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字经新读
5394700000024

第24章 朝代兴衰篇(6)

光武中兴

王莽政权末年,爆发了绿林军起义。刘秀和哥哥起兵响应,并在昆阳之战中重创王莽主力军,表现出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公元25年,刘秀称帝,史称东汉。之后,刘秀消灭各路豪强势力,统一了中国。

刘秀在位期间,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建武二年至十四年(公元26—38)颁布6道释放奴婢诏令,规定战争期间被卖为奴婢者免为庶人,未释放的官私奴婢必须有基本的人身保障。建武十一年,连下三次诏令,规定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炙灼奴婢者依法治罪;免被炙灼的奴婢为庶人;废除奴婢射伤人处极刑的法律。恢复西汉较轻的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遣散地方军队,废除更役制度,组织军队屯垦。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放免刑徒为庶民,用于边郡屯田。建武十五年,下令度田、检查户口,加强封建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赐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政;排斥三公,加重原在皇帝左右掌管文书的尚书之权,全国政务经尚书台总揽于皇帝,在地方上废除掌握军队的都尉。

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延伸阅读】

找对人才能做对事

刘邦战败项羽后,有一次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喝到高兴时就问大臣们:你们都说实话,为什么朕能得天下、而项羽却失天下?

有大臣就回答说:陛下你是“慢而侮人”、项羽是“仁而爱人”。可陛下你让人攻城略地,得了好处能分给这些人,跟大家利益一体;项羽却妒贤嫉能,害功臣、疑贤者,打仗赢了不给大家分好处,所以最后还是失了天下。

汉高祖刘邦哈哈一乐,说:各位卿家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朕比不上张良;要论安抚百姓、保障供给,朕比不上萧何;要论指挥千军万马,战必胜、攻必取,朕又比不上韩信——这三位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朕能用好他们,所以朕能得天下。可你们看项羽,好不容易有个范增还不能用,所以他最后输给我了。

谈到刘邦,连《史记》里面都很大胆地说他是“好酒及色”,当个小官,把同事给狎侮了个遍,出去喝酒经常欠债不还,典型的一个无赖。可司马迁同时也客观说他“喜施,意豁如也”——是个大方而大度的人。论才干,他自己也说了,比不上手下的一干人等,可最终却是刘邦战败了“力能扛鼎,才气过人”的项羽,创建了汉王朝。

刘邦论本事都比不上自己手下的一帮能人、也比不上败给他们的竞争对手。可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历史舞台上成为最重要的角色呢?

人的通病是喜欢有意或无意地卖弄自己擅长的东西——否则就不会有“技痒”这个词了。本来,让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是提高效率的好途径。但是,如果是领导者,总在技能的层面上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更大的问题就出现了——你的部属的空间会受到极大的挤压。项羽论带兵打仗,那是绝对的高手,所以韩信在他的手下最终没有什么出路,只好跳槽去了刘邦手下。刘邦带兵打仗不行,韩信到了刘邦手下就天然有了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最终成为辅助刘邦得天下的顶梁柱之一。

开国如此,创业和管理亦然。矜伐己能的毛病很难避免,很多人依靠自己的一技之长,当了或坐到了企业的领导者,可坐在了这个位置上,仍然有意或无意地爱卖弄自己的这“一技之长”。俗话说“文人相轻”,爱卖弄自己一技之长的领导者,看自己的属下这儿也不对、那儿也不好(其实属下也这么看他们,可就是不太敢充分表达出来而已),扼杀了有才干的属下的空间、也扼杀了他们的积极性,最终落得韩信去楚,剩下一帮只会逢迎的“太监”天天用语言或行动夸你文才武略无人能比,失败就成了必然的结果——此类的案例比比皆是。

当领导要有当领导的样子,当领导最重要的事情是领导好你的属下。“依靠团队力量”的说法都被说滥了,可一马当先、冲锋陷阵的领导仍然俯仰可拾,可见要克服矜伐己能的毛病是一件多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老子曰:“夫唯不居,是以不去”,总依恋和依赖过去成就的领导者,永远不会是成功的领导者。项羽带兵打仗厉害,每每都靠自己的这点儿本事;刘邦虽然自己没有“三杰”的那些本事,却依靠“三杰”的团队力量最终战胜了项羽。

找对人、用好人,领导之道说起来其实原本就是如此简单。

【原文】

5.11魏蜀吴,争汉鼎①。号三国,迄②两晋。

宋齐继③,梁陈承④。为南朝,都金陵。

【译文】

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但被司马父子篡夺了军政大权,后来由司马懿的儿子司马炎代魏自立,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

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继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时代。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国都都建在金陵。

【注释】

①汉鼎:鼎是传国的宝器,象征着国家和地位。汉鼎指汉朝天下。

②迄:完结。

③继:继承。

④承:继承。

【评解】

魏主曹丕,曹操之子,篡汉献帝位,国号魏,建都洛阳。其前的蜀汉刘备、东吴孙权、北魏曹操三家,已经在争夺汉朝的天下。三国时期的历史并不长,只有60年的时间,其中蜀汉历刘备、刘禅二主,43年;东吴历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主,52年;北魏曹氏勉强支撑了五代,46年“五马同曹”的局面。至司马师废曹芳、戮曹爽、刺曹髦,到司马炎手里,干脆逼着曹奂禅位,又灭蜀灭吴,统一了天下。

