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快他就学会了在网上聊天,时间一长,他也和一个自称“小龙人”的人聊上了。“小龙人”是一个见多识广、知识渊博的人。
有一天,“小龙人”提出约丁丁出来聊聊。丁丁想:在网上交往了这么长时间,“小龙人”还称得上是一个好朋友。因此,就答应他出来聊聊。
他们约定在市内某公园见面。
一见面才知“小龙人”已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他们在公园里玩了半天,而且谈了不少事。丁丁以为真是找到知己了,越聊越投机,也越信任“小龙人”了。
从公园出来,“小龙人”又要带丁丁去自己的家里玩。丁丁以为,“小龙人”对自己这么好,去他家里玩也可以,于是一口答应了。
“小龙人”不是带着丁丁朝家里走,而是领着他走进了一条深巷。这时又出来了两个青年,他们将丁丁绑了起来,后来把他卖了。
这两个悲剧的发生,不能不说跟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差有关系。如果孩子们有足够的警惕性,不轻易相信别人,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一次,一些中国的小朋友同外国的小朋友,—起去荒野学习生存技能。当中国小朋友事先询问一位外国领队要准备什么东西时,领队回答,要准备“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巧”。因为,他知道,中国小朋友的物质准备已由父母悉心照料,哪怕一个棉签都不会短缺,但也正因为如此,大多数中国孩子自我保护的锻炼机会从小就被有意无意地剥夺了。于是,在中国青少年的素质储备中,自我保护的意识、方法和技巧,大多形成了严重的短缺,乃至空白。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呢?
1要教孩子学会识别诱惑。让孩子知道坏人在实施其作案计划时,总是装作一副善良的样子,一般来说,他们会找各种各样的有利于你、帮助你的借口,利用人们的虚荣、贪财心理,送礼品和钱物,或者说可以引荐你去参加歌唱比赛等小恩小惠,使你渐渐地钻入圈套。要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些小恩小惠只不过是坏蛋的诱饵而已,看透了这个就不会成为“上钩的小鱼”了。
2教孩子勇敢地说“不”。虽然要让孩子礼貌待人,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但是,在有人威逼孩子做有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情、父母老师不允许做的事情,或者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时,要大声勇敢地说出“不”,明确表示拒绝之意,然后离开。
3让孩子明白自我保护与自私自利是不同的。自我保护是在保护自己正当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这种行为不是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的。父母应该和孩子探讨这样一些问题。比如:“如果在公交车上,发现了一个贼正在偷别人的钱包,应该怎么做才能既维护了正义,又不使自己受到伤害?”“如果有小朋友落水了,你又不会游泳,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既救了朋友又保护了自己?”
例如,2003年3月,在石家庄市民心河畔就发生过三个孩子相继落水身亡的事件,其中两个孩子都是为了去救落水的同伴却又方法不当而滑入水中。所以,当青少年想要承担社会责任时,应该先想想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应付该类事情,切不能再发生像上面一类的惨剧。
4教孩子少去不安全的地方。青春期的孩子们好奇心理很强,比较喜欢“探险”,但是父母要约束他们,不准他们单独到陌生的地方,实在想去的话要由父母监护才可以。孩子外出时要说明去向,在外边也要时常与父母保持联系。遇到麻烦找警察,假如警察不在附近,还可以向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的工作人员求助,但是不要轻易向路边的人求助。
总之,要告诉孩子,一个人只有时刻保持谨慎的状态,小心地对待自己的生活,懂得防患于未然,才能保证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状态。要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上虽然还是好人占大多数,但是坏人会在自己一不小心的时候加害于人的,所以,要懂得用“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环境。
【把握培养关键点】
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危险。人在这个充满危险的世界上生存,显得多么脆弱,特别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所以父母应该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让孩子远离性侵害
父母关心孩子的性健康,等于给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马文会
