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读这本就够了
5042400000031

第31章 隋唐时期的大一统(1)

隋朝统一中国,并且开创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措施。唐朝则完善了隋朝的政治体制,继承了隋朝繁荣的经济和发达的文化。隋唐时期不仅在中国历史上而且在人类文明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公元581年,北周丞相杨坚受禅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他即位后,实行改革。隋文帝崇尚节俭,能以身作则,隋初形成崇尚节俭的社会风气。隋文帝在位20多年的统治史称为“开皇之治”。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大运河开通后,北方和南方的文化、经济和联系得到了加强,更有利于巩固统一和完整。隋炀帝通过政治改革限制、削弱关陇集团的强大势力和影响,以整饬吏政,加强中央集权。但其政治改革的方案未尽成熟及过急地推进,使得关陇旧贵族势力间接造反,最后为唐朝所取代。

公元618年,李渊篡隋自立,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政变。不久,李渊退位,李世民做了皇帝,年号贞观。唐太宗汲取隋亡的教训,他勤于政事,要大臣廉洁奉公,政府轻徭薄赋,鼓励生产。他在位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儿子高宗在位时多病,皇后武则天替他处理政事,逐渐掌了大权。高宗去世几年后,武则天临朝称制。武则天于公元690年废黜睿宗,称帝,改国号为周。

162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生产的政策,经常让大臣举荐人才。她统治时期,也有一些弊政,但当代史学家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公元705年,武则天被迫退位。这以后唐朝政局再度动荡不堪,直到唐玄宗时,才又安定下来。唐玄宗李隆基,又称唐明皇,是武则天的孙子,公元712年即位称帝。

他有作为,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宋璨为相,励精图治。他统治的前期,政治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朝经过290年的统治,由盛到衰。公元755年,范阳、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公元907年,朱温灭唐自立,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大隋王朝是何时建立的?

隋文帝杨坚,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隋朝开国皇帝,其父杨忠曾在西魏和北周担任军事要职,因战功累累而被封为隋国公。杨忠死后杨坚承袭父爵,并在宣帝宇文赟在位期间夺取了朝中实权。581年,静帝无奈下诏宣布禅位于杨坚。杨坚遂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并大赦天下,大隋王朝由此诞生。

杨坚称帝后加大了统一全国的步伐,于开皇七年(587年)攻灭后梁,开皇九年(589年)攻灭南陈,一步步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大业,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因五胡乱华而引起的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同年,琉球群岛归顺隋朝,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励精图治,他实行的各项改革措施使隋朝在数年间就成为了一个行政高效、社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文化发展、甲兵精锐、威望日隆的强盛国家,史称“开皇之治”。据史料记载,隋文帝时期府库中积攒的钱粮在唐朝开国时仍未用尽,当时社会生产力之强大由此可见一斑。

隋文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改为州、县两级制,地方官吏一律由中央任免,加大了中央集权的力度。外国人把他看做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在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中,隋文帝排名92,与孔子、孟子等伟大先贤共同被人们所敬仰。

隋文帝在位期间,下令修筑首都西京大兴城(即后来唐长安城)。大兴城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以日本、朝鲜都市建设为最。

584年,隋文帝命令宇文恺修建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至潼关入黄河,其流域长达150多公里,名广通渠,大运河的开通由此开始,大运河连接了中国最伟大的两个文明,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在大运河的沟通下渐成一体。

隋文帝在短时间内将经历数百年战乱的中国重新安置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权的治理之下,外御强敌(突厥、契丹),内安民生,其功业之伟大,成就之卓越为历代史学家所惊叹。文帝在位24年,于604年病逝于大宝殿,终年64岁,葬于泰陵(今天陕西省杨陵区城西5公里处)。

隋朝在实现全国统一的过程中先灭的哪国?

隋朝建立之初,急于统一全国的隋文帝召集朝臣们商讨统一大计。仆射高熲(日后的“兴隋九老”之一)进言:“要想统一,就先要灭陈,而破坏陈的粮食储备是灭陈的不二法门。”君臣就这样确定了先攻灭陈国的战略。

于是隋文帝一面按计策不断兴兵骚扰江南,一面派弟弟杨素赶造战船,准备渡江灭陈。隋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起兵渡江。而此时,陈朝的陈后主(陈叔宝)仍不思治,在亡国的危机之下依然夜夜笙歌。隋文帝在发兵之前特地下诏书揭露陈后主的种种罪恶并遣人将诏书抄写了三十万份,在江南各地散发。之后,隋文帝派晋王杨广(后来的“隋炀帝”)任兵马大元帅,率领五十万大军自东海至永安郡兵分为八路,同时渡江。

