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青少年心理健康护照
49478600000028

第28章 青少年如何进行人际交往(4)

2.非语言交往的技巧

所谓非语言交往,指通过服饰、目光、表情、体态、声调等与语言无关的方式进行的交往。其行为主体与客体之间沟通的空间距离比较明显,即非语言交流要求的空间距离相对长远,而语言交流要求的空间距离相对短近。因为非语言交往以视觉刺激为主,并非人际交往的主渠道,所以非语言行为通常只是语言行为的辅助和强化手段。

当然,非语言交往也有语言交往无法完全替代的地方,比如“眉目传情”“心有灵犀”就属于完全不需要借助语言的交流行为。也就是说,用语言传递信息虽然便捷,但有些微妙的信息是语言无法表达的,只有非语言才能传递,所谓“弦外之音无以言表”或“可意会不可言传”,强调的就是这种效果。因此,掌握一些非语言交往的技巧,对提升青少年的交际能力还是大有裨益的。

(1)目光技巧

目光即眼神。在人际交往中,最不需要使用语言的空间形式是目光接触。在所有的人际交流形式中,目光也是最能够令语言苍白无力的交流形式。所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才成了最准确概括人际空间交流渠道的一句名言。目光不会欺骗人,所以特定的目光代表了特定的情感,如诚挚的目光反映了心地的纯真,游移的目光反映了信心的不足,正视的目光代表了诚挚的尊重,斜视的目光代表了极度的轻蔑,温柔的目光表示了由衷的热爱,冷酷的目光表示了心底的厌恶等等。会用眼睛说话的人,应该是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强的人。

(2)体势技巧

体势指身体的姿势和动作。在人际交往中,身体呈现的样子不同,所传达的信息也不同。也就是说,特定的姿势或动作代表特定的意义、情感和态度。例如,身体略微倾向对方表示热情好感,身体侧转背向表示厌恶反感;身体微微欠起表示谦恭有礼,身体向后仰靠表示轻视傲慢。再如,摆手表示制止或否定,双手外推表示拒绝,双手外摊表示无奈,双臂外展表示阻拦,搔头皮或脖颈表示困惑,搓手和拽衣领表示紧张,拍脑袋表示自责或醒悟,竖起大拇指表示夸奖,伸出小手指表示轻蔑。了解体势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意义,就会减少因体势不当造成的失礼现象,如交谈中以手指对方面部,用餐时以筷子指点对方,社交场所用单手接物(名片、奖品、茶杯等),当着客人的面挖鼻孔等都属于失礼行为。同样的体势也有角色之分,比如,同学或战友之间别后重逢,拉手拍肩表示亲切热情;领导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拉手拍肩表示赞许和鼓励;如果下级、晚辈随便与领导、长辈拉手拍肩,则被认为是不尊重的表现。所以举手投足、俯仰倚靠,皆能传达特定含义,在人际交往中不可随便施之。

(3)距离技巧

距离即人际空间的相隔。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这个个人空间如同一个无形的“气泡”体“领地”一样,是不容他人侵犯的,否则就失去了安全感。心理学把这种保护自己个人空间需要的心理现象称作“气泡”现象。一般来说,个人空间距离的大小与交往的对象、内容、场合和情境有关。人们之间的关系越密切,他们的人际空间距离就越小。心理学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和情境,划分了四种交往距离:

①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一般在0.45米以内,属于家庭成员或关系最密切的人的交往区域,具有排他性,没有达到那种亲密程度的人不能涉足这个空间。

②个人距离。交往距离在1米左右,属于关系比较熟悉的人的交往区域,有较大的开放性,熟人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

③社交距离。交往距离在1~4米之间,属于社交性或礼节性关系的人的交往区域,一般多为工作或聚会环境下的交往,具有正式性和公开性。

④公众距离。交往距离在4米以上,属于公共社交关系的人的交往区域,一般较少双向交往而多为单向交往,如演讲、报告等,有较大的自由性和公开性。这些交往距离,体现了一定的心理学原理,把握好能提高人际交往的效果。

六、人际交往中不良心理的克服

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的门客们编纂了一部著作,叫《吕氏春秋》,书中讲了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从前有个丢了一把斧子的人。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观察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人;看那人的脸色神色,也像是偷斧子的人;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人。

后来,丢斧子的人在山谷里挖水沟时,掘出了那把斧子,再留心察看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走路的样子,不像是偷斧子的;他的脸色表情,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他的言谈话语,更不像是偷斧子的了;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像偷斧子的了。

这则寓言最后强调,变的不是邻居的儿子,而是自己的心态。变的原因也没有其他,是被偏见所蒙蔽。

故事生动地说明,情感的变化往往对理性的判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带着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会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

