.外朝建筑

外朝是皇帝举行朝会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行政区,主体建筑由中轴线上的前三殿以及东西两翼的文华殿、武英殿所构成。在其东南、西南还有内阁公署、国史馆等辅助性建筑。

前三殿即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是外朝的最主要建筑。坐落在午门内由门、廊庑、楼、阁围成的矩形院落中。正门为太和门,两侧有昭德门、贞度门。太和门为重檐歇山式的殿宇式宫门,面阔9间,台基为白石须弥座。现存的太和门是清光绪十五年(1889)重建的。门前有金水河横贯,上建5座汉白玉单拱石桥,左右有朝房。太和门内是一个3万多平方米的广阔庭院,体仁、弘义二阁东西峙立,门庑相依,四角为崇楼。庭院北部为前三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前后排列在7米高的土字形台基上。台基三重,为稳重浑厚的须弥座,每层边缘都用汉白玉石栏杆围绕。台基前有3座石阶,中为御路。御路正中为一块长方巨石,周边雕卷草,下雕海水江涯,中雕以流云衬托的高浮雕蟠龙,刻工精美。

太和殿是外朝主殿,为举行大朝会和大典的地方,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构殿堂。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改今名。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后的形制。太和殿规模宏大,用材讲究。

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屋顶重檐庑殿,覆以黄色琉璃瓦,屋脊两端安有高3.40米、重约4300千克的大吻。垂脊近檐角处饰仙人走兽11个,其排列顺序是:仙人、龙、凤、狮、海马、天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殿内用柱共72根,柱网呈三环布局,柱径为1.06米,高12.7米。明代用楠木柱,清代重建时改用松木。太和殿的装饰十分豪华。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其中下檐为单翘重昂七踩鎏金斗栱,上檐为单翘三昂九踩鎏金斗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金龙和玺彩画。

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室内地面用64厘米见方金砖铺墁。明间六柱用沥粉金漆蟠龙,环绕镂空透雕宝座,顶上雕以精美蟠龙藻井。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端、仙鹤和香亭。殿前露台上陈设着成排的铜炉,两侧有日晷和嘉量,后面有铜龟、铜鹤各一对。明、清两代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等。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后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前小憩、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内执事人员等朝拜的地方。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明初称华盖殿,嘉靖时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现天花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中极殿墨迹。清顺治二年(1645)改现名。中和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建筑面积580平方米,高27米。屋顶为单檐四角攒尖,上覆黄色琉璃瓦,中为铜胎鎏金宝顶。殿四面开门,正面三交六椀槅扇门12扇,东、北、西三面槅扇门各4扇,门前石阶东西各一出,南北各三出,中间为浮雕云龙纹御路,踏跺、垂带浅刻卷草纹。门两边为青砖槛墙,上置琐窗。殿内外檐均饰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殿内设地屏宝座。

其大木均为楠木,是明代天启七年(1627)的遗物。明清两代,太和殿举行各种大典前,皇帝先在中和殿小憩,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皇太后上徽号,皇帝在此阅视奏书。玉牒告成,恭进中和殿呈御览,同时要举行隆重的存放仪式。

保和殿是举行殿试和宴会的地方。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改为现名。现存建筑为明代万历四十三年(1615)重建所留,大木中尚存许多“建极殿左一缝桐柱”和“右二缝”等明代墨迹。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高29.5米。屋顶为重檐歇山,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9个走兽。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栱。内外檐均为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六架天花梁彩画极其别致,与偏重丹红色的装修和陈设搭配协调,显得华贵富丽。殿内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上加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庐帽。建筑上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将殿内前檐金柱减去六根,使空间宽敞。保和殿在明、清两代用途有所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册立皇后、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在此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场面十分壮观。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每岁终,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清顺治三年(1646)至十三年(1656),顺治帝福临曾居住保和殿,时称“位育宫”,大婚亦在此举行。康熙自即位至八年(1669)亦居保和殿,时称“清宁宫”。清代殿试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始在此举行。

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始建于明初,均为由殿堂、门、配殿和廊庑组成的矩形院落。文华殿原为太子讲读之所,绿色琉璃顶,明嘉靖以后,改为皇帝举行经筵的场所,屋顶改易黄瓦。嘉靖十七年(1538),在殿后添建了圣济殿。明末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后,建筑大都被毁。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按原样重建。正殿文华殿坐北朝南,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明间开6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门,次间、梢间均为槛窗,各开4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窗。东西山墙各开一方窗。殿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文华门。后殿曰主敬殿,规制与文华殿略似而进深稍浅。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东西配殿分别是本仁殿、集义殿。乾隆年间,在圣济殿遗址上修建了文渊阁,为面阔6间的二层楼房,系仿宁波天一阁而建。武英殿是皇帝斋居和召见大臣的地方,明末李自成进京后在此举行了即位仪式。正殿武英殿坐北朝南,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须弥座围以汉白玉石栏,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武英门。后殿敬思殿与武英殿形制略似,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东西配殿分别是凝道殿、焕章殿。院落东北有恒寿斋,西北为浴德堂。康熙年间,首开武英殿书局。同治八年(1869)武英殿被火焚,烧毁正殿、后殿、殿门、东配殿、浴德堂等建筑,书籍版片焚烧殆尽。同年重建。

2.内廷建筑

内廷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及其家眷的居住区,其中间部分分为东、中、西三路,包括后三宫、东西六宫、东西五所、御花园,左右两侧为外东、西路。

中路由中轴线上的后三宫以及御花园构成。后三宫为四面由廊庑围成纵长院落。正门为乾清门,面阔5间,单檐歇山顶。两侧有八字琉璃照壁,门前有鎏金狮子一对。门内甬道与三宫前露台接连。三宫由南向北依次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均建在高2.5米工字形台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