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的种类有饮食、杂货、南货、医药、客栈等,其中,店号为恒益、广益、周德兴的三家,经营酒肉、布匹、南货;还有德懋裕杂货店、广信源糕点店、陈金炳豆腐坊、俞祖林榨油坊、银妹客栈、广生堂、济生堂药店、牟顺堂铁店等等,都兴隆一时,享誉一方。村中还开设了土纸厂、糕点厂、索面坊、酒坊等,进行商品生产。
《宣平县志》载:“地方稍大之村,如陶村、俞源等处,其商业亦均见发达……宣邑药店城内七八家,陶村三四家,俞源三四家,药品稍称完备。”可见,俞源是宣平县域内人口和商业仅次于县城和陶村的第三大村镇,商业成为古代俞源经济的重要支柱。
据俞源老人说,他们的祖先在做生意赚了钱之后,往往置买田地。田地分布广阔,远至百里外的金华下皋、丽水曳坑。他们将田地租给人家耕种,收取租谷。据说,向俞源地主交租的队伍,从俞源排到宋村,长达四里。积累资金后,又新开经商的店面。
据“土改”时统计,俞源村27户地主、富农中,有三分之一兼营商业。俞源虽属宣平县,但有大黄岭阻隔,而到武义县城则平坦近便,经商者往往向武义进军。武义县城当年最繁荣的横街,就有数间店是俞源人开的。清乾隆年间,上宅俞从岐的四个儿子继承父业,种植靛青,嫩竹造纸,贩卖成竹,设糖酒作坊,在宣平、武义县城开了多家大商店。其中,三子俞林模开设的商店,在后田、白姆、后树、金华大溪一条路线上就达36家之多。赚了钱后,购进大量田地,每年可收租谷七千多担,可谓财源滚滚。后来他建造了俞源最大规模的堂楼“裕后堂”,也称“大大厅”。
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发达的商业活动,促进了农业的多种经营,茶叶、茶油、桐油、靛青、毛竹、木材等当地的农林产品,源源不断地外销。其中,蓝靛的外销成为俞源在清代颇有规模和影响的经济产业。
诚然,俞源的经商是有限的,田园躬耕仍是主要的生产内容。
传统宗族文化始终主导着村落的发展,村中形成的街面市场,并没有取代俞氏宗祠在村落中的中心地位;商品经济的发展并未以业缘型村落取代血缘型村落。斗转星移,时过境迁,20世纪40年代,武义至宣平建成了公路,俞源村原有的交通优越地位已不再拥有,其曾经繁荣的商业活动也随之消失在岁月的流转中,藏入典籍的深处。
二、商耕读的和谐
宋代程朱理学讳言财利,鄙视商业的思想,对宣平、武义的民风形成似乎有深刻的影响,使这里的人们“重农桑,尚节俭,民敦厚诚实,不好工艺,不善商贾”。“其俗不服贾,所业唯耕,……民务农田,不为商贾、技艺,轻去其乡”。因而,宣平、武义历来极少有人外出经商。民间有“泥饭碗敲不破,种田地万万年”、“东赚钱、西赚钱不如灌水的好犁田”的民谚;外地人评说这里的人们是“武义芋头,宣平呆头”,充分表现了“尚农、敦厚、恋乡、轻商”的地方风俗特点。
位于武义、宣平两地交界的俞源,在清代以前,受“重农抑商”儒道思想影响,村人安于田园耕种。功名不就的读书人,便退隐山林,去过闲适静的农耕生活,并无意经商。然而,毕竟地窄田少,随着人口增多,为求生计,必得走出村门;与此同时,因位处交通要道而日益增多的人流、留宿,也带来了经商的观念、经验和外界的信息。于是,村人开始走出丛蓬,闯荡外面的世界。早在清咸丰八年(1858),俞士云离开俞源到绍兴东湖,在坛头建屋经营盐业。后来,又在船埠边开了一家茶馆。俞士云的儿子俞三元,也在东湖经商,亡故后,其妻子携子女转移到杭州,开茶馆,兼营盐业。其茶馆被当地人称之为“女人馆”。俞源四面环山,是个“开门见山“的村庄。有了重重高山的围护,村子就像小娃娃依偎在母亲怀抱中一般,人们晚上睡觉也安稳很多。于是,村人行商再远,像出海的渔船一样,最终还是回归到宁静的港湾,抛了锚,才会放下悬着的心。当然,吸引外出经商者回归家乡的主要原因,在于宗法制度和传统观念的牵缚。
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社会,是封建宗法制度存在的土壤。
为官千里,终于叶落归根;行商攒钱,终于回归故土。他们人在天涯,而入梦只有故乡俞源。他们需要家庭的庇护。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积满腰包,荣归故里,置田造屋,以告慰前辈,福荫子孙。
于是,经商发了财的俞源商农,一手捂住钱袋,一手牵着外地的能工巧匠,回到生养他的家乡,建起一幢幢充满文化气息的深宅大院。他们深知经商创业之艰难,在建房上“挥金如土”,生活上则不忘俭朴古训。
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其商业资本投放到生活消费上,不利于扩大再生产。然而,正因为如此,才给我们建造并留下了大量精美恢弘的古建精品,才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历史文化名村。在古代,建屋朝向是有讲究的,民间流传有“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以五行学说解释,商属金,南属火,火能克金,故不吉利;征属火,北属水,水克火,故有兵家败北之说。俞源的商家却并不在意这些。在他们看来,经商并非终生的职业选择,积累了一定资本,仍回家种田。因而,按祖宗遗训和村落规划,凡大的堂楼均朝梦山而建,不如此,似乎难圆荣宗荫子之梦。
可见,俞源的先人是比较注重现实的。他们崇尚祖先的隐居式生活,但又不愿过那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清贫孤寂的日子。他们既追求独立的人格,又与整个社会保持密切联系;既追求世俗的幸福与充实的物质生活,又追求野鹤闲云般闲适清静的精神生活。这种处世态度反映在他们的建筑上,房屋的雕刻装饰便鲜见对商贾的赞美。尽管是经商赚钱盖的房,但他们在居所雕刻上却反映出对耕读文化的追求,爱好平静淡泊的田园生活,希望他们的子孙“耕读传家”。因此说,俞源的商人,又多少带有儒商的气息。俞源作为浙中山区的商业古镇,尚未完全消退历史色彩的几段老街道,至今依然能窥见曾经的繁华;保留至今的理发店、饮食店、铁器店、杂货摊等等典型的店铺,仍在为今人诠释着这里悠久的商业文明。
三、近代商业的萧条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俞源村经济社会开始衰败,解放前商业比较萧条。据《俞氏宗谱》记载,民国时期全村有7家杂货店(主要经营酒肉、布匹、南货、干饼等),1家豆腐坊,3爿剃头店,1家旅馆,2家打铁店,2家榨油厂,以及12户长期供应点心和小吃(主要经营馄饨、豆腐丸、油条、葱饼、麦饼、豆腐花、麻糍、白药酒、生姜糖、紫草豆腐等等)。由于长期战乱的影响,村落几乎已无人外出经商;到俞源做生意的人已不多见。俞源商业的衰败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不再展开。加上20世纪50年代武义至宣平县公路建成,由于公路没有经过俞源而是从俞源以西数公里的宋村南下,俞源失去了原先在金华-宣平-丽水交通中的优越地位,曾经繁荣的商业逐渐走向衰落。
随着太极星象村的对外开放,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如今已有旅馆、餐馆、钓鱼塘、古玩店多家。但现阶段,其规模都很小,加之旅游开发工作还刚刚起步,客流量有限,生意冷清,一时尚难以成为主要的经济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