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九型人格的我自我说明书
5306800000017

第17章 思考者:“看清世界之后我再行动”(1)

这一类型的人十分重视隐私而敏感。他们内心世界极具想象力、目中无人而且灵巧敏捷,以威吓、有时还令人生畏的手腕掌控他们的计划。这种知性的控制使他们成为魅力无穷的良师,有人说他们是见解和咨询的金矿,是无法接近的隐士。可以说,这一类型的人是九型人格中的智者,是处理秘密的内行人。

思考者的自我测试

1.我常为别人的行为没有经过一番仔细、冷静的思考而做出来感到非常的惊讶及受不了。

2.当我不是很了解别人的行为动机时,为了保护自己,我总会与其保持距离。

3.我的思虑一向周详,因此我善于提供计谋,当参谋是我的专长。我的社交活动大部分是被动的。

4.我常因思考过多而束手束脚并错失很多唾手可得的机会。

5.我喜欢看书及收集资料,以确定我做事与为人处世的准则。我常常被不同的人吸引,但又不了解人是怎么控制情绪和情感的,所以我害怕与人相处。为了安全,我宁可埋首工作及书堆。

6.我的聪明可使我展露出有趣动人的思想,使别人被我的智慧吸引。在我没有绝对弄清楚每一件事之前,我不轻易行动。

7.我细心观察每件事,并用我的智慧和学识去分门别类,因此对其来龙去脉了如指掌。

8.喜欢独处、思考,想一些人生、宇宙的哲理,并归类分析。

9.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求,所以大量收集各方面的资料。

10.在跟人相处时,常有挫败感,或许觉得别人无法了解自己,但最重要的是别人大多知识匮乏,难以交谈下去。

11.在做任何决定前,一定先深思熟虑,多方观察,将数据收集齐全,所以在付诸实行前,总是一头栽进去,但规划后的结果往往是放弃机会,不去执行。

12.总觉得生命实在很荒谬,但又忍不住地探索生命的意义及其荒谬之处。

13.社交生活的主动性非常弱,在社交生活中总是由别人主动。

14.不太在乎外表的装扮,物质生活也贫乏,但却有极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15.实在不了解一般人,对既简单又脉络分明的事弄得乱七八糟。

16.对于别人的事,不热情,也不会主动帮忙,但在别人的要求下,会帮别人仔细分析得条理分明。

17.认为知识比人更容易了解及掌握,所以跟人有隔离的感觉,也怕与人接触。

18.当别人请教我一些问题时,我会巨细无遗地分析得很清楚。

19.我不喜欢人家问我广泛、笼统的问题。

20.我通常是等别人来接近我,而不是我去接近他们。

21.我行事被动而优柔寡断。

22.我很有包容力,对人彬彬有礼,但跟人的感情互动不深。

23.我不喜欢对人尽义务的感觉。

24.如果不能完美地表态,我宁愿不说。

25.我倾向于独断专行并自己解决问题。

26.在人群中,我时常感到害羞和不安。

27.我对大部分的社交集会不太有兴趣,除非那里都是我熟识和喜爱的人。

28.我不喜欢那些侵略性强或过度情绪化的人。

29.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的感受与想法,除非我告诉他们。

这些问题,若你都回答是,无疑你与思考者相去不远。

善于思考是思考者的显著特征

思考者一生都在发挥思考的力量,时刻拥有对生活的热爱和挑战一切的激情,并借由这种力量去勾画自己的人生,不断为人生填满绚丽的色彩,从而始终拥有精彩、富有挑战性的人生。这是因为思考者身上的那些特质在起作用。

一天,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家中失窃,损失了很多钱财。一位朋友得到消息后立刻给罗斯福写了一封信,希望可以安慰他一下。不久,这位朋友就收到了罗斯福的回信,信中写道:

“亲爱的朋友,非常感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请你放心,而且我还要感谢上帝:首先,小偷偷去的是我的财物,但是没有伤害到我的生命;其次,小偷只偷去了我家的一部分东西,而不是所有;再次,最让我值得高兴的是,做小偷的是他,而不是我。”

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罗斯福所列举出的三条感谢上帝的理由,充分显示了他作为正向思考者的特质,这种特质也成为他深受美国民众和世界人民尊敬的原因之一。或许谁都不曾想到,这样一位曾在美国政坛连任四届总统,并对联合国的建立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政界奇才,竟然会是一个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的人。罗斯福的一生都闪耀着夺目的光彩,这得益于他的聪慧与勤奋,更得益于他所具备的正向思考特质,正是这种正向思考特质使他充分发挥出了生命的力量,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可以说,善于思考的人更容易获得上天的垂青,因为这些正向思考者身上有着一种独一无二的特质,能够吸引美好事物的到来。因此,我们了解并认识正向思考者所具备的特质,并将其与自身相结合,也是一个剖析自我、认识自我并间接完善自我的过程。

