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49579700000029

第29章 情满青山(1)

有一种电视艺术样式,叫专题片。

这是一个在制作方式和艺术表现上深受电影纪录片影响的电视艺术样式。我读初中二年级那年,因为喜欢写点东西,被学校影评小组吸收为成员,从而获得了可以到市里电影院免费观摩电影的“特权”。记得,我进影评组观看的第一部电影就是纪录片《杏花春雨江南》。当银幕上出现第一个画面不久,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镜头在宁静的江南水乡上空移动:一片一片的油菜花将一个一个金黄的梦境牵往天边。花光映在水面上,衬出一张村姑的脸,美丽而娴静。那女孩着一身白底蓝花的印花布衣裤,坐在船头纳鞋底。细细的雨丝在她身前身后有一搭没一搭地飘洒着,雨中的柳丝轻轻拂荡。一阵风过,桃花瓣纷纷落到水面上,和斜斜的雨丝一起,和柔柔的涟漪一起,轻轻地哼着一曲江南小调……。也许,从那一刻起,我就爱上了电影记录片。

今天人们常见的电视专题片,正是从往日的这类电影纪录片脱胎而来的。电视专题片的种类很多,粗粗算来就有政论片、文献片、艺术片、体育片、传记片等等许多种。这里,我们仅就自己接触较多、眼下也较有市场的旅游风光片的创作,说一点认识和体会。

美在山水之间

我们不必急着给专题片和旅游风光专题片下定义。歌德说得好,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还是让我们从旅游及拍片的实际开始,走近风光片吧。

迈开双脚,敞开心胸,拥抱自然——我们的山水之行就开始了。从这时起,对旅游者来说,有两样事情是最重要的。一个是悦目,一个是赏心。美水、奇山、怪石、异树……目光所及,都是新鲜,都是瑰奇,都是娇艳。这种时候,你会觉得身心愉悦,通体舒畅。由此可见旅游所产生的功效——赏心悦目,是相互联系,彼此一致的。赏心悦目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山水之间寻找美、发现美的过程。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带上摄像相,把你所见到的明山、秀水、奇花、异草、嘉树收入镜头,组成画面,那不就是一部旅游风光片?这个过程,如果上升到哲学高度来思考,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美感产生的过程。所谓美感,“就是人们借一个对象来达到情感的相互共鸣所产生的情感,它是一种经过对象化而被中介了的高级情感,它看起来是‘对对象的情感’,实质上却是‘对情感的情感’。”

看来,在山水之间获得美感并传达这种美感,正是旅游风光片编导的中心任务。那么,作为一个风光片的编导,究竟应当怎样获得并传达这种美感呢?

让我们回到前面谈的美感的问题。美感问题,首先是美的问题。什么是美?在马克思看来,美之所以为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对象自身的性质,一个是人自身的性质,即取决于人和对象的主客观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物质实践关系,即人与自然的主客体统一,是宇宙的普通规律。人与自然是相通的,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正如一位西方诗人的诗中所说:“整个宇宙就存在于一杯葡萄酒中。”根据这个源于实践的哲学原理,可以看出,美的问题说到底是美感问题,即审美主体(人)与审美对象(山水)的统一性的体现。总之,山水之美,在人对山水之美的感应。这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论有些相近。传统儒家认为,山水之美,在心物交融,即情景交融。这可以用古人对“乐”的理解作为例证。古人心目中和生活中的“乐”,是一种集诗歌、音乐和舞蹈于一身的艺术综合体。在古人看来,这三者的共同特征都是情感表现,即所谓“心”:“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礼记·乐记·乐象》所以,中国古人在艺术审美活动中,强调“移情”。在旅游风光片的编导和拍摄过程中,关键的也是情感的表现。因为,从根本上说,美感就是情感,美感的获得和传达,也就是情感的获得和传达。

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编撰旅游风光片时选好一个切入点,对于准确、生动、新颖并深情地传达你在山水之间获得的美感,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切入点,应当是你对某一处山水之美的有别于前人和他人的独特发现,也就是你获得的独特美感。回想起来,我们撰写《雪域天堂——道孚探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选择切入点的过程。正是这个切入点的恰当选择,帮助我们顺利地写出了这部6集旅游风光片的文学台本。位于川西北高原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是一块圣洁的宝地。这座背靠亚拉雪山的小城,十分幽静、美丽。亚拉雪山是藏区的四大神山之一,是“第二香巴拉”。“香巴拉”,藏语意思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2005年,我们应道孚县和四川电视台著名导演唐毓椿的邀请,共同担任了这部描绘道孚风物人情的专题片《雪域天堂——道孚探秘》的撰稿。从2003年开始,唐导就带着四川电视台的专业人员先后数次深入道孚地区,一边采访,一边收集拍摄了大量的资料。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和唐导一起反复研究录像和文字材料,反复讨论这部片子的题旨和构架。我们思维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一个“寻”字上。我们是去道孚寻找一种美,是怀着朝圣的心情寻找一种神秘的美。对于外界来说,隐于雪域高原之上的这个小城充满了神秘。其中,有雪山的神秘,草原的神秘,峡谷的神秘,格萨尔传说的神秘,以及当地语言和民俗的神秘……。于是,我们决定以寻找神秘之美作为切入点,将前后六集中的道孚自然风光和民俗内容串起来。于是就有了出现在每一集的那一群摄影师和下面这个开头:“[画面上出现连绵起伏的川西北高原。镜头推进,摄制组一行人的越野车在盘山公路上、高原花海里、大峡谷、草原上急速奔驰的镜头;藏民们背着行囊、骑着马、骑着摩托车、坐着手扶拖拉机、开着小面包,老老少少,贫富不一,都奔向同一个地方。

