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心理保健
一、婴儿的情绪和情感
(一)婴儿的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媒介的心理活动,又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情绪是这种反映的较短暂状态,有满足自身需要而引起的态度及体验,如愉快、高兴、欢欣、满足、舒畅等;因违背自身意愿而引起的否定态度及体验,如愤怒、忧愁、哀怨、憎恨、烦恼和绝望等。情感则是指这种反映的稳定、持续的态度反映,如责任感、义务感、道德观、美感等。小儿生活经历短暂,尚不足以形成情感。但他们未来生活中的健康情感形成,却有赖于早期生活中健康、良好的情绪体验。情绪反应能力是小儿适应生存的手段。新生儿就有各种情绪表现:吃饱后就安静,饥饿或不适时就哭闹。
(二)母乳的“情感”作用
国外有人报道,在当时的某育婴院(主要收养的是弃婴),因缺乏保育员,采用自动化喂奶,每到一定时间就往婴儿嘴里送牛奶,而这些婴儿整天躺着,没有人抱,结果,这些婴儿变得表情呆滞,经常生病,发育缓慢。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婴儿在发育过程中,不但需要物质的营养,也需要精神上的“营养”,而对幼小的婴儿来说,最大的“精神营养”无疑就是来自母亲的哺乳。母乳喂养不仅供给了婴儿必需的营养素,而且还给予婴儿感情与温暖,促进婴儿的身心发育。
母乳有许多优点,除了能降低婴儿的患病率、死亡率,减少营养不良的危险性之外,还有经济、方便、省时省等的好处。但是,母乳能增进母婴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小儿的身心发育这一点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清楚。因此,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中这一点显得格外重要,需要特别强调。
母乳为什么会有情感作用,会增进母婴之间的感情?这归因于母乳喂养的方式。喂奶时,婴儿躺在母亲的怀抱里,能接触到母亲温暖的肌肤,闻到母亲身上亲切的气味,能够再次听到早在宫内已熟悉的母亲心跳的节律,再加上母亲爱抚的动作和温柔的言语,这一切都能使婴儿感受到母爱,产生愉快的情绪,这对婴儿的身心健康发育是很有好处的。
因此,为了孩子,母亲要坚定母乳喂养的信心,排除一切干扰因素,给孩子进行母乳喂养。
若母亲确实无法给孩子喂奶,就要注意在保证婴儿营养的同时,给孩子母爱,以弥补人工喂养的缺陷。喂牛奶时也要像喂母奶一样怀抱婴儿,尽量缩小人工喂养与母乳喂养的差别。不能图省事,把奶瓶往孩子嘴里一放就完事,这样会使婴儿亲近奶瓶,而生疏母亲,影响母婴感情的发展。平时要多抱抱孩子,亲亲孩子,这样能使孩子也像母乳喂养儿一样身心愉快,健康成长。
(三)新生儿的气质
气质,是人在心理活动时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具体表现在行为速度、强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气质和性格、自我意识一样,属于个性心理范畴,但它的表现是所有个性特征中最为稳定和持久的。每个孩子生下来就带有不同的气质特征。但总体划分,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平易型-容易照管的孩子这类初生婴儿比较温顺,什么时候睡和醒、饥和饱、以至大小便排泄都有规律。
2.麻烦型-难以照管的孩子这类婴儿特别好动,不停地哭闹,难以哄住,上述几项生理功能也缺乏规律性。
3.发动缓慢型-激情缓慢的孩子这类婴儿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迟钝,对逗笑也引不起激情。
有人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进行长期追踪观察,发现“麻烦型”婴儿的激发阈低,反应强烈,容易发生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行为,约25%的行为问题发生于这一类型;而“发动缓慢型”婴儿常表现为胆小,惧怕和进入陌生环境时退缩,他们长大后发生精神疾病的比较多。
人的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气质类型均有积极及消极的两方面特性。气质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
气质是天赋的,但可因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使之发生一定改变。幼儿早期教育要注意怎样使气质中的优点得到发扬,弱点得到克服。比如“麻烦型”婴儿要安排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免强光、噪声和种种不良刺激的干扰。父母在处理孩子问题时保持心平气和,镇定自若,并通过有节奏的主动和被动运动、音乐、舞蹈、游戏及养成有规则的行为来疏泄孩子过盛的精力。充足的睡眠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发动缓慢型”可采用彩色玩具和悦耳的音乐使他们对外界发生兴趣,适宜的逗乐和游戏可使他们逐渐活泼起来。
(四)婴幼儿的依恋情感
