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披上“糊涂”的外衣
糊涂处世,收敛智慧,让人认为你无能忽略你的存在,关键之时,不动声色先发制人,使人不知云里雾里。
人生在世,不应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该糊涂时就糊涂,该聪明时就聪明,小事糊涂,不要小聪明,关键时刻,才表现出大智大谋。
沉默是金,大智若愚是智者的自保方式。无论才能有多高,都要善于隐匿。
清代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刻有一枚图章,上面刻的是四个篆字:“难得糊涂”。所谓“难得糊涂”实际上再清楚不过了。正因为他看得太明白、太清楚、太透彻,却又对个中缘由无法解释,倘若解释了,更生烦恼,于是便装起糊涂,寻求逃遁之术。
现实人生确实有许多事不能太认真,太较劲。特别是涉及到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太认真,不是扯着胳膊,就是动了筋骨,越搞越复杂,越搅越乱乎。顺其自然,装一次糊涂,不丧失原则和人格;或为了公众为了长远,哪怕暂时忍一忍,受点委屈,也值得,心中有数(树),就不是荒山。
“难得糊涂”作为“牢骚气”,原本就是由“不公平”而发的。世道不公,人事不公,待遇不公,要想铲除种种不公,又不可能,或自己无能,那就只能祭起这面“糊涂主义”的旗帜,为自己遮盖起心中的不平。假如能像济公那样任人说他疯笑他癫,而他本人则毫不介意,照样酒肉穿肠过,“哪有不平哪有我”,专捡达官显贵“开涮”,专替穷苦人、弱者寻公道,我行我素,自得其乐。这种癫狂,半醒半醉,亦醉亦醒,也不失为一种“糊涂”。这种糊涂真正是“参”透、“悟”透了。所以当你直面现实,要学笑容可掬的大肚弥勒佛,“笑天下可笑之人,容天下难容之事”那就会进入一种超然的境界。
中国古代的道家和儒家都主张“大智若愚”,而且要“守愚”。愚并非真愚,大智若愚的人给人的印象是:虚怀若谷,宽厚敦和,不露锋芒,甚至有点木讷。其实在“若愚”背后,隐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大智若愚,这是兵家的计谋,也是处世的方略。
古人以为做一个真正明智的人,“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什么叫“能不察”呢?就是在一群人中,唯有自己洞察了这件事的本质,而又偏偏有人不愿你把事实的真相说出来,于是只好装作不知,以免自己的智慧太过而遭不测。
春秋时,齐国有位智者叫隰斯弥。当时当权的大夫是田成子,颇有窃国之心。一次,田成子邀他谈话时,两人一起登临高台浏览景色,东西北三面平野广阔,风光尽收眼底,唯南面却有一片隰斯弥家的树林蓊蓊郁郁,挡住了他们的视线。隰斯弥在谈话结束后回到家里,立即叫家仆带上斧锯去砍树林。可是刚砍了几棵,他又叫仆人停手,赶快回家。家人望着他感到莫名其妙,问他为什么颠三倒四的?隰斯弥说:“国之野唯我家一片树林突兀而列,从田成子的表情看,他是不会高兴的,所以我回家来急急忙忙地想要砍掉。可是后来一转念,当时田成子并没有说过任何表示不满的话,相反倒十分的笼络我。田成子是一个非常有心计的人,他正野心勃勃要谋取国位,很怕有比他高明的人看穿他的心思。在这种情况下,我如果把树砍了,就表明了我有知微察着的能力,那就会使他对我产生戒心。所以不砍树,表明不知道他的心思,就算有小罪而可避害;而砍了树,表明我能知人所不言,这个祸闯得可就太大啦!”
