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闲情艺致
49541500000009

第9章 艺术等于美吗?

导语:艺术真的就等于美吗?举例来说,一尊希腊爱神的雕像、一幅拜占庭圣母的绘画和一具非洲象牙海岸的原始木刻,何者最有艺术感?

西桐

光顾美术馆艺术展的观众日趋增多,令人鼓舞。时值莫奈中国大展,K11的地下二层天天排长队,中国观众表达了高度热情。人们喜形于色,交口称赞:“这风景色彩用得多好,画得美啊!”“这人画得多像!”“这才是大师的手笔,真正的艺术!”然而过去刚刚结束的日本波普艺术家草间弥生获得的观众反应就不尽一致了。有的叫绝,有的觉得莫名其妙,这也算是艺术?显然,在不少中国观众眼里,艺术与美之间犹如1+1=2的算式,完全是一种等值的关系。坚信美即艺术,艺术即美。诸如此类的观点,在许多评论艺术的文章或专著中颇为常见,譬如“艺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美或美的感性形象”等。

艺术真的就等于美吗?举例来说,一尊希腊爱神的雕像、一幅拜占庭圣母的绘画和一具非洲象牙海岸的原始木刻,何者最有艺术感?可以想象,从表象上看,前两者形体完美、比例适度,是美的,后者则狰狞可怖,是不美的,或者是丑的。但是,不管其美丑与否,所有这三件东西都是名副其实的艺术。不能仅以其外表形象及其观众的生理与情绪反应为唯一的标准。

严格来说,美学是一种知觉艺术、审美的感受(the aesthetic feeling),仅限于对观照客体的物质特性和情感价值的知觉组合过程。而艺术则是一个更为广阔的范畴,它作为自然与人的理想化,除了其形式价值外,还应具备意境和精神内涵、心理和哲理情趣。故艺术在内容上包含着比情感价值更多的东西,与美或美学的特质不完全是一回事。

然而,除了对于艺术观念上存在着偏差,另外一种偏差,是不少人对于自身的审美能力有妄自菲薄倾向,常常听人说“我不懂艺术”。英国美学学会主席赫伯特·里德认为“艺术的唯一的死胡同是对艺术本身的恐惧”。那些出没于拍卖行从买图录封面开始的土豪也还是贴着金脸买了第一张回去才开始学习鉴赏、逐次深入的。艺术包含着比美学更诗意的、宗教的或者哲理的诠释,而一个有文化修养、对于事物的敏锐度更高、更开放包容、更具洞见的人才会有更全方位的艺术理解,特别是对于当代艺术。再言当代艺术家,接触不少仍执着于画符号画的“85美术新潮”火了一批画政治波普的,尔后市场、批评家、艺术家似乎都仿佛有了共鸣似的:要成名,作品得有符号特征。以有没有具象符号为创作目标的功利现象时至今日也颇为流行。有次受友人邀请参观一艺术家工作室,又撞见个“符号”党,他的符号是根香蕉,工作室堆满了各种香蕉雕塑和香蕉油画,也没有个书架放点书,酒瓶子倒不少……这在艺术圈不乏其人。要是这类艺术家花个钱搞个关系上拍卖行运作下,又同时在国家或省市级美术馆展出,外行观众肯定怪罪自己的确是少那点艺术细胞,不会责问艺术家是不是有问题。这种误解也会导致艺术和普通人产生鸿沟。

那么什么才是艺术和具有艺术价值呢?这是个大问题,很难明确定义,也是史学家孜孜不倦探究的议题,约翰·罗斯金曾经说:“艺术是人类本性的赞歌。”这是我比较认同和喜欢的观点。艺术品不仅在于形式价值,即给人感官上的愉悦和画面和谐表达;还在于让人进一步产生心理上价值感,即趣味性或者走入潜意识的生活面;再者,精神层面的广度和深度及隐含在作品背后的普遍意义决定了作品的艺术价值。简而言之,艺术表现过程也是一个由表及里再及外或以形写神的创作过程。是一个抽象化或理想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主要凭借其富有想象力的感官去观察和把握绘画的对象或创作的材料。但这个感官从不停留在事物的表象或外形上,它会深入内部,追根寻底,汲取对象的精髓一旦亲临其里,它会随心所欲地拨弄起对象身上的鲜枝嫩草,这样一来,真理的汁液就不致外溢。其后它随意加以整枝修剪,使其结出丰硕的果实。但抓住对象内部实质出发,对其进行论证、判断和绘画实属不易,否则也不会出现那么多跟风的符号画家了。厘清艺术家的背景和创造动机有助于我们去理解艺术。

油然想起王国维的一段诗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也须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升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诗画也同源。

去用心生活吧,去美术馆吧,去读哲学吧。艺术,无不在你我心印间。有一天,你自身会远比拍卖行的数字、媒体报道的声音、批评家的言论所感受到的作品实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