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5分钟让宝宝远离疾病
49585800000011

第11章 5分钟远离心理疾病(5)

1.识别方法

有幼稚行为的儿童与同年龄儿童相比,通常给人有种不成熟的表现。所谓“嫩”,表现为集体活动时畏畏缩缩,闷声不响,在大庭广众中忸忸怩怩,害怕出头露面,常被人戏弄。年龄稍大些儿童则表现为缺乏主见,干什么事都不能自己作出决定,老是跟在别人后头。相信别人甚于相信自己,什么事都希望寻求他人的帮助。平时喜欢和年龄较小的孩子一起玩耍。有些孩子情绪不稳,容易兴奋,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差,容易受不良习气影响,干坏事或捅娄子。这类孩子行为幼稚的表现与其实际年龄不符,无论在生活自理能力或社会交往能力方面都显得幼稚。为何智力上没有什么问题,却会出现行为幼稚的表现呢?这主要是他们的心理发育不太成熟的缘故。

2.造成心理发育迟滞的原因

(1)与母亲怀孕时患妊娠并发症或者分娩中胎儿出现窒息有关。我们曾对3000例4~5岁学龄前儿童做了心理测试,发现母亲怀孕时有较严重妊娠反应者,或有各种感染和中毒者,新生儿出生时窒息10分钟以上者,这类儿童行为幼稚的患病率远比正常组高,孩子对自己行为的自制能力较差。

(2)与父母的文化程度、自身修养和素质有关。特别是与母亲的文化素质高低密切相关。母亲的言行和能力都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发展。从心理学角度来说,4周岁时孩子的智力水平是17周岁时的50%,8周岁时孩子的智力水平是17周岁时的80%,可见从8至17周岁智力水平仅增加20%。如果4~8岁的孩子没有机会上幼儿园,一直在母亲或其他领养人身边长大,倘若这些家长或领养人是文盲或者文化程度不高,那么孩子自然不能学到很多东西,从而成为一个不太成熟、行为幼稚的人。

(3)与父母不良教育方法有关。父母对子女过分宠爱,过度照顾,反而阻碍了儿童身心发展。有些家长舍不得把孩子送到托儿所,似乎放在家里才放心。在家里又处处溺爱孩子,使孩子处于“独特”的地位。由于孩子在家庭中能够享受一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样就养成娇气十足、手脚不勤、依赖性很强的坏习惯。又因为缺少集体生活,容易出现孤僻、胆小、与小朋友不合群的弱点,所以在集体中,处处显得比其他小朋友幼稚。2~3岁,是儿童心理发育过程中最容易产生依赖性的危险时期,此时由于父母过分照顾,可导致儿童过分依赖行为,而依赖性重的儿童常常同时出现幼稚行为。

例:明明,男,7岁。自幼十分娇养,出生后一直由奶奶和母亲俩在家带,他整天与亲人们形影不离。4岁上幼儿园,不能适应幼儿园生活,自理能力差,被小朋友们讥笑“笨”。在老师的帮助下,才逐渐学会自己吃饭、穿衣。但胆小,不敢大声说话,爱独自玩。入学后,学习成绩尚好,表现老实,常被同学欺负。但常受到有不良行为同学指使,乱摘校内的花,并将花扔在女同学头上。体育课时将乒乓球踏扁,跟着其他同学起哄、吵闹,甚至打架。事后虽能认识不对,但过后又重犯,家长为此十分烦恼。

3.处理方法

(1)对母亲怀孕时或分娩时出现各种问题引起的儿童行为幼稚,我们称为是生物因素。我们提倡优生,就要注意母亲怀孕期卫生与健康,做好产前检查,防止各种感染和并发症,特别要重视母亲分娩期的安全。减少难产与新生儿窒息,使儿童脑功能健康发育。

(2)父母的文化程度和素质需提高,重视儿童早期智力开发与教育,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倡托儿所、幼儿园养育。

把孩子置于集体之中,使他们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3)引起儿童行为幼稚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心理因素,家长要学会一定科学育儿的教养知识和方法,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父母必须懂得不能让孩子从小就有依赖性,凡孩子自己能够做的事,应当让他们自己去做,因为孩子都是好动的,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自己做事。刚会说话的孩子,看见东西就会说“我要”。刚会走路的孩子最喜欢自己摸着走,而且还不要人抱他。孩子喜欢自己动手,有时尽管事情做得不像样,但这也是一种练习的好机会,如果父母样样包办代替就会养成孩子依赖性、幼稚性,缺乏独立性。在家里,家长要敢于放手,支持鼓励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2岁左右,大人就可教他脱鞋袜,孩子到3岁后就可以学会穿鞋、袜和简单的衣服了。要养成孩子“自己动手”的习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大人要引导孩子和其他的孩子接触,让孩子和小朋友们能和睦相处。另外,家长要经常带孩子们到外面玩,如上公园游玩,逐渐培养孩子的勇敢和闯劲。常带孩子走亲访友,教会孩子懂礼貌,学习初步的初值交际能力,使他们适应陌生环境。

