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心理医生简明诊疗手册
5299400000048

第48章 特殊情况下人的心理护理与保健(3)

心理医生提醒害怕结婚的人们不要忘了那句老话:婚姻是一双鞋,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如果你拒绝穿鞋,也许避免了因为鞋子不合脚而磨出血泡,但也可能因赤足行走而踩到钉子上,到那个时候,你或许会意识到,婚姻其实也是对爱情的一种保护。幸福的婚姻生活是治疗“恐婚症”的最佳方法。

离婚后的心理保健

1离婚心理

社会心理学家把离婚的心理划分为8种类型:

(1)精神型:因双方性格、兴趣、信仰等差异较大,长期发生冲突而导致情感破裂。

(2)挫折型:因双方婚后遇到政治上、经济上或生理上的重大挫折而导致的离婚。离婚男女约有1/3是由于性关系的失败与冷漠所造成。

(3)变异型:离婚一方家庭地位由劣势上升到优势而提出离婚。

(4)专横型: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专横跋扈,打骂虐待,对方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提出离婚。

(5)欲望、情感型:如因一方感官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导致离婚。

(6)外控型:在双方感情较好的情况下,完全被外加因素所控制而造成离婚。

(7)利用型:由一种与爱情毫无相关的因素而导致的离婚。

(8)牺牲型:主动者怕拖累对方而提出离婚。

2心理护理

(1)冷静分析,减少草率离婚造成的家庭不幸。

(2)正视现实,采取果断的办法,好合好散,以免造成更多的感情痛苦。

(3)调节心理,平稳度过情感危险期。

不管是何种原因离婚,离婚以后的心情总是有些不愉快和伤感。

一般情况下,离婚者都会出现愤恨、不满、懊恼、自卑、伤感、报复、看破红尘等多种消极的心理情绪,处于情感过渡的危险期。因此,离婚者要适时调节自己的心境,全力投入工作以转移注意力,多找要好的朋友倾吐自己的烦闷心情等,以便尽快从离婚情感的阴影中走出来。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保健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双亲离异家庭的孩子很容易成为身心不健康的人。

离异家庭子女有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这些消极的情感,必将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同伴关系,造成与人交往相处能力的下降、结伴难度的增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不良的影响不仅没有减弱消失,反而会逐步积累,愈演愈烈,引起更加严重的交往困难,甚至造成交往障碍。尤其,父母离异对年幼孩子的不良影响比年长孩子更大一些。

据调查大多数离异家庭的子女均有不同程度的行为障碍。由于家庭矛盾的激化,家庭教育的残缺,单亲家庭中的子女往往缺乏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指导,加上破裂家庭给他们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致使他们丧失生活与学习的信心,由于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而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行为的影响,行为的反社会倾向与对立情绪比较严重等。

他们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在个性塑造上,父母亲是孩子的首任和终身教师,而离异家庭带给孩子的却是残缺不全的个性影响与教育,这样必将造成孩子后天性格形成中的缺陷。

为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要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流露自己的反常情绪和行为。夫妻离异影响必定会通过离异者的情绪变化和行为变化反映出来,孩子会在单亲的抑郁气氛感染中而情绪消沉,并引起一系列连锁心理反应,导致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化。特别是与孩子在一起生活的单亲,一定要善于克制自己,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多地流露自己离异所造成的消极情绪,更不要将其行为变化在孩子面前暴露无遗。离异后的父母亲绝不要在孩子面前讲配偶的坏话,更不要把孩子作为传递敌对信息的工具,即利用孩子与前配偶的见面机会传递多种攻击、威胁、伤害前配偶的信息。家长另外还应鼓励孩子大胆地去交朋友,参加各类社交活动,大胆地与同伴、好友交心。同时要给这类孩子与同伴的交往提供条件。孩子只有通过与同伴的交往,才能消除心中的不快,增进友谊,改善人际关系,发展个性。

长期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提高了。这既有可取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父母应利用可取之处,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让他们接受外界良好的刺激作用。此外,在正面引导、教育的同时,辅之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既能使孩子忘掉自己的不幸,增进与同伴之间的友谊,又可避免孩子由于空闲而接触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

退休生活保健

李医生收到这样一封Email:我是一个退休不久的机关干部,看到周围不少老同事退休后无所事事,甚至有些本来身居高位的,因为不适应平淡生活,反而身染疾病。虽然我还没有完全体会退休后生活的种种不适,但很想请教如何使这段时间变得更有意义?(老伍)

李医生这样回复:离退休是正常的客观规律。但不少老同志适应不了生活的突然改变,出现情绪的焦虑、抑郁、紧张、愤懑、恐惧,也可能出现自卑、强迫、多疑、挑剔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还可并发心悸、心慌、肌肉颤抖,失眠多梦、夜尿、便秘等生理性疾病。心理学家称之为离退休综合症。退休之后的老年期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要走,掌握自我保健非常重要。

1作好离退休计划和心理准备。离退休计划一般包括经济上的收支,生活上的安排和保健方面的预先策划,以及对老年配偶的生活照顾等。老年人应能领悟社会的进步,顺应社会的需要,做好离退休的心理准备。一些研究表明,离退休前曾做过妥善计划的老年人适应能力强,就会产生安全感,对退离原职泰然处之。

