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
49563100000009

第9章 和宝宝一起成长(1)

宝宝的健康发育

一、宝宝健康发育的影响因素

(一)儿童年龄分期

人体从受精卵、出生至成熟可分为不同时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为了便于研究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可以将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若干年龄期,这种划分是人为的,在各期之间并无严格界限,而且相互之间有密切联系。

(二)让孩子长高的后天因素

人的个子虽然受种族和父母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实践证明,后天因素也不容忽视,后天因素主要包括营养、运动、睡眠、情绪四要素。

1.营养从营养角度考虑,应在胎儿时期就得到重视。即在妊娠期就注意增加母体的营养,使胎儿在母体中获取良好的营养,为日后健康成长打下基础。婴儿出生后,尽量做到3~6个月的母乳喂养,以后在不同的生长期,都应供应足够、合理的营养食品。进入儿童时期,应重视的就是平衡膳食,要荤素搭配,包括动植物蛋白质搭配、动植物脂肪搭配、精粮与粗粮搭配,使之能摄取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矿物质和维生素。此外,还要注意摄取特殊的营养素,即高密度不饱和脂肪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它是生长发育的必需物质。这种物质主要来自鱼类食物。

2.运动运动是促进孩子长高的第二个因素。人体长高是由于长骨两端的骺软骨不断生长,而骺软骨的生长,需要良好的血液供应。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使骨骼组织供血增加。营养增强再加上运动时机械性的摩擦、刺激,骺软骨细胞的增殖,使骨骼生长发育旺盛。同时多让孩子到室外活动,让孩子能得到较长时间的阳光照射,促进机体维生素D的生成,有利于钙的吸收,也可促进身高发育。

3.睡眠睡眠也是孩子长高的又一重要因素。俗话说:“人在睡中长”是有其道理的。一方面,睡觉可使大脑神经、肌肉等得以松弛,解除肌体疲劳;另一方面,孩子睡着后,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旺盛,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孩子长高。

4.情绪精神愉快有利于促进儿童生长,精神压抑可抑制生长激素分泌。

因此,家长应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平和的环境,让孩子愉快地成长。

(三)如何让宝宝具备俊美的外形

人的容貌虽然和遗传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后天的营养和呵护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要想使自己的宝宝将来具有俊美的外形,婴幼儿时期父母就应该为其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1.营养合理饮食与小儿容貌息息相关。母乳哺养的婴儿通常从第4个月起,人工喂养者则从满月起,应逐渐添喂辅食。断奶后的小儿,每天宜“三餐两点心”,鱼、肉、蛋、豆腐、蔬菜、水果等合理搭配。补足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D及铁、钙、锌、铜等营养素,能使小脸蛋红润亮丽,头发浓密秀美,并可避免小儿易患的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增进小儿健美。

2.科学洁面小宝宝的脸盆、面巾宜专用,应选用质地柔软的。洗脸动作须轻柔,莫擦伤娇嫩的面部皮肤。一般每天早晚各洗一次,宜用温凉开水洗。

小孩患感冒、眼结膜炎、麻疹、面部湿疹、水痘等疾病时,更需用消毒的温凉开水洗面拭目。

3.让宝宝多接触空气与日光清新的空气,适度而温和的日照,对增强小脸蛋的红润、光泽有奇特的天然美化的作用。风和日丽之时,常带小儿到户外活动、戏耍、沐浴大自然赐予的新鲜空气和温煦阳光,还能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

4.给宝宝母爱和音乐母亲的爱抚,能增加小儿的安全感,保障小儿心理的稳定和平衡。此外,优美悦耳的音乐与母爱一样,能通过刺激婴幼儿的感官,增进其体内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使小孩身心健康,更招人喜爱。

5.不要给宝宝化妆小儿脸蛋还是保持自然美为佳,因其面部皮肤和头发细嫩,敏感性高,抗毒力差,对化妆品里的化学物质易发生过敏反应。故日常生活中不应为其搽胭脂、涂口红、烫头发。时下,有些家长喜欢在节日或小宝宝生日为其化妆,这有害无益。有些年轻的妈妈喜欢挤母乳为小脸蛋涂擦,认为能增白、保持娇嫩,但是母乳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擦入毛孔,可引起面部红肿、小脓疱,甚者破溃、感染,因此应该避免。