这是一种典型的自保之术,所谓“察见渊鱼者不祥”是也。如果过份地强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它也自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尤其是作为有一定地位的领导者,对下属如果采取令人人自危的考察术,就必须审察有度。
唐太宗有一次为了审察手下的文官中是否有贪官污吏,悄悄地叫心腹拿了国库绢去试贿。有一个管宫门的官吏不知,受了一匹,立即被太宗抓起说要处死。大臣裴矩就对太宗说,这种考察方法不义,是陷人于法。明明是你叫人去送给他的,反过来又说人家受贿,这不是用计害人吗?这样下去,将来还有谁敢上朝做官呢?太宗听了,自感无言以对,于是召集文武,宣布自己的过错,以安抚人心。
所以古人说:洞察以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说的就是精于察人而产生的副作用,即“好丑在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而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这也可说是古人在辩证法上的“活学活用”了。所谓“大智若愚”就可作如是观吧。
人一生不应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该糊涂时糊涂,该聪明时聪明。有句成语“吕端大事不糊涂”,说的正是小事装糊涂,不耍小聪明,而在关键时刻,才表现出大智大谋。
中国古代这样的大智若愚者是很多的,宋代宰相韩琦以品性端庄着称,遵循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生活准则,从来不曾因为有胆量而被人称许过,可是在下面两件事上的神通广大,才是他“真人不露相”的注脚。对于这样的老好人谁会防范呢?他因此而在无声无息中做了两件大事:
当宋英宗刚死的时候,朝臣急忙召太子进宫,太子还没到,英宗的手又动一下,宰相曾公亮吓了一跳,急忙告诉宰相韩琦,想停下来不再去召太子进宫。韩琦拒绝说:“先帝要是再活过来,就是一位太上皇。”韩琦越发催促人们召太子,从而避免了权力之争。
担任入内都知职务的任守忠为人奸邪,反复无常,秘密探听东西宫的情况,在皇帝和太后间进行离间。有一天韩琦出了一道空头敕书,参政欧阳修已经签了字,参政赵概感到很为难,不知怎么办才好,欧阳修说:“只要写出来,韩公一定有自己的说法。”韩琦坐在政事堂,用未经中书省而直接下达的文书把任守忠传来,让他站在庭中,指责他说:“你的罪过应当判死刑,现在贬官为蕲州团练副使,由蕲州发置。”韩琦拿出了空头敕书填写上,派使臣当天就把任守忠押走了。
要是换上另外的爱耍弄权术的人,任守忠会轻易就范吗?显然不会,因为他也相信一贯诚实的韩琦的说法,不会怀疑其中有诈。这样韩琦轻易除去了蠹虫,而仍然不失忠厚。所以大智若愚实在是一种人生的最高修养,也是一种人生大谋略。大智若愚的人总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南朝梁人羊侃,字祖忻,泰山梁父人。开始做北朝魏国的泰山太守。他的祖父羊规曾经是宋高祖的祭酒从事,所以羊侃想回到南方来。归途中,走到涟口这个地方,大摆宴席。有个人名叫张孺才,喝醉了,在船上失了火,烧了70多艘船,烧掉金银财物不可计数。羊侃听说了,根本不放在心上,还是要大家继续喝酒。孺才既惭愧,又恐惧,就逃跑了。羊侃派人去安慰他,并把他找回来,仍然像从前一样对待他。后来羊侃回到南朝,做了梁武帝的军司马。
晋代人裴遐在东平将军周馥的家里作客。裴遐和人下棋,周馥的司马劝酒,裴遐正玩在兴头上,所以递过来的酒没有及时喝。司马很生气,以为轻慢了他,就顺手拖了裴遐一下,结果把裴遐拖倒在地。旁边的人都吓了一跳,以为这种难堪是难以忍受的。谁知裴遐慢慢爬起来,坐到座位上,举止不变,表情安详,若无其事地继续下棋。王衍后来问裴遐,当时为什么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裴遐回答说:“仅仅是因为我当时糊涂。”
