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将孩子某次带有要挟性质的“哭”看成一次单纯的事件,事实上,这是孩子和父母沟通的方式。遗憾的是,这种沟通方式甚至会让家庭教育陷入瘫痪的境地,做父母的不可以等闲视之,一定要加以纠正。改变孩子通过要挟和父母进行沟通的方式将是一劳永逸的治本之道。
让孩子哭“透”
舍得孩子“哭”从表面上来看是很简单的事情,实际上并不是那么简单。人类的情感非常丰富,人类拥有无可比拟的同情心和爱心,人类甚至乐意对动物付出真挚的关爱,何况是自己亲生的儿女呢?在传统观念中,孩子甚至就是父母的全部,哪对父母乐意将自己的孩子置于“凄凄惨惨戚戚”的境地中呢?在面对孩子惊天动地、孤立无援、无助无奈的哭泣的时候,哪对父母能不动恻隐之心呢?于是,很多父母的“狠心”便会动摇,殊不知,父母的动摇绝对是个不可饶恕的大忌讳!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情况,然后作个分析,您就明白了。
有位母亲决定用“狠心”来对待她的孩子,可是,她“狠心”了5分钟左右便妥协了。第二次,她“狠心”了15分钟,还是没有效果,她再次放弃了。第三次,她“狠心”了60分钟仍然不行。这位母亲可能认为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狠心”的方法没有效果。事实上,这位母亲完全弄错了,她的“狠心”很有问题。
为什么呢?
起初,孩子使用自己惯用的手法向妈妈提出了要求。妈妈不理会孩子的哭闹。孩子为了提醒妈妈注意提高了哭闹的强度。妈妈坚持5分钟左右向孩子妥协。孩子获得了一个心理体验:哭闹的方法是管用的,如果不管用是因为表达得不够充分。
同时,妈妈获得了一个疑惑:是“狠心”没有用还是不够“狠心”呢?于是,妈妈决定再次试验。可惜,经过上次的经历,孩子坚定了坚持下去的决心。哭闹5分钟之后,孩子还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他开始怀疑:哭闹真的有效吗?虽然如此,孩子还是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进行尝试。妈妈再次被击垮。孩子终于明白了:只要哭闹就可以获取想要的利益,如果还没有获得想要的结果,那肯定是因为哭闹的强度和时间还不够。
妈妈受到了更加沉重的打击,但为了行事方便,还是带着怀疑作了最后一次尝试。然而,孩子能够感觉得到妈妈内心的摇摆,“狠心”的效果当然会很差。孩子呢?带着必胜的决心和妈妈对决,胜利当然会属于孩子。更可怕的是,最后一次试验更加坚定了孩子的信念,同时摧毁了妈妈的意志。
这就是“狠心”不彻底的结果。孩子从来没有“哭透”过,这将锻炼孩子的耐力和意志,这种耐力和意志对今后的教育将是非常严重的干扰。不让孩子哭“透”的“狠心”比没有“狠心”更加糟糕!
“狠心”的方法是有效的,而且是高效的,只是您必须“狠心到底”。
小汽车放屁
和孩子讲道理,使用成人化的语言很难起到作用,原因是孩子不懂。遗憾的是,多数父母忽略了这一点,只肯按照自己的方式和孩子交流。请作些改变,站在孩子的认知上和孩子沟通,您的孩子将比其他孩子更加聪明和懂事。
换一种方式,孩子更能理解
在前面的小节中,父母已经开始进入了孩子的思维空间,虽然可以解决很重要的教育难题,但仍然不够。对于孩子思维的理解还是越深入越好,我们不但要在特定的事件面前深入孩子的思维空间,而且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孩子的思维模式和他们交流。
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和孩子沟通时,往往不考虑孩子的思维能力,只用自己习以为常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或者传达指令。这种方式不能说完全无效,但是效果肯定要差很多。我就举一个“小汽车放屁”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
这件事情发生在贝贝很小的时候。当时,贝贝和一群小朋友在楼下玩耍。一辆小汽车缓慢行驶,小孩子都追着汽车跑。汽车喷出的黑烟很浓、很重。小孩子完全不理会,他们边跑边笑,高兴极了。父母是懂的,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汽车尾气对孩子智力的影响。
一个小朋友的爸爸看到了这种情况,他对他的孩子说道:“别跟着汽车跑。”
“不,我想玩。”说完,那个小朋友仍旧跟着汽车跑。
这位父亲着急起来,他一个箭步冲了过去,拉住那个小朋友对他说道:“你听见了没有,不能跟着汽车跑!”
“不行,我想去玩!”
“玩啥呀?”这个父亲大声说道,“汽车冒着黑烟,你难道没有看见?你还敢跟着汽车跑?”
小朋友还是不听,拼命地向汽车的方向用力,想要挣脱爸爸的束缚。
贝贝和那些小朋友一样,也在追着汽车跑。我快速地跑到贝贝前面,双手一伸,挡住了他的去路,说道:“你不能去!”
“不,我要去!其他小朋友都去了。”
“你先听我说。”我稳住贝贝,继续说道,“我在前面走,你能跟着我走吗?”
贝贝不知道我为什么问他这个问题,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看到贝贝有些犹豫,我马上说出了答案:“当然能跟着我走了。你经常跟着我走的,是不是?”
“是。”
“如果我放了个屁,你还跟着我走吗?”
“不跟你走了!”
“为什么?”我故作诧异。
“臭死了!难道你想让我吃屁吗?”贝贝笑道。
“那你不能跟着汽车跑了。”
“为什么呀?”
我指着汽车冒出的黑烟,说道:“你看,汽车在放屁呢!难道你要吃汽车的臭屁吗?”
