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掌握孩子的状态,父母将有能力做到有的放矢,并避免因为误解对孩子造成的伤害;父母将有能力快速、准确地判断教育方法和技巧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或者加强。在教育的过程中,仅仅依赖对话了解孩子是不行的,父母需要掌握几个简单高效的方法。
了解孩子不再难
了解孩子是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抓住孩子的感受穷追不舍,极易打开孩子的心扉。处理具体问题时,父母不要想当然,仅仅讲道理更是不行!
沟通的突破口
与孩子的沟通不畅、不了解孩子的状态怎么能教育好孩子呢?遗憾的是,很多父母真的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他们给出的理由一般是自己的教育水平不高、教育技巧不够、孩子很特别无法用常规的方法了解、孩子因为有逆反心理而排斥自己等。这些表面上非常正确的原因其实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原因是父母不愿意或者没有意识思考和分析沟通难的原因。
我们未必需要专门学习很多心理学知识或者教育理论、方法和技巧。多数情况下,使用比较简单、容易掌握的方式就够了。
了解孩子从了解自己开始
俗话说,“血浓于水”。仅此一句话,父母便应该对孩子的特点有相当的把握。这是因为人的遗传背景至少会影响人的行为倾向、情感模式和思维方式等。
以我为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和我爸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少,特别是升入高中我外出求学之后,我爸对我的影响微乎其微。即便如此,我的性格特点还是和我爸很像。在教育贝贝时,我反复和贝贝讲道理;在和贝贝妈沟通时,我仍然不停地表述我的观点,贝贝妈便对我说道:“你怎么变得和你爸一样啰唆了?”
“我本来就和我爸一样!”我毫不犹豫地承认。
这就是遗传因素决定做事风格表现出来的结果。
我的伯母也是深有感触的。有一天,我和伯母等人谈起了我的教育理念,我将教育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仔细剖析给她们听,她们非常信服。临结束时,我的伯母说道:“你真是很仔细呀,和你爸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细心”也是我爸做事的风格,这个特点同样遗传到了我的身上。
那么,我儿子的情况又如何呢?他同样遗传了我的很多特点。当我和贝贝推心置腹地交流时,我发现他的思维模式和我很像,我很容易猜到他是怎么想的。
您也不妨仔细对比一下您和自己的孩子,看看你们是不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特别是思维模式。
父母可以通过了解自己来了解自己的孩子!只要父母肯站在客观的角度上思考和分析问题,不矫揉、不造作,不盲从、不揠苗助长,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换位感受和思考问题,父母将可以“听”到孩子的心声。
抓住孩子的感受用心体会
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状态从哪里入手最容易呢?从我的经验来看,从孩子的感受入手最容易,孩子的感受是最佳的突破口。
遗憾的是,为了孩子成才,在孩子的感受和“道理”之间,父母经常选择“道理”而忽视甚至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这很容易理解。我来举个例子:孩子感到学习很累,向父母提出了自己的抱怨,这个抱怨当然会包含孩子的感受。既然孩子向父母提出抱怨,那么,他们一定是希望得到安慰或者帮助。可很多父母面对这种情况时却拼命给孩子灌输“大”道理,忽视了对孩子“累”的关注。父母认为“累”是普遍情况,既然所有的孩子都感到“累”而且必须坚持,那么,自己孩子的“累”也理当如此,没有什么好说的。可是,父母不关注孩子的感受,就无法和孩子形成共同的关注点,从而失去了和孩子沟通所必须拥有的共同话题,沟通的隔阂便会产生。
除此之外,父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根据自己的社会和生活经验来理解孩子的感受也容易造成重大失误。关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
贝贝小的时候,身体一直很强壮,除了偶尔发烧让我和贝贝妈担心外,最大的疾病恐怕就是感冒和咳嗽了。贝贝感冒和咳嗽时也不严重,我们带他到医院看一看,开点药很快就会好了,有时候甚至仅仅作些简单的处理便能解决问题。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对贝贝疾病的警惕性很弱。
有一次从贝贝妈老家回来,贝贝的身上起了疙瘩。看了看症状之后,贝贝妈认定是水土不服。她说以前贝贝去外婆家时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后来很快便好了。我也很清楚地知道那件事情,因此也不太在意。
我陪贝贝的时间很长,和他在一起玩耍时,发现他经常抓自己的腿,便拉起他的裤子看,我吓一大跳:他腿上的疙瘩已经被他抓破了。我看着心疼,便问:“怎么抓成这样,你很痒吗?”
