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纯粹喜好艺术的收藏家因缘际会的转变成为经营国际与两岸当代艺术的文化传播使者,她用生命热爱着艺术并感染着更多热爱艺术的朋友追随,并在台湾艺术圈中留下“艺术妈妈”的美名。
郑甘美女士Karen(图中)与刚刚在北京今日美术馆结束大展的台湾艺术家叶方女士(图左)及意大利著名策展人Rosanna Ossola(图右)合影初见郑甘美Karen女士是在上海的城市艺术博览会的闭幕后一天。干练的短发,闪烁智慧的眼神及美丽的脸庞,优雅从容。第一感觉,这是位有着很多人生阅历和保藏故事的女人。她经营的郑甘美艺术空间时至今日,业已七个年头。
她正随同工作人员一起拆卸和打包展览作品,“我们答应酒店要在11点前把这些整理完毕”,她看了看腕表,督促着工作人员也似乎在告示自己。第一印象,对于时间管理和对于承诺他人的事,这位资深的台湾收藏家有着强烈的承诺和担当意识。她转向我,微笑抱歉地说:“不好意思,今天比较忙,我们可以边收拾边聊。”
收藏,始于简单的初心
“什么时候开始从事艺术收藏的?”
“收藏已有三十多年了,目前收藏有几百件艺术作品。”Karen这份对艺术的热爱源自于家庭对她的影响,她出生于一个热爱艺术的家庭,妹妹郑淑文是留美的艺术硕士。
“最早收藏在二十多岁,在欧洲看到朋友家里的艺术品布置得非常漂亮,也想拥有这样美的环境,所以开始了收藏之路,随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当时,一有钱就去买艺术品,直到如今也还保持着不断购买的习惯。”Karen一说到艺术和收藏,就兴奋得眉飞色舞,开心得像个大孩子。
因为这份对于艺术原始质朴的热爱和疯狂收藏好作品,她不得不常常买房子来做艺术仓库,她的热诚和真挚获得许多艺术家、博览会、协会、藏家等青睐并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如今在台湾就有了“艺术妈妈”之称,而在北京的圆明园与宋庄,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李太”。“我会用眼、用心地去发现默默无闻的璞玉,而不是市场上追捧的高价作品。如果市场告诉我,这位大名鼎鼎的艺术家还会升值,但是作品本身,并不是我所喜爱的风格,那么即使再升值我都不会去买,我买的一定是我非常倾心的作品。”
“记得1992年,我来到北京,当时最早的圆明园画家村,带了三万美元买他们的作品,当时念头里就是想支援这些艺术家,没有想赚钱什么的,因为那时候做贸易生意已经很不错,所以很纯粹地想买作品,更想以公益的心态去支持大陆还未起步的艺术市场。那时候,当代艺术界的F4中有两位在这个村里创作,所以我算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见证人。”Karen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依然振奋不已。
如果很多人视收藏为一种金钱和投资的游戏,由慧眼识金,眼光长远,遇到一物抵万金的升值机遇,那么在Karen的眼里,收藏就是享受那份纯粹的快乐,不被金钱所束缚的自由,在这份自由之下,她走了三十多年。
收藏,需眼界和胸怀
在开画廊之前,Karen因从事国际贸易,所以来往于欧洲艺术大国如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法国等。每次到达巴黎、佛罗伦萨、罗马、马德里、科隆、伦敦、维也纳等欧洲城市,她总会去当地顶级的艺术博物馆或者画廊走一走、看一看。也因为这种熏陶和耳濡目染,自然练就了她艺术高标准的眼光和迅速判断作品的慧识。
“其次,选择作品,就是要买自己所熟悉的文化与生活背景下的艺术家的作品。比如我是台湾人,所以我购买的第一件作品就是台湾艺术家的;后来才开始买欧洲艺术品,因为了解当地,作品才会有共鸣。我个人比较喜欢欧洲当代艺术而非古典艺术,喜欢受各种创新前卫观念的冲击和震荡,比如杜尚的小便池直指人心,贯穿思想,不是诠对艺术的重新界定吗?”Karen提到,在选择年轻艺术家的时候,看作品是否具备国际语言、产生共鸣感及前瞻性思想、具有创新力,是她所衡量的主要标准。
眼光的训练、阅历的渐长和对于当地文化的了解,Karen逐渐成为朋友圈里的专家。十多年前,她受意大利朋友的应邀参加其儿子的婚礼,住所在达·芬奇故乡的旁边,充满艺术氛围。婚礼上,朋友兴致勃勃为她引荐一位意大利艺术家认识,说“我们Karen很懂艺术哦”,可是那位大艺术家朋友却不屑一顾,只顾自己看世界杯足球赛。朋友一再地引荐,对方却是冷漠。当时她想,可能因为自己是华人,在他们眼里根本瞧不上东方艺术。等他球赛看完已两个小时,终于打开话匣子,越聊越热络,最后那个艺术家兴奋地对Karen说:“走!邀请您去我的工作室批判下作品。”
于是,在场很多人一起随同去了艺术家位于意大利San miniato的城堡工作室,里面陈设着艺术家早期传统的和近期的作品,在大部分人都说喜欢那些传统作品的时候,唯独Karen看上了一幅表现意大利政治人物维奥·贝卢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夸张表情的作品,作品中隐喻和讽刺着这位倒台总理性丑闻和腐败指控缠身等作为。那个大艺术家高兴地抱着Karen向众人大声呼喊:“你们不懂我,只有Karen懂我!”