开皇九年(589年)正月初一清晨,江面上大雾弥漫,什么也看不见。两路隋军在大将贺若弼、韩擒虎(二人均为日后的“兴隋九老”之一)的率领下悄悄渡过了长江,然后合并一处,包围了建康(今江苏南京)城,惊醒了仍在酣睡之中的陈朝君臣。

当时,建康城里还有十几万守城军队,如果组织适当,凭借险要的地势积极防守,被攻破绝非易事。但是,懦弱的陈后主看到隋军兵临城下,竟被吓得痛哭流涕,几欲献城投降。大将萧摩诃建议趁隋军还没站稳脚跟,一鼓作气出城攻打隋军。孔范也对陈后主说:“臣以为应该与隋决战,即便战死也能青史留名!”陈后主采纳了二人的建议,立即命令萧摩诃、任忠带兵出战。陈军士兵因缺失训练,将军们长期耽于享乐,双方刚一交手,陈军便立刻崩溃。任忠向隋军投降后引领韩擒虎的军队冲进建康城的正门朱雀门,守卫城门的陈军正要反抗,任忠大声喊道:“连老夫都投降了,你们还打什么!”守城士兵听到此话一哄而散。贺若弼从北门攻入了建康城,萧摩诃也为之所擒。

正月二十二日,晋王杨广率兵进入建康城,由陈霸先所建立的陈朝灭亡,南北朝的长期分裂局面从此结束。

隋朝灭陈自出兵到最终灭陈,仅费时四个月。此后,隋朝的军队还歼灭和重创了吐谷浑、契丹、高丽等对中土存在不同程度的军事威胁的国家,在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隋朝的第一个宰相是谁?

高颎,字昭玄,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东)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谋臣,同时也是隋朝的第一任宰相,为隋王朝的开国创业、安定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高颎17岁时就被北周的齐王宇文宪召入王府担任记室一职,在征伐北齐政权,统一中国北部的战争中立下了战功。580年,周静帝宇文衍即位,那时宇文衍只是个六七岁的小孩,北周大权便落到了外戚杨坚的手中。杨坚急于篡夺北周宇文氏政权,便加紧选用人才,高颎素来通晓军事、足智多谋,一直被杨坚所欣赏,杨坚就派亲信杨惠去游说。高颎见北周政权日益腐败,就投靠了杨坚。

杨坚夺得实权之后,大肆屠戮北周皇室宗亲,并准备撤换手握重兵的北周诸州总管,引起了各地的反抗。580年6月,北周名将、相州(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总管尉迟迥第一个起兵,关东各地纷纷响应号召,宣布反对杨坚。除幽、并二州外,关东各州几乎全部起兵反叛,叛军人数一度发展到几十万人。一时间,“半天之下,汹汹鼎沸”,形势相当紧张。危难之下,杨坚任命老将韦孝宽为元帅,率军平叛。

韦孝宽来到武陟(今河南武陟)与尉迟迥的儿子尉迟敦的十几万军队隔沁水对峙。

杨坚命高颎为监军在前线统一指挥各部队作战。高颎不辱使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稳定了局势,为隋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89年正月初一,高颍以元帅府长史之职统领五十一万隋军,攻陷陈朝都城建康(今南京),为隋朝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完成大一统之初,高颎受命担任宰相一职,成为了隋朝的第一任宰相。

三省六部制的首创者是谁?

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杨坚废除了北周时期使用的效率低下的六官(天、地、春、秋、冬、夏)制,同时大量恢复汉魏时期的体制,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

杨坚在中央设立了三师、三公、五省等机构。但其中的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虚衔,掌握实际权力的是五省,即内侍省、秘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内侍省和秘书省在国家政务中并不起重要作用。内侍省由宦官组成,主要负责管理皇宫内部事务;秘书省掌管书籍历法,事务比较清闲,两者均不参与决策过程。起主要作用的是剩下的三省,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同为最高政治机构。三者分别以尚书令、纳言、内史令为最高行政长官,共同行使宰相职能,帮助皇帝处理全国事务。内史省主要负责决策,制定大计;门下省主要负责封驳审议;通过之后由尚书省负责执行。此三省制后来被唐朝继承。

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它的下面设有六部: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每部设立尚书为其最高长官,总管本部政务,对各种决策进行具体实施。内史省负责起草并宣行皇帝的昭示;门下省负责审查内史省起草的制诏和尚书省拟制的奏抄;尚书令下设有尚书左、右仆射各一,左仆射判吏、礼、兵三部事,右仆射判度支、都官、工部三部事。尚书令与左、右仆射及六部尚书并称“八座”。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杨坚下令将度支改成民部,都官改为刑部。除三省六部之外,隋朝还设置了御史、都水二台,担任监察和水利的职能,如此设置不仅强化了中央集权,而且变革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使其迎来了新时期。

三省六部制对唐以及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隋文帝建立的这一整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管理机构直接表明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此制度自隋朝制定之后,经历朝历代的不断完善,到清朝还一直被沿用。

《开皇律》的制定者是谁?