大智若愚,从一个角度来说,也可理解为小事愚,大事明。这确实是一种很高的修养。所谓愚,并非自我欺骗,或自我麻醉,而是有意糊涂。该糊涂的时候,就不要顾忌自己的面子、自己的学识、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权势,一定要糊涂;而该聪明、清醒的时候,则一定要聪明。由聪明而转糊涂,由糊涂而转聪明,则必左右逢源,不为烦恼所扰,不为人事所累,这样你也必会有一个幸福、快乐、成功的人生。
2.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把自己的优势藏起来,充分显示自己的短处、弱点,而使对手上当,放松警戒,也是以装糊涂来迷惑对方,从而达到成功的目的。
匿强显弱,需要很大的忍耐力,先丢脸先失败,经过一番痛苦的忍耐,而达到最后的成功。
在暗处观察明处自然容易看清楚,身处世外,以静制动,方可以后发制人。聪明的人,懂得先静如处子,后动如脱兔,才能控制事态的发展。
把自己的优势藏起来,充分显示自己的短处弱点,从而使对手上当,放松警戒,也是以装糊涂来迷惑对方,从而达到成功的目的。
隋朝大将贺若弼准备攻取京口(今镇江),先以老马多不好使唤为借口,买陈国船然后藏起来,又买破船五六十艘,放在港中。陈国人窥见到这些破船,就认为中原没有好船。贺若弼又命令沿江巡防的军队交接班时,都必须集中到广陵(今扬州),并在广陵大列旗帜,旷野支帐。陈国人以为隋国的大军开来了,立即派出军队,做好战斗准备。过后才知道并无此事,原来是江防人员交接班,就不再戒备了。这时贺若弼又沿江渔猎,人马喧噪,声势不小,陈国人以为对方是在打渔,仍无动于衷。等到贺若弼的军队渡过了长江,陈国人还始终没有察觉。
司马懿装病夺权是一则有名的故事,目的在于迷惑对方,使其放松戒备,然后暗中图事,一俟机会成熟,便原形毕露。
魏明帝时,曹爽和司马懿同执朝政。司马懿被升做太傅,其实是明升暗降,军政大权落入曹爽家族。司马懿见此情景,便假装生病,闲居家中等待时机。
曹爽骄横专权,不可一世,唯独担心司马氏。正值李胜升任青州刺史,曹爽便叫他去司马府辞行,实为探听虚实。司马懿明析实情,就摘掉帽子,散开头发,拥被坐在床上,假装重病,然后请李胜入见。
李胜拜见过后,说:“一向不见太傅,谁想病到这般。现在小子调做青州刺史,特来向太傅辞行。”
司马懿佯答:“并州靠近北方,务必要小心啊!”
李胜说:“我是往青州,不是并州!”
司马懿笑着说:“你从并州来的?”
李胜大声说:“是山东的青州!”
司马懿笑了起来:“是青州来的?”
李胜心想:这老头儿怎么病得这般厉害?都聋了。
“拿笔来!”李胜吩咐,并写了字给他看。
司马懿看了才明白,笑着说:“我差不多耳都病聋了!”手指指口,侍女即给他喝汤,他用口去饮,又泻了满床,噎了一番,才说:“我老了,病得又如此沉重,怕活不了几天了。我的两个孩子又不成才,望先生训导他们,如果见了曹大将军,千万请他照顾!”说完又倒在床上,喘息起来。
李胜拜辞回去,将情况报告给曹爽,曹爽大喜,说:“此老若死,我就可以放心了。”从此对司马懿不加防范。
司马懿见李胜走了,就起身告诉两个儿子说:“从此曹爽对我真的放心了,只等他出城打猎的时候,再给点利害让他尝尝。”
不久,曹爽护驾,陪同明帝拜谒祖先。司马懿立即召集昔日的部下,率领家将,占领了武器库,威胁太后,削除曹爽羽翼,然后又骗曹爽,说只要交出兵权,并不加害他。等局势稳定了,就把百爽及其党羽统统处斩,从此,司马氏掌握了魏朝军政大权。
“匿强显弱”,需要很大的忍耐力,争强好胜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这要先丢脸、先失败,经过一番痛苦的忍耐,而达到最后的成功。
3.见人不可全抛一片心
朋友之间相处,特别是好朋友之间也需要掌握好分寸、火候,若即若离,不失为一种和谐之交。
交友是人生一大乐趣,一旦遇到知己,便想越来越好。这种愿望是好的,但做法不足取。道家“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小国寡民”思想是一种极端的疏远,不可取,但也不宜过分亲密,到了不分你我的亲近程度。凡过分亲密必生摩擦,出矛盾,于是出言不逊,棍棒相加,你长我短,揭老底,戳痛点,鸡犬不宁。调查一下邻里关系不和谐的人家,你会发现他们大都曾经有过亲密无间的往来史。所以朋友之间相处,特别是好朋友之间也需要掌握好分寸、火候,若即若离,不失为一种和谐之交。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是庄子在论述交友之道时说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交朋友要保持水一般的细水长流滋味。如何理解这句话呢?就是说朋友之间的关系不可太过密切,比如你有事去找朋友,到朋友屋前时,恰好听到里面有人在和朋友交谈,这时你该怎么办?有人会想,既然是朋友,干脆推门进去就是了。其实不然,虽然是朋友,但你冒昧而入,打搅了人家谈话,其效果一定是好的吗?因此,你应该悄悄离去,另外再找合适的机会。或者去朋友家拜访之前先打个电话约好时间,而不能认为是朋友就可以随时登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你们的朋友关系的纽带一定很牢固持久。
