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听课要多思多问。
多思,就是确立多个思维点,选择多种思维方向,寻找多条思维路线,以开展发散思维。思维的方法途径很多。多问多思是相联系的,多思才有多疑多问,多问促多思,要多思又善问。
时间分配我会做
时间是非常公道的,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每人每天24小时不会多,也不会少。可是,花费时间后的效果却有很大差别。有的同学整天埋头苦读,并没学好功课;有的同学不仅功课
学得好,习题做得多,玩得也痛快。这里的关键有一个时间运筹的问题。科学地、合理地支配时间,是中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究竟怎样运筹时间,尚没有固定的模式,本章介绍几个原则和实例给同学们参考。
读董老的惜时: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这首诗是革命老前辈董必武在1959年8月24日专门为中学同学们写的。
董老在诗中用“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个比喻来告诫同学们,学习中的困难时时有,处处有。就如同逆水而上的船只一样,不论行到哪里,行到什么时候,总会遇到逆向的水流。因此,一定要用大气力向前撑,不能稍微松劲。只要有“一篙”松了劲,船就会被水冲回“千寻”。古人称一寻为八尺,“千寻”,比喻很远。“古云‘此日足可惜’”,用的是唐朝韩愈的典故。韩愈有两句诗:“此日足可惜,此酒不足尝。”意思是,这光阴是很值得珍惜的,这酒是不足值得品尝的。董老在此处借用韩愈的诗句来强调光阴的可贵。“吾辈更应惜秒阴。”“惜秒阴”是由惜分阴引申而来的。晋朝的陶侃说过:“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董老的意思是说,惜分阴还不够,要惜秒阴。力求做到“惜秒阴”,这是运筹时间的前提。中学时期,这人生的黄金时代,是很有限的,我们要加以充分的利用,促使自己成才。
一、运筹时间的三要素
1.运筹时间的第一要素是善于安排时间
善于就是要学会利用精力最好的时间来干最重要的事,学会安排什么时间最适合做什么事。
少年大孩子钟扬就是一个善于安排时间的同学。他的爱好十分广泛,每天做完作业之后,或者看课外书,或者练书法、学画,或者背几首诗词,有时候还练练乐器、打打球。他总结经验时说:“我从来不在那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花费半分钟的时间。我以为真正浪费时间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到处嬉闹,干些毫无意义的事,这种人是抛费时间的浪荡公子;另一种人除课本之外不看任何书、不干任何事,看起来学习很专一,实际上学到的东西太少了,并没有充分利用时间。”
2.运筹时间的第二个要素是学会订学习计划
计划应该怎样写?写哪些内容?这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但是,有几个要点必须掌握住。首先,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订计划,这个计划是自己需要的也是能够完成的;其次,时间安排要明确;第三,计划要达到的目标应明确、适中。有了这三项内容,至于用什么方式表达出来,并不是很重要的。
吴向东同学15岁初中毕业后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下面是他第一个学年订的学习计划:
①认真学好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课外的时间学习英语和物理。
②课外英语学习分成两条线:一是学习《英语900句》,听校广播台的英语广播,提高朗读和听的能力;二是每天至少熟记10个英语单词,全年达到3000词汇量,开始读较浅的英语读物。
③课外物理自学的主要任务是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主要是阅读各种类型的物理小册子,做阅读笔记。
④每日作息时间,早晨6时起床,跑步20分钟,背英文单词25分钟。上午上课。中午午休前看半小时英语。午休后到3时左右是自习时间,做作业、自习。6时吃晚饭。晚饭前体育活动40分钟。晚自习到10时。随着季节不同,时间稍作改动,但内容不变。
这个计划有三个优点。
第一,针对性强。吴向东订计划之前,比较了自己的各门功课,相比之下,数学学习情况比较好,于是他把课外时间主要用于自己的薄弱环节——外语和物理上。
第二,时间安排具体。每件事要花多少时间,都作了具体的安排。
第三,目标明确。英语,主要是熟记单词,目标是3000词汇量;物理,主要是扩大知识面。
制定计划最关键的一条是切实可行,要符合订计划者实际情况。这个问题抓准了,努力照着计划去做,一学年下来,必定有较大的进步。
3.运筹时间的第三个要素就是要做到当天事情当天完。
许多中孩子都有一个体会:订计划容易,执行计划难。因而计划订的目标达不到,结果时间还是没抓住。
按一般情况分析,不能按计划执行的原因有三条:
第一,约束自己的能力差,计划上已规定好某时间干某一事,但到时候缺少毅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又去干别的事了。
第二,时间不够用。
第三,计划规定的任务过重。
除了第三个原因需要修改计划之外,前两个原因,可以用一句话来解决:即努力做到“当天事情当天做完”。有些同学往往寄希望于“明天”,把今天的事情留下来占明天的时间去完成。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连锁反应,每天该做的事情都完成不好。所以坚持“当天事情当天做完”很重要。低温物理学专业的研究生翁征宇对这一点就很有体会。
小翁刚进少年班时,一天下午,他在教室里做数学作业,由于题目的解法较繁琐,加上室外有些同学在劳动,很热闹,弄得他心神不宁。注意力一分散,题目就老做不出来。越急,心越烦;越烦,题目越做不出来。他烦躁地把笔一扔:“明天做!”