不可否认,善于思考的人都有着几乎相同的人格特质,对于人生的态度也惊人地相似,这让他们拥有了把握精彩人生的巨大力量,使他们时刻心怀感恩、积极向上,为自己的生命而歌。正如霍金所说:“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成功从根本上讲,是“想”出来的。只有敢“想”、会“想”,善于思考,才会是成功者的候选人。青年人应该善于思考,把别人难以办成的事办成,把自己本来办不成的办成。当别人失败时,你如果可以从他人的失败中得出正确的想法,并付诸行动,你就可能成功。当你自己失败了,如果你能够转换到一个正确的想法上,再付诸行动,你同样可以获得成功。

如果你想要少做一些工作但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那么你就一定要比普通人思考得更多。当然,如果你的思考本来就是错误的,那再多的思考也是无益。因此,你所想的一定要具备高质量、积极向上并具有创造性。

在现实生活中,平庸的人往往不是懒得动手脚,而是不爱动脑筋,这种习惯制约了他们的发展。相反,那些成大事者无一不具有善于思考的特点,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让问题成为人生难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一个有意义的构想和计划都是出自思考。一个不善于思考的人,会遇到许多举棋不定的情况。相反,正确的思考者却能运筹帷幄,作出正确的决定。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接受电视台专访时谈到,他作为微软公司的总裁,再也没有编写软件的时间了。但是无论有多忙,他每周总会抽两天时间到一个宁静的地方呆一呆。为什么呢?他说,面对繁重的工作和竞争激烈的IT市场,他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不能把精力浪费在烦琐的小事上,他必须在专门的时间去思考,以作出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

我国近代史上的名臣曾国藩也有这样的习惯。无论战事多么紧张或政务多么复杂,他每天都会挤出一个时辰在一间屋子里静坐,有时是为了平静自己的情绪和心态,有时是为了理清自己的思路。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成大事,不善于思考是不行的。因为,只有专注的思考才能聚集自身的力量、勇气、智慧等去攻克某一方面的难题,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可以说,所有的计划、目标和成就,都是思考的产物,你的思考能力是你唯一能完全控制的东西。你可以以智慧或是以愚蠢的方式运用你的思想,但无论如何运用它,它都会显现出一定的力量。没有正确的思考,你不可能克服坏习惯,也防止不了挫败。

一个人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必须善于思考,多向自己提问。青年人要成就大事,首先得先思考你的事业,思考你自己,向自己问问题。在事业的开创过程中,不断地思考自己,思考自己所做过的、正在做的和将要做的事情,不断地向自己提出问题,看一看哪些是需要弥补的不足之处,哪些是应该改正的错误之处,哪些是该向人请教的不明之处。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前进,走向成功。

向你自己或别人提出迷惑不解的问题,可能使你获得丰厚的报酬。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英国人在他家的农场里度假休息,他仰卧在一棵苹果树下思考问题,这时一只苹果掉到了他的头上。“苹果为什么会朝下落呢?”他问自己。这个年轻人就是牛顿。从此,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懈的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积极思考是现代成功学非常强调的一种智慧力量,如果做一件事不经过思考就去做,那肯定是鲁莽的,也是会栽跟头的,除非你特别地幸运。但幸运并非总是光顾你,所以,最稳妥的办法是三思而后行。思考习惯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及文艺批评家洛威尔曾经说过:“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爱因斯坦也非常重视独立思考,他说:“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具备会思考、探索的本领。”可以说,人们解决世上所有问题用的是人脑的思维本领,而不是照搬书本。

大千世界,每个人都在经历自己的人生,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演绎着,当然也有着多种不同的人生结果。有些人始终生活在悲观之中,一生都无法逃脱不快乐的情绪;有些人会因为别人的劝慰而逐渐走出人生的低谷;有些人因为遭遇挫折而一蹶不振,后又受到某些启示而重新充满斗志。对这些人来说,人生往往都有灰色的盲点,甚至暗淡得不堪回首,但是唯有这样一种人,在他们的整个人生中,从来都是充满色彩与活力的,那就是那些懂得运用思考的人。

理智会让自己不陷入被动

思考者拒绝陷入极端的感情,并和团体的压力保持距离,这使得他们可以清楚、超然而又不失想象力地观察事物,有着惊人的理智。不容易分心、不轻易受外在需求所干扰的这一类型人,善于思考事物的本源,他们是思想的工匠,发展、分析并测试着自己的想法,他们甚至还是理想家,秉承着理智的原则,坚信着思想的力量。