“小人之交甘如饴”,是讲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果像水一样,淡淡地细水长流,永远都不会感到厌倦,友情会长久持续。倘若像甘饴一般地粘住对方,开始交往时一定很好,时间久了关系就会疏远。因此,交朋友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给自己同时也给对方留下回味的余地。
《菜根谭》的作者洪自诚在论交友时也说:“交友须带三分侠气。”
侠气须压制三分,即与朋友相处,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过分地亲密,如果侠气发挥到了八分、十分的地步,往往容易造成两败俱伤,如此友谊便无法永久持续。
交友的秘诀是什么呢?孔子告诫说:“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即朋友有错,须以诚心来忠告劝导他,如果对方听不进去,就不必再多说了。如果一味地说教,可能会引起对方厌恶,甚至会引起相反的效果。那些对朋友的缺点孰视无睹,或是装作不知道的人,是没有资格与他人交往的。既是朋友,则须尽朋友之道,应该有一次的劝告,若一再劝导,可能会引起对方反感。所以听不听你的忠告,完全凭对方的判断力。因此必须尊重他人的自主性,不可一味地劝说,这就是所谓的“君子之交”。
当然,要想友谊长存,温良恭俭的谦和之德与礼貌之举,是必不可少的。不过,朋友之间倘太重礼让,老是打躬作揖,自贬而崇人,则恐怕更加糟糕。所以朋友间的交往要恰如其分,不强交,不苟绝,不面誉以求新,不愉悦以苟合,其关系的处理,恐怕用得上这副对联:
“大挺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也就是“君子为人,和而不流”,这就是小事“和”大事“不流”。所以,一味地糊涂也是不对的,应该在交友时有个底限。
朋友之间,在非原则问题上谦和礼让,宽厚仁慈,多点糊涂,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则应保持清醒,一团和气。见不义不善之举应阻之正之,如力不至此,亦应做到不助之。如果明明知道有人在行不义不善之事,却因他是长辈、上司、朋友,即默而容之,这就是一种很自私的趋避。有时候,立定了脚跟做人,的确是会冒风险的,也可能会受到暂时的委屈,受到别人的误解,但是这种公正的品德,最终会赢得人们的尊敬。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在朝间与吏部尚书唐俭下棋。唐俭是个直性子的人,平时不善逢迎,又好逞强。与皇帝下棋却使出自己的浑身解数,架炮跳马,把唐太宗的棋打了个落花流水。唐太宗心中大怒,想起他平时种种的不敬,更是无法抑制自己,立即下令贬唐俭为潭州刺史,还不甘休,又找了尉迟恭来,对他说,唐俭对我这样不敬,我要借他而诫百官。不过现在尚无具体的罪名可定,你去他家一次,听他是否对我的处理有怨言。若有,即可以此定他的死罪!尉迟恭听后,觉得太宗这种张网杀人的做法太过分,所以当第二天太宗召他问唐俭的情况时,尉迟恭迟迟不肯回答。只是说,陛下,请你好好考虑考虑这件事,到底该怎样处理。唐太宗气极了,把手中的玉版狠狠地朝地下一摔,转身就走,尉迟恭见了,也只好退下。
唐太宗回去后,一来冷静后自觉无理,二来也是为了挽回面子,于是大开宴会,召三品官入席,自己则主宴并宣布道:“今天请大家来,是为了表彰尉迟恭的品行。由于尉迟恭的劝谏,唐俭得以免死,使他有再生之幸;我也由此免了枉杀的罪名,并教我以知过即改的品德,尉迟恭自己也免去了说假话冤屈人的罪过,得到了忠直的荣誉。因此赐尉迟恭绸缎千匹。”