较大的儿童,要注意培养独立性格,增加知识,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克服幼稚,使孩子自信心和独立性逐步形成。

三、精神疾病的防治

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的防治

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是起病于6~15岁的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由于大多数的精神分裂症起病于16~18岁和成年时期,所以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还较为少见,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起病愈早,程度愈严重。

精神分裂症的原因很复杂,目前尚未搞清楚。但众多研究提示,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主要由生物学因素引起,心理社会因素起诱发作用,不良个性特征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条件。病儿的病前个性特征表现为:内向、孤僻、怕羞、好幻想、思维缺乏逻辑性。

因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期,儿童的认知功能不成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尚不发达,因而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的表现与成年人有一定差异。起病早期,病儿表现精神委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头昏、头痛、失眠、学习成绩下降、给人的印象聪明活泼的小孩逐渐变得孤独、退缩、与亲人疏远,还可表现为胆小恐惧、无故哭闹、脾气暴躁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幻视,例如看到鬼怪或奇怪色彩等;出现自言自语现象,言语重复,单调或爆发性言语;有的甚至出现模仿动作、刻板动作等表现。

例:有一个6岁女孩,其父患有精神病,对她漠不关心。她平时性格胆怯,不敢独自外出。在幼儿园喜欢一个人玩,也不和小朋友在一起。5岁时逐渐言语减少,害怕去幼儿园,有时无故发脾气大哭,有时独站墙角不语。6岁起出现自言自语,独自哭泣。其母叫她吃饭,患儿重复讲:“娟娟(她的名字)吃饭。”有时突然惊叫,指着墙说:“老虎来了。”经医生诊断为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治疗3个月后好转。

年龄较大的患儿,早期常出现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成绩下降、并常伴有情绪改变和强迫动作。有的表现为性格改变,如调皮捣乱、惹是生非、游荡和破坏等,易被误认为顽劣儿童。如仔细观察,可发现有痴呆行为、被动或表情呆滞等症状。

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并不多见,必须经医生诊断方可确定。

治疗效果总的说来比成人差,没有明显遗传因素者疗效较好。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娱乐活动有助病儿恢复健康。

儿童孤独症(自闭症)的防治

孤独症和一般儿童疾病不一样,它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患儿的语言、社会交往、动作行为、注意力和感知等多种基本心理功能都可出现发育偏差或发育迟缓。通常在婴儿时起病,但也有2~3岁以前正常,3岁之后才表现精神症状。这种奇特的病是怎样发生的呢?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已有人注意到这个病了,很多学者从亲子遗传、母亲孕期并发症、孩子出生时损伤、家庭环境和教育方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但至今发病原因仍无定论。

根据西方学者的调查结果,在12岁以下每10 000儿童中易患此病的为4~5名。1980年以后,改进了调查方法,发现易患者竟高达每10 000中有10~11名。男孩多于女孩。男女之比为4~5∶1,我国报道为6.5~9∶1。

1.儿童孤独症的表现

(1)极度孤独。有部分孤独症儿童在婴儿早期就表现与众不同。当母亲抱在怀里喂奶时,小儿不把身子紧贴大人;当伸手去抱他时,也无正常的迎接姿势,眼睛也不朝着抱他的人看。从小对亲人不发生依恋,有困难也不向亲人求助。当有饥饿、疼痛或不舒服时,不会跑到父母身边寻求食物或安慰,或只是拉着父母的手去取东西,而不会以言语或姿势来表示。当父母离开或返回时也无动于衷,即使父母站在身边也不会与之交往,更不会与父母对视,缺乏相互性社会交往,患儿不与周围小朋友交往,不能建立友谊,显得孤独。

(2)言语发育障碍。小儿通常保持缄默,也有些小儿2~3岁前语言功能出现以后,又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有的终身保持缄默,仅以手势或其他形式表达自己的要求。如说话常为模仿别人的语言,不带任何意义。或代名词使用颠倒,例如把“自己”称为“他”,语言交流也比较困难。

