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国际艺术品贸易
49628300000004

第4章 国际艺术品贸易的定义及简史(3)

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1632~1675年),荷兰画家。曾被长期忽略,现被西洋美术史学家们认为是与伦勃朗、哈尔斯、扬·斯坦齐名的17世纪荷兰四大画家。他的作品以诗一般的意境描绘市民的日常生活,画中往往只有一两位妇女,在洁净的室内从事家务或其他活动,柔和的光线自窗口射入,整个房间显得温暖而宁静。画面效果单纯、明快,色彩鲜明、干净,充满饱和的光线和空气。维米尔的作品具有浮雕般强烈的触觉感和真实感。代表作品有《倒牛奶的女人》、《读信的女子》、《绘画的寓意》和《戴尔福特的风景》等。

扬·斯坦(Jan Steen,1626~1679年),荷兰画家。扬·斯坦喜爱描写农民生活,也爱描写吃喝玩乐的市民家庭。他是一个概括的能手,能把荷兰社会的现实生活像讲故事一样用生动、幽默的视觉形象表达出来;同时他也是荷兰杰出的色彩画家。其作品色彩丰富强烈,代表作品有《饭前的祈祷》等。

凡·哥演(Jan van Goyen,1595~1656年),17世纪荷兰写实主义风景画的奠基者之一。凡·哥演的风景画以荷兰的河流、原野为主要题材,间用冷、暖色调。他的作品像诗一样抒写静静的河流、郁郁葱葱的河岸、雄伟的风车。代表作品有《有两棵橡树的风景》等。

雅各布·凡·雷斯达尔(Jacob van Ruisdael,1628~1682年),荷兰杰出的风景画家。雷斯达尔常以海洋、平原、农村等景色为创作题材,他的作品常表现出丰富的想象,画中的景色洋溢着潜在而旺盛的生命力。他的一部分风景画带有一定的戏剧性和哲理,而另一部分风景画则很抒情,以低透视的构图表现了荷兰风光的宁静与优美。代表作品有《班色姆的城堡》和《风车》等。

(五)1602~1760年,由荷兰和英国共同支配的全球艺术贸易的开始

这一时期的全球艺术贸易处在以荷兰为全球贸易中心到以英国为全球贸易中心的过渡时期。中间以17世纪80年代为界线,在此之前,荷兰是全球艺术贸易中心;在此之后,全球艺术贸易的中心逐渐转移到了英国。

17世纪80年代以前,荷兰处于商业资本主义的鼎盛时期,掌控着全球的贸易。17世纪20年代,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获准经营与中国的贸易,并由此垄断了与东南亚及中国的贸易。从1602年开始到18世纪的中叶,荷兰人的商船不断地把中国的宝贵艺术品、瓷器、茶叶等商品运往欧洲。文化商品的交易主要集中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这里也是国际艺术品贸易的中心,但是由于油画艺术品贸易的过度繁荣,到17世纪80年代,艺术品市场出现了剧烈的下滑,整个市场最终出现了崩溃。

与此同时,其他欧洲国家加入了争夺中国市场的行列,英国也加入了与荷兰争夺东南亚与中国市场的队伍,英国的伦敦作为新的世界艺术贸易的中心,慢慢发展起来。在17世纪80年代的市场崩溃以后,很多的荷兰艺术商人开始把自己的交易转移到英国,很多的艺术家也移居到英国。像威廉·凡·德·威尔德(Willem van de Velde),17世纪晚期荷兰著名的海洋风景画家以及统治英国肖像画风格达一百余年、深受意大利画家提香的影响的著名画家,鲁本斯的杰出弟子凡·戴克(Anthony van Dyck),著名的荷兰画家莱利(Peter Lely)、内勒(G.Kneller)等等,都来到了伦敦。

这些荷兰移民画家和一些后来英国新起的画家,纷纷定居到伦敦的考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在那里形成了新的艺术贸易市场,新的艺术商行纷纷设立,艺术拍卖行建立起来,大的商家开始从事全球性的艺术贸易并在意大利等地拓展业务。随着经济和艺术贸易的繁荣,英国出现了一大批收藏家和艺术品的投资商。