唐太宗这样做,当然主要还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明正”;同时,他也感谢尉迟恭。假使尉迟恭真的按他的话去陷害唐俭而致其死,又安知唐太宗肯“正”起来,不治罪尉迟恭呢?与朋友相处也是一样,如果是真心待人,就应该对他加以爱护,不但帮助他渡过种种的难关,而且也要帮助他克服种种弱点,天长日久,朋友们自然会了解你的为人和品格,包括自己的上司和同事。
4.心平气和,难得糊涂
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人若精明,确能占得不少便宜,但太过精明,别人也必定会以精明加以防范,精明的人往往看不到这一点。精明的人,可以精明一次,也可以精明两次,但很少有人能精明过三次的;因为一次精明是启发:二次精明是教训,三次精明就是警惕啊!
人们在交往中,常常喜欢与单纯的人交往。与单纯的人交往放松、自然,不用费尽心机,提高警惕;这倒不是说单纯的人是傻子,是可以随意欺骗与捉弄的,而是说他心地纯净、宁和、淡泊,他也懂得很多,想得很深,看得很透,他把他的心智放在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这就是荀子所说的那种人:温和如玉,完美纯正。
然而,与精明的人交往,就得时时小心,处处提防,稍有不慎就会落入泥淖和陷阶中。交往得越久,相处得越深,就越是感到被欺骗、被愚弄,当然也就越是不自在。如果没有办法还得与他交往,那么他就会以精明手腕去对付他。这正应了郑板桥的一句话: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真是算尽自家耳!
曾国藩是一个精明的人,他弟弟曾国荃也是一个精明的人,他们就因为精明吃过不少亏。
对于读书人,曾国藩还能以诚相待,他说:“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但是对于官场的交接,他们兄弟却不堪应付。他们懂得人情世故,但亦怀着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碰壁。这是很自然的,你对人诚恳,人也对你诚恳;你对人诡秘,人也对你诡秘;你对人一肚子不合时宜,人也会对你一肚子不合时宜。
而曾国藩的朋友迪安有一个优点,就是全然不懂人情世故,虽然他也有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但他却一味浑含,永不显露,所以他能悠然自得,安然无恙。而曾国藩兄弟却时时发露,总喜欢议论和表现,处处显露精明,其实处处不精明。曾国藩提醒曾国荃:这终究不是载福之道,很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灾难。
到了后来,曾国藩似乎有所领悟,他在给湖北巡抚胡林翼的信中写道:“惟忘机可以消众机,惟懵懂可以拔(消除)不祥。”但很遗憾,他未能身体力行。
所以,为学不可不精,为人不可大精,还是糊涂一点的好。
然而让精明的人糊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他经历很多人和事,受过很多挫折和磨难,否则他是不会糊涂的。郑板桥不是已经说过了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返糊涂更难。但也只有进到这一层境界,才能明白其实人生很简单。
5.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顾全大局,舍卒保车是一种深远的谋略,从糊涂三十六计角度看,就是一种以屈求伸、以退为进的策略,是一种宽柔的智慧。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成就大事业,不惜在名誉上遭受沾污。
生意场上要做到顾全大局,就必须临危不乱,关键时刻不能患得患失于小益小利,要善于分清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能够舍卒保车。为了更大更长远的利益舍弃眼前的利益。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人世间的事情,有了付出才有回报,没有无回报的付出,也没有无付出的回报。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大,只想别人给予自己,那么得到的源泉终将枯竭。