[朝圣路上正在磕等身长头的信徒们。他们虔诚刚毅的脸。额上因磕头而受伤的疤痕在闪着神祉一样的光芒。

解说词:

我们急切地行走着,行走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

我们急切地找寻着,找寻着一个完全陌生的、承载着我们美好梦想的所在;

他们也急切地行走着,奔向一个他们梦想中的地方;

他们也找寻着,找寻着一个幸福美好的所在。

那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推出片头字幕。”我们觉得,这样的一个切入点,既突出了对神秘之美的寻找与发现,又强调了这是一种汉、藏各族民众共同的寻找与发现。同时,让一群经常在山水之间寻找和发现美的摄影家在画面中活动,表现他们活跃、生动的拍摄过程,和他们从不同角度拍下的不同色泽的道孚风光,也就自然地将他们与天地融为一体,显得新颖、独特,而且充满生命活力。

这个切入点,还应当是某一处山水中最有代表性也最有画面感的景点。还是拿《雪域天堂——道孚探秘》来说吧。在前文提到的那个开头之后,我们在全片的第一集就把镜头对准了亚拉雪山,亚拉雪山便同时成为我们的切入点。我们之所以选择亚拉雪山作为切入点,一是因为它是道孚地区大地山川和人的精神的代表和象征,一是因为它的巍峨、壮丽、秀美多姿,极富画面感。这一点,片子的解说词是最好的说明:“在道孚人的心里,在所有虔诚的信徒心里,亚拉是一座神山,是连通天上人间的启示之门。神的启喻令万物缄默,包括人和动物、植物在内的所有的生命,都必在亚拉神山的宁静中获得启示与感悟。”心随风儿远走

有人认为,旅游风光片不易拍出深度,甚至干脆说:不能拍出深度。

其实,旅游风光片是可以拍出深度的,至少可以说:应当追求深度,那么,在这类专题片中如何追求深度呢?

我们的体会是,以历史文化为突破口,在对自然景物背面和纵深处的追溯和思考中追求深度。形象地说,就是让心(即情感)随着山川间流动的风儿远走,走向历史的、文化的风儿吹来的那些地方。

虽然在电视界有人主张将风光片分为自然风光片和文化风光片,然而,在文化人类学者眼里,一切山水都是历史的山水,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前提,自然界又是人类文化创造的前提。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就是人类在与自然的现实的对象化的关系中创造文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有着人对自然的投射,而且有着自然对人的投射,——在人的对象化活动中,自在地起作用的在自然界亦仿佛是自为地塑造着人、人类和人类的文化。”因此,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无疑会对人类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产生影响,因此,自然和人文几乎无法分开。在诸多影响中,自然环境对特定的民族心理和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影响,尤其引起人文学者的关注。这种观念,与从事风光片创作的人们关系密切,应当说,这就是一个旅游风光片的制作者进行艺术创作时必须明确的基本理念和总体指导思想。确立了这种思想,也就确立了一部片子的历史文化追求,即深度追求。

对于这一理念,我们是从撰写并参与拍摄旅游风光专题片的实践中,逐步感悟并把握到的。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起,我们多次前往乐山、峨眉山,为的是完成有关部门委托的以乐山、峨眉山为题材的旅游风光片的文学台本的撰稿任务。在此期间,我们在中共乐山市委宣传部、乐山电视台、乐山市旅游局的支持和帮助下,两上峨眉、三赴乐山,先后写出了《如此江山》、《记住一座山》和《大佛在上》、《嘉州诗魂》等几部专题片的文学台本。其中,除《大佛在上》因故未投拍外,其余三部都录制完成并在国外和国内一些电视台播放。那一段时间的乐山、峨眉山之行,给我留下了许多终生难忘的美好印象。回忆起来,那次创作之旅中我的最大收获是,明白了什么是旅游风光片的深度,和怎样才能通过努力达到某种深度。

经过一段时间与摄像师们一起在乐山地区尤其是在峨眉山中拍摄实景、搜集镜头素材,我们感觉到与乐山大佛、峨眉山更加贴近了。但是,究竟从什么角度来表现我们在这秀丽的蜀中山水间所获得的美感,心里还是没有底。要知道,在我们之前,已经有许多人许多次地写过这里,拍过这里,我们的作品如何与它们有所不同?怎样才更有新义?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无法绕过去的一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