猜疑本是一般人都会产生的心理,正常的疑虑能使人小心谨慎,防止偏差。假如一个人心中毫无疑虑,对人或事物没有丝毫戒备,做事就会莽撞,以至于吃亏上当。但凡事都应该有一个尺度,过分猜疑则会导致“多疑”这一病态心理。多疑不但会使人心胸狭隘,自我封闭,不易接受别人的意见,时间长了还会引起身体上的疾病。

与猜疑心理一样,影响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还有羞怯、孤独、嫉妒等不良心理。克服这些心理,有助于人际交往的正常化。

不仅是青少年,任何年龄段的人在人际交往中都无法脱离心理因素的影响。各种不同的心理因素,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作用都不可小觑,因为良好的心理因素对人际交往起促进作用,而不良的心理因素对人际交往起阻碍作用。青少年正值身心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时期,更要了解阻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以便能够自觉消除这些心理障碍,实现人际交往的正常化。

1.羞怯心理的克服

羞怯就是羞涩胆怯。羞怯心理从儿童到成人都有,只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及其不同的个体有差异而已,如女性比男性的羞怯心理表现明显。按理说,羞怯是正常的心理状态,它折射的是道德上的知耻心。从这个意义上看,没有羞怯心理的人反而是可怕的。所以正常的人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一些羞涩和胆怯,只要不妨碍人际交往,都属于正常的。如果这种羞怯心理表现得特别严重,成了人际交往的障碍,那就是一种不良的心理或病态心理了。

青少年羞怯心理产生的原因,除了青春期生理变化引起的感应性反应之外,主要是受自卑心理的影响和成长环境的影响。自卑就是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自卑则不自信,不自信则无勇气,无勇气则怯懦。怯懦者不成事,更不敢与陌生人交往,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心理定势,严重者甚至一想到与陌生人交往就恐惧。成长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的可能是从小就生活在相对闭塞的环境里,很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一旦不得不离开原先的闭塞环境,就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不适应;有的可能在童年或少年期曾经受过某种心理挫折,譬如遭受过极其严厉的训斥或嘲笑戏谑,心理上有了无法驱除的阴影,进而形成了一种环境性心理反射,一遇类似的环境就出现防范性心理闭塞,即条件性羞怯心理;还有的可能生存的环境本身就不够和谐或人际关系相对恶劣,得不到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形成了心理上的排他性,即由心理上对环境的厌恶而导致的羞怯心理。

克服羞怯心理,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要消除自卑,增强自信。自卑心阻碍人际交往,而自信心能够促进人际交往。人的各种能力都是在实践中获得的,交往能力也必须在交往中锻炼。如一个连在课堂上都不敢回答问题的学生,很难想象其会获得演讲比赛的成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样的人很难摆脱自卑的阴影;“一回生,二回熟”,交往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没有人天生就是人际交往的天才,也没有人十全十美。要看到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身上总有吸引别人之处,如可能不如别人漂亮,但比别人聪明;可能不比别人口才好,但比别人有亲和力等。

(2)要加强修养,增强魅力。一个人的修养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有德行、有知识的人容易被人接纳,懂礼貌、有涵养的人受人欢迎,技巧熟、信心足的人招人喜欢。修养好,素质高,魅力大,信心足,这是人际交往成功的基本保障。

(3)要创造机会,提高能力。青少年在学习阶段得到表现的机会并不多,交往的范围也相对窄小,交往能力的提高自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就要求青少年学会充分利用一切机会,甚至创造机会积极锻炼自己,把自己交往的圈子扩大,利用各种资源,发展自己的交往能力。如在学校突破年级的界限或性别的界限,在家里突破亲属的界限,在社会上突破年龄或职业的界限。

扩大了交往的范围,锻炼的机会也就多了。

2.猜疑心理的克服

猜疑就是无中生有地起疑心,表现为对人不信任,对事不放心。

心理学认为猜疑是一种由主观臆断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其所指向的人和事是以不信任为前提的。我们常说某某人疑心重,就是说这种人整天疑神疑鬼、无中生有,总以为别人都是不值得信任的。猜疑心理与羞怯心理不同,羞怯心理的危害对象主要是自己,而猜疑心理的危害对象不仅是自己,还有他人。所以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猜疑现象,折射了一种自私狭隘的消极心理。如有的学生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就疑心是班级的哪个同学向老师打了小报告,甚至疑心自己曾经得罪过的老师或同学伺机报复等。猜疑心理使人际关系无端紧张,矛盾重重。严重的猜疑心理就像一个陷阱,掉进去就难以自拔。疑神疑鬼、捕风捉影、心生疑窦必然造成信任危机,由不信任他人转而遭到他人的不信任,其损害的不只是人际关系,还可能是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