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负了月色
秋染山林,霜色漫天,古刹幽静,禅师伴着青灯,细心研读佛经。一缕月色挤进没有关好的门,把月光撒进禅房,地上有了一汪清凉,和秋色山野在泓光寂寥的时空中构成了一时的永恒。
禅师、和尚、月光,此时的心动那是佛祖的启迪,任何经书的感悟,都不能比拟天地的开示。禅师吹灭青灯,盘坐在禅床上,等待着月光的洗涤。时间一点一点在流动,慢慢地月光转移到禅床上,禅师沐浴在月光中,感到佛祖的目光穿越时空,在他的身上形成了圣洁的光芒。那种温暖回荡在全身,禅师进入了忘己忘物的境界,此时的世界只有佛光普照,满山的秋色就是灵山一景。
这时,一个小偷光顾了禅师的禅房,四下寻觅。除了青灯古佛,就是枯坐的禅师。小偷失望地摇摇头,想掉头离开这清贫的禅房,禅师对两手空空的小偷说:找不到值钱的东西,也枉费了你的辛苦,你来一趟不容易,我身上这身衣服还算是半新,你就拿去换几个钱吧。
小偷惶恐中拿起衣服就跑,禅师看着消失在月色中的小偷,摇摇头说:辜负了这一片月色了。
商人偷金
《百喻经》中说,有一个丝绸商人和一个首饰商人一块在街上摆摊做生意,一天,首饰商人接到了一笔生意,有人要他用一块黄金打造一件首饰,商人把黄金放在火里炼,这时又来了一个人,也要做一件首饰,商人接待那个顾客。丝绸商人看着眼红,乘他不注意,从火里夹起那块黄金,赶紧用丝绸包上。不成想引起了火灾,首饰商人赶紧招呼大家来救火,火灭了,丝绸商人的丝绸也被烧得快没有了,包在丝绸里的黄金露在了外面,惹得众人指责。
佛讲:有些外道盗取了佛法义理,自以为得法,但是不明法理,不能善用,混了自己的心行,导致走火入魔。
这样的小偷财法皆空,真是太可悲了!
小偷入室
一位朋友经过多年的打拼,事业有成,反而闷闷不乐,问其原因,他说感觉找不到自己。
据说有人问证空禅师:古代修行的人在修行过程中,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才算修成?
禅师说:修成的境界就像贼入空室一样。那种茫然四顾、怅然所失的感觉,正如成功人士常有的,四顾周围,登高我为峰,环视朋友,何人是知己。朋友冰雪聪慧,豁然开悟,说:成功的意义更多的在于之前所经历的那个过程。成功的身后,是“高处不胜寒”。还有几个人能够成为推心置腹的朋友,还有多少人可以值得患难相处。高处的悲凉,犹如一个偷金高手,可以开启任何宝箱,那偷的快乐已经荡然无存了。佛,修为到一定境界,那种洞视世事的透彻,也是一种孤独的无奈。
怎么修?又怎么走?是一片迷茫。
商人偷金
昔有二估客,共行商贾。一卖真金,其第二者卖兜罗绵。有他买真金者,烧而试之。第二估客即便偷他被烧之金,用兜罗绵裹。时金热故,烧绵都尽。情事既露,二事俱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