依恋,是小儿与其双亲间一种特殊、持久的感情联结,属小儿早期重要情绪之一。小儿喜欢和其依恋的人接近,感到舒适和愉快;遇到陌生环境和人时,双亲的存在使之感到安全。依恋感建立后,小儿会感到无后顾之忧,更加自由地去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愿意与别人相互接近,从而对今后的认知发展和社会适应产生良好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依恋将逐步发展成一种安全性依恋。它不仅促进小儿智力的发育,而且还能较容易地在成年后产生自信心和对别人的信赖,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并在将来依恋自己的家庭、社会团体和后代。
依恋主要在后天环境中形成。如双亲能满足小儿的需要,和他经常交流,给予各种愉快的刺激,依恋容易形成。如果双亲不能很好照料小儿,不注意与其感情交流,很少提供各种刺激,甚至因夫妇失和而使小儿失去安全感,就会出现各种不安全依恋或无依恋。这些小儿易在童年时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成年后也多不能正确面对现实或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关注婴儿的心理问题
(一)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志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志有以下几条。
1.求知欲强这样的孩子兴趣广泛,喜欢观察事物,爱动脑筋,思维敏捷,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试,对新鲜事物反应快,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2.意志力强不怕困难和挫折,不达到目的不罢休,从不半途而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还能排除外界和内心的干扰,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工作。
3.活泼乐观与人交往坦诚、随和,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因困难和挫折所引起的不良情绪能很快释放,不淤积于心里。
4.心态平衡经常保持欢乐愉快的心态,遇事冷静,情绪很少大起大落,能理智地分析遇到的问题,很少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忧郁。
5.富于同情心乐于帮助别人,乐于关心别人,常表现出“利他”和“亲社会”的行为。
6.人际关系良好心胸开阔,尊重别人,能与别人和睦相处。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适应纪律约束和行为规范。
(二)建立良好的母子间的情感联系
意欲是人类天生就具备的能力,因此它在孩子刚一降生时就开始表现出来了。比如,以啼哭的方式来述说不快,这就可以看作是意欲的表现。对此家长有必要做出反应,给予相应的照顾。如果婴儿很少啼哭,就必须考虑一下这种可能:婴儿即使啼哭也得不到周围亲人的理睬,最终只有放弃。
从前的孤儿院里这种婴儿很多,看上去似乎老实听话、不让人操心,但是情绪和意欲的发育却停滞不前。这种现象被称为“福利院症”。注意到这一现象的儿童福利院,开始录用了保姆。由于充分满足了孩子的要求,重视了抱、哄、逗等事项,婴儿变得爱哭、爱笑,情绪和意欲也顺利地发育起来。
可是近年来,在家庭中,由于较少地受到哄逗和搂抱,具有“福利院症”的孩子渐渐增加了。把听话、好带的婴儿当做“好孩子”的妈妈确实为数不少,这真是件令人忧心的事。不过,这里要补充一句,妈妈如果能很好地理解婴儿的要求,并给予相应的照顾,孩子也会变得不怎么爱哭的。
婴儿独自一人玩耍也可以视做自发性的表现。
婴儿有时会把小手伸到自己眼前,移动着玩耍。这时候不要去打搅他,让他充分享受一个人玩耍的快乐。这一点不容忽视。在育儿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牢固地建立母子间的情感联系,并同时对孩子自发性的发展给予援助。以独自玩耍为例来说,当婴儿一个人玩厌了,想要妈妈抱或逗的时候,就应足够地满足他(建立母子间情感的联系);当和妈妈玩够了以后,婴儿又开始独自玩起来,这时不要妨碍他,而应让他尽情地独自玩耍(援助自发性的成长)。
假如我们在育儿过程中注意保持这两者良好的平衡,便能够培养出情绪安定,并且具有自发性的孩子。
(三)婴儿也会患心理疾病
一对年轻夫妇抱着出生仅49天的婴儿来到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抱怨孩子喂饱后总是哭闹不止,不知如何是好。医生的诊断让这对父母大吃一惊:孩子已患有心理疾病。
原来这位年轻母亲为了尽快恢复体形,孩子未满月就为她找了个小保姆照料,连晚上睡觉也是让孩子跟着小保姆。孩子得不到母爱和依偎父母怀中的乐趣,而以哭闹“抗议”。医生忠告,父母对孩子熟视无睹,很容易引发孩子的心理疾患。
时下,因父母无视关爱和教育不当等原因,引发学龄前儿童心理疾患的事件不断增多。一份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疾患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1.5%上升到去年的6%。临床中儿童心理性厌食症、挑食症很多,而“祸首”就是自己的父母。如为了减肥而节食的母亲常常成为孩子的“榜样”,儿童就很容易产生厌食;再如经常带儿童吃油炸类的食物,久而久之会引发儿童心理性挑食。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疾患,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矫治,就会引发精神上的疾病,后果不可低估。