虽然他们看起来对外在世界毫无感觉,其实他们对外界的敏感程度绝不亚于浪漫者。哪怕是泛泛之交的一句话,思考者也会为之仔细思量,因为他们会细查每份信息。在他们眼中,一个小小的信息也可能发挥极大的作用,也正因如此,他们几乎从不会陷入被动的境地,他们是现实生活中的支配者。古往今来,成大事者,无不以成熟、冷静的头脑为人处世,也就是所谓的理智。

理智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会获得人们的好感和爱戴,也会极大地发挥自己的情商、智商,虽然付出劳动不多,但是效果极佳。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之所以提出理智地应对工作和生活,是因为人生在世,往往是性格决定命运。有些人,不是他没有才华,也不是他的才华不够,可他工作数年,在单位屡屡不得志,这就很有可能是性格有瑕疵所致。要限制性格瑕疵的出现,减少在领导、同事面前的感情伤害,就需要理智的头脑,需要自己掌控尺度,言谈举止以理智为中心,时刻提醒自己规避性格弱点。这样,不知不觉中,就会取得领导和同事们的赞赏。否则,说话办事率性而为,时间长了就会让人心生厌恶之感,纵然你才高八斗,举荐的人也是很少的。

理智地应对工作和生活,相应的,就有了精神上的轻松。人们在精神最放松的时刻,智力水平往往也会发挥到最高。智力水平高,就意味着胜人一筹、高人一筹,何愁不胜之有?

理智地与人交往,就不会言谈不合适,反而会表现出自然的笑容,无形之中就有了强烈的亲和力。因为你具有理智,又时时面带笑容,精神放松,就不会出口得罪人、伤害人,你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会极为轻松。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下工作,特别容易发挥聪明才智。

不仅如此,有了理智,就会化他人的愤怒于无形,你在团队中就更加具有向心力。

所以说,人生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你是否时刻具有理智。不说不该说的话,举止言谈中规中矩,这就是理智。用理智来指引你为人处世,你就会立于人生不败之地。

在现实社会中,一个理智的人可能会失误,也可能会失策,还可能会失算,但他决不会失迷。按照一般常理分析,失误说明他无意中用错误的行动得出了错误的结果;失策说明他无意中用不正确的方法得出了错误的结果;失算说明他无意中用错误的信息得出了错误的结果。失误、失策、失算其实与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技能有关,可一旦迷失就没有了方向,那么,人一定会因为缺少了对善恶、好坏、正反、真假等内容最起码的认知和判断而丧失真实的自己。

谈到理智,人们似乎都很懂,但要学会理智地生活,做到理智地做事、做人,相对来说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要做到理智地生活,必须建立起理智的概念,要从处理事务的结果中找原因。

在现实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会有一些人羡慕别人的功成名就,羡慕他人的学业有成;也有一些人老是在同事之间互相猜疑、钩心斗角,甚至每天都在算计别人的事,把团体搞得一团糟。很少有人能冷静地思考,看看他人是如何勤奋好学,用心工作的。

另外,我们做事不理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常常会依据心情来做事。心情好的时候,再难的事情也能轻松搞定,而心情不好的时候,容易的事情也能做砸。例如,在工作中,经常会看到一些人无精打采,说自己今天心情不好,什么事情都不想做。这就是情绪化的典型表现。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情感丰富、智力发达。但是,情绪应该受到理智的约束,否则,就会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也会伤害到别人。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受制于自己的情绪呢?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不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二是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化,三是不体谅别人的情绪变化。

要想克服情绪化,首先要尊重情绪变化的规律。

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塞伊说:“我们许多人都仅仅是将自己的情绪变化归之于外界发生的事,却忽视了它们很可能也与你身体内在的‘生物节奏’有关。我们吃的食物、健康水平及精力状况,甚至一天中的不同时段都能影响我们的情绪。”

塞伊教授做过一个实验,他在一段时间里对125名实验者的情绪和体温变化进行了观察。他发现,当人们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处于上升期时,他们的心情要更愉快些,而此时他们的精力也最充沛。

塞伊教授经过研究还发现,一个人的精力往往在一天之始处于高峰,午后则有所下降。也就是说,一件坏事并不一定在任何时候都能使你烦心,它常常会在你精力最差的时候影响你。

其次,要找出情绪低落的原因。

当你闷闷不乐或者忧心忡忡时,你所要做的第一步是找出原因。只有找到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合理地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第三,要学会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