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教子禅方——好父母必读的90个禅意故事
5366000000015

第15章 慈爱与宽容(2)

佛祖大发慈悲想宽恕无恶不作的大盗,而大盗却不思悔改,在死亡的边缘仍没有一丝怜悯之心,失去了唯一生还的希望。佛祖虽然慈悲,却不放纵一个坏人。每个为人父母者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对孩子爱而不能溺。现在的教育观念可以说是百花增艳,各有所长。有的说要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空间,保护孩子原有的好奇心,以及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也有的人说:孩子不是管出来的。但有人对此产生了怀疑。最近一位朋友说,他家的孩子稍微看紧点学习成绩就会提高,稍一放松成绩就快速下滑。让家长有些不知所措,又没有时间整天看着孩子,为此头痛不以。孩子自律性很差,常常管不住自己,做事情很随意,想怎样就怎样。父母经常提醒他,可是提醒的次数多了,孩子说父母不喜欢他了。可是,要就此放手势必会为他以后的生活带来许多误区,带来很多麻烦。其实,只要把孩子犯错误看作必然,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孩子,但不能放纵孩子的行为。放纵与溺爱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我认为,对孩子可以宽容,但一定要管,管要讲究方式方法,还要拿出极度的耐心与细心。我们要把孩子看作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而不能因为是孩子就轻视他,家长应像朋友一样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不用自己的思维限制孩子的想象思维,告诉孩子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特别是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不要用强硬的方法,也不要阔大事实,应当实事求是的心平气和的跟孩子讲清道理,明确指出弥补过失的办法。

禅意父母

宽容是一屡新鲜空气,使人心清气爽;宽容是一暂灯照亮心灵的窗口。但宽容不等于放纵。宽容里有理解,有忍让,有指导,有教育。体罚只会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不利于改正缺点和错误。家庭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责罚中长大的孩子是不懂得宽容别人的,甚至会产生恩怨。博大的胸怀需要轻松的环境来培养。天有风雨阴晴,孩子成长不可能没有缺点和错误,甚至会遭遇挫折,关键在于父母站在什么样的立场来看待,处理这种问题。传统的棒子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已经不适合现在教育体制,从关爱方面入手,耐心细致的思想交流,相互沟通,让孩子得到应有的尊重,心灵受到触动的孩子会主动认识错误所在,自觉的改正错误。

止恶在于用心感化

有一个沙弥满怀疑虑地问无名禅师道:“禅师,您说学佛要发心普度众生。如果一个坏人,他已经失去了做人的条件,那就不是人了。还要度他吗?”

禅师没有立刻作答,只是拿起笔来,在纸上写了一个“我”字,

但字是反着写的。

禅师问道:“这是什么?”

沙弥说:“这是一个字,只是写反了。”

“什么字呢?”

“一个我字!”

禅师追问:“写反的我字算不算字?”

“不算!”沙弥坚定地回答。

“既然不算,你为什么说它是个‘我’字?”

“算!”沙弥立刻改口道。

“既算是个字,你为什么说它反了呢?”

小沙弥怔住了,不知如何作答。

禅师和蔼地说:“正写是字,反写也是字。你说它是‘我’字,

又认得出那是反写的,主要是你心里真正认得‘我’字;相反,如果你原不识字,就算我写反了,你也无法分辨,只怕别人告诉你那个是‘我’字以后,遇到正写的‘我’字,你倒要说写反了!”

禅师又接着说:“同样的道理,好人是人,坏人也是人,重要的是你必须能够认识人的本性。这样当你遇到恶人的时候,一眼便能见到他的善恶,唤出他的‘本性’,本性既明,便不难度化了。”

善人要度,恶人更要度。越是污泥,越可长出清净莲华,放下屠刀,可以立地成佛。所谓善恶正反,只在一念之间。“善恶是法,非善恶”,从本性上看,没有一个人不可度啊!

禅师说:“好人是人,坏人也是人,重要的是你必须能够认识人的本性。这样当你遇到恶人的时候,一眼便能见到他的善恶,唤出他的本性,本性既明,便不难度化了。”如果孩子犯了错误,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来奚落、讽刺、挖苦孩子,或不管三七二十一,痛打孩子一顿,以发泄心中的怒气,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打骂管教不好孩子,用这样的方式管教孩子,结果只能是,打击孩子的自尊,熄灭孩子的自信,扼杀孩子的智慧潜能。孩子犯错误时,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好多种。父母可以耐心地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力求以理服人。也可以用奖励、惩罚等其他方式。

其实,孩子犯错的时候,打骂的教育方式是最不可取得。教育方法不当,也是父母的素质问题,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有的父母错误的认为打骂,甚至嘲弄、取笑是一种激励,可以让孩子记忆深刻,避免下次再犯,但这恰恰是犯了教育孩子的大忌。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应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受打击才是,相反,不当的教育方式造成亲子关系的疏离,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正常交流和相处。