《开皇律》是隋文帝命大臣总结前代立法经验,修改制订的一部封建法律。《开皇律》

共包含500条律文,以“刑纲简要,疏而不失”着称,具有很高的立法成就,为《唐律》

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

北周的法治残酷严苛,导致了“内外恐怖,人不自安”的局面。隋文帝在开皇元年(581年)针对此种情况,命高颎、郑译、杨素、裴政等政府要员,在北魏、北周旧律的基础上重修新律。开皇三年(583年),又以“律尚严密,故人多陷罪,每年断狱,犹至万数”为由命令苏威、牛弘等人按删繁就简的原则对《新律》作出修改,要求达到“权衡轻重,务求平允,废除酷刑,疏而不失”的理想效果,历史上着名的《开皇律》由此完成。

《开皇律》共计十二篇、五百条,其篇目分别是:名例律、卫禁律、职制律、户婚律、厩库律、擅兴律、贼盗律、斗讼律、诈伪律、杂律、捕亡律、断狱律。十二篇的制定标志着《开皇律》的正式完成,展现了中国古代立法技术不断进步和趋于成熟。十二篇的这种体例,后来被唐律所沿用。

隋朝的刑罚制度在整个中国刑罚制度发展史上绝对称得上简明宽平,不似前朝般混乱无序。《开皇律》中第一次正式确立了规范而完备的封建制五刑体系,即笞、杖、徒、流、死,从内容上来看,《开皇律》对百姓的压迫也比前代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减轻。

这种刑罚体系顺应了中国古代刑罚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进步趋势,残酷的奴隶制五刑基本上绝迹了,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封建制五刑自此时确立后一直为后世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发展,直至明清时期。封建制五刑成为我国历代法典中的一项基本制度。

除此之外,《开皇律》还首创“十恶”制度。“十恶”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长达1300余年之久,清末修订《大清新刑律》时才正式废除,对维持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开皇律》代表了隋朝立法的最高成就,它继承了我国封建法制长期发展的经验,经过不断地删繁就简,补充完善,促进了封建法典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为我国封建法律的定性作出了极为宝贵的贡献。

隋炀帝杨广是怎样登上帝位的?

隋文帝一共有五个儿子,二儿子晋王杨广最有才能。在南下灭陈统一全国和抵御北方蛮夷入侵的过程中,杨广作为统帅曾屡立大功,并在此过程中笼络了一大批人才。

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也是使用弑父杀兄这一卑劣手段走向皇位的一代皇帝。

杨广自认为其才能远胜太子杨勇,很早就想取代兄长杨勇成为太子,但是隋文帝一直对杨勇多加信任,才一直未曾动手。后来杨勇因为生活奢侈而令隋文帝逐渐失望,野心勃勃的杨广见时机已到,就赶紧行动起来。杨广知道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杨广之母)欣赏俭朴的作风,就装作凡事从简的样子来讨好他们。当隋文帝要到他的王府时,他就把美丽的姬妾们锁在屋里,只留下几个穿着粗布衣服,气质俭朴的侍女在左右伺候。他还命令仆人将乐器的弦弄断,停止擦拭乐器上的尘土,最后把乐器摆在显眼的地方故意让父亲看到。隋文帝看到这种情景,对杨广非常满意。

此后,太子杨勇由于原配妻子的原因触怒了独孤皇后,从此失去了独孤皇后的宠爱。不久,被杨广收买的杨素向独孤皇后进言:“晋王孝顺父母,克己节俭,很像皇上。”

皇后伤心地说:“您说的对啊!晋王确实孝顺,可是他离我那么远……”杨素又趁机说了一通太子的坏话,故意迎合独孤皇后的心思,独孤皇后赏赐给杨素很多金银,让他想办法废除杨勇,立杨广为太子。

除此之外,杨广还收买了太子的亲信姬威,让姬威向父亲诬陷太子。开皇二十年(600年),隋文帝废除杨勇的太子之位,贬其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

仁寿四年(604年)以后,隋文帝身患重病,杨广违背人伦调戏父亲的姬妾宣华夫人,文帝得知此事后才明白自己错怪了杨勇。但为时已晚,当天晚上文帝即被杨广、杨素一伙人害死。随后,杨广假传遗诏,命令杨勇自尽。还没等杨勇做出反应,派去的人就将杨勇杀了。

同年七月份,杨广登上了皇位,史称隋炀帝,他弑父杀兄的行为为人所不齿,成为其一生的污点。

隋炀帝杨广有哪些功与过?

隋炀帝杨广,隋文帝次子,又名英。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杨广即位,次年改元大业,成为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广在位期间(604~618年)曾多次实行大规模的活动,“统江山”、“修运河”、“巡张掖”、“游江都”、“驾辽东”,一生功过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