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我国成本控制的重点多是生产成本或其他运营成本,而物流成本一直被忽视,存在着较大的降低空间。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成本的概念与构成;了解物流成本的分类、相关理论;理解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因素。掌握物流成本管理的内涵;了解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理解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掌握物流成本核算的方法,了解物流成本核算的意义和对象。理解物流成本控制的内涵和意义,掌握物流成本控制的程序,了解不同经济主体物流成本控制。
第一节 物流成本概述
一、物流成本的概念与构成
1.物流成本的概念
物流成本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过程中所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它是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即物流成本就是完成各种物流活动所需的费用。
广义的物流成本,除包括狭义的物流成本外,还包括客户服务成本。客户服务是连接和统一所有物流管理活动的重要方面。物流系统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会影响顾客是否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条件收到适当的产品。现实中常有企业因为物流服务水平低,造成客户不满意,而失去现有客户与潜在客户。这种情况所带来的损失,就是客户服务成本。
2.物流成本的构成
物流成本主要由以下七个部分构成:
(1)物流过程的研究设计、重构和优化等费用。
(2)物流过程中的物质消耗,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包装材料、电力、燃料消耗等。
(3)物品在保管、运输等过程中的合理损耗。
(4)用于保证物流顺畅的资金成本,如支付银行贷款的利息等。
(5)在组织物流的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如有关物流活动进行的差旅费、办公费等。
(6)从事物流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及各种形式的补贴等。
(7)在生产过程中一切由物品空间运动引起的费用支出,如原材料、燃料、半成品、在制品、产成品等的运输、装卸、搬运、储存等费用。
二、物流成本的分类
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时,通常只考虑狭义的物流成本,而对客户服务成本关注甚少,因此,目前企业对物流成本的分类方法也主要是针对狭义物流成本。具体来说,主要有:按物流功能类别、按物流活动发生的范围、按物流费用支付形态等不同进行的分类方式。现分述如下。
1.按物流功能类别进行分类
按照物流功能类别进行分类,大体上分为物流功能成本和存货相关成本两类,具体又可细分为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包装成本、装卸搬运成本、流通加工成本、物流信息成本、物流管理成本、资金占用成本、物品损耗成本、保险和税收成本等。
2.按物流活动发生范围分类
按物流活动发生范围划分,物流成本由供应物流成本、企业内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回收物流成本以及废弃物流成本构成。
3.按物流费用支付形态分类
按物流费用支付形态划分,企业物流总成本由委托物流成本和内部物流成本构成。
4.按物流成本性态分类
成本性态也称为成本习性,指的是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按物流成本的性态特性,可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三、物流成本的主要特点
1.物流成本的隐含性
在传统上,物流成本的计算总是被分解得支离破碎、难辨虚实。由于物流成本没有被列入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制造企业习惯将物流费用计入产品成本;流通企业则将物流费用包括在商品流通费用中。因此,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流通企业,不仅难以按照物流成本的内涵完整地计算出物流成本,而且连已经被生产领域或流通领域分割开来的物流成本,也不能单独真实地计算并反映出来。任何人都无法看到物流成本真实的全貌,了解其可观的支出。
2.物流成本削减的乘法效应
物流成本的增加可以对企业利润的增加产生显著的作用。而其上升一点,也可以使销售额成倍地削减。假定销售额为100万元,利润为10万元,物流成本为10万元,如物流成本下降1万元,就可多得到1万元的收益,相当于销售额又增加10万元。由此可见,物流成本的下降对企业无疑会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
3.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性
“效益背反”现象,常称之为“交替损益”现象,即改变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会影响其他要素的改变。要使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增益,必将对系统中其他要素产生减损的作用。通常,对物流数量,人们希望最大;对物流时间,希望最短;对服务质量,希望最好;对物流成本,希望最低。显然,要满足上述所有要求是很难办到的。例如,在储存子系统中,站在保证供应、方便生产的角度,人们会提出储存物资的大数量、多品种问题;而站在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资金占用的角度,人们则提出减少库存。
四、物流成本的主要理论
1.“黑大陆”说
彼德·德鲁克1962年在《财富》杂志发表的《经济的黑色大陆》中认为“物流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强调应高度重视物流管理,指出“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这里彼得·德鲁克虽然泛指的是流通,但是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特别突出,是流通领域中人们认识不清的领域,所以“黑大陆”学说主要是针对物流而言的。“黑大陆”学说是一种未来学的研究结论,是战略分析的结论,带有较强的哲学抽象性,这一学说对于研究物流成本领域起到了启迪和动员作用。
2.“冰山”说
日本的西泽修教授认为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虚伪性,他把这种情况比作“物流冰山”,我们只看到水面上的一小部分,而沉在水面之下的黑色区域却未引起人们的开发和重视。西泽修教授用物流成本具体分析了彼得·德鲁克的“黑大陆”学说。事实证明,物流领域的方方面面对我们而言还是不清楚的,在“黑大陆”中和“冰山”的水下部分正是物流尚待开发的领域,也正是物流的潜力所在。
3.“第三利润源”说
西泽修教授于1970年所写的《流通费用》一书中继续指出,利用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提高生产效率、创造利润分别是企业的第一利润源和第二利润源,在企业第一和第二利润源可利用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物流成为企业增加利润的“第三利润源”。很显然“第三利润源”揭示了现代物流的本质,使物流能在战略和管理上统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并推动物流现代化发展。