(3)坚持某些刻板行为。他们坚持某种穿戴次序,坚持某些东西的摆置形式,不能变动,如果别人变动,就出现强烈的焦虑反应或大吵大闹。孤独症儿童都拒绝学习或从事新的活动。

(4)兴趣狭窄,对某些物件产生依恋。病儿对一般儿童所喜爱的玩具和游戏缺乏兴趣,尤其不会玩想象力的游戏,而对一些通常不作为玩具的物品却特别感兴趣,如车轮、瓶盖等圆的可旋转的东西。有的小儿对非生命的东西产生依恋,如对一只杯子、一块砖表示特殊兴趣,若将依恋的东西拿开,就会产生严重焦虑,或大哭大闹,但对亲人却不产生依恋。

例:有一个2岁的男孩,父亲在外地工作,小孩主要由奶奶抚养,奶奶说:“小儿从小就很乖,很少哭,尿床了也不哭。2岁半时对家中一只塑料杯非常感兴趣,吃饭时要放在桌上,睡觉时要放在身旁,同时言语逐渐减少。”这些症状并没有引起家人的重视。4个月后其母扔掉了这只旧杯子,买了一只新杯子,患儿哭闹不止,并且只要旧杯子不要新杯子。养成的习惯不能改变,大小便时认定一只常用的痰盂,换一只痰盂就宁可忍着不解大小便。

(5)感觉和动作障碍。病儿对疼痛和外界刺激麻木,如一个突然的声响在正常小儿往往会引起惊跳,而这类儿童则若无其事。跟他们讲话,他们像聋子一样没有反应,很多父母就因为怀疑小儿“耳聋”而初次就诊。在病儿面前站个人,病儿好像没有看见似的,或只注意看对方的一双手或其他某一部位。病儿常以摩擦、拍打、撞头、咬硬东西、摇晃或旋转身体等动作以引起自己感觉。与此相反的是,有的小儿对某些刺激过敏,如对汽笛声、吸尘器声或狗叫声等表现为烦躁不安,又如光线突然变化也引起惊恐。感觉麻木和过敏可在一个孩子身上同时存在,如手指压伤了不叫痛,而对瘙痒就忍受不了。孤独症儿童都坐不住,且常以脚尖走路,注意力涣散,东张西望,或作伸颈、装相等怪异姿势。

2.家庭的治疗方法

孤独症虽病因未明,但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而且在医学上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实践证明,单纯的药物治疗只能起辅助作用,重要的是对孩子的照料和训练。

家长得知孩子患的是孤独症时,首先消除内疚、后悔和绝望等情绪,同时要容忍孩子的奇特行为,相信这些行为经过治疗是会改变的,要树立起一定会治愈的信心。孤独症的病情较复杂。

父母在治疗上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气氛愉快和融洽的家庭对患儿病情的好转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如能在医院或特殊学校里进行训练和治疗,也有很多好处。

(1)行为矫正疗法:大约有50%的孤独症儿童像个“哑巴”,常以尖叫来表示需要。孤独症儿童爱做刻板的摇摆动作,他们对荡秋千较感兴趣。于是,家长就可以要求他们做到举手而不得尖叫,才允许荡秋千(即阳性强化法)。经过多次训练后,他们学会自觉地用举手的动作,表达自己的要求。这叫做“手势语言训练”。孤独症儿童也有模仿言语的特点,如拿出一只苹果,让他们看(青的、红的)、闻(香味)和摸形状,以加深他们对苹果的印象,然后,要求孩子跟大人说:“苹果”。当他们发出“苹果”或近似的音调时,就给他们吃,加以强化。孤独症儿童不观察周围人的表情变化,也不理解感情表达的含意。可以给孤独症儿童看人物表情画,每看一个画,家长要配合做出相应的表情和举动,如看高兴人的画像时,家长吻抱孩子,表示喜欢和高兴。

看恐惧画像时,家长也要做出恐惧样,避开恐惧地方,或丢掉恐惧物品(可用画册表示)。看愤怒人像时,教孩子停止不该做的事。看到哭泣人像,要把好东西给别人玩。这样不断强化,可以使孤独症儿童逐渐懂得周围人表情变化的含意,自己应该怎样做,使他们慢慢学会与人沟通交往。这叫做“人物表情沟通训练”。

行为矫正治疗是利用条件反射原理进行学习训练,此方法的成效取决于不断强化,父母可按照上述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强化”。当然这与孩子脑发育成熟程度和智力水平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