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癌症不可怕——30年肿瘤诊疗手记
49379100000036

第36章 经济能力与治疗方案

癌症治疗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患者和医生的协调配合。从某种意义上说,癌症治疗的效果也取决于这种“系统集成”能力,而并非仅仅靠某一方面的突出表现。

集成能力的基础是经济能力。由于经济原因而引起家庭矛盾,影响患者情绪以致治疗结果的问题,在几十年的临床诊疗中已屡见不鲜。治疗癌症要量力而行,要把钱用在刀刃上。医生应该为患者考虑,既要考虑病情,也要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要顾眼前的治疗效果,也要顾及患者长期的经济承受能力。这就是所谓的“谋全局”、“谋万世”。

一、癌症治疗是个耗钱的“工程”

癌症是一种全身性的慢性病,也就是说,是个耗钱的病。癌症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一般都还需要后期辅助治疗,这个过程是长期的。对不能手术切除的癌症病人,则需要用放化疗、免疫、分子靶向、中医等治疗手段来控制或稳定病情,其费用的支出更加惊人。而最让家属和患者感到失望的是花了很多钱,治疗却无起色,有的反而病情逐渐加重,感到治愈的希望十分渺茫。因此,因经济压力而放弃进一步治疗的患者不在少数。

有一位舌癌病人给我的影响非常深刻。他曾在医院行放射治疗,我当时刚好在放疗科轮转学习。在放疗疗程就要结束时,病人找我说没钱了,一定要回去。我说,再照三次,整个治疗就结束了,那样肿瘤控制会比较彻底,现在放弃太可惜了。病人说:“不是我不想照完,而是实在没有钱了。我是卖了猪,又借了一部分钱,才来看病的,我是家里的主劳动力,现在家里已经一无所有了。今天来与你道个别,谢谢你医生,我走了。”

舌癌的治疗费用与其他癌症相比还是比较低的一种,即使这样,这位病人仍然无力承担剩余的不多的费用,放弃治疗,也就是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多少年过去了,我无法忘记这个病人。

癌症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不考虑费用是不可能的。即使享受医疗保险的癌症患者,也同样感到有些困难。我常常遇到一些肺癌、肠癌、胃癌做根治手术后的病人,几年治疗下来他们无一例外地抱怨花费太大,除医保外,自己也都要用十几万到几十万元的费用。常常听他们感叹地说:这个毛病看不起啊!心理压力太大。不吃药不放心,吃药吧,又给家里增加负担。

二、花钱多的方案,治疗效果并不一定就好

癌症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的期别与肿瘤组织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

除了期别早、行根治手术后不需辅助治疗的癌症患者以外,大部分患者是要采取放化疗、中医和分子靶向治疗的。由于病症不同,采取的治疗方法也不同。那么,如何选择既对症有效,价格又便宜的药呢?这最好由患者、家属和医生共同商量决定。首先要确定治疗目标,是通过手术后的辅助放化疗,以达到根治目的,还是中晚期癌症已不具备手术条件,只能以化疗、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两者是有区别的,前者以根治为目的,短疗程,后者已不能达到根治,仅以控制肿瘤不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治疗周期长。因此,在治疗药物的选择上就要有所区别,对不以根治为目的,仅通过姑息性化疗或其他治疗来改善生存质量的,一定要考虑病人的经济状况。

比如,手术后仅仅是辅助化疗几次就能完成治疗方案,而用进口药物又能对症治疗的,进口药虽然贵但副作用相对少一些,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用进口抗癌药。

对已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或是姑息性手术切除的癌症病人,大多数需要化疗。对于这些癌症患者的治疗,要有一个长久的计划,并不是用好药,贵药就能控制癌症或能达到根治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对这类患者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治疗方法,就是在一线抗癌药物能控制癌症的情况下,先用一线药物,而不直接采用二线或者更高档的进口药。先用高档药,由于病期长,多次使用也会产生耐药性,而且费用相当高。就像一般炎症性疾病,能用青霉素治疗而不用,直接用比先锋霉素还要高档的抗生素治疗,那么,今后再发生炎症性的疾病就必须用更高档的抗生素,否则就难以奏效。癌症治疗一上来就用高档药,结果造成了后续治疗的难度,从经济上也往往会给家属带来困难。

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肺癌患者,因为肿瘤大不能手术而采用化疗,当地医院直接使用二线化疗药之后,病情得到了控制。尽管全身情况还较好,但据说是为了减少化疗的副作用,就开始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先是易瑞沙口服,后改为埃洛替尼口服,这样连续治疗了11个月,病情是稳定了,但家属在经济上已捉襟见肘。随着耐药性的出现,不仅治疗上遇到了难题,经济上同样也已力不从心。如果采用循序渐进的治疗方法,对缓解病情可能会更好。