4.效益背反理论
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矛盾,即某一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其主要包括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和物流各功能活动的效益背反。这个理论强调了物流成本的整体概念,要求整个物流系统化,调整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物流总成本最小。
(1)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物流服务的高水平必然带来企业业务量的增加、收入增加,同时却也带来企业物流成本的增加,使得企业效益下降,即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必然伴随着高水平的物流成本,而且,物流服务水平与物流成本之间并非呈现线性关系。在没有很大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企业很难做到同时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降低物流成本。
(2)物流功能之间的交替损益。物流活动中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诸项活动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结合,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物流系统。由于系统的相关性产生了物流成本交替损益的关系,各子系统的功能如果不均匀,一种功能成本的削减会使另一种功能成本增多,从而使物流系统的整体能力受到影响。
上述内容只是对物流成本效益背反理论进行了简单的说明,在实际中,可以发现这样的特征普遍存在于物流各环节成本之间。因此,对于物流成本,不能只关注个别成本的问题,要根据成本效益背反理论全面掌握成本的变化,力图使总成本最低。
5.成本中心说
物流在整个企业战略中,只对企业营销活动的成本发生影响。物流是企业成本重要的产生点,是“降低成本的宝库”,因而解决物流的问题,并不只要搞合理化、现代化,也不只是为了支持保障其他活动,重要的是通过物流管理和物流的一系列活动降低成本。所以,成本中心既是指主要成本的产生点,又是指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等说法正是这种认识的形象表述。
6.利润中心说
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形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对国民经济而言,物流也是国民经济中创利的主要活动。
7.服务中心说
服务中心说代表了欧美一些学者对物流的认识。这种认识认为,物流活动最大的作用,并不在于为企业节约了消耗,降低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润,而是在于提高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五、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因素
1.控制物流成本的必要性
控制物流成本,构建“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物流系统,已成为行业上下关注的焦点。
要真正控制物流成本,必须认真分析影响物流成本的主要因素。
应该看到,尽管随着行业网络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现代物流的规模效益业已显现出来,但在整体流通环节中物流运行成本较高、效率较低的现象仍然存在,物流发展仍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
2.制约物流发展的因素
(1)物流管理模式粗放。一些企业的物流仍处于以“高投入、高消耗、高费用、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阶段,各环节的衔接较差,运行效率不高,供应链管理能力不强,表现为在途时间、储存时间长,物流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所占比例仍然较高。
(2)基础设施配套性。物流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起步较晚,装备参差不齐,基础设施的配套性能差,智能化的仓储设施与系统功能得不到充分利用。
(3)欠缺物流管理规划。一些企业缺乏物流发展规划,“重建设,轻管理”,造成了物流管理资源的浪费。所以,商业企业要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加强物流管理体系建设。
(4)专业物流人才匮乏。在相当多的企业中,专业物流管理人才较少,特别是能规划、设计物流体系,有效控制物流成本的高素质物流人才比较匮乏。
(5)竞争性因素。企业所处于的市场环境充满了竞争,企业间竞争除了产品的价格、性能、质量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优质的顾客服务是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而高效物流系统则是提高顾客服务的重要途径。影响顾客服务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①订货周期。企业物流系统的高效必然可以缩短企业的订货周期,降低货物的库存,从而降低货物的库存成本,提高企业对顾客的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②库存水平。企业的存货成本提高,可以减少缺货成本;减少企业的存货成本,必然会导致缺货成本上升,即缺货成本与存货成本成反比。因此,合理的库存必须保持在使总成本最小的水平上。
③运输。企业采取更快捷的运输方式,虽然会增加运输成本,却可以缩短运输时间,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6)产品因素。产品的特性不同也会影响物流成本,如产品价值、产品密度、易损性和特殊搬运等。
(7)空间因素。空间因素是指物流系统中企业制造中心或仓库,相对目标市场或供货点的位置关系,若企业距离目标市场太远,则必然会增加运输和包装等成本;若在目标市场建立或租用仓库,也会增加库存成本。因此,空间因素对物流成本的影响是巨大的。
第二节 物流成本管理概述
一、物流成本管理的内涵
依据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描述,物流成本管理是指“对物流相关费用进行的计划、协调与控制”。由此可见,物流成本管理是指有关物流成本方面的一切管理工作的总称,具体而言是从物流设计到物流运行及物流结算的全过程中,对物流成本的形成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控,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从总体上看,物流成本管理系统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物流成本管理层,包括进行物流成本的预测、决策,对总成本按一定标准进行分配与归集核算等;二是物流成本控制层,包括物流标准成本管理,物流成本性态及盈亏平衡分析,物流成本预算管理,物流责任成本管理等;三是物流成本效益评估层,是指在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进行物流系统对企业收益贡献程度的评价,并对物流系统经济效益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