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拯救自我
49462500000018

第18章 人格剖析篇——消除人格冲突引发的痛苦(3)

二、受社会环境制约

可以这么说,人类社会的历史,既是一部血淋淋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自我拯救与拯救自我有效结合的行动史,更是一部人格升华和人品提高的进化史。几千年来,通过自我拯救,人类求得了生存权利;通过拯救自我,人类获得了发展机会。人们在矛盾的争斗中寻找真理,在困惑的心境中寻找路径,在黑暗的逆境中寻找光明。坎坷与磨难,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行;拯救与升华,与人格的提升和人品的提高同步。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这种社会环境,不仅指社会文化环境,也包括了社会道德环境;不仅指家庭教育环境,也包括了社会教育环境。一个良好或不良的社会大环境,都会对社会成员的人格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使其成员的人格特性和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

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对人情世事不能妥善处理,结果造成双方很不愉快的结果,以至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什么是人情世事?人情世事就是在与人相处过程中,最起码做人的道理。这种起码的人之常情、人间之事,决非那种刻意地拉帮结伙、为某种目的刻意地去走后门拉关系。

三、受家庭成长环境制约

不同的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家庭氛围和教养方式等,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产生不同的影响,并造就了人与人不同的人格特质。

1.权威型教养方式

以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比如说,在网络“父母皆祸害”的控诉帖子上,不少人提及家庭成长环境的问题。有的孩子说,“我恨我的父母,从小他们就没爱过我,甚至想抛弃我再生一个。不管我做得多好也听不到表扬,得到的只有羞辱和谩骂,这就是我的父母”。“他们说我是祸害、是扫把星。家里人生病也都怪在我的头上,还说什么虎进门必伤人。我从小是被家人虐待长大的,他们天天打我,用针扎我、刮耳光等等,就因为我是个女孩。”

曾经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一个军人的家庭,父亲是一位有相当级别的军队老干部。家有两个男孩子,两人的性格截然不同,大儿子顽皮且刚强,小儿子听话且滑头。大儿子当时是部队大院的孩子王,整天带头与一帮孩子到处打架。每当有人上门告状,这位父亲则用一种法西斯式的野蛮教养法管教孩子,如用皮带抽,用大皮靴踢,刮耳光什么的更是家常便饭。结果孩子是越打越不怕打,越打越捣蛋。今天老爸你用这种方法打我,明天我就用这个方法报复在其他孩子身上。长大成人后,在学校、单位、社会上与人打架斗殴已经是家常便饭的事。最终,因所谓的仗义,为朋友打抱不平而参与打群架斗殴,结果打伤了人吃官司,被判刑坐了三年牢狱。从此,这个年青人的人生一直坎坎坷坷,至今还是孤苦伶仃的一人生活。原本一个有着相当社会地位的家庭,因为家长的教育方法存在极大的问题,结果,毁了孩子的一生。

2.冷淡型教养方式

以冷淡型教养方式的父母,有的因为生活所迫没时间照顾孩子,有的却是本身缺乏一种做父母的责任,也有的父母自身从小在放纵型家庭成长,从小受自己的父母过于溺爱,形成一个长不大的父母这一事实。这类父母,并不是说他不爱孩子,而是他们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去爱孩子、关心孩子和帮助孩子。曾有位打工的女孩对我说,“我爸妈从小就没管过我,我一出什么事他们就歇斯底里叫喊个不断,我曾经有好几次出现自杀的念头,想想活着真没意思。他们根本不关心我,更谈不上了解我、理解我,从小我就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什么的,没人管我”。

下面,我再讲述一个“谁让一位65岁的老人选择离婚”的故事。这是一个追踪从小家庭教养环境,在一位老人身上出现一种心理问题的回归反映,反思谁之过。

董太有一个让人羡慕的家,先生是一个知识型的成功商人,两个儿子也都取得博士学位成家立业了。董太自己也是一位退休的中学教师。然而,前不久,听说她离婚了。

认识她的人都感到不可理解。终于有一天,董太将事情的由来向我倾诉。原来,董太出生在一个孩子较多的家庭,兄弟姐妹共有五人。一个儿子四个女儿,董太排名老四。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环境下,董太从小得不到父母的喜欢和关注,加上她从小寄养在外公家,而外婆对她也并不怎么关心。大约7岁那年,因为上小学读书才回到父母家中,与父母及兄弟姐妹的感情显得比较生疏。在她成长的过程中,青年和中年的她,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对爱的渴望,对关怀的渴望危机的存在和扩散。经人介绍,董太与一位独生子家庭的人结婚组成家庭。她的先生是三代单传,其丈夫成长环境是天马行空、我行我素的性格,是一个不会保护她呵护她的人,两个儿子成家了但从情感上缺少对母亲的关怀。从外表看,她是位强人和彼有涵养之女性,但因为孩提时的心理阴影一直缠绕着她。她在等待,等丈夫的感悟、等孩子长大懂事,会体贴她,给她需要爱的心灵呵护和关心。

从少女到青年,从青年到少妇,从少妇到中年,从中年进入准老年人群,无忧无虑的物质生活,带给她对心灵和精神更强烈的需求欲望。她曾经多次与丈夫沟通,希望丈夫多些日子陪伴她,用以后的10多年时间弥补她的心灵需求。然而,她提醒一次,失望一次。丈夫责怪她放着好日子不过,又不是少男少女的,还要胡思乱想。儿子和媳妇不理解她说她精神有毛病,兄弟姐妹们说她不可理喻没事找事。最后,董太彻底想通了,她改变了自己,决定从这个没有关爱的婚姻中走出来,从这个压抑了几十年的心理上走出来。

因为她已经清楚一个道理,接受所不能改变的事实,改变所不能接受的事实。她改变不了丈夫和孩子们,接受不了这种没有关爱的婚姻家庭生活。最终,董太选择了离婚。至少,她保持了自我人生价值追求和一种对人生的信念。她认为老年人也需要爱和关注,需要老年夫妻之间相互呵护和关爱。否则,人的生命总是一种缺憾。我理解董太,敬佩她的勇敢选择。然而,也为她后阶段人生的孤独而担忧。

但她坚定地说,至少,我保持了自己,不会整日被得不到的期盼干扰自己。

3.放纵型教养方式

以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出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自尊、蛮横胡闹等。

4.民主型教养方式

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当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地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能使孩子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溺爱能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能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