春秋末年,齐国的国君荒淫无道,横征暴敛。齐国的贵族田成子看到这种情况后,对他的僚属说:公室用这种榨取的手段,虽然得到了不少财富,但这种取是“取之犹舍也”。仓储虽实,但国有不固,终是“嫁衣”。于是田成子制作了大、小两种斗,大开自己的仓储接待饥民,用大斗出借谷用小斗回收还来的谷米,“予民于惠”。于是齐国人民不肯再为公室种田效力而投奔于田成子门下,一时“民归之如流水”。田成子用这种大斗出小斗进的方式,借出的是粮食,收进的是民心,貌似给予,实则得到。果然,齐国国君宝座最后为田氏家族所得。
史学家范晔说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不知与之为取。”正是对这种得失观的精典概括。
得与失互为转化的效果,有时也并不是马上就可以见到的,但懂得其中奥妙的人,会掌握取舍的主动权,让它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是一个以养士闻名的相国。由于待土十分真诚,孟尝君感动了一个具真才实学而十分落魄的叫冯援的士人。冯援在受到孟尝君的礼遇后,决心为他效力。
一次,孟尝君要人为他到其封地薛邑讨债,问谁肯去?冯援说我愿去,但不知用催讨回来的钱,需要买什么东西?孟尝君说就买点我们家没有的东西吧!冯援领命而去。到了薛邑后,他见到老百姓的生活十分穷困。听说孟尝君的讨债使者来了,百姓都愤愤有怨言。于是,他召集了邑中居民,对大家说:孟尝君知道大家生活困难,这次特意派我来告诉大家,以前的欠债一律作废,利息也不用偿还了,孟尝君叫我把债券也带来了,今天当着大伙的面,我把它烧毁,从今以后,再不催还。说着,冯援果真点起一把火,把债券都烧完了。薛邑的百姓没有料到孟尝君竟如此仁义,个个感激涕零。冯援回来后,孟尝君问他讨的利钱呢?冯援回答说:不但利钱没讨回,借债的债券也烧了。孟尝君便大不高兴,冯谖对他说:您不是要我买家中没有的东西回来吗,我已经给您买回来了,这就是“义”。焚券示义,这对您收归民心是大有好处的啊!
果然,数年后,孟尝君被人谮谗,齐相不保,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薛邑的百姓听说恩公孟尝君回来了,全城出动,夹道欢迎,表示坚决拥护他,跟着他走。孟尝君至为感动,这时才体会到冯援的“示义”苦心。
这就叫“好与者,必多取”,小的损失可以换取大的利益。
6.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别人曾经犯过的错误要学会忘记。“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些深含辩证法的哲理都是治国、安邦、平天下的正“道”。
身为领导者,如何用人,用什么样的人,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那些想成就一番事业的领导来说。人无完人,身为领导者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对于部下的缺点,如果无碍大局,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吹毛求疵。对部下的长处,要大胆使用,对部下的短处,应该装装湖涂。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使他们不至因为一些小节而抑制聪明才智的发挥。
吕蒙是东吴的大将,当时镇守陆口。陆口隔江与荆州相望。关公在刘备、孔明入川后,独挡一面,把守荆州一隅,后来他主动出击,把百军占领的襄阳也打下了,水淹七军,擒获了曹操的勇将于禁、庞德,一时声威震天。关公战线过长,心有隐忧,陆口守将是名将吕蒙,他不敢抽空荆州的兵力去援打樊城。魏、蜀、吴其时在这几个城池展开了混战:关公乘机袭击曹营,可东吴对他虎视眈眈,关公的袭击惊动了许都,曹军暂时又与东吴联手,协助东吴兵进攻关公。孙权在此情势下决心进攻荆州,他让弟孙皎与吕蒙共作领军之将,吕蒙说了这番话:“主公若以蒙可用则独用蒙;若以叔明可用则独用叔明。”
孙权听了吕蒙的意见,恍然大悟,便拜吕蒙为大都督,总制江东诸路军马;孙皎在后方接应粮草,与指挥权毫不搭界。
独用吕蒙,东吴兵偷袭了荆州;失去了荆州,关公军心涣散,给养断绝,终致麦城败绩,英雄授首!