孩子犯错之后心理本来就有恐惧感,但遭到不公平的教育后,一方面孩子的错误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他们不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以至于遭到父母的责罚;另一方面父母的冷言冷语使孩子的自尊心受损,使他们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开始和父母对着干,故意犯错误,更不想去改正,或者干脆破罐子破摔了。在这样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父母从小教会孩子的是尖酸刻薄,这极大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这样的教育结果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因此,恶行应用心去感化。

禅意父母

我们知道,惩罚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奖励和批评一样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却比奖励和批评更加难以掌握。有心理学家提出惩罚孩子的几个前提:一是使孩子感到,他无论如何不会失去父母的爱;二是惩罚不是针对孩子这个人,而是针对他的过失;三是惩罚程度必须适当。教育的前提在于以一颗宽大的心来了解、引导。对待犯错误的孩子,教育的目的就是把这些不利的消极因素通过适当的渠道转化、引导出积极的、有利的因素。

不要苛求孩子完美

在日本,耕田的农民被视为贱民,连出家当和尚的资格都没有。无三禅师虽然出身于贱民,但是他一心皈依佛门,于是假冒士族之姓,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无三禅师后来被众人拥戴为住持。举行就任仪式的那天,有个人突然从大殿中跳出来,指着法坛上的无三,大声嘲弄道:“出身贱民的和尚也能当住持,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就任仪式庄严隆重,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众僧都被眼前发生的事弄得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能来阻止这个人说话,只好屏息噤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仪式被迫中断,场上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众人都为无三禅师捏了一把汗。

面对突如其来的发难,无三禅师从容地笑着回答:“泥中莲花。”

绝对的佛禅妙语!在场的人全都喝彩叫好,那个刁难的人也无言以对,不得不佩服无三和尚的深湛佛法。

就任仪式继续进行,这突然的刁难并没有对仪式有什么影响,

由于禅师的佛禅妙语,更增加了他的威信,众人更加拥护他了。

无三禅师说:“泥中莲花。”众所周知荷花也就是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多少年来受到文人墨客的赞赏,人们欣赏花的高贵,更钦佩它坚韧不跋的成长意志。花尚且不能完美何况人呢。

一个小孩正在画画,母亲凑过去认真地看着,并夸奖孩子:“啊,这鸟画的像活的一样,这么棒啊!”听了母亲的赞赏,不管孩子画的好坏,一定会很很高兴,然后主动去画,更努力的去画,这时候孩子的心情就是想画出最好的拿给母亲看。相反,当你看了孩子的画后说,这都是些什么呀,我看什么都不象。也许孩子这一辈子都不想再拿起画笔。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千万不要为自己的不足而紧张,而是应经常想到自己的长处,一个人只要有了足够的信心,就可以干出很多自己想干的事情来,就可以极大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教育孩子首选的方法是赏识,而不是挑剔。其次是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而不是放任自流,更不能贬低孩子刺伤他的自尊心。

不少父母认为,优点说不说无关紧要,缺点不说可不行。孩子的缺点都改正了,不就都是优点了吗?许多事实证明,孩子是夸出来的,夸奖能够激发出孩子的潜能。赞赏之外,处罚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绝对不能进行不恰当的讽刺,刺激的方法比放任自流更可怕。父母应注意的是,对惩罚的方式,应特别小心,千万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以免在无意间伤害孩子,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一层无法抹掉的阴影。每一个人都有奋斗的目标。目标的确立,父母对子女优点的赏识,使子女能够看到自己的长处,有利于孩子理想目标的确立。

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愿望,他们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相反却不断地在孩子身上寻找缺点,希望孩子能变的完美无缺。

应该明白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因此别指望孩子能十全十美。试一试赏识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是所有家庭教育方法中最简便最科学且最有效的方法,每个明智的父母都应该确立这样的观念,学习这样的方法,以免走进误区。

禅意父母

懂得欣赏孩子的父母,是天下最聪明的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孩子的潜能是看不见的,也是无法估量的。在孩子的头脑里有无数创造的种子等待开发,只要父母能够认识到并加以肯定,就能把孩子引上成功之路。因此,父母的赏识不仅能使孩子增强自信,树立远大理想,也会消除孩子在一些人生重大转折之处的紧张和无助,使他们朝着自己的目标,轻松前行。

常怀感恩之心

有个刺客受人十两银子之托,前去刺杀六祖慧能禅师。可是慧能禅师早就预见到这个人要来了,于是在桌子上放了十两银子,然后静坐在那里,等待那个刺客。

慧能说道:“该来了吧?因果,毕竟躲不掉。”刚一说完,那个刺客便飞快地到了禅师面前,明亮的刀放在了他的脖子上。慧能禅师丝毫没有畏惧,反而把脖子向前一伸,说道:“桌上有纹银十两,请动手吧!”

