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学点金融学
5291900000024

第24章 无“信”不立——从钱庄票号到商业银行 (4)

一个方面是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在处于经济扩张期时,信用风险降低,因为较强的赢利能力使总体违约率降低。在处于经济紧缩期时,信用风险增加,因为赢利情况总体恶化,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足额还款的可能性增加。

而另一方面指的就是对于公司经营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的发生,这种特殊事件的发生与经济运行周期无关,但对公司经营有重要的影响。例如:产品的质量诉讼。用具体事例来说:当人们知道石棉对人类健康有影响的事实时,所发生的产品的责任诉讼使Johns Manville公司,一个著名的在石棉行业中处于领头羊位置的公司破产并无法偿还其债务。

由于信用风险会对公司或个人的利益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信用风险管理变成很重要的工作,较大的公司常有专门人员,针对各个交易对象的信用状况作评估来衡量可能的损益以及减低可能的损失。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是“信用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指的是针对交易对手、借款人或债券发行人具有违约“可能性”所产生的风险进行管理。详细拆分此风险成分,可以区分成“违约几率”、“违约后可回收比率”、“本金”。它是目前金融业界的最大课题。除了针对“放款部位”进行信用风险管理外,也需要针对其投资的“交易对手”,或“证券发行者”进行信用风险管理。

挤兑:银行的致命“软肋”

通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现代意义上发行纸币的华资私人银行。20世纪初,上海滩中外银行林立,创立于1897年的通商银行是其中一家。它的创始人及大股东是盛宣怀。通商银行总部设在上海。清政府给了它印制和发行钞票的权力。但在它的历史上,发生了中国近代银行史上第一桩伪钞案,并且由此引发发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银行挤兑风潮。

清光绪二十九年,即1903年。据说在通商银行内,一个钱庄伙计拿着一些通商银行的钞票去兑换,被柜台发现其中有几张十元的伪钞,当场拒绝兑换。有另一种说法是有人持伪钞去商店购物,事后店主发觉有假。更有人说,持伪钞者是日本人。伪钞的消息传出以后,许多持有通商银行钞票的人害怕手中的钱变成一堆废纸,争先恐后地去兑换现银。当时的上海银行和钱庄并存,钱庄对此事颇有些幸灾乐祸,纷纷拒绝使用通商银行的钞票。次日,上海便出现了一股空前的挤兑浪潮。

第二天,就是挤兑爆发时,通商银行又验出伪钞,银行职员将其当场撕破,并盖上“假币”字样。为了安抚市民,通商银行还特别派人将伪钞贴在门的旁边,又贴上一张辨别伪钞的说明。但是,持币者还是人心惶惶。银行大股东盛宣怀命令银行做到随到随兑,因为挤兑会引起其在整个金融界的信誉大跌,后果无法预料。但就在通商银行开门“欢迎”兑现几天以后,现银就所剩无几了,只得向汇丰银行求助。最终以库存的金、银为抵押,向汇丰银行换得70万两现银,艰难地渡过了这场风波。事后伪钞案的调查结果表明,伪造假钞是一名日本商人。盛怀宣为了严惩造假者曾与日本政府交涉,但最后仍然不了了之。

挤兑是银行的致命“软肋”。存放款业务是银行的基本业务,对于顾客存入的存款,各银行都只保留极低比例的准备金以供存款人提领,而大部分的存款则用于放款或投资等生利资产上,以赚取收益,便于支付存款利息及各项营业费用,并对股东分派股息及红利。银行提拨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愈低,固然可提高银行的获利能力,同时却也会提高银行因流动性不足而倒闭的风险。因此,当发生挤兑现象时,银行就会面临巨大的支付压力。这也是为什么挤兑会很容易就引发整个银行体系的危机的原因所在。

2004年6~7月,俄罗斯信誉最好的私有银行之一——古塔银行遭遇信任危机和挤兑危机。当时,俄罗斯中央银行宣布整顿银行市场,并吊销了一家银行的营业执照。社会上立刻出现了流言,有传言说古塔银行已经进入俄罗斯中央银行治理整顿的“黑名单”。于是储户开始对古塔银行失去信任,从6月份开始,古塔银行开始出现挤兑。但古塔银行为了稳定储户信心,对外不承认面临支付危机,同时银行紧急调集资金应付挤兑。但临时注入的资金很快被挤兑一空,7月6日早晨古塔银行的新闻发言人信誓旦旦地说,他刚刚从提款机上顺利提取了现金,然而到了中午,古塔银行向俄罗斯中央银行报告:我们已经破产了!古塔银行尽管“身强体健”,最终却也走上了绝境,被俄罗斯外贸银行收购。

在信用危机的影响下,存款人和银行券持有人争相向银行和银行券发行方提取现金和兑换现金的一种经济现象,就叫做挤兑。当存款户出现不寻常的大量提兑存款的现象,而银行现金准备及流动性资产变现资金不够支应客户提兑时,就势必要将其可变现的低流动性资产折价求现,因而承受巨额的变现损失。