司马炎立晋,建都洛阳,史称晋武帝,开始了西晋王朝51年的历史。西晋灭亡之后,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起兵作乱,前后一共出现十六个割据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西晋的国都长安虽被攻陷,但南方还在晋朝掌握之中,于是北方的士绅贵族纷纷逃到江南避难。镇守建康(今江苏南京)的琅琊王司马睿,挑选有名望的士绅106人辅佐,于公元317年在建康即位,重建晋朝,称为晋元帝。为与司马炎建立的西晋相区别,历史上把这个朝代称为东晋。两晋的历史,西晋五十一年,东晋一百零四年,共计155年。

东晋灭亡后的170年时间里,出现了南北政权对峙的局面。南朝先后换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的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北周所代替,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南北朝。

东晋的晋安帝在位22年,被将军刘裕谋杀,继位的晋恭帝又被他毒杀。公元420年,刘裕篡位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是为宋武帝。七代六十年以后,传到宋孝武帝时,又被禁军统领萧道成照样翻版篡位,灭宋称齐。

公元479年,萧道成称帝,建立南齐,是为齐高帝。南齐王朝也只经历了24年,就又被同宗的雍州刺史萧衍所废,改国号为梁,就是历史上吃素学佛的梁武帝。

接着萧梁篡位称帝的,是陈高祖陈霸先。公元557年,陈霸先在建康称帝,史称陈朝,是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历五主,33年灭亡。整个南朝的历史加起来,共计168年。

【国学小百科】

诸葛亮与茶

1.“诸葛亮祭茶”。诸葛亮出山之后辅佐刘备光复汉室。当时群雄割据边关不安,丞相焦急万分,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不久便积痨成疾,累出痨病来。经梦中老人指点,取定军山千年古茶树之嫩叶焙制泡饮,数日之后痨疾渐愈并更加聪明,操劳国家大事精力充沛。汉中王刘备给诸葛亮加号孔明。孔明感戴茶树恩德不已,亲往茶山设坛,拜祭茶树除疾迪智之功。

2.“煎茶岭”。三国诸葛亮身居褒汉,志在伐魏,为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在勉县去略阳的一座山上设坊煮茶,每派使者到接官亭邀请当时军力强大的驻宁羌兴州的羌氐族首领上山品茶议事,诸葛亮谈茶论道,欲借谈茶性和中之特点以谋求与羌氐和合携手共讨曹魏。羌首在品茶中得益,深受诸葛亮人品与才干的感化,亲帅数十万大军归汉共同北伐。为祝贺这一功事,诸葛亮赐其山名为“煎茶岭”,延传至今,已成为诸葛亮以茶睦邻的纪念。

3.“手杖生根”。三国时期西南地区多居少数民族,诸葛孔明深懂攘外必先安内之理,亲自到少数民族居住的“夷蛮之地”治乱安民。大西南地区山高路险,征途坎坷,厚得茶恩的诸葛亮,便用能够除恶扬善,祛病启智的巴山嘉木茶树,制作一根手杖携带在身。大西南平定之后孔明大喜,把手中拐杖顿地感叹,欲赶回汉中,不料手杖定根不拔。逾年之后茶杖发枝萌芽,长出叶片,开花结果,籽播群山。有了茶,西南夷蛮得以教化和进步,取得长治久安的好效果。百姓从传说中悟得茶的原产地在大巴山的勉县。引为汉中茶事的骄傲。后虽经茶技干部多年用科学论证传教茶的原产地在云贵高原,而后川、陕。可汉中人总是不愿改口,仍说先祖教诲,汉中才是世界茶叶之源。为强化和借助这些传说,小河庙一茶人便以“卧龙”命当地所产茶名,开发研究“卧龙系列绿茶产品”。

【相关链接】

梁武帝饿死宫中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作,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南朝佛教的兴盛。

南北朝时,佛教大盛,南朝梁武帝萧衍是位吃斋信佛、极力倡导发展佛教的皇帝,他曾四次舍身到同泰寺(今南京鸡鸣寺)当和尚。所谓舍身,一是舍资财,即把自己的所有身资服用,舍给寺庙。还有一种是舍自身,就是自愿加入寺庙为众僧服役。梁武帝于公元527年、529年、547年三次舍身。舍身第一次是4天,最后一次长达37天。而每一次都是朝廷用重金将其赎回。寺庙因他又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他在位时,佛教在梁朝盛极一时,光当时的建康城内外就有佛寺500多所,僧尼10万余人。公元504年,他亲自率领僧俗2万人在重云殿的重云阁,撰写了《舍道事佛文》。