刺客一怔,挥刀在慧能脖子上连砍三下,可是都像是砍在石头上一样,与刀锋接触的地方居然还有火花冒出。刺客被吓得瘫坐地下,刀也扔在了地上。

慧能大师合掌,悠悠地说:“正剑不行邪,邪剑不胜正,因果昭彰,分毫不误。银子你拿去,我的命还不能给你!”

刺客伏倒在禅师的脚下悔过,恳求六祖度他出家,以赎自己的罪过。六祖摆摆手:“你快走吧!不然徒弟们知道了,必定不能轻饶于你。你我另有因缘,以后你改头换面再来,我自会收留你。快走!”刺客只好揣了银子跃上屋檐逃遁了。

后来那个刺客剃发出家,千山万水走了很多的路来拜见六祖。

六祖哈哈大笑:“我就知道无论怎样你都会来的,我已经等你很长时间了!”

刺客羞愧地说:“我因为心生惭愧,没有面目来见禅师,实在惭愧得很!”

六祖点点头说:“修行可以减轻你的罪恶,因果昭彰,慎勿放逸!”

刺客来见六祖说:“我因为心生惭愧,没有面目来见禅师,实在惭愧的很!”刺客怀着感恩与悔过之心从新拜访六祖。

俗语说不养儿不知父母心。未经时事的孩子,根本不会懂得什么是感恩。那么,就需要家长逐步的引导。譬如父母教孩子说的一些礼貌用语。有人给孩子吃的东西,就教孩子说谢谢。这是最初的启蒙教育。

最近,电视新闻播出一位得了尿毒症的患者,无钱医治,社会各界的好心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他捐助医疗款。钱有了,可是他需要肾移植,在等待合适的肾脏捐助者时,他在电视上了解到一位患白血病的年轻人因无钱医治,正在死亡边缘挣扎。尿毒症患者毅然决然的拿出一万元钱捐给了白血病患者。有人不理解问他,你也正需要钱救命,怎么能把钱捐给别人呢?他回答说,钱是好心人给的,有这么多好心人关心我,我也要把这份爱回报社会。我在等待合适的配行,如果等不到钱放着也是放着,不如先拿给需要的人。

他的话让人震撼,令人感动。感恩,是一种平凡而崇高的感情。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拥有阳光一般灿烂的生活;只有学会感恩的人,才能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只有对生命感恩的人,才会拥有水一般清澈透明的心灵;只有对父母亲感恩的人,才能体会到孝顺二字的含义。

禅意父母

孩子虽小,但思维已悄悄在萌芽中生长,爱是伴随他一起成长的精神养料。如果你不要求他以后有多大的作为、能挣多少钱,但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和快乐,并且,能用感恩的心对待父母和亲人、对待世间的温情。父母应告诉他,爱是永恒的主题,有爱就有付出,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爱的浇灌。在孩子看来很多看似自然的经历,实际都充满着付出和爱。得到就要懂得回报,教会孩子,以后要为社会、为他人、也为自己高高举起一盏灯——既照亮自己脚前的路,也让需要帮助的人照亮。

教育的真谛:心中永存一轮明月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住在大山里的禅师,他们讨论关于美德的问题。这时候,一个强盗也找到了禅师,他跪在禅师面前说:“禅师,我的罪过太大了,很多年来我一直寝食难安,难以摆脱心魔的困扰。所以我才来找你,请你为我澄清心灵。”

禅师对他说:“你找我可能找错人了,我的罪孽可能比你的更深重。”

强盗说:“我做过很多坏事。”

禅师说:“我曾经做的坏事肯定比你还要多。”

强盗又说:“我杀过很多人,闭上眼睛我就能看见他们的鲜血。”

禅师回答说:“我也杀过很多人,我不用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他们的鲜血。”

强盗说:“我做的一些事简直没有人性。”

禅师回答:“我都不敢想那些以前我做的那些没有人性的事。”

强盗听禅师这么说,就用一种鄙夷的眼睛看了看禅师,说:“既然你是这么一个人,为什么还在这里自称为禅师,还在这里骗人做什么!”于是他起身轻松地下山去了。

年轻人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等到那个强盗离去以后,满脸疑惑地向禅师问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说,我很了解你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生中从未杀生。你为什么要把自己说成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呢?难道你没有从那个强盗的眼中看到他已经对你失去信任了吗?”

禅师说道:“他的确已经不信任我了,但是你难道没有从他的眼睛中看到他如释重负的感觉吗?还有什么比这样更能让他弃恶从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