6.防治宝宝外伤小儿无知而好动,宜专人看护,时时提防发生跌伤、撞击伤、烫伤、烧伤或将小豆、纽扣、药丸之类的异物塞入口、鼻、耳等孔道。

上述意外事故的发生,轻则致痛、致疤、破相影响容貌美,重则可危及生命安全。

7.及早纠正坏习惯家长一旦发现宝宝睡觉有嗜偏一侧、俯卧、偏嚼、咬铅笔杆、模仿说话口吃等坏习惯,须及早纠正,以免头颅、颜面、牙齿等发育畸形,或酿成难治的口吃症。

8.防治皮肤病影响小儿健美的常见皮肤病有痱子、疥疮、面部湿疹等。

暑天,应加强住宅环境的通风和降温,注意小孩皮肤的卫生,适当喂些清凉祛暑的饮料。面疥切莫乱挤,应及时医治。牛奶应煮沸后吃,不给小孩吃过甜、油腻、辛辣的食物,有助于防治面部湿疹和皮肤色素沉着。

(四)使孩子体形美应注意些什么

每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一个健美的体形,那么在婴幼儿期应注意些什么呢?

1.处于襁褓中的婴儿,必须把肢体摆放端正、捆扎的松紧度必须合适。否则,有可能造成终身畸形。

2.垫过多的尿布,将会使两侧大腿外旋。这样,成人后走路就有可能呈“鸭步”姿态。

3.小儿的摇篮不宜长期放于一个固定不变的位置,因为光线、音响总是来自一个方向,容易造成斜视。

4.不要过早让小儿学爬、走,也不要让小儿头部过度后倾、背部过度弯曲,以免造成头后倾、背弯曲、走路呈挺胸状畸形。

5.婴儿学坐不宜早。半岁以前的婴儿,脊柱和背部的肌肉缺乏支持能力。如果让婴儿勉强学坐,脊柱发育就容易变形,背部肌肉也易变得松弛,日后坐站就会无力。

6.莫睡软弹簧床,儿童骨骼的可塑性大,如果长期睡弹簧床,容易引起驼背,腰肌劳损。

7.维生素缺乏的小儿,在治愈之前应避免过度活动。否则有可能形成或加重“O”形腿或“X”形腿。

二、宝宝健康发育的注意事项

(一)小儿萌牙的注意事项

乳牙萌出的时间迟早不同,早者4个月已见,一般4~10个月萌出,也有晚至12个月尚未出牙,可视为异常。乳牙萌出过晚多见于重度佝偻病、较重的营养不良、克汀病、唐氏综合征患儿。

婴儿出牙为生理现象,大多数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萌牙的,但个别小儿可有低热、唾液增多、发生流涎及睡眠不安、烦躁等症状,一般不必处理,牙齿长出后上述症状也就自然消失。母乳喂养的小儿在萌牙前期会出现咬乳头现象,母亲从疼痛中应能感觉到萌牙的先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磨牙。有时这个时期的小儿喜欢咬玩具或其他东西,甚至咬自己的小手,这是因为牙齿快萌出时刺激牙床充血、牙龈发痒的缘故。所以这时应及时处理流出的口水,流口水较多时应尽量避免穿化纤衣服,以防下巴皮肤摩擦、潮湿而出疹、发炎,有可能的话在下巴处垫上干净的棉布手巾、毛巾并经常更换。

小儿萌牙时期也应注意手和玩具的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出现一些胃肠道的疾病。给婴儿较硬的食物,如馒头片、饼干,目的是使牙龈得到适当刺激,使牙齿尽快破龈而出。在这一时期还易养成婴儿吸吮东西的口腔不良习惯,时间一长易导致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关系错乱,出现“暴牙”,形成前牙反合,下颌前突,俗称“地包天”。总之,萌芽期要注意及早防治慢性消耗性疾病和供给各种必需的营养,尤其与骨骼发育有关的维生素D、钙、磷的供给,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如何区别恒牙和乳牙

儿童从6岁左右开始换牙,到12岁前后,乳牙退换完毕而逐渐由恒牙代替,在这段时期内,口腔里既有乳牙也有新长出的恒牙,称为混合牙列期。有的父母不能区别恒牙和乳牙,临床上常常听到有的父母说儿童牙齿的位置不对而要求拔除。要知道恒牙是应尽量保留的,因为拔掉后就再也没有了。位置不好,将来可以通过正畸治疗加以调整;而乳牙是将要脱落的牙,如果影响到恒牙的正常萌出,则应拔除。