另一位肺癌患者,手术后经过了六个疗程的化疗,病情已得到控制。

这时,他听说外地有一位看肺癌很有水平的老中医,但每十贴中药需7000元,吃了半年多中药,最后肿瘤还是复发。我建议他采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他说买10颗药的钱还有,再多就没有能力了。据我所知,很多患者和家属瞒着医生自己花高价买药吃,但有的药并不一定对症,这样的做法是对病人不负责任。经治医生要设身处地地为病人考虑,对病人家属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给予解释,让他们了解癌症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诚实地告诉他们癌症治疗后的一般发展规律和预后。作为患者和家属总认为药越贵越好,但对需要吃多长时间的药、需要花费多少钱并不一定了解,而最后会产生怎样的结局也不一定清楚。所以要让患者和家属知道,每个癌症病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只有针对性的、合适的药物才是有效的、最好的,并不是越贵的越好。

三、坚持“量力而治”的理性原则

很多癌症病人在确诊之后,总想知道采取什么治疗方法,需要多少钱。农村来的癌症病人或需要自己支付一部分钱的患者尤其关注治疗费用的问题。

一般来说,癌症治疗的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需要手术治疗的癌症病人,首先是住院费,其次是手术前的检查费。

按照目前的收费标准,手术前的检查项目全部费用大约在5000~7000元,包括胸片、B超、CT、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全套、大小便常规、肺功能测定、肿瘤血清指标等检查。患者如果有慢性病,手术前先要进行纠正,那么费用就要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法来确定。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检查费用也难以测定。

常见癌症,如胃癌、肠癌、肝癌、肺癌、食管癌的手术治疗费用,包括麻醉费在内一般在1万元上下,但不包括使用吻合器之类的器械设备。如果手术中发现异常,如需增加输血量或者其他药物,那么费用还要增加。

单纯乳腺癌手术切除、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费用一般在1万元以内。当然各家医院的等级有差别,收费可能有所上下浮动。

如无特别情况发生,术后15天以内可以出院。而手术以后康复治疗的费用,要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来决定,同时也要看是否发生并发症,一旦出现并发症,其费用就难以估计。总体上估算,单项癌症的治疗,费用一般在2万元上下,但特殊情况除外,当然,这里也没有考虑物价上涨的因素。

对于术后需要辅助化疗或者不能手术,直接需要放疗和化疗的病人,其费用要根据所用化疗药物的档次来定,用进口药还是国产药,这中间的价格相差很大。医生在治疗前一般会向家属提供几类药品的情况,包括价格、药品的副作用等等,其实也是请患者和家属根据经济状况来选择。

目前,有的抗癌药使用一次就要1万元左右,这还不包括其他辅助药。化疗的疗程至少要2个疗程。即使化疗、放疗结束,但后续的辅助药物也需持续使用一段时间,例如提高白细胞的药物、免疫药物、各类保健品等等。

因此,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不能不考虑“钱”的问题。即使大部分费用能由医保承担,自己掏的那部分同样也会给很多患者和家属带来压力。

一位肺癌患者的家属对我说:除了医保,自己已经付出了近30万元。而患者术后发生了一些并发症,半年之后又发现癌细胞脑转移、骨转移。听说现在有什么新的靶向药物,治疗效果还可以,但听说每天一颗,每颗500元以上,我们想都不敢想。经济上没能力不说,关键是花了那么多钱,最后的结果仍然不理想……很是感慨!

所以,癌症治疗方案的选择要考虑病人“钱”的问题,虽然这不是医生的职责,也可以说与医生无关,但作为一个合格的肿瘤医生,对病人有无经济能力来治他的病,能否不因“缺钱”而停止治疗,这样一些问题是不能不考虑的,它体现了医术水平和医德。

循证医学证明:即使对某些晚期肿瘤病人或者肿瘤复发的病人给予联合化疗,也仅能让患者的生命平均延长3~9个月。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患者,是否有必要再花上几万元来购买昂贵的化疗药物进行治疗,是值得探讨的。尤其在多个脏器发现肿瘤转移的情况下,应该考虑患者家庭的经济状况,因为仅用抗癌药物治疗已转移的晚期癌症,目前尚未见有痊愈的病例报道。

当然,病人和家属宁可多花钱、也要用好药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目前国产抗癌药在疗效上与进口药并无太大差别,在副作用上也相差无几,但两者的价格却相差巨大。因此,对家庭经济不宽裕的患者,医生有责任尽可能帮助患者选用合适的国产药。

外科治疗同样要考虑经济问题。做肠癌、胃癌、食管癌等手术时,对一次性医疗器械的使用大有讲究。如在手术中使用进口的缝合器或国产的缝合器时,进口器械灵活、顺手一些,国产器械使用也不影响手术效果。

采用先进的进口医疗器械,有时也要考虑到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有条件的完全可以用,经济条件差的、尤其是农村来的病人,则要给予考虑,以便后续治疗。

我认为,帮助病人把“钱”用在刀刃上,从经济的角度长远地考虑癌症治疗,尽可能提高治疗费用的效率,应当成为肿瘤医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