2005年暑假,甘肃省陇中地区C镇小学一位姓杨的老师被逮捕,这在这个不大的小镇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杨某强奸、猥亵低年级女学生的丑行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个反面话题。
杨某的恶行败露缘自几位家长的义愤之举。其中一位家长发现孩子不对劲,并再三追问后才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并得知与自己孩子有着相同遭遇的孩子不在少数。于是他联合几位受害学生的家长把这个披着教师外衣的“狼”告到了县公安局。
11岁的红红就是受害者之一。在杨某听说有些学生要告自己时,专门给红红买了两箱饮料试图堵嘴,但红红的父母没有答应。
令人感到吃惊的是,杨某的罪恶延续并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两个受害学生。一位初三刚毕业的女学生告诉记者,就在她上五年级的时候,已经从同学们的口中知道了杨老师的这个“毛病”。杨某“下手”的对象基本上是一些八到十二、三岁的女学生,而且时间长达四五年之久。每当有女学生从杨某的办公室头发松散、脸色红红地回到教室时,同班同学都知道杨某又干了那种见不得人的“勾当”,但谁都不敢声张。
长期以来,中国人讳于谈性,性教育迟缓滞后。一些孩子甚至认为别人性侵犯自己是一种“友善”的表示,或者是由于自己犯了错误而受到的“惩罚”。孩子们都害怕出了事后受到家长的责骂,给家庭带来悲剧的后果,因此默默做出牺牲,独自承受性侵害带来的伤害。
许多家长认为,猥亵儿童往往是陌生人所为,只要告诉孩子注意自身的安全,不要到偏僻的地方和陌生人交往就可以预防性侵害的发生。其实,许多性侵犯都发生在熟人之间,大约有近7成受侵犯的儿童和侵犯者相互认识。
许多儿童遭受性侵害的过程,并不一定是被“暴力”占有,许多是被“温柔”吸引。这也是儿童性侵害最令人痛心的地方。侵害者通常是儿童所认识、相信的人,有的侵害者充分利用了儿童的信任和崇拜进行伤害,比如国内某著名歌星猥亵多名儿童案;有的利用儿童需要别人关爱的善良本质和对大人权威的恐惧,对儿童由一般爱的表达到性的活动,比如北京朝阳区某小学教师来某先后六次对四名九岁儿童进行猥亵。
正因为性侵害披了五彩的“外衣”,往往使儿童感到一种背叛的困惑,觉得是自己的错,因为一开始没有强烈地拒绝,或自己因为生理的愉悦而有罪恶感。即使儿童感觉到那是不对的游戏,但当侵害者说这没什么时,儿童也只有顺从了。
成人被性侵害后,如遇到露阴癖、接到猥亵电话、被偷窥、被言词骚扰等,可能造成暂时性的情绪不稳定。可对于经历严重性侵害的儿童来说,所遭受到的就不只是身体上的伤害,即使犯罪分子受到严惩,也无法抹去深刻在他们心理和精神上的创伤。据调查,这种年少时的性伤害,常使受害人长期处于畏惧、压抑、负罪等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中,造成日后身体上或精神上的疾病,如头痛、头昏、失眠、烦躁、注意力下降、学习成绩滑坡等,尤其稍大一些的儿童常常慑于对方的恐吓、父母的打骂或者同学的歧视而不敢声张,自己默默地承受着这巨大的精神压力,更加重了心理障碍,甚至发展为神经症。此类受过性伤害的女孩,长大结婚后对性生活大多持恐惧心理,有的从此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寻机报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在身体上孩子们受到的伤害有时也是很严重的。生殖器官红肿、疼痛、流血等现象会损害儿童的健康,严重者还会怀孕,染上性病等。
有的家长认为,受到性侵害的都是穿着暴露的年轻女子,实际上,不同年龄的人都有可能受到性侵害的威胁。据说,每4个女孩子在18岁之前就有一个遭受过性侵犯,每10个男孩子中也有一个。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社会经验较少,体力又很有限,最容易成为“色狼”攻击的对象,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增强孩子的防范意识,让孩子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让弱小的心灵免受伤害、远离性侵犯。
父母要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身体的自主权,尤其是身体上一些较隐密的部分,如乳房、胸部、肚子、阴部、大腿等,这些部分通常包装在服装里面,如果有人(特别是大人或异性)以手或身体其他部位故意侵犯你的这些部位,就有可能是性骚扰了。另外有一种情况,可能是他人暴露自己的性器官要你看或摸,这也是性骚扰。
父母要告诉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如果遭受性骚扰,一定要设法离开或求救,如果已经发生了,事后也一定要告诉父母或老师,因为对方那种行为是犯法的,父母或老师可以报警处理。同时要教育孩子学会保护自己,避免遭到性侵害或性伤害;坐电梯时留意不要与陌生人单独进同一个电梯;回家打开楼下大门后也不要单独与陌生人一起上楼;去公园玩的时候也不要单独走到人少的角落,不要单独到公园的厕所;这些地方都是让歹徒容易得逞的受伤害场所。告诉孩子如果遇到歹徒要对你性侵害或性伤害,要冷静设法脱离,要设法求救,能避免则避免。万一事情已经发生了,要勇敢,并告诉父母或老师(选其中最值得信任者),因为最好上一趟医院检查,预防传染病或怀孕的可能。千万不要让事情一再重演。
【把握培养关键点】
在遮遮掩掩的性教育环境中,孩子们性知识缺乏,对性暴力和自己身体的自主权认识模糊,往往在遭受性侵犯后不知道怎么办。父母要教育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避免遭到性侵害或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