吕蒙取得胜利,与孙权的信任密不可分。领导者对此应有所领悟。一般人都有自尊心和荣誉感。当人的自尊心受到尊重时,就会产生一种向心力、合作感,就会与他人保持和谐一致的行动;但当人的自尊心受到侵犯时,就会本能地产生一种离心力和强烈的情绪冲动;过度的刺激和过渡的情绪作用,都会对他产生极为不良的后果。因此,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格、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才能团结别人,并受到别人的尊重。领导者要带头尊重人,使组织内部人人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从而和睦友好相处,齐心协力完成组织的共同任务。
一般人都有自信心,都有成就感,都抱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做好某项事情的心情和愿望,领导者在量才授职之后,应该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大胆地开展工作。用人不疑,给人以信任,当然,这种信任不是盲目的、无根据的,而是经过仔细的观察和审慎的选择。由此可见,信任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那些在用人上嘀嘀咕咕、将信将疑、顾虑重重的人,是不符合用人原则的。
用人不疑,就是给人以充分的信任,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让他独立地发挥才干,既委之以事,就要有放手让权的气魄。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大臣乐羊率军去攻打中山国。因为中山国国君的重臣乐舒恰恰是乐羊的儿子,所以朝廷中私议颇多,认为乐羊虽会打仗,但这次可能不会全心全意为国尽忠了。乐羊在抵达中山国后,决定用围而不战的战术攻城,所以一连数月,不动一兵一卒。于是私议成了朝议,弹劾他的奏章像雪片似的飞到了魏文候的手中。魏文候不动声色,反而派遣专使带着礼品、酒食远道而去慰问乐羊,犒劳他指挥的军队。流言更加沸腾,魏文侯索性大兴土木,给乐羊建了一座漂亮的别墅。终于,乐羊按计划攻克了中山国,得胜回朝。魏文候特意为乐羊举行盛大的庆功酒宴,并赏给了乐羊一个密封的钱箱。乐羊回到家后打开一看,不禁感动万分,原来,箱子里装的不是魏文侯赏给他的金银绸缎,而是满满一箱攻中山国时大臣们弹劾他的秘密奏章。乐羊这才明白,如果不是魏文侯的全力庇护,不是魏文侯对他的这种超乎寻常的信任,不要说攻打中山国的任务不能完成,就是自己的性命,恐怕也难以保住了。
由上述可见,做到用人以信、用人不疑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除了能运用自己的权力给人创造发挥才干的条件外,还要能在流言如矢的情况下,持信而不移。并且在遇到困境时,能与下属同甘苦,共患难,并不只是以消极的态度等待其发挥才干、创造佳绩,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其中,增强其信心,扶助其毅力,以其事以代其成。因此,这种用人以信的品德,同时也体现为宽广的胸怀、临难不苟的气度、高瞻远瞩的眼光。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用人用到魏文侯、秦穆公那样的水平,那是不会发愁求不到贤才的。
7.淡泊名利,做自己的主人
人千万不要被欲望所驱使,心灵一旦为欲望所侵蚀,就会深陷其中,为欲望所吞灭。须知,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在现实中追求人生目的,才会活得快乐。
身处顺境而不骄矜,身处逆境而不颓废。有德行的人,修身必须排除外界的干扰;提高道德修养,必须节俭。
不淡泊名利,就不能确立自己的志向;不排除外界的干扰,就不能有所前进。学必须静下来,才干来自于学,不学就不能增长自己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习有所成就,怠惰就无法振作精神,急于求成就不能陶冶情操。
光阴似箭,意志随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消沉,最后像枝叶一样枯落。多数人不能继承先祖的事业,到头来含悲空守着一个穷困的家庭,那时悔恨也来不及了。
一个人的志向应当高尚远大,仰慕前辈的贤者,断绝欲念,抛弃一切羁绊。好学而希望成才的志向,长存于心中,无所隐蔽,使人有所感觉。
要能屈能伸,去掉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虚心向人请教。抛弃掉疑恨,虽然有时受到挫折,也无损于高雅的情趣,何必担心达不到目的呢?
