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
49563100000015

第15章 儿童心理保健(2)

意志的形成和发展,有助小儿在有意注意、有意记忆、有意想象等方面取得进步。同时意志和情绪、性格、动机、兴趣等共同组成所谓的非智力性因素,是促进创造性的有利因素。正如居里夫人所说:“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

任何创造性劳动和发明,都不可能一举成功,要经得住失败的考验,还要抵御各种社会舆论和压力。因此就发展小儿创造能力而言,意志往往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

意志是可以通过培养获得的,有以下几种途径。

1.自幼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依赖性强,缺乏主动性,经常叫嚷“妈妈,来帮我”“老师,我不会”的孩子,要努力培养其自信心和勇敢精神。

2.在成人指导下,进行各种需克服障碍才能完成的游戏。

3.培养意志的目标要稳定,不轻易变动。

4.通过集体游戏,训练自制能力,克服冲动性。

5.培养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属于个性的范畴。所谓个性,指个体的倾向性心理特征。其中的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调节。自我意识不是天生的,它受社会生活制约,在后天学习中形成。

小儿5个月前,自我意识未形成。他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存在,所以吃手、吃脚,把自己的手脚当成和别的东西一样来玩。此后,小儿开始认识到手和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说明自我意识出现。1岁后双手不停地玩各种物品,用手将它们到处移动。这是因为他逐渐把自己和别人、别的东西分开;认识到球可以由自己踢,苹果可以由自己一口一口吃掉,枕头可以被自己从床上扔到地下,因此自己是有力量的。随着言语发展,小儿知道自己的名字,能用“明明(自己)吃饭”的方式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别开。2-3岁后,小儿逐步学会使用代词“我”“你”“他”,自我意识发展真正进入实质阶段。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提示,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只有具备明确的个性倾向,其他个性品质如需要、动机、理想和世界观等才逐步形成。自我意识通常要到青春期发育完成后才真正建立。

(三)幼儿性格的发展过程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是人在对客观事物表明态度时采用的行动方式。性格的形成有遗传影响,但主要依靠生活环境和教育。性格的发展有以下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形成,但婴幼儿时期是关键;性格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强大的外来影响下,某些性格特征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人的性格非常复杂,由许多特征综合反映,如:对现实的态度,即对人对己、对工作、对团体的态度;意志方面,如道德规范、行为控制能力、克服困难的毅力等;在情绪方面,如不同情绪体验、控制水平和自我调节能力等。性格有积极性和消极性之分,前者如机灵、大胆、独立、善协作、善思考;后者如任性、顽固、被动、投机取巧等。各种性格特征可在一个人身上混合存在,形成几种主体特征。

根据艾里克森的个性发展论,性格是在人的内动力和外环境产生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具有阶段性:婴儿期(信赖-不信赖),所有生理需要都依赖成人,如果与成人无依恋关系,将产生不安全感和情绪问题;幼儿期(自主-怀疑),开始有自理能力,学会言语,产生自主性,但仍需依赖成人,故依赖性和违拗性行为交替出现;学龄前期(主动-内疚),自理能力提高,有主动行为,但经常因失败而产生失望和内疚;学龄期(满足-自卑),因学习能力提高和某些行为得到认可而满足,又因经常失败而产生自卑;青春期(自我评价-自我意识混乱),发育接近成人,认知能力提高。如果对自己的体格、智能、情绪等感到满足,行为得到社会认可,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意志,自我评价即基本确立。但青春期心理发展似暴风骤雨,如果因为性发育的困惑得不到正确疏泄,或在感情、伙伴关系、职业选择、价值观上处理不当,可发生自我意识混乱,使潜在的消极性格特征浮升为主体特征。

小儿没有社会经验,集体观和自我意识未形成。但是家庭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家庭成员的关系、家长的育儿态度等,都给性格的形成打下深深烙印。因此,婴幼儿期是性格的形成时期,又是奠定性格特征的关键阶段。父母的养育态度对小儿的性格形成有重要影响。养育态度较民主的,小儿易形成大胆、机敏、善交往、独立性强、善思考的性格,但也容易任性和骄傲;养育态度放任自流的,小儿易养成机敏、大胆的性格,但也容易产生任性、骄傲、依赖性强、情绪不稳等不良性格;家长过于保护的,小儿性格中依赖、被动、缺乏独立性、缺乏自信、胆小的成分较多;家长过于苛刻严厉的,小儿易养成倔强、顽固、冷酷、缺乏自尊心等性格;父母双方养育态度不一致的,小儿性格中警惕性高、投机取巧、易说谎、两面讨好等成分较多;家长完全居于支配地位的,小儿容易养成顺从、依赖、缺乏独立性、不善思考的性格,但也可能倔强、违拗。所以,父母要学习科学育儿方式,注意从小对孩子主动性、独立性的培养,并在开始需要辨认是非时给予良好的道德教育,既要善于发现孩子积极的性格特征,又要注意小儿性格发展中潜在的消极面并及时排除。可在民主育儿方式的基础上适当提供“挫折教育”。家长还应注意自己言行的表率作用。