这一时期的著名艺术家有:

托马斯·庚斯博罗(Thomas Gainsborough,1727~1788年),英国杰出的肖像画家和英国风景画的创始者之一。他的创作结合尼德兰画派的现实主义和法国牧歌式的浪漫情调,创造了光色清新、富有诗意的风格。他早期的风景画是模仿17世纪荷兰风景画家吕斯达尔,但晚期却从鲁本斯的艺术中汲取营养,变得酣畅淋漓,如《清晨散步》。他的肖像画享有极高的声誉,作品把华丽的服饰和深刻的心理描写统一起来,笔调豪放概括,如《安德烈夫妇》。

威廉·荷加斯(William Hogarth,1697~1764年),英国油画家、版画家和艺术理论家,英国杰出的风俗画、讽刺画的创始者。作为一代宗师,他对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英国的社会弊端非常敏感,决心用组画的形式来揭露这个社会现实。1755年以后,他成了英王的宫廷画师,以致没有重要作品。代表作品有《格林汉姆家的孩子们》等。

乔凡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1690~1770年),意大利著名的油画家、版画家和素描画家。生平为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的许多教堂、宫殿作壁画,尤其是天顶壁画。作品多以宗教、历史、神话为题材,善于利用成角透视扩大视觉上的空间感,画面雄伟、奔放。其壁画被列入世界装饰壁画的高峰。他的豪放风格也表现在他的架上油画作品中。代表作品有《维尔茨堡司教馆大厅的天井画》等。

安东尼奥·卡纳列托(Antonio Canaletto,1697~1769年),也称安东尼奥·卡纳尔(Antonio Canale),意大利画家。他热衷于对威尼斯风土人情的真实描绘,特别爱画城市建筑,画面总是充满阳光,其作品中的人物与环境极为协调,既是风景画,又有风俗画的内涵,如《圣马可港口》。

(六)1760~1792年,英国和法国的争霸时期

从18世纪初叶开始,英国人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英国的王公贵族纷纷开始到世界各地旅游,尤其是到意大利旅游,并开始大量购买各地的艺术珍品。法国人也不甘示弱,在世界各地和英国人展开争夺。

英国人、法国人是这一时期世界艺术品市场上的最大买家。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风景画家卡纳列托、瓜尔迪(Guardi)等画家,尤其受到他们的喜爱。到后期,拉斐尔、达·芬奇、阿列格利·柯列乔(Correggio,原名安东尼奥·阿列格利)等画家的画受到喜爱。

随着大量的艺术作品流入英国,伦敦变成了欧洲的艺术贸易中心,意大利罗马的艺术品市场甚至被两个英国艺术商人——托马斯·吉更斯(Thomas Jenkins)和詹姆士·拜尔(James Byres)控制长达50年之久。在1744年和1766年,当今世界艺术品市场上的两家最高等级的艺术商行——苏富比(又叫索斯比)和佳士得开始在英国营业。

在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时期,由于法国出现混乱,大量的法国艺术珍品流入了英国伦敦的艺术商行,进一步巩固了伦敦的国际艺术贸易中心的地位。

在这一时期,国际艺术品市场上的另一个大的买家,是在彼得大帝改革以后强盛起来的罗曼洛夫王朝,尤其是叶卡捷琳娜大帝。这位俄国的女皇,趁着七年战争后许多的欧洲王公贵族贫穷破产的时机,在法国、德国等地的市场上大肆收购艺术珍品。

法国大革命以后,英国和法国陷入战争和对立的状态,法国控制了欧洲大陆,意大利的艺术品来源中断,因而在英国的艺术品市场上开始大量经营荷兰黄金时期的艺术品,作为对意大利的艺术品来源的替代。法国在1795年入侵荷兰以后,大量荷兰的艺术品流入了英国的艺术品市场。法国大革命的动荡使欧洲大陆的艺术品大量流入伦敦,英国人开始广泛地介入到投资艺术品的市场中,艺术贸易达到了高峰。在艺术品的买家中,有贵族、画家、艺术商人,也有银行家、一般的绅士和商人。艺术品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投机商,他们不是以收藏为目的,而是为了投机赚钱。

