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劳而无忧——劳动权益政策法规解读
49409800000019

第19章 传播与文化偏见(5)

周方银说:“西方媒体反复提什么报道自由,但从中国的角度来说,给这种‘报道自由’加个‘客观、公正’这样的前提,这种要求并不过分啊,这不也符合它们向来标榜的新闻报道原则吗?但过去几个月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问题时的表现,怎能说服中国人民它们是‘客观、公正’的呢?”

“如果西方媒体以建设性的方式思维思考,以严肃的态度看待问题,以理性的视角考虑问题,它们根本就不会提出这些所谓的‘建议’。”

周方银最后说。

二、避免偏见的媒介行为

我们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日本人、美国人、犹太人,但是,这不等于我们无法对这些人做出评价。当有人问出这样的问题:你认为日本人都是勤劳、有抱负而且聪明吗?认为美国人都讲求实际、爱玩而又入乡随俗吗?认为犹太人都是有野心、勤奋而精明吗?认为女人比男人更会养育子女、照料他人并且温柔顺从吗?认为大学教授都有点古怪而且平日里都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吗?相当一大部分人对其中许多问题会回答“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通过之前接触的知识——读书、通过新闻报道、接触实物给出答案;因为我们初次遇见日本人、美国人、犹太人、女人或者教授模样的人时,对他们的行为都会有某种预想。毫无疑问,这些预想常常是错的。因为具体到一个人的时候,我们看到有些日本人草率从事,有些美国人安静谨慎,有些男子比女子更会照顾他人等等。

当我们面对人、物、事情的时候,刻板印象会自动帮助我们判断对错,做出决定,给出结论。偏见也是如此,它同样会无意识地作为我们判断、评价与行为的基础。避免偏见的一般作法是有意识地寻找不一致信息,或多接触一些信息,有意识地努力校正自己的判断。

1.坚持真实、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

大众传播媒介传播新闻的基本原则是真实、客观、公正,遵守这些原则是避免媒介偏见的基础。

首先是真实。信息真实性是信息价值的基础,不真实的信息没有意义可言。例如,我们在讲到新闻报道的“五个W”(什么事,“What,何事”?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Who,何人”?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en,何时”?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Where,何地”?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Why,何故”?有的还要加上一个H,“How,怎么样”?),就是强调一个事件在这五个方面提供的信息都可以得到验证,不能够因为偏见而张冠李戴。

其次是客观。客观是指报道者的立场要尊重事实真相,不能够想当然。

在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期间,CNN主持人卡弗蒂在谈论中美关系时使用侮辱性的语言,称中国人是“一群五十年不变的呆子和暴徒”,此话引起华人的愤怒。卡弗蒂对于中国的理解与今日中国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他只是凭着对中国的偏见——来自冷战时期的对华偏见评论今天的中国,违背了真实和客观的新闻原则。如果没有客观的立场,很难直面真实。美国杜克大学华人教授史天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近些年来,中国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社会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西方依然在意识形态上用旧的眼光看中国,这是令人遗憾和发人深思的。”还有学者认为,“中国与西方的沟通是艰难的,但中国人应当自信,既然中国能保持近30年的高速增长,十几亿人民直接受益,西方就绝没有理由否定中国的制度。西方的偏见迟早要被打破。”

第三是公正。《辞源》对于公正的解释是:“不偏私,正直。”公正有明显的“价值取向”,它侧重的是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并且强调这种价值取向的正当性。保证信息来源的合法性、公正性、信息的平衡性。信息来源对于报道内容至关重要,信息来源向记者提供报道的原始材料、观点和陈述。即使是信息来源真实可靠,信息的提供者也可能是带有偏见地陈述事实真相。媒体要学会寻求不同的信息源,平衡使用信息。如信息涉及对立的双方当事者,应该给予平等表达的机会。在平衡使用信息来源时,考虑到性别、种族等特征,争取让受众公正地听取各方意见。

2.大众传播媒介可以修正或改变偏见

传媒的实践活动包括: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关注角度都会产生正面或者负面印象,公正报道的意义在这里也体现出来。

因此,我们要做到公平待人、正视他人,消除对待他人不合理的偏见,就必须不断修正我们记忆中惯有的“刻板印象”。

对有刻板印象的群体成员要进行长期的、深入的、一对一的交往。媒体报道的内容尽量涉及各种群体,尤其是对亚文化群体的关注,当然不是猎奇。

避免把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看做是群体中个别表现不予理睬。要注意个别意见和表达,有意识地与他们交往,获得新的认识。

必须有意识地去寻找不一致的信息,有意识地校正自己的判断。

我们要增强自己获知新情况的自觉性,避免思维惰性。尤其是媒介从业者,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不了解的人、事、物要花费精力去接触、去认识,警惕自己对不熟悉事情发表言论时依赖刻板印象,像卡弗蒂那样。

在一篇题为《小学生患“奥运综合症”每天缠着妈妈要进体校》的文章中作者写道:心理“唯金论”可能误导孩子……采访中,有四名家长向记者透露,他们的孩子成了“唯金牌论”的小狂热者。看到中国代表团拿金牌,欢欣鼓舞,看到运动员失利,就会表现得非常不屑一顾,认为运动员很没有本事,没有出息,随即拿着遥控换台。这种状况主要发生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

家长们称,孩子容易受到媒体的影响,产生“金牌至上”的心理,打个比方,解说员讲解时,每次选手夺金后声音就提高八度,异常激动亢奋,一旦是银牌或铜牌就显得略为沮丧,而且观众和运动员本身的反应也是如此,这容易让孩子产生错误的判断。家长也很难向这么小的孩子解释奥运的参与精神与顽强争冠之间的关系,只是害怕这种不太正常的心态,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判断会被带到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

这些来自家长们的意见证明媒介对于观念形成的影响是明显的,尤其是对青少年。

我们再来分析中国媒体报道2008年奥运会的其他文本,看看媒介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刻板印象继而影响人们的观念的。

以往关于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主要的看点是金牌,在报道中对于金牌的崇拜之意构建和影响了人们对于体育赛事的认知。2008年奥运会与以前重大体育赛事相比较,多了人性关怀,少了金牌崇拜。《南方周末》题为《北京奥运“过去时”》的文章说:“作为媒体,早该知道奥运的魅力不仅仅是胜利,还有过程,还有失败,尤其还有运动场上的人。

我之所以这样想并做,也是因为我和宁辛都忘不了八年前,在悉尼,我们拿首金的压力与王义夫得到亚军后遭受的质问,当然还有澳大利亚没有夺得首金只得到亚军后,队员的笑容与媒体的祝贺!

是的,媒体不能再咬着金牌不放,而对银牌和铜牌却忽略不计,更不要说那些没有走上领奖台的运动员。”

关于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媒介将报道视点放在获奖牌主要是拿金牌的运动员身上,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参加体育赛事的所有运动员都是这个事件的参与者,对于他们的关注也是整个赛事报道不可忽视的方面。对于获得金牌以外的运动员的关注,使体育精神得到张扬。2008年奥运会新闻报道不仅让观众记住了那些获得金牌的运动员,也记住了那些优秀的参赛选手的动人故事:有丘索维金娜与爱有关的故事,有为伊拉克姑娘捐跑鞋的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