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农民消费状况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经济迅速发展的是居民的消费水平节节攀高,但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却相对滞后。分田到户的农民在逐渐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开始在衣服、住房、家具等方面增加消费。
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农户收入高增长的是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的不断攀升。90年代以后,农民的收入进入低速增长状态,农村居民的消费增幅有所减小。
俞源村农户的消费状况呈现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消费支出迅速增长,食品支出比重下降。从1990年到2005年的15年时间,俞源村农户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了近2.5倍,由546元增加到1867元。2005年俞源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为767元,比1990年的280元增加了近1.8倍,而同期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则由51.3%降至41.4%,下降近10个百分点。同时,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优化,并呈现多样化、营养化趋势。从食物消费量看,各类食物消费量全面增长,尤其是细粮数量迅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粮食、蔬菜消费量基本稳定的同时,各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如豆类、肉禽、奶和奶制品、蛋类、糕点等数量也迅速增加。
第二,衣着消费成衣化、时尚化趋势明显。2005年,全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118元,在生活消费中位列第六,比1990年的55元增加了63元,增长2倍多。衣着消费逐步向成衣化、时尚化发展。人们对衣着的追求也已从单纯保暖、实用转为注重时装款式,注重花色和各种衣着的搭配,对质量的需求进一步提高。
第三,居住支出增加,住房质量提高。在温饱得到基本解决之后,村民首先要求改善居住条件,主要表现在住房建设上,居住支出增加,住房面积扩大,建房质量提高。人均居住支出由1990年的95元增加到2005年末的242元,增长了近3.5倍,人均生活用房面积也有很大增长,其中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逐年增加。
第四,消费品购买向新潮化方向发展。村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必然伴随对家庭用品及服务需求的扩大和需求档次的提高。其中,以新型家具、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为代表的家庭用品拥有量增长较快。村民的厨房也发生了变化,电饭锅在全村已经普及,80%以上的家庭拥有液化燃气灶。20%-30%的家庭拥有电冰箱,大致有150户左右的人家,10%的家庭拥有洗衣机。村民反映浙江地区夏天非常炎热,电冰箱的用处比较大,因此电冰箱比较普及。同时,抽油烟机、空调、照相机等现代消费用品已步入平常百姓家。
第五,交通、通讯手段明显改进,精神生活日益丰富。为了生活的便利,农民在交通、通讯方面的支出迅速增加,2005年比1990年的20元增长9.2倍,增长幅度较大。交通工具由单一的加重自行车向轻便自行车、摩托车方向发展。电话也已进入普通农户家庭,并有迅速增长趋势。2000年固定电话拥有量为120台,2004年为383台,50%的家庭拥有移动电话。在生活环境改善的同时,村民的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80%的家庭拥有电视机,绝大多数都是彩电,只有极少数的家庭还是黑白电视,拥有电视的家庭都开通了闭路,可以收31个台,丰富了农民的生活。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大幅度增加,由1985年的33元上升到2005年的312元,其中各种文娱耐用消费品开始普及并迅速提高。
以上特点是就俞源村的整体情况而言的,村内有不少农户还达不到上述水平。据调查目前村内尚有占总户数5%左右的家庭,年收入只有2000-3000元,家庭人均收入500-600元,生活水平只处在吃饱、穿暖的情况下;村民普遍反映孩子的教育费用偏高,特别是高等教育阶段;村里因病致贫的家庭很多。农村医疗保险已经在村里开展了两年,80%交纳了医疗保险费用,也都积极续保,农民反映这相对减轻了他们的负担。在村里的贫困户统计表中,80%是因病致贫,20%的家庭是因教育致贫。不过从前几年开始,国家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费,农民子弟上学难的问题已得到比较大程度的解决。
第三节 古村落的商业经济
一、源自古道的繁盛
古村落的形成、兴盛和遗存有着多种原因。其中,缘于交通要冲而发达,又因为交通变移而衰落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在浙、闽、赣三省交界处,横亘着险峻的仙霞岭,连绵山峦似汹涌波涛,形成一道天然屏障。而浙江省自古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纵横的山脉构成东南形胜,而山水阻隔,也使得古代的浙中、浙南地区交通十分闭塞。因而,少数有古道通达的地方,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岩头村能成为楠溪江畔最大的古村落,是因为这里在数百年前是连接海陆的交通要道,是商贾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皤滩成为八方盐商云集、贸易远涉湘赣闽皖的集贸重镇,是因为这里位于台州灵江流域与浙西丘陵山地的水陆交汇点上。堪称五省通衢、“一脚踏三省”的廿八都,由于一千多年前黄巢在仙霞岭中开出一条八闽通道,从而成为往来商旅的投宿地,发展为繁华的商埠。
俞源的盛兴也是如此。在古代,从杭州、金华至丽水,除了经过茭道、永康、缙云这条大道外,经过俞源的这条山路也是婺州与处州之间的重要通道。它从金华沿武义至熟溪,溯熟溪的支流乌溪到达俞源,然后翻越一段山岭,便进入瓯江水系的午溪上游,顺路到达旧宣平县城后,经前湾、石门岭、三港,过曳岭进入松阳、丽水、温州。从金华南往的旅客,到了大山脚下的俞源,断了水路,挑夫们得歇歇脚,才能继续翻山越岭到宣平、丽水;从丽水、宣平北往的旅客,到了俞源就意味着走完山岭,进入平原河谷可走水路,因而也会在俞源稍作休整,以利前行。因此,俞源作为古时婺、处两州交通要道中的必经之地,商贸活动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南宋时期,杭州逐渐成为政治、经济中心,增强了对浙南的辐射,过往俞源古道的人也逐渐增多。此时的俞源(朱村、颜村)已有一定数量的居民。俞氏始祖俞德就是因为任职松阳教谕,而多次往返于俞源古道,最终迁居于此。
明景泰年间,今丽水地区西部发生了较大规模的矿工起事。
平息后,朝廷为了加强对这一山区的控管,于景泰三年(1452)析丽水县西面的三乡设宣平县。俞源隶属于宣平(直到1958年,宣平县不单独建制,原属宣平的柳城、桃溪两区划属武义县)。这样,俞源在金华与丽水之间的交通地位更加重要,商贸活动随之得到更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一处商贸集散地。
随着行商过客的增多,俞源村人气的趋旺,一些村人不满足原有住宅改造的店铺,盖起了沿街店面屋。过村大道的路线:过康济桥、丛蓬至祠堂前,过下宅桥,经利涉桥,向大黄岭方向南去。
这样,下宅桥与利涉桥之间的村道两旁和下宅桥至洞主庙的银河溪两侧,便逐渐形成了两条主要商业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