当然,收藏是一个很长的过程。Karen也说,当她买了艺术家的作品,就会陪同艺术家共同走下去,第二年,第三年……不断地去观察和了解一个艺术家的成长蜕变,并适时地购入新的藏品。这才是一个成熟和完整的收藏。
跨文化的华人传播使者
在爱上欧洲的艺术文化时,也让Karen常常困惑和迷茫,因为欧洲人并不认可东方的艺术,二十年前,曾多次和欧洲友人聊起想把中国台湾艺术家的作品引荐到欧洲展出,朋友们轻描淡写地将话题转移了。Karen曾经带着中国台湾艺术家的图录展示给一位意大利的大画廊主看,收到的回复却是:“不,我们只买意大利人的作品。”然后立马拿出他们的作品,问是否可以在上海北京做推广。欧洲人骨子里瞧不起东方人的艺术着实让Karen感到沮丧。
“当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西方人也开始早期介入购买我们的作品,所以现在还是会陆续买。而我这么多年在欧洲就很了解西方人喜欢什么,可以向他们输出他们所喜欢的东方文化”。
近期,Karen和儿子David在深圳参加了首届艺术深圳博览会,“这里虽然不如北京和上海艺术博览会的人那么多,但是观众一样也很热情。台湾只有郑甘美艺术空间来了,我希望在每个城市都留下足迹,推广有意思的作品,尝试去了解各地的市场反馈。所以无论如何,都不断地去尝试新的,推进一步就是好。”很难想象,Karen经历过丰富的人生体验,却依然保持着年轻人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激情。也许,因为尽情享受于穿梭在不同文化艺术交织的时空里,让岁月先生遗忘了在她脸上刻下的痕迹,所以Karen看起来很像个年轻人,朝气而蓬勃。
“未来有否考虑接班人的继承?因为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很多收藏可能传到第二、三代,对此不感兴趣就把前辈的东西都卖掉了,而成为收藏世家似乎并不多,您是如何看待的?”
“你说的确实是个问题,我曾经遭遇现实中活生生的例子:一位在花莲的朋友,也是位藏家,曾经在我们家买了一千多万台币的石雕,后来不幸故世,他的儿子喜欢赌博,没钱的时候,把一百多万台币的石雕以五万台币的价格一个个贱卖,令人心疼,没有传承真的令人惋惜。
“我有两个儿子,从小带着他们去美术馆、博物馆、画廊,每年,在他们过生日的时候,我都带他们去我所挑的艺术家那里,让他们挑自己喜欢的作品并买下它作为生日礼物,所以他们自小就有收藏。也在这种耳濡目染的气氛下,都很喜欢艺术。一个现在是媒体广告设计师,外国人都很喜欢他的设计呢!一个现在跟着我一起天南地北经营贸易和画的生意,未来也是希望他能够继承这份事业。”提到儿子,Karen展露出一位母亲的慈祥和自豪。
和母亲同出同进的David,话不多,总是默默地忙前忙后,实则是个很有见地和深度的年轻资深藏家。他对于艺术市场这门生意,有自己独到而真诚的想法:“艺术品不同于商品,成熟而稳健的艺术经营机构会把他们认为好的,甚至难以割舍的作品卖给’知音藏家‘,为藏家的长期投资和收藏服务;同时,像我们也会兼顾市场价格和艺术价值的平衡,时常会去寻找学术性强而市场乏人问津的好作品作为推动艺术事业发展的助力,所以做艺术经营者还是比较劳心劳力的,而纯粹的藏家比较幸福。抢夺艺术品的疯狂年代已经过去,如今已回归更理性的艺术投资时代,对于藏家而言,需要具备充分的眼力、体力和耐力。”
最后问到Karen:“未来你还有哪些打算?”
“我希望能够培养和挖掘具有国际观和创造力的台湾、大陆的年轻艺术家,能推一位是一位,实现他们美好的艺术梦想,所以我持续资助他们,而非画廊和艺术家之间的’捆绑‘。我希望他们有一天都能展翅高飞,推到国际舞台上。他们飞得越高,我就越开心,也是我莫大的成就。”站在我眼前的女士,她的心量、视野格局令人肃然起敬。相信,她所培养的这代华人艺术家和艺术接班经营者,会将华人的艺术推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