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压抑
所谓压抑,指个体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之不能充分流露和发挥的心理防卫方式。凡个体的意识不能接受的欲加以抑制的心理活动的出现,就是压抑产生的条件。其实,压抑是心理防卫机制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
压抑的表现形式分两种:一种是有意识压抑,一种是无意识压抑。前者是把个体认为不应该存在的欲望和行为抑制住,后者是个体将意识中某些于己不利的心理内容抑制在潜意识中。有意识压抑可以发挥心理调节的作用,使那些不正常的情绪受到抑制,如偶尔激怒是正常的,但经常激怒就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甚至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反社会情感,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有意识压抑激怒情绪,就有可能恢复理智,减少冲动行为的发生,避免情绪失调。无意识压抑主要表现是遗忘,如过去的一些经历和体验,有时无法回忆,就是因为它埋藏在潜意识中,必须通过一定的因素诱导,才可能恢复。因此,能够将不利于自己的心理内容遗忘,从某种角度上讲是再好不过的事。
压抑的消极作用有时大于积极的作用。这是因为某些心理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心里产生一种束缚感,这种束缚感难以消除,就形成了一种压抑心理。如果陷入这种压抑状态中不能自拔,那是很危险的。福建南孚某小学门前8死5伤的恶性事件的发生,就是曾为外科医生的郑某情感压抑转而报复社会乱杀无辜所致。
6.否定
所谓否定,指个体用不承认事实已经发生的方式来减轻或逃避心理痛苦的心理防卫方式。这是一种简单而原始的方式,大多在个体无法独自面对挫折情境时被习惯性使用。
否定是为了对付来自外部的威胁,其作用与压抑(回避内部的危险)恰恰相反。如某人做了令其家庭成员蒙羞的事情,其家庭成员就以“当这个人不存在”来否定蒙羞的事实;某个孩子毁坏了家中物品,常把被毁坏的东西藏起来,“当这件事情没发生”。凡此种种,均是以一厢情愿的自欺形式来满足自己抗拒外来威胁的心理需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运用这种心理防卫机制来处理问题,以缓解痛苦及压力。
需要指出的是,否定这一心理防卫方式不可长期使用,否则会影响个体真实地面对挫折情境,妨碍个体正确地面对现实,其危害性还是比较明显的。
7.幽默
所谓幽默,指个体用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言辞来应对挫折情境时的心理防卫方式。这是一种积极的方式,大多能够让处境困难或尴尬的个体摆脱窘境,甚至化险为夷。
幽默是一种有教养的表现,是一种有从容对付困境或间接表示出自己意图的水平和能力的体现。通常,成熟的人格是驾驭幽默法的前提,因为一个人具有成熟的人格,就懂得在适当的场合使用合适的幽默,以转变、摆脱窘境,度过难关。如周恩来、邓小平等人就是善用幽默处理国际交往难题的人,许多大学问家多是善用幽默处理家庭难题的人。
合理、巧妙地运用幽默心理防卫机制,是美德和教养的体现,是心理健康的标志。
四、如何战胜挫折
巴雷尼因病成了残疾儿童,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不让巴雷尼看出来。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她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母亲只要一有空,就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她得了重感冒,发着高烧,巴雷尼以为母亲一定会休息。但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于是她还是咬紧牙,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她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深深地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终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孩子因病而残疾,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就是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挫折。有些母亲也曾努力过,但昂贵的代价和缥缈的希望,令她们畏惧了,最终失去了信心,没有坚持下来,虽然她们此后把自己的全部关爱都给了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孩子从此也只能依赖母亲或在别人的“关爱”下生活。巴雷尼的母亲却不是这样,无论多么艰难,她都没被挫折吓倒,长期坚持锻炼计划,连一天都没有放弃过,终于使巴雷尼经受住了命运的严酷打击,取得了许多正常人都无法企及的辉煌成就。
我们都知道汉朝的司马迁遭受了莫大的屈辱,这对于常人来讲,那是天大的挫折,犹如迅猛的闪电洞穿了身体,简直无法承受,但司马迁却勇敢地面对了,不仅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光耀历史的《史记》,更为后人树立了如何面对挫折的榜样。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张海迪、史铁生、霍金……无一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遭遇挫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只是不同的个体所面对的挫折的打击程度不同而已。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在于遭遇挫折的程度如何,而在于承受挫折的能力如何。一般在挫折面前,成年人比未成年人抵抗打击的能力强。因此,青少年更应该提高对挫折的适应能力。
那么青少年如何战胜挫折呢?