当天晚上,小翁躺在床上,回忆白天的学习和生活,心里非常后悔。他悟出了一个道理:“今天的事推到明天去做,并不是由于事难,而是由于自己缺乏毅力。”
小翁改正了自己的缺点,学习进步得非常快,提前一年考取了研究生。
二、保持时间运筹上的弹性
古话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今天,无论干什么事,都应当保持时间运筹上的弹性,这样才能有效率,才能持久。
列宁写给他的妹妹伊里奇·乌里扬诺娃的信里说:“我劝你正确分配学习时间,使学习内容多样化。我很清楚地记得,交换阅读或交换工作内容,翻译以后改阅读,写作之后改做体操,阅读有份量的书之后改看小说是非常有益的。”“不过,最主要的是不要忘记每天必须做体操,每天迫使自己做几十种不同的动作,这是非常重要的。”
爱因斯坦在工作之余,弹钢琴、拉小提琴,还拿起望远镜遥望繁星点点的夜空。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青年时期得了头疼病记忆力不好。医生说是因为他用功过度,不注意休息,并诙谐地说:“一个丑角进城,胜过一打医生。”医生劝法拉第出去换换脑筋。于是,法拉第便去看滑稽戏,逛动物园,看马戏表演,漫步名山大川。他渐渐地恢复了健康,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了。
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少年大孩子们的课间休息,内容是很丰富的。一下课,他们就到室外去活动,散散步,聊聊天,或者几个人托上一会排球,很少有人趴在桌上看课本做练习。
也有的同学在上完数理化课之后,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掏出英语单词本,读几个单词;或者掏出一本精彩的小说看上一段,也是一种休息。这样的课间休息就保证了下一节课的听课效率。
要掌握知识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学习、练习、复习……。利用时间首先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课堂学习时间是孩子最主要的学习时间。孩子在课堂中接受知识,进行技能培训,解除疑惑。抓住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就可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充分利用课堂学习时间要靠“投入”。孩子应该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不受外界干扰。在课堂上孩子应该仔细听教师讲课,认真做好课堂笔记,积极地思考每一个问题,而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神游物外。学习重在专一,上什么课就干什么事,这样才不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三、抓紧课余时间
要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利用好课余时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这段时间内我们要做大量的练习,并且及时的复习已学过的内容和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
学习的科目越多,对时间的科学分配和合理利用也就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我是一名理科孩子,学习的五门主科是语文、英语、物理、化学、数学。我认为对于这五门学科应该尽理“公平”对待,不应明显的偏科。五门主科的均衡发展可以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英语是一门需要积累和经常复习的学科。学习英语要持之以恒 ,每天都要给英语一定的学习时间。在这段固定的时间内,我总是复习当天的所学内容,及时巩固,并且做一定的练习进行训练。这样日积月累我的英语成绩便有明显的进步。
语文和英语一样需要不懈的积累。无论现代文的字词、文学常识,还是文言文的字句都需花大量时间来积累整理。我一般是在双休日抽一定的时间完成这些工作。另外每节语文课后我通常将课堂内容较快的浏览一遍使所学内容得以巩固。
学习数理化需要做大量的练习,所以我将大部分的课余时间用来完成数理化的练习。做题一不能图快,二不能间断。做题时应该周密思考,将思路扩及到题目以外的范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必要时应该记下做题思路和心得,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解题目,更好的理解知识,并且使思路日益清晰。做练习还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坚持不懈的练习才能使成绩有所提高。切禁某几天突击某几天无题可做。
当然在均衡的基础上也要努力培养某项专长。这样培养个人的专长对整体的前进和个人今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对这门学科可以投入较多的时间以促成这门学科的提高。
充分利用时间、合理分配时间是建立在对学习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上的。只有以严肃的态度对学习才能取得丰硕的学习成果。除此之外别无它法。
让阅读成为一种兴趣
阅读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娱乐和消遣的过程,它是我们一个长期的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于读者,特别是对青年读者的人格成长、心身健康发育、知识的积累以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那么作为读者来说,阅读什么样的作品,才能使阅读的文化含量增加?首先,应该选择中外文化精品阅读,因为文化精品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思想的集中体现,她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和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图书馆是文化的殿堂,是中外文化精品集中存放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选择中外哲学著作,历史地理、文学名著等进行阅读“读史可以明志”。通过长期的阅读和学习,这些文化精品就会对我们的精神世界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阅读学习,我们可以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自己的国家民族的发展进程,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能了解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看到我们的差距和不足,树立起为国家民族奋起而努力学习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随着阅读的时间的不断延续,我们会从有意识的选择文化精品阅读到自觉的去阅读文化精品。并且能从中汲取各种营养成分,滋养我们的精神和灵魂。提倡全民阅读,有利于传承文明和发展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在全民阅读的文化氛围中,有利于为创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丰厚的营养成分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所以,去努力的提高我们阅读的文化含量,并从中汲取知识的精华成分,不断学习,创新奋进,在人生的过程中,不断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做一个高尚的、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人。
世界很大,学校很小,教科书的世界更小,孩子将来要面对的是广阔的世界。中学阶段孩子开始独立地阅读思考,拓宽自己的视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对未来的工作产生积极影响。同时,阅读课外书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孩子的一种重要技能,无论对于应试还是未来的生存发展,阅读都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学习方式。
然而,现如今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功课,为了不使孩子因读课外读物而导致学习成绩退步,会采用种种方式阻挠孩子阅读课外书籍。据了解,有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读“课外书”,甚至采用打骂手段。不可否认,这些阻挠孩子看课外书的父母的初衷也是为了孩子好,他们担心孩子多读课外书会“野”了心思,冲击孩子读“教科书”,从而影响功课、影响学习成绩,这是许多父母不让孩子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
其实,父母们的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孩子们懂得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好功课,考试要考好,不会因为喜爱读课外书而放弃学习。即使有个别的孩子因为痴迷于读课外书而影响了学习,也是可以引导的。父母反对孩子读课外书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担心孩子多读“课外书”会偏科。其实不然,多读点课外读物不但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语文水平,而且从课外书上孩子可以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包括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