“嗯。”
“那你为什么不早说?”我着急地问道。
“我说了,可是你们说没事儿!”贝贝很委屈。
我无话可说。
等贝贝妈回到家里,我对贝贝妈说道:“我们得带贝贝去医院看看腿上的疙瘩了。”
贝贝妈满不在乎地说道:“用不着。”
“疙瘩没有长在你身上,你不痒,所以说用不着!”我有点生气,批评贝贝妈道,“你一点儿都不关心贝贝!”
“不就是起个疙瘩吗?有必要小题大做吗?”贝贝妈不服气。
“你过来!”我一把拉住贝贝妈把她带到贝贝的屋里,把贝贝的衣服脱光,对贝贝妈说,“你看看他身上的疙瘩吧!”
“……”
我们数了数,贝贝身上的疙瘩竟然有二十多个,而且好多个已经被抓破。贝贝妈无话可说了。吃完中午饭,我便带他去看了病,他的痒很快便好了。
这件事情结结实实地给我上了一课:对待孩子,想当然是不对的,特别是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更是如此。年纪小的孩子凡事都得靠父母,他们没有看病的钱,更无法自己走进医院。某些疾病或许不是大问题,但是疾病造成的不适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很难忍受的,如果遭到父母的拒绝,孩子即使有再大的痛苦也只能咬牙忍受,这对孩子来说可能是非常残酷的。
说实话,贝贝在我和贝贝妈面前不止一次对我们说身上很痒。可是,我们都没有重视,没有重视的原因在于想当然。痒的感觉贝贝体会得很深刻,那种“钻心的痒”存在于贝贝的认知之中,却不存在于我和贝贝妈的认知之中,我和贝贝妈根据自己的推测想象贝贝身上的痒,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很容易产生偏差。所以,我和贝贝妈犯了严重的错误。
道理可以说得很清楚,感受的程度却极难讲得明白,表现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父母往往重视道理,却忽视了孩子的感受。殊不知,某些时候,在感受面前,道理一文不值!
在前面的例子中,孩子因为学习累得要死,实在受不了时向父母提出抱怨,父母却只肯坚持对孩子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的话并要求孩子加倍努力,孩子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听得进去的。不是孩子不愿意听,而是因为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已经达到了他们认为的极限,如果继续坚持下去,他们觉得自己一定会崩溃!不但如此,孩子还会因为父母忽视自己的感受而“迁怒”于父母,他们会认为父母和自己不是一条心,进而不再向父母寻求安慰和帮助。
最佳的做法是给孩子安慰和帮助,并缓解孩子的压力,尽量提升孩子的承受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希望强化的道理很容易一并向孩子传授和讲解,同时,父母希望孩子加倍努力的愿望也有可能在交流之后实现。
也就是说,和孩子沟通时,抓住孩子的感受穷追猛打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和孩子展开良好沟通的最佳突破口。
只需两招就够了
父母具体怎样做才能形成良好的沟通呢?首先,请不要指望孩子会主动敞开心扉。当然,我们不能排除有喜欢向父母倾诉的孩子,如果您刚好有这样的孩子,那是您的福气。多数孩子不愿意或者没有动力主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心声。所以,父母必须有意识主动出击并掌握主动出击的技巧。
(试探)、观察、交谈
请父母注意,我提到的这三个词汇不是毫不相关的三个词汇,它们展现的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两个完整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也会有一些情绪性的表现,孩子也是不例外的。父母和孩子相处,总能抓住他们内心的感觉,至少能从孩子的语言、行为、情绪上朦朦胧胧地获知孩子的感受,这便是观察。观察之后,父母需要和孩子谈话进入他们内心的世界,谈的重点当然是孩子的感受。例如,父母发现孩子表现异常,可以问孩子:“你为什么这么不高兴呀?什么事情影响了你的心情呀?给妈妈说说吧,我可以帮助你的。”
“你帮不了我的,谁都帮不了我。”孩子回答道。
“我也帮助不了你吗?”妈妈故作惊诧,说道,“不会吧!我可是很厉害的!”
“你就是帮不了我。”
“为什么?你给我说说吧,我可不想让你难过。”
……
说到这里,孩子便会有告知父母的冲动。
从孩子的感受入手,父母其实很容易打开孩子的心扉,需要做的只是通过语言引导、鼓励、打开他们的话匣子。父母将关注点放在孩子的感受上,能赢得孩子的好感,孩子也会乐意和父母交流。
有时候,孩子的喜怒哀乐等表现不明显。此时,如果父母想要和孩子交流,可以在“观察、交谈”这个模式之前加入“试探”。例如:妈妈很随意地问孩子:“今天你们学校有没有发生好玩的事情呀?”