2多方关心老年人。离退休人员也要适当利用时机走亲访友,保持一些社交活动,多参加一些适当的文体活动,使生活丰富充实。

3开阔心胸。凡事从大处着眼,尽量看光明、美好的一面,合理、积极的一面。不必多管家庭琐事,不因小事而烦恼不己,不为一些不如意的事而耿耿于怀,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不固执已见,独断专行或大摆长辈尊严。

残疾人的心理保健

残疾是指由某种遗传或意外事故导致的某种身心缺损或功能丧失,如耳聋、失明、痴呆,以及断肢、瘫痪等症状。残疾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它不仅给人带来生活、工作中的不便,而且严重困扰着他们的心灵。因此给予残疾人应有的关怀和照顾,是人道主义的体现,也是社会的责任。

1要充分尊重残疾人的人格,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鼓舞他们建立生活的信心。残疾人的自卑感比较强,正常人在与他们交往时,首先在语言、行为方面要尊重他们,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要把他们看成是社会的包袱。要运用典型事例,鼓励他们建立生活的勇气,并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努力创造条件。

2正视残疾现象。要有自强自立、自尊自重的信念。遗传致残和意外的伤残有时是难以避免的,一旦遭受这些挫折,就应该面对现实,振作起来,不要成为残疾的奴隶。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通过锻炼,某些丧失的功能仍可通过其他方式得到弥补。如用脚趾夹笔、嘴衔毛笔练书法等。成功的伤残者大有人在,那些在世界残疾人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残疾运动员,更是令人敬佩。

3处变不惊、调整身心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残疾给人生旅途带来的负面影响。遇到伤残之类的重大挫折,首先要处变不惊,做到身残心不残,这样才能尽快从伤残痛苦中解脱出来。理智地看待自己的伤残程度,争取运用其他的最佳方法,弥补缺损的功能,减少因残疾给生活带来的负责影响,如尽快学会一技之长,调整好与正常人的人际关系等。

4积极与他人交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人身体的残疾并不可怕,怕的是残疾后失去应有的人际交往空间及其他心理空间。如果让他们感受到世间的温暖,世界并没有抛弃他们,他们就会从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也就会树立起生活的信心,珍惜人生。

特殊人群的心理问题与保健方法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紊乱现象,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失眠的经历。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症的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失眠会造成无数生活中的麻烦。所以解决失眠问题已迫在眉睫。

有一种人总是带着难题、烦恼、焦虑、抑郁、恐惧心理上床,精神紧张或过于兴奋,不给自己入睡的机会。

有一种人一到傍晚临睡时,就担心、发愁,预感到要失眠,一上床便处在“又要睡不着了”的失眠恐惧状态,他们把夜晚的睡眠当成了无法战胜的恶魔,心理学称之为“预期性焦虑”。

还有一种人,本人睡眠很好,当他睡着之后,有人把他搬到另外一个床铺上,或在他脸上画了“眼圈”,他都不知道,这时把他推醒后,他坚持说“根本未入睡”,问他眼睛周围的圈圈从何而来,他无言以对,但仍坚持说未睡着,有人称为“主观性失眠”。

而上述种种形式的失眠追根溯源都源自人的心理。专家归纳总结,目前有6类导致失眠的心理原因是为心理学界所公认的:

1怕失眠心理:许多失眠患者都有“失眠期特性焦虑”,晚上一上床就担心睡不着,或是尽力去让自己快入睡,结果适得其反。人的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白天时脑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工作一天后,就需要休整,进入抑制状态而睡眠,待休整一夜后,又自然转为清醒。

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相互协调,交替形成周而复始的睡眠节律。“怕失眠,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怕失眠,想入睡”的思想本身是脑细胞的兴奋过程,因此,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脑细胞就越兴奋,故而就会失眠。

2做梦有害心理:不少自称失眠的人,不能正确看待梦,认为梦是睡眠不佳的表现,对人体有害,甚至有人误认为多梦就是失眠。这些错误观念往往使人焦虑,担心入睡后会再做梦,这种“警戒”心理,往往影响睡眠质量。

其实,科学已证明,每个人都会做梦,做梦不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且是大脑的一种工作方式,在梦中重现白天的经历,有助于记忆,并把无用的信息清理掉。梦本身对人体并无害处,有害的是认为“做梦有害”的心理,使自己产生了心理负担。

3自责心理:有些人因为一次过失后,感到内疚自责,在脑子里重现过失事件,并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妥善处理。白天由于事情多,自责懊悔情绪稍轻,到夜晚则“徘徊”在自责、懊悔的幻想与兴奋中,久久难眠。

4期待心理:是指人期待某人或某事而担心睡过头误事,因而常出现早醒。比如一位“三班倒”的网站管理员,由于上夜班(夜里12点上班),常于晚上7点睡觉,因害怕迟到,睡得不踏实,常常只能睡上1~2小时,就被惊醒,久之便成了早醒患者。也有的人在晋升、职称评定、分房结果快要公布前,往往也处于期待兴奋状态,难以入睡。

5童年创伤心理的再现:有的人由于童年时受到丧失父母、恐吓、重罚等创伤而感到害怕,出现了害怕黑夜不能入睡的现象,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好转,但成年后,由于受到某种类似童年时期的创伤性刺激,就会使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童年创伤性心理反应再现,重演童年时期的失眠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