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种心理防卫方式其实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精神”,是自欺欺人的。没错,既然“阿Q精神”在生活中普遍存在,那这种存在在个体眼中就是“合理”的,起码它能“自欺”。以下几种表现形式足以说明这一点:
(1)文饰。以自圆其说来原谅和掩饰自己的失败,为失败做辩解,以期自我安慰或解除紧张和不安。文饰有两种表现,一种是贬低追求目标以掩饰自己的失败,即通常所说的“酸葡萄”现象;另一种是夸大追求目标以掩盖内心的失望,即通常所说的“甜柠檬”现象。《伊索寓言》中有两个故事,都与狐狸觅食有关,却广为流传,原因就在于它们分别揭示了文饰的心理现象。其一是说一只狐狸对一串高挂的葡萄垂涎欲滴却无计可施,只好为维护面子而对旁边的动物说这串葡萄是酸的,自己不想吃。这个故事印证了我们已经知道的一个道理,挫折的本质是动机不能满足。当动机不能满足时,个体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常将目标贬低,说其“不值得”追求,以此安慰自己。
狐狸的心态就是日常生活中人的心理的写照。“有什么可追求的,我才不稀罕呢!”在竞选班长失败或奖学金旁落时,常听一些学生这样说。这就是在动机目标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典型的“酸葡萄”心理。
其作用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落甚至无能,而否定自己曾经追求的目标。其二说的也是一只狐狸,遍觅可口的食物,却只找到一个酸柠檬,无奈之下却说这个柠檬是甜的,正是自己想吃的。一些中学生在中考成绩不理想而不能升入所报的高中时,不说自己的能力或努力不够,却强调自己进入现在的高中是舍不得原先的同伴,因为其同伴报考了这所学校,这样才能实现自己与同伴继续保持同学关系的愿望,再说这所学校刚好离自己家很近。其这样说的目的,就是为掩盖内心的失望与痛苦。这是典型的“甜柠檬”心理。
(2)推诿。个体把受挫的原因归咎于客体而自己不承担责任的挫折适应方式,就是推诿。通俗一点说,就是自己做了错事,却把责任推给别人,以减轻自己的内疚和焦虑的方式。比如有的学生没考上理想的大学,就推说自己本来就不想考大学,是父母硬逼着自己考的;还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却把原因说成是学校或老师不好。这种以推诿的方式来掩盖自身缺失的类似表现,在成人中也常见,如没被重用,就说单位没有“千里马”;人事关系紧张,就说同事都是“小人”等等。这些都是将个人受挫的原因归咎于自身以外因素,以摆脱内疚的心理防卫方式。
(3)援例。个体引用成例为自己受挫开脱责任的挫折适应方式,就是援例。通俗一点说,就是个体以某些事实为依据,试图为自己的缺陷或过错开脱,使自己不合理的行为合理化,以解脱面临的困境、减轻负疚感的心理防卫方式。例如,某个青少年因考试作弊受到批评,就说是因为看见别人作弊,他才跟着做的。这种心理防卫方式的特点是把自己的行为同别人比较,进而强调既然别人可以这样做,自己也可以这样做,以事实或存在为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行为的“合理性”。
合理化的心理防卫方式还有一些表现,如反向、逃避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之,心理学一般将以上防卫方式称作非理智反应,又称作消极的适应或防卫。实践证明,“合理化”只是一种表面化的对抗舆论压力的处理方式,连当事者本人也知道这是掩耳盗铃,无法令人信服的,只是由于除此之外,自身尚无其他方法来维护自尊,只好被动虚张而已,其受挫后所产生的情绪上的紧张和不安状态,并不一定会因此真正消除。有些心理学家称之为妥协,并且指出如果长期使用这种心理防卫方式成了习惯,有可能助长惰性,阻碍主动使用心理调节机制,对身体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2.投射
所谓投射,指个体把自己不愿意承认的动机或行为转移给客体来掩饰自身过失的挫折适应方式。通俗一点说,投射就是个体把自己内心存在的不良动机和思想观念以及失误行为转移到他人身上,强说他人有这样的动机和行为,以此来逃避责任、满足心理上的平衡的行为方式。
如果单从以某种理由来掩饰个人过失的角度来考量,投射与合理化是相近的。但两者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合理化主要是找出理由为自己的过失辩护,其特征是“自欺欺人”,例如由于自己方法不当、用功不够而考试失败,却说老师教法不好,出题太偏,评分不公正等。投射不仅否认自己有不为社会所认可的品质,反而将它转嫁他人再予以攻击,其特征是个体的尊严和安全感是建立在“缺点转移”基础之上的,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例如,自己好计较,却宣称别人刻薄;自己好贪便宜,却宣传别人收受礼物;自己作风不正派,却猜测别人行为不轨;自己工作能力很低,却大谈别人如何无能;自己以权谋私,却说别人任人唯亲等等。
投射与合理化相比,还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合理化是有意识的,而投射有时是无意识的。如“疑邻窃斧”者,总觉得邻居一举一动都像窃贼;对同事刻薄者,总散布同事为人处世如何刻薄;悭吝贪小者,总评价他人如何吝啬小气。这些表现往往是无意识的,即有恶劣人格品质的人有习惯于否认自身存在这样的品质而将其强加于他人的潜意识倾向。科学实验已经证明,这种投射心理具有普遍性,凡是具有某种恶劣品质的人特别倾向于把这些令人讨厌的品质加之于他人,这体现了个体维护自尊的需要。
3.替代
所谓替代,指个体在目标行为受阻时能够另设目标以替换原定目标来应对挫折的心理防卫方式。这是以改变和弥补的方式应付挫折的方法,是心理防卫机制中一种最具有积极意义的方式。