如果意志不坚定、意气不激昂,那就会碌碌无为,默默无闻,不能超凡脱俗,永远处于平庸的地位,甚至沦为下游。
(1)糊涂一分,便超脱十分
《庄子》中指出“穷亦乐,通亦乐”。这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穷”,是指贫穷;“通”,是指富裕。庄子认为,凡事顺应境遇,不去强求,才能过着自由安乐的生活。这是一种顺应命运,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无论顺境或是逆境,人都应该保持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贫穷时能知足常乐,安贫乐道。尤其是如今人们生活不太富裕的时候,更要达观一些,不羡慕那些光环下的明星或宽裕的个体户,不抱怨自己命运不济。
《菜根谭》中指出:“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在人生旅程中,如果什么事都减省一些,便能超越琐事的羁绊。简言之,即一个人不要太贪心。又指出:“比如减少交际应酬,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减少口舌,可以少受责难;减少判断,可以减轻心理负担;减少智慧,可以保全本真;不去减省而一味地增加的人,可谓作茧自缚。”
人们无论做什么事,均有不得不增加的倾向。其实,只要减省某些部分,大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倘若这里也想插一手,那里也要兼顾,就不得不动脑筋,过度地使用智慧,容易产生奸邪欺诈。所以只要凡事稍微减省些,便能回复本来的人性,即“返朴归真”。
《呻吟语》的作者吕新吾也说过:“福莫大于无祸,祸莫大于求福”。意即没有不幸的灾祸降临,就是最大的幸福。一天到晚四处钻营的人,比任何人都更加不幸。
所以,人千万不要为欲望所驱使。而应淡泊名利,做自己的主人。
(2)宋辱毁誉不上心
人大都渴望和追求荣誉、地位、面子,为拥有它而自豪、幸福;人都不想受辱,为反抗屈辱甚至可以生命为代价。所以,现实人生便出现了各种各样争取荣誉的人,形形色色的反抗屈辱的勇者和斗士;也有为争宠、争荣不惜出卖灵魂、丧失人格的势利小人。当然,也有人把荣誉看得很淡,甘做所谓“荣辱毁誉不上心”的清闲、散淡者。
他们对客观的、外在的出身、家世、钱财、生死、容貌都看得很淡泊,他们追求的是精神的超脱、洒脱,正所谓“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看窗外花开花落”。庄子曰:“荣辱立然后睹所病”。其意是说,人们心中有了荣辱的念头之后,就可以看到种种忧心的事情。过分关心个人的荣辱得失,就只能忧虑烦恼,无法摆脱。他在《徐无鬼》篇中说:“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势物之徒乐变。”大意是说:追求钱财的人因钱财积累不多而忧愁,贪心者永不满足;追求地位的人常因职位还不高而暗自悲伤;迷恋权势的人,特别喜欢社会动荡,以便从中扩大自己的权势。同时庄子也从正面阐述其观点。他说:“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大意是:不追求官爵的人,不因为高官厚禄而喜不自禁;不因为前途无望穷困贫乏而随波逐流,趋势媚俗,荣辱面前一样达观,所以他也就无所谓忧愁。所以庄子主张“至誉无誉”。也就是说,在他看来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把荣誉看得很淡很轻,名誉、地位、声望都算不得什么,即使行善做好事也不要留名。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四十六章》所说的这句话就是告诫人们要懂得荣辱的分寸。知道满足就不会受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不幸。又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不知足是最大的祸患,贪得无厌是最大的罪过。把钱财、家世、容貌视为荣辱标准的人,一般都不知足,越有越想有,越有欲望越盛;欲望太盛,就会生出邪念,为拥有更多的财权欲而不择手段。由敬财、爱财而贪财、聚财、敛财,甚至于见钱眼开、巧取豪夺、唯利是图、谋财害命。这样离灾祸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