“啊?”贝贝的眼睛闪着光,笑着说道,“汽车放屁,汽车放屁……”
贝贝已经没有跟着汽车跑的意思了,不但如此,他还大声向其他小朋友叫了起来:“别跟着汽车跑了!别跟着汽车跑了!汽车在放屁呢!汽车在放屁呢!”
……
作个对比便会发现我和这位父亲的不同。这位父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跟着汽车跑,他采用的方式是拉住自己的孩子,这种方式是强行阻止的方式。这位父亲虽然对孩子讲了自己的理由,但是孩子不理解。这位父亲没有继续想办法,而是通过简单限制孩子行为的做法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我的做法不同,我虽然挡住贝贝的去路,但是并没有控制贝贝的手脚,从理论上来讲,贝贝可以决定自己的行为。为了达到阻止贝贝的目的,我暂时搁置了跟着小汽车跑的话题,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引导贝贝跟随我的思维思考问题,最终我成功了。
从孩子的表现来看,强行阻止孩子的行为和说服孩子所起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和孩子讲道理,通过成人化的语言很难起到作用,原因在于孩子不懂。遗憾的是,父母在和孩子讲道理时,多数还是采用类似于这位父亲的方式。
我的方式更可靠,我采用了孩子容易理解的类比的方式。
跟随小汽车跑,是孩子喜欢的游戏,要让孩子放弃这种游戏,父母需要给孩子一个能令他们信服的理由。我给的理由是汽车的“屁”也像人的屁一样是“臭”的,是不好的。这种类比的方式孩子能够听懂,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够感受得到。
为什么要用“放屁”这样“龌龊”的词语呢?这是因为,从我和贝贝的交往来看,他喜欢这种方式。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为了激发贝贝和我交流的兴趣,“屁”是我使用的一个工具。
和孩子交流,不要拘泥于形式。
如何让孩子听懂
事情到了这里还没有完,我虽然阻止了贝贝,但是使用的是技巧而不是道理。我必须告诉贝贝不能跟着汽车跑的道理。回家后,我再次提起汽车放屁的话题,告诉贝贝汽车冒的黑烟会让他变得不聪明。这样的话对贝贝有一定的影响力,原因在于,贝贝喜欢别人说他聪明。如果黑烟会让贝贝变得不聪明的话,从逻辑上讲,贝贝有充分的理由和动力主动避开汽车的黑烟。作个对比,这位父亲给孩子讲道理的话语就没有这样的效力了,他的话无法在孩子的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逻辑。
我和这位父亲想要告诉孩子的道理相同:“汽车冒着黑烟,所以不能跟着汽车跑。”不同的是,我们给孩子讲道理时采用的语言和逻辑。我的方法孩子很容易懂,而这位父亲的方法孩子根本无法理解。我们看看下图就明白了。
我们有很多社会阅历,早已明白了汽车尾气中含有“铅”“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长期吸入汽车尾气将影响智力,所以孩子不能跟着汽车跑。孩子的认知呢?只有汽车尾气。对孩子来说,由于还没有形成“铅”“一氧化碳”和“智力”的概念,所以,不可能理解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也就无法按照成年人的逻辑来思考问题。在不理解成年人逻辑思维过程的情况下,“汽车尾气”和“不能跟着汽车跑”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他们根本不知道,也无法理解。
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我在和孩子讲解时跳过了成年人的思维,在“汽车尾气”和“不能跟着汽车跑”之间引入了“聪明不聪明”这个孩子完全理解的概念,从而在“汽车尾气”和“不能跟着汽车跑”之间建立起完整的逻辑关系(也就是推理过程)。那就是:汽车尾气导致不聪明,所以不能跟着汽车跑。
孩子出生时,大脑像一张白纸,世界上所有的概念都没有在孩子头脑中留有印象,这些概念需要一点点去建立,这需要时间。概念之间逻辑关系的建立同样需要时间。父母如果想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语言,需要用孩子熟知的概念来说明。这是因为在说明问题时,成年人为了语言的简洁往往省略推理过程,这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问题,但是,和孩子交流时不同。孩子会因为“概念”的缺失,无法理解和感知父母想要的结果,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话的含义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父母和孩子交流时,必须考虑孩子已经拥有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在他们的“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
例如,如果您想让年龄很小的孩子明白“火腿肠对身体有害”的道理,最好不要说:“火腿肠含有亚硝酸盐,容易致癌。”这是因为“亚硝酸盐”“癌症”这两个概念对孩子来说完全陌生,他们将不知所云。正确的说法是:“火腿肠含有对身体有害的东西,这些东西会让你生病。如果你生病了,就得打针吃药了。”
当然,您可以利用孩子熟知的东西向孩子讲解他们完全不懂的“概念”。例如,如果您想向小孩子说明“癌症”,大可不必说:“癌症是人体正常细胞变异后形成的恶性肿瘤。”这种太过专业化的描述想让小孩子理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您将不得不给孩子灌输一系列的概念(“细胞”“变异”“恶性”“肿瘤”等),您去解释这些概念时恐怕又会引入一系列其他概念,而这些概念想要讲清楚都不容易。最终的结果是,您很有可能无法让孩子明白。正确的说法是:“癌症是一种比感冒厉害得多的疾病,在目前情况下,吃药打针都治不好。”这种描述方法,没有引入附加的概念,孩子能够理解。
认识到孩子的认知和成年人的认知不同并采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和孩子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这在帮助孩子建立概念、引导孩子建立起逻辑思维体系、传授孩子知识等的时候非常有用。如果您坚持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假以时日,您和孩子的沟通将变得容易和高效,你的孩子也将比其他孩子更加聪明和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