替代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升华和补偿。
(1)升华。个体把心理能量释放的指标由本能的转化为社会的、由低级的提高为高级的应对挫折的心理防卫方式,即为升华。所谓社会的,指个体的心理能量的释放能够被社会认可,即所释放的心理能量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和衡量评价要求等。升华是事物性态上的转变和提高,作为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一个学习成绩不好(遇挫是心理能量释放的前提条件)的学生,把自己遭受挫折后积蓄的攻击欲望(本能的释放,在此具有消极意义,一般其行为结果不符合社会要求,甚至被社会排斥)加以升华(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努力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学习方法(能量的释放符合社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终于成为一名学习成绩优秀生(结果与社会评价要求一致)。现任残联主席的张海迪就是运用升华心理防卫机制的典范,病残的折磨不但没有把她击垮,反而成了自学成才的动力,全身心地致力于未来事业,而终于取得了成功。
(2)补偿。把缺失的部分贴补上去,即为补偿。具体而言,指个体在遭受挫折后能够及时转变行为方式,以此替代或弥补挫折造成的自尊和自信的损伤。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对补偿现象的形象概括。例如,有个因电击而失去一只臂膀的男孩,身残志不残,发奋学习,考上了浙江大学的研究生,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被一所重点高中录用为教师。像这种以积极的行为方式来应对挫折最终转变命运的人,不胜枚举。实际上,补偿首先弥补的是自信心,如上例,生理上的残疾是无法弥补的,但心理上的创伤是可以弥补的。补偿的表现方式一般分为两种,其一是个体直接对自身的补偿,如身陷困境的人发愤图强,以弥补某些方面不足造成的缺憾;其二是个体间接对自身的补偿,即个体通过满足与自己有关的客体来求得对自己的补偿,如,因故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父母,自知无法补偿,就倾尽全力培养子女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以此来补偿自身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缺憾。这是“80后”和“90后”的父母身上最常见的现象。
补偿与升华不同。升华是变消极为积极,而补偿的方式本身就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如利用职务权利等为自己谋取私利的行为,就是直接的不当的消极的补偿。即使是积极的补偿,也有限度上的要求,即适可而止,做不到这一点,极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父母通过满足子女来实现补偿自己的做法,最容易陷入溺爱的泥淖,甚至因此害了子女。还有一种现象在社会上具有普遍性,即最可能不受关注的个人或群体,最可能采用消极补偿的方式来求得关注,如在课堂上搞恶作剧的学生,恶作剧就是其寻求关注的方式。消极的补偿不仅于己无益,而且有害他人和社会。目前出现的“富二代”现象与历史上出现的“八旗子弟”现象,都可以成为补偿不当特别是补偿过度的佐证。
4.认同
所谓认同,指个体把自己羡慕的他人的品质加于自身或假冒自己与他人的认识、品质等相同抑或以与所崇拜者为同类自居的应对挫折的心理防卫方式。也叫表同。
认同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幻化,一种是迎合。
(1)幻化。个体在遭遇挫折后以幻想代替现实来满足心理需要的挫折防卫方式,即为幻化。具体而言,就是个体在现实中尝试成功的努力受阻后,就幻想自己是某一历史或现实的成功人物,通过模仿这一成功人物来满足心理需求的反应方式。如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模仿秀,就是借模仿某一明星的某些特征,来满足自己虚荣心理的表现;还有一些人喜欢表白自己与某名人的特殊关系,如曾是同学、同事、同乡等,就是想凭借这层关系,将他人成功的光辉折射到自己身上。
(2)迎合。个体在思想和行为上奉迎长辈或有权有势者来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的心理反应方式,即为迎合。如言行上奉承、逢迎权威,顺从、认同权势等,就是借他人的权势来彰显自己的所谓成功的心理表现。
认同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认同,有利于个体优良品质的发展,如正确的荣辱观的建立,当认同的对象是英模人物时,个体会视自己与这些英模人物为一体,学习他们的言行,模仿他们的作为,从而激发向上的力量,走向成功;当认同的对象是个积极向上的团体时,个体会视自己为团体的一员,团体的荣辱成败与个体息息相关,团体的成功能增强个体的信心和自尊。这也是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的心理基础。消极的认同,无助于个体优良品质的发展,如认同的对象如果是通过不择手段而获得成功的,个体则可能会极力模仿“拉大旗作虎皮”或假公济私等行为;如果认同的对象是个懒惰涣散的团体时,个体也会堕入幻想而脱离现实,渐渐销蚀积极进取的信心和意志,经不起实践的考验,进而陷入失望与失败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这也是社会公德心缺失的心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