这一时期的著名艺术家有:

乔舒亚·雷诺兹(Joshua Reynolds,1723~1792年),英国杰出的油画家。雷诺兹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一生共创作了2000多幅有关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学者、演员、国事活动家和贵族代表的肖像。他善于把端庄的古典肖像画传统和对人物的个性、气质的深刻描写结合起来,善于把现实和贵族化的理想结合起来。雷诺兹创建了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并担任第一任院长。他的作品有《莎拉·班勃尔女士供奉三女神》和《美惠三女神装饰婚姻女神胸像》等。

让-巴普蒂斯特·格莱兹(Jean-Baptiste Greuze,1725~1805年),是当时最受欢迎的法国画家之一,因其艺术观与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狄德罗所倡导的“道德化”的艺术观相符合而得到狄德罗的热烈支持和赞扬。格莱兹的巨大成就在于他的风俗画创作,他的作品大多是描写平民、资产者或农民的,涉及道德范畴的主题。代表作品有《乡村的新娘》、《为小鸟之死叹息的少女》等。

让-昂诺列·弗拉戈那(Jean-Honore Fragnard,1732~1806年),法国罗可可的代表画家。早年师从夏尔丹,1756~1761年及1773~1774年在意大利工作。他的作品《科尔苏斯舍身拯救卡利尔罗》为其赢得很高的荣誉。弗拉戈那是一位杰出的油画家和素描大师,其艺术语言热情洋溢,运笔奔放、轻快,人物形象生动感人。晚年创作转向以家庭和田园生活为题的风俗画。代表作品有《浴女》、《秋千》、《门闩》、《爱之岛》和《男子肖像》等。

(七)1816~1882年,英国称霸世界艺术品市场的时期

在1816~1882年的这一时期,英国击败了法国,成为世界的霸主,其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货币政策方面,英国采用了金本位制,保证了世界市场价格的稳定,这一时期的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而法国由于爆发了一系列的革命,国内动荡不定,使得其艺术品市场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国际艺术品贸易的重心进一步转向了英国。在英国19世纪的艺术品市场上,皇家艺术学院院士占据了支配的地位,市场的主要顾客是英国富有的贵族,以及日益壮大的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前拉斐尔派画家,如亨特(William Holman Hunt)、米莱斯(John Everett Millais)和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eti),其作品在市场上都卖得很好。这一时期的市场分为两个层次,一类是富人,主要是贵族,以及日益壮大的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他们在市场中主要购买一些与他们的身份相称的艺术品;另一类是低档的艺术品市场,有大量的印刷作品,几个先令就可以买到。

到1882年以后,英国的经济实力受到大大的削弱,1883~1885年英国的艺术品市场开始崩溃,市场价格大幅度地下降。美国和新兴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经济实力的增强,开始介入艺术贸易的市场,国际艺术品贸易的中心开始转移。随着印象主义画派的兴起,英国的主流画派开始衰落,新兴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和美洲的艺术开始繁荣。

除了前拉斐尔派画家之外,这一时期的著名艺术家还有:

托马斯·劳伦斯(Thomas Lawrence,1769~1830年),英国画家。18岁时得雷诺兹资助进皇家美术学院学习,21岁当选为副院士,23岁被指定为英王画像,并被选为院士,1820年被选任院长。他以纵横自如、精巧的笔触与华丽的色彩,博得全欧声誉。其早期作品着力于对人物风貌和性格的真实描写,后期有过分追求妖娆的表面效果之嫌,以至于有损对人物性格的深刻刻画。代表作品有《理查德·佩恩爵士》等。

亨利·雷本(Henry Raeburn,1756~1823年),英国杰出的肖像画家。他主要在爱丁堡工作,一生画了很多苏格兰贵族和知识分子的肖像画。他的画风未脱雷诺兹的影响,人物形象雄伟有力,赋予人纪念碑式的概括,运笔豪放,喜用侧光,色彩饱和,对比强烈。代表作品有《穿苏格兰服装的麦克唐纳上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