1.要磨炼坚强意志
战胜挫折依靠人的意志力,意志力是个体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在因素。意志力强的人,首先具有适应挫折的积极心态,有一定能够战胜挫折的牢固信念。所以在人生的拼搏中最终获得发展的多是那些具有顽强意志力的人。心理学一般把人们面对挫折时所做出的反应和采取的措施称为适应机制。适应机制分为两个方面:心理防卫机制和心理调节机制。心理防卫机制也称作心理防卫方式,在挫折适应上具有自欺欺人的消极色彩,不能直接排除挫折困扰,人们在使用它时大多是被动的;心理调节机制也称作心理调节方式,在挫折适应上具有积极意义,能够直接排除挫折困扰,是个体主动理性地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通常,人们习惯于将两种方式结合使用,因为它们在挫折适应上发挥的作用不同。但具有较强意志力的人,采取主动适应方式的态度比较积极。因此,主动磨炼意志,是战胜挫折的基础。
按理说,没有人情愿遭遇挫折,因为挫折给人带来的痛苦有时实在难以承受。但从另一个意义上理解,挫折又能够磨炼人的意志,让人产生成就感,因为战胜挫折的过程增强了人的胆魄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还催发了人的奋进意识,甚至激发出了人的创造力。巴雷尼、霍金所遭受的挫折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他们却从挫折中“站立”起来,取得了世界级的成就;许多在安逸中生活的人,缺少挫折的磨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最终默默无闻。所以,敢于正视挫折,经得起挫折的磨砺,是培养坚强意志的前提。
2.要学会正确归因
有了坚强的意志,并不代表一定能够战胜挫折。为什么呢?摆脱困境,战胜挫折,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要素,即归因问题。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可见,适当地变换思维的角度,换个方式重新评价或审视所遭遇的挫折,是很有必要的。
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强调内归因和外归因,这与哲学强调的内因和外因有不同之处:哲学重在强调内因与外因的作用,而社会心理学重在强调归结原因的方法。如一个人本身的能力和技能以及自己的努力程度等内部因素是内因,运气、机会、人事关系等外部因素是外因,哲学强调哪个是决定因素,哪个是反作用因素,两者之间能否转化等;内归因和外归因则强调成功或失败的结果归结于内因还是外因。通常情况下,倾向于内归因的人,面对挫折容易造成自卑,但也可以正视自己的不足;而倾向于外归因的人,面对挫折会感到束手无策,但也可以寻求策略的调整。学会了正确归因,就能够客观真实地对造成挫折的原因进行分析,弄清原因是来自于外部的还是内部的,是单一发挥作用的还是共同发挥作用的,基于此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战胜挫折。正确的归因,是转变挫折情境的必要条件。例如,有的学生刻苦学习,成绩就是不理想,就应该理智分析是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当、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设定的学习目标过高等自身因素造成的,还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所处的学习环境不佳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只有归因正确,才能避免行动上的盲目,切实有效地选择改进方法,真正转变学习成绩不好的状况。
3.要强化容忍能力
容忍力是指人适应挫折的能力,即个体遇到挫折时能够保持常态的能力。容忍力实际上就是忍耐力,反映了人对待挫折的态度。
态度端正,挫折承受力也相应高;反之,挫折承受力也相应低。人的一生不知要遇到多少挫折,或轻微、短暂,容易克服;或严重、长期,难于克服。无论怎样的挫折,心胸开阔、性格乐观、充满自信的人,敢于挑战挫折,不会在挫折面前乱了阵脚,反倒会镇静自若,百战不殆,直至取得最后胜利;心胸偏狭、性格忧郁、缺乏自信的人,根本没有招架挫折的能力,不是一蹶不振,就是选择逃避。
容忍力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经受了挫折而善于积累经验的人,就能提高容忍力。如从小娇生惯养的青少年,很少遇到挫折,适应挫折的能力相对低,这并不可怕,只要遇到挫折不逃避,把这看成学习战胜挫折的机会,容忍力必然会提高。面对同一挫折,且在产生挫折的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容忍力不同的人,对挫折构成的压力和威胁的承受力也不同。例如,一个人认为这是严重挫折,无法承受;另一个人则认为这是能预见的挫折,没什么了不起。前者的容忍力相对较弱,而后者的容忍力相对较强。这种情况的出现,还与挫折经验有关。经历坎坷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容忍挫折的能力要强。
所以强化挫折容忍力是十分必要的。
4.要构建社会支持结构
社会支持结构是指对个体提供帮助与支持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个体的挫折承受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否则就不会有精神崩溃的现象了。青少年大多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和发展阶段,挫折承受力原本就不如成年人,如果独自面对自己的能力暂时无法战胜的挫折,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危害身心健康。因此为增强自身的挫折承受力,减轻或消除挫折对身心健康的伤害,积极地构建对自己有利的社会支持结构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挫折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借助于社会支持结构,就可以减轻或转变这种主观感受,避免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伤害。因此社会支持力量的构建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需的。
人一生中有益于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结构主要是家庭、朋友、社会、事业和娱乐。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最大的来源是家庭成员,其次是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工作单位和上级领导,最后是个人的兴趣爱好、精神生活。
处于学习阶段的青少年,获得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除父母等家庭成员外,还有在集体学习生活中形成的各种人际关系,如融洽的同学关系、温馨的师生关系和友谊深厚的朋友关系。和谐、团结、可靠的集体,也是青少年战胜挫折的强大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