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头三年决定你的一生
5034300000022

第22章 游刃职场的做事之道(3)

若要说“不”,必须掌握尺度。做一名优秀的职员要敢于向老板说“不”,如此才能显示自身的专业能力。老板需要的是专业化的支持,老板的信任来自平时的积累。“专业能力”需要结果的验证,说“不”的真正目的是辅助高层“把事摆平”。

当然,员工应该考虑清楚了再说“不”,不要因为人事关系妨碍讲出自己的意见。说“不”或者不说“不”,都要有必要的理由:比如当老板的愿望与国家政策、法规可能抵触时,你最好说“不”,否则老板把责任完全推在你身上;当老板因为市场、资金或是管理、公司政治等等方面的困扰的原因,有退缩、保守的趋向,或者开始犯“大企业病”时,说“不”则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当老板打算推进变革时,他必定要从“人”的问题入手,这时,你不要做绊脚石,而应该给他更多建议。

不要越级报告,这样很危险

案例

刚毕业不久的小周,满腹工作热情,想法也很多,但是他的创意总是被顶头上司枪毙。经过几次挫折之后,他认为是上司对自己存在偏见。于是,有一次他把一个自鸣得意的方案私自送到老总的桌上,然后以为最高决策层会对自己的才华另眼相看。结果老总将他的报告按下不动,好像没有这一回事一样,另行启用他所在的部门呈上的另一份方案。

这一次,小周觉得老总可能认为那份方案一般,于是又有一次,他花了两个通宵,制作了一份上市方案,同样悄悄送到老总的办公室。这一次,他亲眼看到老总连翻都没有翻,径自送回部门经理那里,令其按常规程序办。本来觉得他潜力不错、准备今后着重培养他的部门经理从此真的对他“另眼相看”。

任何公司和组织的报告制度都是逐级的,因为我们每个员工都有直属上司和顶头上司。在工作中,越级报告意味若越过直属上司,直接与顶头上司报告你的看法或者主张。通常越级报告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会产生众多不良后果。

高层主管一般都不会允许越级报告,对于越级报告一般会“退回原级处理”。对于高层主管来说,他不可能不考虑中层主管的威信、情绪等因素,不能不维护整个管理阶层。况且,越级报告明显是对主管不尊重的表现。这将直接影响到直属上司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因为这样做将使得中层主管处于被动尴尬的局面。高层主管也好,中层主管也好,直接主管也罢,都将难委你以重任。而如果身边的同事们知道了,更有可能使你处于“里外不是人”的境地。

“坦率”的职场新人会禁不住对上司的上司表忠心,在他们的脑海里,他们都是领导,而且上面的明显更大,所以会很自然地贴上去,说了很多“忠心话”。就是违犯了一个新的游戏规则:越级汇报。越级汇报在职场上是个大不敬的事,操作不当,不但直接得罪了上级,还很有可能给上级的上级留下负面印象。

即便你报告的内容是非常正确的,但是,你的确破坏了单位的正常运作程序,这会让顶头上司感到“头疼”。即使你的越级报告获得成功,各级主管也会心存芥蒂,认为你对任何主管都可能采取同样的行为。所以,非特殊情况下,不要越级报告。

事实上,有些“狡猾”的老板们,喜欢下属打小报告,以这种非常渠道来了解手下人的想法。对于这种偏好公司政治的老板,你以为自己越级成功,那就错了,你充其量是被利用了罢了。

案例

Ben是一家公司的部门中层,他的顶头上司是分管副总。相当一段时间以来,两人关系维护得还不错,因为利益一致,所以目标与手段全都能统一在一起。Ben是新晋中层,锋芒毕露,一心要在职场中崭露头角。所以,他对部门里的同事管理相对较严格,从上下班时间到业务考核,全都不放过。当然,他这么做并没错,是一个负责任的中层必须干的。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别的部门没有他这里管得这么严格,所以下属们开始转了风向,要把对他的不满意转诉到更高一层的领导那里去。并且,不只是不满意,工作上任何事也直接向上级领导汇报了,直接把他给当成了架空层。

恰好这分管副总也是个职场空降兵,刚从下面的子公司里调任上来,急于搞好人际关系,不管和谁都打得火热。先是百般赞扬Ben,告诉Ben无论怎样严厉对待下属都是理所应当的,自己会力挺Ben的做法。可是等到那些下属试着流露出对Ben管理方式的不满意时,他又全盘接收,说Ben这种管理方式属于“用力过猛”,应该更“以人为本”。接下来,他以下属的投诉意见再来控制Ben,温和但又严肃地正告Ben,再这样下去,人心会散掉,队伍也会垮掉的——“我一直都在看着你,工作能力是没有问题的,但管理方法一定要改善,你做了些什么我全都知道,你一定要多和我沟通,也要多和部门同事们交流……”

Ben听了副总这番话后,知道完了。一是部门里的同事大半都呈他招聘进入公司的,自己于他们有恩,这些人现在居然在背后这样告自己黑状;二是就没见过一个像这副总一样的高管,成天和一帮公司的基层人员打成一片,偏听偏信,时不时还把那些意见拎出来吓唬一下自己。这样的公司是典型的以办公室政治为荣的地方,谁也待不长的。所以,他只好闪人。

