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拉开人生的幕布 (2)
分数是大学对中学生的一个衡量标准,高分的人自然会被好的大学优先考虑。如果要进入一所理想大学,就不能忽视高分的重要性,且必须抛弃其他杂念,尽可能地拿到能拿到的分数。有人爱好文学,就一心一意地研究文学,虽然在文学理论和文学修养上都超出了同学的平均水平,但是到考试的时候,常常名落孙山。这样的孩子,很有可能因为考试不理想而不能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那么他之前努力准备时的汗水也就白白流了,但时光不会等待犯错的人,他需要继续前行。我们虽然提倡克服困难,但是不提倡自找苦吃。忽视了自己的现实要求而去追求理想,就自找苦吃,对此,青少年朋友们应当警醒。
百战百胜,还不是最好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用兵的原则是:使一个国家完完整整地屈服为上策,用武力击败这个国家就次之;同样,使一个军、一个旅、一个卒完完整整地屈服是上策,而用武力去征服他们就次之了。因此说百战百胜算不上高明中的高明,不开战就能让敌军屈服,才是高明中的高明。
乍一看“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我们一定会大跌眼镜,怎么百分之百打胜仗还算不上高明中的高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原来,孙武对大战还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兵不血刃,非暴力地解决问题。
一个讲求用兵计谋的人,主张不通过战争,而是运用头脑来解决问题,真是令人感到困惑。其实,这也是因为孙武对战争和计谋的认识与我们想的并不一样。
孙武认为战争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对方屈服,如果能够不让士兵流血、生灵涂炭,那为什么还要大战呢?战争只是最直接的解决问题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而智谋,是运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的。尽可能地避免损伤,最大限度地减小损失才是最好的解决的方法。战争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不能使用,而且,就算已经是剑拔弩张了,也要利用开战之前的紧张和威慑力给对方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仅仅为了战争而开战,就是拿士兵们的生命去实现自己的梦想,那就和“好战分子”、“恐怖主义者”一样了。
孙武因为看到了胜利的真正含义,所以能够打破传统战争思维,从更高的角度看待用兵的原则。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遇到一些困难,或者是面对选择时感到很迷惑,进退两难。这种时候,如果能够跳出自己的圈子,从更高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处境,就能得到更大的胜利。
唐朝初年,李密被王世充击败,本想去投靠以前的朋友李绩,但别人劝他说:“李绩当年差点因为你引发的动乱死掉,现在去投靠他,他一定还记仇。”李密觉得李绩一定怀恨在心,于是入关降唐。而李绩就全面控制了李密的势力范围。
一天,李绩的军营里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他就是李密的部下魏征。魏征是来劝降李绩的。李绩看到李世民大局已定,便决定投降。但他又想到旧主李密的处境,当即说:“我的部下和土地都是李密的,要是拿主子的功劳去换取富贵,那是我的羞耻。让李密献给唐皇帝吧!”于是唐高祖只看见了李绩写给李密的信,感到怪异,听使者说李绩不愿邀功领赏之后,反而非常高兴,称赞李绩是个好臣子,就封他为曹国公,赐良田五十顷,并入住长安城的一流豪华区域。
在李密叛唐被杀之后,李绩上表请求收葬李密的尸骸。皇帝被他的忠诚感动,就准许了。李绩穿上重孝,三军缟素,为李密举哀,又命令手下建了特别高大的坟墓,建完了,才脱下丧服,朝野上下都称赞他的忠肝义胆。李绩用他的独门绝技,再次获得了荣耀。
其实,李绩看到唐朝的大势,就决定投降了。但是投降并不是简单地把自己的兵权上交,他还考虑到以何人名义上交的问题。他能够不计前嫌,把到手的好处让给李密,这样不仅让无处藏身的李密有了依靠,也可以避免自己过于招摇,留下邀功好名的不良印象。李密叛变之后,李继依然为自己的好友披麻戴孝,这既是义胆,又是表明自己的为人原则的最好方式。
李绩的故事让我们想起一句话: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胜利的途径也是丰富多彩的,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永远不要急于作出结论,而应想一想怎样才能用最简单的方式达到最好的效果,那样的胜利才算是胜利中的胜利。
不仅做事如此,说话也是这样。一个喜欢不经思考就大加评论的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口不择言而伤害别人的感情,或者是造成误会,祸从口出。讲话之前先想一想自己要表达什么,怎样把话说明白的同时又照顾到别人的感受,也是一种小小的考验。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胜利。
围好栅栏,狼就不会来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将领,就是国家的辅佐人。辅佐得周到,国家就强盛,辅佐得不周到有缺漏,国家就会衰弱。
人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决定成败的人就是我们自己。既然自己是自己的将领,那么如《孙子兵法》所言,只有完善了各个方面的人才会变得强大,在某些方面有明显不足的人会有发展的局限。因此,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责。培养一个全面、完善的自己,就是对自己负责任。
一段链条,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它的强度;一个木桶,最短的一块决定它的容量;一个人,能力最差的一面决定他的发展。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能够在任何情况下很快适应,还能够在一种情况下给出很多的解决方法。
很多人可能会问:全面发展不是在苛求完美吗?当然不是。全面发展,就是让一个人的心智得到尽可能多的成长,情感得到尽可能多的关怀和培养。而且我们所说的全面,主要是针对日常生活中需要面对的方方面面,如学习、工作、情感等。要用一颗成熟的心来面对一切困难、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是追求不切实际的完美,让自己在苛求中痛苦生活。
历史上,有奇才的人往往不能够保全自己,他们过于看重自己的成就,而忽视了人际交往的学问,最后不光连发挥才能的舞台没有了,连性命都搭上了。
三国时期,邓艾出奇兵灭西蜀后,不觉有些骄傲起来,司马昭对他本就有防范之心,看到他逐渐目空一切,怕会危及自己的权位,就发诏书调他回京当太尉,明升暗降,削夺了他的兵权。