(四)小儿黏人不是坏习惯

很多家长把幼儿“黏人”视为缺点,学前专家特别指出,幼儿“黏人”不仅不是坏习惯,宝宝适当地黏人还有利于将来的沟通和交流。

0-1.5岁的宝宝多半会对父母产生依恋感。如果到了这一年龄的宝宝,还没有对家人产生依恋感的话,就会给宝宝未来的生活打上阴影。所以这段时间的宝宝最好自己带。当今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多数父母已经没有办法全天候养育、照顾孩子,很多家庭只能请保姆或者是祖父母来照料宝宝的生活起居,孩子和父母之间关系疏远了。很多父母还引以为豪,认为自己生了个不会“黏人”、大大方方的好宝宝。殊不知,家庭才是最能够给每个孩子温暖和勇气的地方,而提供这些力量的就是婴幼儿和母亲之间温暖、亲密、连续不断的关系-适度的依恋(也就是“黏人现象”)。这不仅可以促使幼儿找到满足感,而且还可以帮助幼儿享受愉悦感。适度的依恋有助于建立一个人的信赖度和自我信任感,将来能够成功地与伴侣、后代和睦相处。

因此,专家提醒,如果在婴幼儿时期,宝宝还没有产生适度的“黏人性”,将来就可能很难和别人沟通,影响他今后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

(五)正确对待不同气质的孩子

幼儿的气质有多种类型。“兴奋型”的孩子性情暴躁,易激怒,好发火,易形成粗犷、冒失等不良品质。“活泼型”的孩子活泼好动、多情善感易变,参加各种活动有始无终,好见异思迁。“安静型”的孩子性情不外露,一般很少发脾气,自制力强。但对人冷淡、固执,办事拖拉。“抑制型”的孩子胆小,不好出头露面,情感体验深且不易变,但心胸狭窄,神经过敏严重,易患精神疾病。

因此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和了解这些气质类型的不同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引导。

对“兴奋型”的孩子不要轻易训斥、挖苦或讽刺,以防激怒他们。要做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使之学会用理智、意志去克服爱发火的坏毛病。对“活泼型”的孩子不能迁就,要培养他们认真细致、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和求实精神。对“安静型”的孩子要多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从中得到锻炼,增强其灵敏性,要允许他们有足够的考虑问题和做出反应的时间和机会。对“抑制型”的孩子要多关心、体贴他们,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当他们犯了错误的时候,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和场合,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达到改正错误的目的。

二、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平衡,是自我与他人的平衡。当前对心理健康的界定尚不统一,但一般认为心理健康的个体具有以下特征:有幸福感和安全感,遵守社会规范,适应周围环境,能够调节人际关系,具有应变、应急及从疾病或危机中恢复的能力,具有自我实现的理想和能力。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中国儿科医学专家、幼儿心理和教育专家主要从动作、认知、情绪、意志、行为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衡量幼儿的心理健康,认为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有以下几点。

1.动作发展正常动作发展与脑的形态及功能的发育密切相关,幼儿躯体大动作和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

2.认知发展正常一定的认知能力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重要条件,虽然幼儿的认知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但若某个幼儿的认知水平明显的低于同年龄幼儿,且不在正常范围内,那么该幼儿的认知能力是低下的,心理也是不健康的。幼儿期是认知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应避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脑损伤或不适宜的环境刺激,防止导致幼儿不健康的心理。

3.情绪积极向上积极的情绪状态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协调性,亦表明个体的身心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幼儿的情绪具有很大的冲动性和易变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的自我调节有所增强,稳定性逐渐提高,并开始学习合理地疏泄消极的情绪。如果某个幼儿经常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如整天闷闷不乐或一触即发、暴跳如雷,那么该幼儿的心理是不健康的。

4.人际关系融洽幼儿之间的交往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必要途径。心理不健康的幼儿,其人际关系往往是失调的,或自己远离同伴,或成为群体中不受欢迎者。心理健康的幼儿乐于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中能够谦让。

5.性格特征良好性格是个性中最核心、最本质的表现,它反映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心理健康的幼儿,一般具有热情、勇敢、自信、主动、合作等性格特征,而心理不健康的幼儿常常具有冷漠、胆怯、自卑、被动、孤僻等性格特征。

6.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幼儿不健康的心理往往以各种行为方式表现出来,诸如吮吸手指、遗尿、口吃、多动等。心理健康的幼儿应没有严重的或复杂的心理卫生问题。

(一)如何知道孩子具有压抑心理及对策

孩子是不太会隐瞒自己的心理的,因此父母只要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孩子的异常,适时给予帮助,能使孩子的心理早日恢复健康。

例如,具有压抑心理的孩子,常常就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1.睡眠不安如果孩子长期失眠,一定是为事情所困。

对策:父母可尝试在睡觉前与孩子聊天,让他说出心里话。

2.拒绝吃饭如果孩子出现厌食,往往是情绪问题。

对策:父母可经常改变饭菜的种类,并鼓励孩子帮忙做饭。

3.疾病反复如果孩子时常叫肚子痛或头痛,但又没有任何外在症状,很可能就是精神紧张所致。父母感情不和的孩子易出现这种情况。

对策:制造和睦的家庭氛围。

4.怕见生人如果孩子怕见生人,往往是因为他们感到软弱无助。

对策: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