梁武帝一心崇佛,荒废了朝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梁武帝早年无子,过继侄儿萧正德为嗣子做太子,后来梁武帝生了个儿子,取名萧统,随即被立为太子,而侄子萧正德被改封为西丰侯。这让萧正德心里愤愤不满。正在此时,东魏大将侯景因与政敌高欢不合,转投了梁朝,梁武帝封他为河南王。侯景为人阴险奸诈,他看到皇族矛盾重重,认为有机可乘,于是勾结萧正德起兵发动政变,答应事成之后让萧正德做皇帝。

最后叛军攻进了建康城,困住了宫城,后又引武湖水去漫宫城。梁武帝这位和尚皇帝被困在宫里。一筹莫展,也没有人去过问他,这位皇帝最后竟被活活饿死在宫里。

【延伸阅读】

六朝古都——南京

从三国的吴国开始近400年间,连续有六个朝代(吴、东晋、宋、齐、梁、陈)在南京建都,后人称南京为“六朝古都”。此外,南唐、明(洪武)、太平天国,以及国民党政府也曾建都于此,因此,历史上盛称为“六朝胜地、十代都会”。

1.关于南京的城市

就城市而言,南京应该说是国内最象都城的城市,无论从城市规划、市政建设、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等各个方面来说。南京的街道不算宽大,没有北京长安街的气派,布局也不是那么横平竖直。走在南京的街上,路旁粗壮的梧桐树排排的象张开双臂的绿色巨人,把一条条街道围成一条条绿荫隧道,心情顿觉得轻松自在。车在林洞中流动,人在林荫间穿行。明故宫前一片平平的草地上,经常可见风筝在上空飘荡。我没有查过相关权威资料,但就我所到过的城市中,南京的绿化率确乎是最高的。南京的自行车很多,一到上下班时间,每个路口的车龙往往都有十几米甚至几十米,却一点也不乱,更不会有自行车占用机动车道的情况发生,这不能不归功于南京道路设置的合理。南京其实更象是一个点缀了一些现代建筑的古城,几百年的明城墙还在发挥着它原有的功能,十里秦淮的雕梁画栋、流水小桥也依然如故,人流如织。市区内散布的不计其数的古迹是那么自然地融入现代的繁华中,一点都不刻意。不象北京,界限那么分明。也不象洛阳,至今还象是在唐朝。

2.关于南京的风景

就风景而言,南京也一样是不可多得地得天独厚。正如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所说的,南京“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三种天工,“钟毓一体”。长江,为南京带来的另一宝贵资源就是这种山水相依的大江风貌。长江南京段蕴藏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从上游顺江而下,有沿江而卧的三山矶、西控长江的狮子山、雄伟险峻的幕府山、峭壁突兀的燕子矶、壮观秀丽的栖霞山;还有大自然赋予的江心洲、八卦洲和沿江蜿蜒的老山、顶山等等……可偏偏苍天走眼,这样一个完美的城市,竟然是中国的四大火炉之一。夏天的南京,愣是可以把人给热晕过去。湿闷高温的夏日南京简直就是个大蒸笼,最适合在南京居住的外国人应该是芬兰人了,天天都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免费的桑拿。

3.关于南京的经济发展

作为江苏省的首府,南京的地位也是非常尴尬的。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大棋盘上,南京注定只能是大上海的一个陪衬,在长江三角洲,不可能需要那么多的国际大都市。当上海在国际化、现代化方面已经走到了中国城市最前列的时候,当苏、锡、常等小城市无拘无束地发挥这自己的特色大干快上的时候,南京真的没有什么合适的路可以走了。经济总产值上,南京已经落后于苏州、无锡,而且还有继续下滑的趋势。南京人说起来,免不了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不过,经历过千年坎坷风霜洗礼的南京人平和文静、处变不惊、忍耐克己,经历过千年都城文化熏陶的南京人文雅有礼、落落大方、不亢不卑。南京人小心谨慎,不爱惹是生非,又不乏高雅情调。可偏偏又被有“幸列”为中国四大“八卦”城市,与成都、武汉、长沙共享次殊荣。

4.关于南京的饮食

作为“京苏菜”的大本营,南京自然也是可以大饱口福。“京苏菜”以鲜、香、酥、烂、嫩为主,形硬而质软,汤浓而香醇,肥而不腻,淡而不薄,南北口味的人都能适应,所以便极受欢迎。在老正兴、马祥兴、绿柳居、曲园,都可以吃到很地道的南京美食。

当然,夫子庙的小吃也是不能错过,不然就会是一个遗憾。六凤居的豆腐脑、葱油饼;沁园春的馄饨、面点;莲湖的苏式糕点还有蒋有记的锅贴,说不定就是当年媚香楼里香君曾品,桃叶渡口敏轩所好呢。南京最著名的,自然还是鸭子。南京的制鸭据说已有1500年的历史,除板鸭、盐水鸭外,还有金陵烤鸭、烧鸭、金陵酱鸭、香酥鸭、八宝珍珠鸭、咸鸭肫等,都各具特色,令人垂涎欲滴,流连忘返。

【原文】

5.12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①高齐。

迨②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译文】

北朝则指的是元魏。元魏后来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篡了位,建立了北周;东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齐。

杨坚重新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历史上称为隋文帝。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道,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注释】

①与:和。

②迨:等到。

【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