最好的例子就是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时期发生的大规模的挤兑现象,那时成群结队的人蜂拥至银行,希望将手中的存折和银行券换成现金。而近几年,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的Countrywide和Indy Mac银行,英国的北石银行和印度的ICICI银行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了挤兑现象。

那为什么会发生挤兑现象呢?引起挤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银行券持有人或存款人对发行银行的信用产生动摇,纷纷撤回存款;二是由于银行券贬值,银行券持有人不得不赶快把银行券抛出,以防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它往往是伴随着普遍提取存款的现象发生的,并进一步形成金融风潮。历史上,挤兑风潮通常是伴随着信用危机而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信用危机一般是伴随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产生的。由于工业繁荣时期商品价格上涨和利润优厚,大量信贷被投机者用来从事投机活动,信用膨胀大大超过生产的增长。而当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爆发时,大量商品滞销,商品价格急剧下降,生产停滞,市场萎缩,信用就会急剧收缩。

在这种情况下,债权债务的连锁关系发生中断 ,整个信用关系就会遭到破坏,从而出现信用危机。不仅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会引起周期性的信用危机,而且信用危机也加深了生产过剩危机。商业信用的停顿使过剩商品的销售更加困难,银行信用的混乱更加加重了过剩商品的销售困难,从而使生产过剩危机趋于尖锐化。除了由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引起的周期性信用危机之外,还有一种主要是由战争、政变、灾荒等原因引起的特殊类型的信用危机。例如,1839年英国出现的信用危机就是由农业歉收引起的。总之,在出现挤兑时,市场银根异常紧缩,借贷资本短缺,利息率不断上涨,这就会迫使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倒闭或停业,从而更进一步加剧货币的信用危机,引起金融界的混乱。

挤兑具有传染效应。2001年发生在印度的银行欺诈案中,尽管只有一间大银行受到信用危机的冲击,那些与之无任何关系的小银行也发生了严重的挤兑现象,而这些小银行准备金充足,具有偿付能力,与大银行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为什么银行挤兑还会传染呢?因为银行存款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也就是说,虽然每一个银行都知道自身的情况,但存款人却并不了解。存款人认为所有的银行都是类似的,当一家银行倒闭时,其他存款人担心自己存款的银行也有可能遇到同样的困难。为了得到自己的所有存款,行动的越早越好,于是对自己存款的银行发动挤兑。

可怕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银行危机

1907年10月,美国银行危机爆发,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首先是新闻舆论导向开始大量出现宣传新金融理念的文章。当时有一篇保罗的文章,题目是“我们银行系统的缺点和需要”,从此保罗成为美国倡导中央银行制度的首席吹鼓手。

此后不久,雅各布·希夫在纽约商会宣称:“除非我们拥有一个足以控制信用资源的中央银行,否则我们将经历一场前所未有而且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

果不其然,不久,美国第3大信托公司Knickerbocker Trust因为大量举债投资铜业股票失利,引爆华尔街恐慌,各大银行出现挤兑。摩根大通创办人J.P.摩根组织财团,联合美国财长向银行体系注资。这一次银行危机直接促成联邦储备机制建立,目的是为了稳定银行体系,避免银行危机爆发。

银行危机是指银行过度涉足(或贷款给企业)从事高风险行业(如房地产、股票),从而导致资产负债严重失衡,呆账负担过重而使资本运营呆滞而破产倒闭的危机。

根据不同的判断标准,我们可以把银行危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第一,按危机的性质可分为银行体系危机和单个银行危机。

第二,按危机的起因可分为内生性银行危机和外生性银行危机。

第三,按危机的程度可分为以流动性紧张为特征的银行危机及以丧失清偿力为特征的银行危机,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银行危机的爆发往往是以前一种形式出现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业呈现出起伏动荡的态势。在过去的15年里,世界频繁发生银行危机。例如,从1990年开始的瑞典经济危机,到1992年,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瑞典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为11%。在所有不良资产当中,抵押贷款是主要部分,包括房地产和居民住房抵押贷款等。

之所以会引发银行危机,往往是商业银行的支付困难,即资产流动性缺乏,而不是资不抵债。只要银行能够保持资产充分的流动性,就可能在资不抵债、技术上处于破产而实际上并未破产的状态下维持其存续和运营。因此,面对银行危机,瑞士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恢复市场信息,通过资产管理来保证资产充分的流动性。

银行危机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因为资产配置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主要经营业务,各金融机构之间因资产配置而形成复杂的债权债务联系,使得资产配置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某个金融机构资产配置失误,不能保证正常的流动性,则单个或局部的金融困难就会演变成全局性的金融动荡。

银行业是金融业的主体,在一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关系到广大的民众。因此,银行业危机的影响之大也非一般行业危机可比,它可能会波及一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

随时可能发作的“毒瘤”:不良贷款

每一家银行都有不良贷款。当不良贷款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它就成为一个随时可能发作的“毒瘤”。如果不能应对得当,很可能引发为一场严重的银行危机,把银行拖入到破产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