一个正常的组织中,偶尔会出现越级报告、越级指挥应被视为常态,但要遵守“三角传球”的原则,让被跨越的层级也接收到同样讯息。当发生紧急、重要的事情而必须向主管报告,但直属主管正好不在,如果等到主管回来才报告的话,在实效上很可能已经不被允许。此时,部署应该要往更上一层的主管报告,以尽快回应、避免误事。但当主管回来之后,部属必须迅速向其“补报告”,使其掌握状况,这便是“三角球”含义。

另一种常见的情况则是,部属提出意见,经过与主管充分沟通、讨论之后,仍然未被主管采纳。如果部属认为自己提出来的意见有其重要性,而主管未采纳的原因可能是其思考上的盲点所致。此时,部属可以越级向更高一层的主管报告。在这种情形中,部属该注意的是必须先与主管沟通,沟通不成才能越级报告,并非凡事都直接找更高层主管而不让直属主管知道,否则,便违反“三角传球”的原则。

做示弱的智者,不做示强的傻瓜

人的能力的强弱似乎是一定的,但因为人类有头脑,可以透过学习累积经验,就可以做到在办公室里巧妙地获得生存的机会,并进而为自己争取许多利益。“遇强则示弱,遇弱则示强”是一个值得职场人士借鉴的法则。

人不太容易去改变自己条件的强或弱,但却可以以示强或示弱的方式,为自己争取有利的位置。“遇强则示弱”,是说如果你碰到的是个有实力的强者,而且他的实力明显高过你,那么,你不必为了面子或意气而与他争强,因为一旦硬碰硬,固然也有可能摧折对方,但毁了自己的可能性却很高,因此不妨把自己的形象弱化,好化解对方的戒心。

以强欺弱,胜利了也不光彩,大部分的强者是不这样做的。但也有一些富侵略性格的“强者”有欺负“弱者”的习惯,因此示弱也有让对方摸不清你虚实,降低对方攻击有效性的作用。一旦他攻击失效,他便有可能收手,而你便获得了时间以反转事态,他再也不敢随便动你。至于要不要反击,你要慎重考虑,因为反击时你也会有损伤,这个利害是要加以评估的,何况还不一定可击败对方,生存才是主要目的。

“遇弱则示强”,是说如果你碰到的是实力较你弱的对手,那么就要显露你比他“强”的一面,这并不是为了让他来顺从你,或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优越感,而是因为弱者普遍有一种心态,不甘愿一直做弱者,因此他会在周围寻找对手,好证明自己也是一个“强者”,你若在弱者面前也示弱,弱者就会把你当做对手,而且可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烦。“示强”则可使弱者望而生畏、知难而退,所以,这里的“示强”是防卫性的,而不是侵略性的,假如变成侵略性的也必为你带来损失,若判断错误,碰上一个“遇强示弱”的对手,那你不是要很惨吗?

要知道办公室里没有绝对的强与弱,只有相对的强与弱,也没有永远的强与弱,只有一时的强与弱。因此强者与弱者,最好维持一种平衡的均势,国与国之间不易做到此点,而人与人之间却不难做到,只要你愿意,也不论你是弱者或强者,“遇强示弱,遇弱示强”只是其中一个权宜之计。

在办公室中,当你和你的对手在无形的空间中互相敌视地瞪着对方,甚至都有无形的愤怒火星闪现的时候,以硬碰硬,直来直往,并不是什么好办法,也不会帮助你什么,你应该采取一定的策略。

如果你遇上了强硬的对手,要视情况而采取更强硬的态度,战胜对手,如果遇上了软弱的对手,也不要盛气凌人,应温文尔雅、平心静气,使对方乐于接受你的意见。

交谈中造成一方软弱的原因有多种:或因弱小无力;或因地位低微;或因其禀性懦弱、缺乏意志等等。和这种软弱的对手交流时,如果采用强硬态度,对方就会避而不谈,你便无法达到目的。另外,你的优越感及言词上轻微的傲慢,都有可能刺激到对方的自尊心,使对方产生不安乃至抗拒的心理。结果,也会增加了取得一致意见的难度。

相反的,如果采用温和的态度,故意和对方扯平地位,主动、诚恳地体谅对方的苦衷,设法和对方培养起相当的感情。这时,对方不但不会对你产生戒备之心,问题更能迎刃而解。

案例

有一个古代传说,说有一种叫“泥鱼”的动物。每当天旱,池塘中的水逐渐干涸时,其他鱼类都因失去水而丧失了生命。但是,泥鱼却依然悠闲自得,它找到一处足以容身的泥地,把整个身体钻进泥中不动。由于它躲藏在泥中动也不动,处于一种类似休眠的状态。所以,可以待在泥中半年、一年之久而不死。

等到天下了雨,池塘中又积满了水,泥鱼便慢慢从泥中钻出来,重新活跃于池塘中。其他死去的鱼类尸体成了它最好的食物。它便能很快地繁殖,成为池塘的占有者和统治者。顺应天道即能生存,由于泥鱼具有这种适应天道的能力,所以成了有不死之身的奇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