(四)孩子为何会有心理问题
我们不能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因为他们也有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
孩子也是人,是一个社会的人。他们也有心理活动,而且他们的心理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丰富、复杂。因此,他们除了有物质方面的需求外,还有心理上的需要和愿望。他们需要家长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给以情感上的支持和行为上的帮助。他们有自尊,需要理解。如果家长不能满足孩子们心理上的需要,对他们心理上的需要漠不关心,那么即使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他们也会感到不满、苦恼,甚至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正如他们的生活环境和饮食营养中缺少某些物质时会产生身体上的疾病一样。
孩子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心理有发展的过程、规律和特点。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他们的心理特点存在差异,有不同的问题需要解决,有不同的需要应该满足。他们的心理更与成人不同。如果家长忽视了孩子的特点,把对成人的要求强加给他们,或用对其他年龄阶段孩子的要求来对待他们,没有为他们提供解决这个年龄阶段的主要问题的条件,就会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问题,产生不信任感、内疚感、自卑感等,并影响以后的发展。当外界的要求和孩子们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相距太远时,这种要求非但不能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而且会使他们的发展产生偏离。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具体的人。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复杂影响,每个孩子都具有个人的特点,表现上有明显的个别差异。家长如果对儿童的个性特点敏感,采取适合于某个儿童的特点的教养方式和态度,那么其心理就能得到正常地发展。反之,如果家长按照统一的模式,采取不适合儿童的态度和方式,或根据自己的好恶对待儿童,家长和孩子之间就会产生不协调,甚至产生冲突,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孩子的特点使他们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对这些孩子,家长更应该谨慎对待,防止他们产生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有一个发展形成的过程,在发展形成的过程中,她不一定都以明显的形式表现出来,家长最好能在孩子刚开始产生轻微的心理健康问题时,就及时发现并采取多种方法帮助他们解决。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我们不要忽视平时不引人注目的孩子的心理健康,包括那些大家都认为是“好学生”“乖孩子”的心理健康。这些孩子,看起来很正常,没有什么心理上的问题,但实际上在他们身上存在着潜在的不健康因素。只是由于他们的性格特点,或由于没有突出的事件引发他们的心理问题,因而他们的问题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对于这些孩子,家长往往放松了关心和教育。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的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发展,以致达到了严重的程度。不少事例都说明了这种情况,我们要引以为戒。
幼儿的心理保健
一、幼儿的情绪和情感
(一)幼儿意志的发展过程及培养方法
意志,是通过自觉克服困难来完成某种期望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有两类:
一类是积极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等;另一类是消极的意志品质,包括任性、依赖性、顽固性和冲动性等。
意志出现较晚。随着言语的发展,行动开始具备目的性,小儿懂得要靠自己来达到某种目标,说明他逐步有了意志。3岁左右经常说“不”“我要”“我就要”等,也是意志发展的表现。年龄越小,积极性意志越弱,消极性意志往往越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实施,小儿逐步学会服从别人,或按照自己的目标去行事,减少了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影响,积极的和消极的意志间将逐步出现此长彼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