邓艾的军事谋略虽然一流,但少了交际的智慧,他既不清楚自己处境的危险,也不明白自己的赫赫战功会惹来麻烦。他只想到自己对魏国承担的使命尚未完成,还有东吴尚待自己去剿灭,因而上书司马昭:“我军新灭西蜀,以此胜势进攻东吴,东吴人人震恐,所到之处必如秋风扫落叶。为了将养兵力,一举灭吴,我想领几万兵马做好准备。”他喋喋不休地阐述自己灭吴的计划,更招致司马昭的疑心。
司马昭看到邓艾的上书,便命人前去转告邓艾说:“临事应该上报,不该独断专行,封赐蜀主刘禅。”邓艾则认为自己奉命出征,一切都听从朝廷指挥。封赐刘禅,可感化东吴,为灭吴做准备。如果等朝廷命令来,往返路远,迁延时日,对国家的安定不利,并且引用《春秋》中的话,证明士大夫出使边地,只要可以安社稷、利国家,凡事皆可自己做主。
邓艾强硬不驯的言辞更加使司马昭疑惧之心大增,加上那些嫉妒邓艾军事才华的人趁机纷纷上书诬蔑他,说他心存叛逆。司马昭最后派人把邓艾秘密杀害了。
现在的一些青少年,对事情都有自己的见解,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唯我独尊,不能接受别人的看法,总是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有道理的。其实这就是情商欠缺的表现。
有人将社会看成是一个复杂世故的大染缸,想洁身自好,不愿意委屈自己。其实,有怎样的心灵,就能看到怎样的世界。在接触社会之前,就以一种防备的心态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我们。社会复杂,并不是因为其中有很多险恶,而是因为我们对他人不了解,也不知道怎样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如果谦虚、好学、善解人意,就很容易与人相处,也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的人,就像一个防卫严实的牧场,围好了栅栏,狼就不会来了。
在某一方面再有才华的人,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也很难有所作为。这样的人往往觉得社会没有给他们发展空间,这种总为自己找借口的心理,也是不成熟的。为什么别人可以好好工作,而我们总是处处碰壁呢?也许,就是我们在领导自己时,忽略了情感的完善。
从各个方面来完善自己,尤其是从心理上完善自己,才是真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承担起这个责任,才能让人生更开阔、更精彩。
在桶底画一条警戒线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所以说,君王对军队的危害可能在这三个方面:不知道军队不可以进军,却命令进军,不知道军队不能后退,却命令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不知道三军的事务却领导三军,士兵就会迷惑;不知道三军的政务却参与管理,三军就会怀疑。一旦三军感到迷惑和怀疑,那么诸侯各国制造的事端就会到来。这就是自己扰乱军队、留给对方胜利的机会。
文中的“三军”,并不是指现在的海、陆、空三个兵种,而是三支军队,有主力军和辅导军之分,后来三军就泛指所有军队了。国君是一国的主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要由国君过问,因为国君未必能够作出最明智的选择。一个国君如果不懂军事而参与军政,就会制造混乱扰乱军心,这是要不得的。
我们作为自己的“君主”,也必须要有自知之明,如果在自己不擅长的方面自作主张、在不符合自己身份的场合说不得体的话,就会让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也就影响了自己的状态和发展。
《三国演义》中有“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操接待了刘备。刘备住在许都,为防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此迷惑曹操,放松对自己的戒备。
一日,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议起谁为当世英雄。刘备点遍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均被曹操一一贬低。曹操指出英雄的标准:“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谁人当之?”曹操点破自己与刘备是英雄后,刘备吓得把筷子丢落在地下。恰好当时大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从容俯拾筷子,并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将自己的惶乱掩饰过去,从而也避免了一场劫数。
刘备藏而不露,人前不夸张、炫耀、吹牛,装聋作哑,不把自己算进“英雄”之列,这办法是很让人放心的。他在后园种菜、论英雄都折射出一种低调做人的生存智慧,正是这种自谦的态度使他能够在群雄纷争的年代保住性命,积蓄实力,建立了蜀汉政权。
在群雄并起的战乱年代,低调、不张扬是刘备的独到之处。刘备深知自己的处境不足以和曹操抗衡,因而藏愚守拙,是为将来积蓄力量做准备。这就是一种自知之明。
每个人都应该客观地看待自己,做事情量力而行。
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一些人千里迢迢来找他,想跟他学些武术方面的窍门。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水都没有装满。按他们的想象,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
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还少吗?”大师说着,就让众人看看自己的木桶。众人看去,桶里画了一条线。
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很多人平时滔滔不绝,一旦做起事情来,就露出马脚,自相矛盾,让别人笑话不说,还失去了别人的信任。每个人都应该正确评估自己,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青少年来说,现在报效国家、提高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等,都是不切实际的,只是空谈。青少年要做的、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成了有用之人,才有可能做上面所述的事情。
不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都要量力而行。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处境,才能更好地改变现状,切不可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否则自己只能独尝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