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的蔡小佳已经读五年级了,她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好,很让妈妈着急。看过蔡小佳的几次数学试卷后,妈妈发现蔡小佳每次都会犯同一个错误——粗心。于是妈妈曾这样斥责蔡小佳:“长眼睛是干什么用的?你看看你这么不小心,怎么就不细心点呢?”面对妈妈的斥责,蔡小佳很委屈,只是低着头沉默。
后来,有一次蔡小佳又拿着数学成绩单回家,当妈妈看成绩单的时候,蔡小佳又小心翼翼地说:“妈妈,我们让交50元钱的班费。星期天老师带我们去美术馆参观。”妈妈看到蔡小佳又犯了粗心大意的毛病,很生气。凑巧的是,妈妈想起刚买完菜,手里就剩下几元零钱了,于是就对蔡小佳说:“今天妈妈没钱。”
听到妈妈的回答,蔡小佳认为是自己数学没考好,所以妈妈才不让自己去的。因此下午就对老师说美术馆参观的活动她不参加了。事实上是由于妈妈忙别的事情,把女儿参观美术馆的事情给忘记了,而蔡小佳还是认为是自己数学没考好,所以妈妈才会惩罚自己的。因此就更没有兴趣学数学了。在期中考试中,蔡小佳的数学在班里排名倒数第一,她很害怕,下午放学后也没敢回家,就在教室里待了很长时间,直到妈妈找到学校。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知道,妈妈在对孩子说“不”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孩子理由。
当孩子有什么不合理的要求,或者做错了什么事时,如果妈妈只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不行”,而不告诉孩子拒绝他的理由,那么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孩子会认为妈妈只是个专横的家长,而不是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孩子错误的意识观念也得不到纠正,因此容易产生叛逆的心理,孩子就不容易接受妈妈的教育。
所以,当孩子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或者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时,妈妈在拒绝孩子,对孩子说“不行”的同时,一定要耐心地向孩子解释拒绝他的理由,让孩子明白“不行”的道理。这样孩子就能感受到妈妈对他的尊重,孩子不仅会心服口服地接受妈妈的教育,而且也会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意识,这样做才是比较好的教育方法。
1.先告诉孩子理由,再对孩子说“不”
有些孩子个性比较强,妈妈拒绝了他们的不合理要求后,他们就会发脾气,而不会听妈妈讲理由。所以,对于这样的孩子,妈妈也要讲究“策略”:先告诉孩子理由,然后再拒绝孩子,对孩子说“不”。
让我们来看看清霞的例子吧。
周末的时候,清霞和好朋友一起在家写作业。作业完成后,清霞和朋友商量着出去玩,当清霞征求妈妈的同意时,妈妈却告诉她:“清霞,你还记得咱们的约定吗?上周末你们出去玩,就没有按时回家,让全家人都很担心。妈妈已经告诉你这个月你不能再出去玩了。”
原来上周末的时候,清霞她们出去玩,很晚了都还没有回家。妈妈忙着给亲戚朋友打电话询问,结果家里急得一团糟的时候,清霞他们几个回来了。这时候已经凌晨两点了。
看到清霞她们安然无恙地回到家,妈妈既高兴又生气,连忙追问她们去哪里了,为什么没有给家里打电话。
没想到清霞她们去给同学过生日,在KTV唱歌了,因为玩得很尽兴,所以忘记了时间。
妈妈很生气,于是规定清霞本月内除了去学校之外不能外出。清霞也感到自己的确有些过分,于是接受了妈妈的惩罚。
想到这些,清霞就和朋友讲明了原因,然后就和朋友在家玩了一天,也没有出去。
面对清霞的请求,妈妈先是告诉她不能出去的理由,这样清霞很自觉地就没有外出。看来清霞早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反省了自己的行为。清霞的妈妈掌握了对孩子说“不”的好方法。
此外,妈妈在平时也要注重对孩子的言谈举止进行“规范”教育,让孩子知道他必须要遵守一些规则,这样当妈妈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时,孩子在主观上就会很容易接受。
2.说“不”时,也要与行动结合起来
如果妈妈经常告诉孩子“不”,妈妈会发现,长时间之后孩子对妈妈的“不”就不会有原来那样积极的反应。这是因为妈妈的“不能”、“不行”等在孩子那里已经转变成了妈妈唠叨式的教育,孩子已经产生了疲倦反应。
所以当妈妈想对孩子的某些要求、某些行为说“不”的时候,在告诉孩子理由的同时不妨直接帮助孩子纠正自己的行为习惯。这也是一个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教育机会。
让我们来看看佩佩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吧。
佩佩写作业时没有耐心,总是刚坐下还没写几行字,就要站起来喝点水,或者去看一会儿电视,有时是在房间转一圈……
有一次佩佩正在写作业的时候,突然又想看电视,她央求妈妈说:“好妈妈,就让我看一会儿动画片吧,看完我就写作业。”
这时候妈妈没有直接说“不行”,而是对她说:“佩佩,你是个聪明的好孩子,如果你能在写作业的时候只站起来两次,你就可以看你想看的动画片。可是如果你还是像原来那样不一会儿就要站起来,那今天的动画片你就不能看了。”
佩佩想了想,就答应了妈妈的要求。结果第一天,佩佩还是忍不住,但是因为有动画片的奖惩作用,所以佩佩也在试着控制自己,让自己稳下心来学习。终于,在第五天的时候,佩佩写作业的时候只站起来了两次,于是妈妈就奖励她,让她随便看动画片。
现在都提倡新型的亲子教育理念,即要求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地尊重孩子。所以妈妈在对孩子说“不”的时候,一定要把理由告诉孩子。事实证明,这种委婉的教育方式更能体现人性化教育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