那么,如何在口腔内辨别恒牙和乳牙,二者有何区别呢?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点。

1.乳牙颜色较白,而恒牙色略黄;恒牙比乳牙有光泽。

2.乳牙的体积比同名恒牙要小,但乳磨牙的近远中径比替换它们的双尖牙略大。

3.乳牙牙冠形状各角圆钝,牙颈部及范面均明显缩窄,牙冠的近颈部1/3特别突出。

4.乳牙因萌出早、钙化低,故磨耗较重,而新长出的恒牙则没有磨耗或很少有磨耗。

尽管有上述的知识,但有的牙齿也不一定能分得很清楚,还是要由医生来最后确定,拔牙千万要慎重,恒牙一旦拔了也不能再长出,那时后悔也就晚了。

(三)小孩的耳朵能掏吗

婴幼儿也有耳屎,有些父母就忍不住为小儿清掏,事实上这有可能给小儿带来损害。

耳屎的学名称为“耵聍”,是人体耵聍腺产生的一种油脂分泌物,其味苦,呈黄褐色,存在于耳内。耵聍在耳道起着屏障的作用,如果缺乏耵聍,一旦猛烈的声波迎面而来,直冲耳道,鼓膜就会受到损害,甚至破裂,使人的听力减退,甚至丧失。此外,耵聍常住耳道,是耳朵的忠诚卫士,它的油质能捕获入侵的灰尘、细菌或小飞虫。

据统计,患外耳道感染的儿童,85%以上都有掏耳朵习惯或直接因掏耳致伤感染。掏耳为什么容易造成外耳道感染呢?这是由外耳道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外耳道皮肤比较薄,皮下组织较少,紧贴软骨和骨,且有极丰富的神经分支。所以,掏耳朵很容易损伤皮肤,使微生物繁殖,导致感染引起严重的耳痛,甚至使儿童出现发热、食欲减退、听力下降等现象。

此外,外耳道又小又深,掏耳不留神会捅破鼓膜,丧失听力。如果感染了,疼痛难忍,还会转为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大量的细菌还会经过血循环或淋巴液扩散,引起可怕的脑膜炎或脑脓肿。掏耳朵还会把真菌带进耳道,若环境潮湿,外耳道便会感染真菌病,又痒又痛还流水,听力也会受影响。长期掏耳朵,慢性刺激,还可能发生乳头状瘤。可见掏耳朵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坏习惯。

耳垢多了也不用担心,因为它会随着人们的头部摇动以及进食时的咀嚼活动而自动脱出。

(四)如何为孩子修剪指甲

婴幼儿的小手指甲又薄又锐利,而且生长速度惊人,每周可能需要修剪两次之多。把孩子的指甲剪短磨平是很重要的,这样他就不会抓伤自己。

当孩子熟睡时,用一块软钢砂板和婴儿指甲钳为小儿修剪指甲。为避免剪到指尖,在剪的时候应当将指垫推离指甲。如果剪出一点血来,也不必惊惶失措,只需按住伤口,再涂一点抗生素软膏即可。

脚趾甲的生长速度要慢许多,而且通常都很软。它们不必像手指甲那样剪得那么短,1个月剪1~2次就足够了。虽然有时趾甲似乎是向内长,但婴儿很少因此而觉得不适。但是当趾甲周围的皮肤变红、发炎或者变硬时,就需要带孩子去看儿科医生。

(五)宝宝咬手指头怎么办

常常听到妈妈们这样埋怨自己四五个月的孩子:我们的宝宝总是吃自己的手指头,脏死了。而且不管妈妈怎么阻挠,宝宝还是我行我素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的手指头,且总是不肯把手指拿出来。

宝宝的这种行为到底好不好呢?其实,喜欢吸吮手指或咬其他东西,并不意味宝宝想吃东西,肚子饿了,更不像有人所说,是宝宝手指甜的原因。宝宝吸吮手指是他想了解自己的能力,对外界积极探索的表现,说明宝宝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婴儿能用自己的力量把物体送到嘴里是很不容易的,也标志着婴儿手和口动作互相协调的智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且吸吮手指对稳定婴儿自身情绪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宝宝肚子饿了、疲劳、生气的时候,吮吮自己亲密的手指头就会安定下来。

所以,父母要认识到孩子吸吮手指、咬东西的意义,不要强行阻止这一行为,只要宝宝不把手指弄破,在清洁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让他去吸,否则会影响婴儿手眼协调能力及抓握能力的发展,破坏宝宝特有的自信心。

需提醒的是:吸吮手指对早期婴儿有一定的益处,但一般到八九月龄后,宝宝就不再吸吮手指了,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一个过程而已。过了这个时期,仍吸吮不停,父母就要注意了。

我们知道,健康幼儿多在6~7个月龄开始出牙,如果吮指这种习惯仍未停止,则吸指处的牙就会萌出不足,而造成上下牙之间有一个指头大小空隙。此外,孩子经常吮指的过程中,由于不断地进行吮吸动作,两侧颊部收缩使牙齿排列形成弓状变窄,上前牙前突,同时由于手指的牵引,还可以引起下颌前突畸形。

因此在孩子6个月龄后,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行为,如发现孩子仍在吮指,可以在孩子的手指上涂些苦味的东西,如药物黄连素,还可以套上指套、手套加以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