“没有。”
“哦。”妈妈说道,“怪不得你今天不怎么高兴。”
到了这里,孩子的回答就能表现出他的状态了。孩子的状态多种多样,我们来依次作个分析。
第一种情况可能是:
“谁说我不高兴了?我高兴得很呢!”孩子得意地说道。
“啥事让你这么高兴,让我也听听,我们一起高兴好不好?”
……
第二种情况可能是:
“谁说我不高兴了!”孩子有点烦躁,说完之后就躲到自己的屋子里去了。
“还说高兴呢?是个人都能看得出你不高兴!我是你妈妈怎么能看不出来呢?”妈妈追着孩子来到他的房间,问孩子道:“是不是谁欺负你了?你给妈妈说说,妈妈给你做主,我可不允许我的孩子受欺负!”
“没有人欺负我。”
“那是咋的啦?”
……
第三种情况可能是:
“你从哪里看出来我不高兴了?”孩子莫名其妙地问道。
“我没说你不高兴呀?我说的是‘不怎么高兴’。‘不怎么高兴’的意思是‘不是特别高兴’,而不是‘不高兴’的意思。”妈妈对孩子笑了笑,说道,“唉!中国的文字一不小心就词不达意了。”
“我看你是在说绕口令。”孩子也笑了。
“我有那本事吗?要是那样,以后我准备改行说相声了。”
“行啊,到时候我给你鼓掌。”
“那可不行,你得给我做搭档!”
……
在这个设想的场景中,母亲说了两句话:“今天你们学校有没有发生好玩的事情呀?”“怪不得你今天不怎么高兴。”这两句话开始了母亲的试探。试探一出,孩子会作出反应,母亲观察孩子的反应便能掌握孩子的心理状态,然后通过谈话进一步验证和深入,孩子的状态便可以展现在母亲的面前。
有些父母会问:“孩子如果不理我,不和我交流怎么办呢?我岂不是无法试探出孩子的心理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孩子不回应父母也是一种回应!只要父母肯反思,一定可以发现重大的教育问题,稍加分析,父母便知道该如何做了。
或许,父母和孩子之间已经有非常深的隔阂,从而导致孩子不乐意和父母交流。如果是这种情况,父母不需要试探。孩子在家里已经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就会让父母头疼了,何必再试探孩子更多的喜怒哀乐呢?父母需要做的是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先解决能观察到的喜怒哀乐。
另外,在打探时,父母也可能犯错:最常见的是父母抓不住孩子的心,用来打探的内容孩子不感兴趣;或者,打探太过频繁,孩子不喜欢;最糟糕的莫过于父母的打探不真实,让孩子觉得父母太幼稚!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感性的父母身上。感性的父母遇事不喜欢思考,凡事按照自己的情绪来,很容易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孩子为了避免麻烦,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减少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喜欢生搬硬套别人的教育方法和技巧而不理解精髓的父母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在得到上述孩子不回应的信息之后,父母最需要做的其实是反思自己,并作出调整和改变。
测试
测试能做什么呢?我通过一个例子来作个说明,这个例子是我通过测试,了解书包对贝贝影响的一个例子。
贝贝升入小学之后,我和贝贝妈一直接送他上学。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他希望自己坐公交上学和回家。我不放心,便有意让他作个适应。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他相当兴奋,他渴望“适应”的到来。那天我下班之后,到午托班接他,开始了让他“适应”的过程。“适应”的要求是这样的:为了模拟真实的回家过程,从午托班出来,他必须自己背上书包,自行走到车站,坐车到离我家最近的车站下车等我,我骑车跟随,到车站接着他回家。
第一次“适应”的过程很完美。
第二天,我再次让他作“适应”,他竟然不乐意了。我问他:“你不是很喜欢坐公交车回家吗?为什么不愿意‘适应’了?”
“不为什么,我就是不想。”
“要不这样,今天我帮你拿书包,你去作‘适应’咋样?”
“你帮我拿书包?”他有点不相信。
“嗯!我帮你拿。”
“那好,我去‘适应’。”说完,他高高兴兴地“适应”去了。
您可以判断出是什么影响他的“适应”了吧?对,就是那个书包。贝贝的书包很沉,为了轻松,他可以甚至是乐意放弃自己喜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