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知自己弄错了,却一本正经地说:“刚刚到南方来,有些水土不服,连壳都吃掉了,为的就是清热解火。”
主人摇摇头,说:“我们怎么没听说过呢?你们那儿这东西很多吗?”那人答道:“多得很呐!山前山后到处都有长的呢。”
主人不禁哑然失笑。
还有一次,他和一位朋友逛街,在菜市场上,他们看到一个人在卖姜。这人没见过姜是怎么生长的,就问道:“一棵树上一年能结多少姜?”
卖姜的人和周围的人都笑了,他们说:“姜是地里长的,怎么能是树上结的呢?”
他却硬是和别人争辩个没完:“你们真是笨呀,姜是树上结的,我会不知道?我们邻居家就有一棵姜树,不信,我们问问去?”
他虽然这样说,但心里也发虚,因为他知道他的邻居家根本没有姜树,他不过是为自己解围罢了。他的朋友心里明白他是不懂硬要装懂,于是,便故意对大家说:“他这么有学问的人会不知道姜是地里长的吗?他不过是考考你们,看你们敢不敢坚持自己的见解。对的,就要敢于坚持,错的,也要敢于改正,这样才能进步啊!”
北方人听了朋友的话,脸马上红了。
当代镜鉴:
不懂装懂,贻害无穷
不懂装懂的人一般都喜欢高谈阔论,无论别人说什么,他都能插进话去,尽管有时说的话与话题根本挨不上。那些总是不懂装懂的人说起话来往往也故弄玄虚,藏头藏尾,似乎不如此就显示不出他们的才能,而这也正是他们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而采取的手段。这种不懂装懂的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是不受欢迎的对象,因为没有人喜欢装腔作势的人。孔子告诉我们,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智慧的表现。20世纪中国作家和文化先驱蔡元培先生也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人生的最高智慧。做人要诚实,尤其是处于较高的领导地位时更要注意,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智慧的表现。那些总是不懂装懂的人,其实是非常愚蠢的。
蔡元培先生曾有过这样一件逸事。有一次,在伦敦举行中国名画展,组委会派人去南京和上海监督选取博物院的名画,蔡元培与林语堂都参与其事。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自认为是中国通,在巡行观览时滔滔不绝,想要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智慧。
为了表现出自己的内行,伯希和就画的绢色、真伪、墨色以及印章如何等不断作出评判。林语堂看到蔡元培既不表示赞同也没有反对的意见,只是客气地低声说:“是的,是的。”一脸平淡冷静的样子。而没过多长时间,伯希和若有所悟,他闭口不言,面有惧色。可以推断他一定是从蔡元培的表情和举止上担心自己说错了什么,出了丑自己却还不知道。
林语堂后来在谈到蔡元培先生时还就伯希和一事感叹说:“这是中国人的涵养与外国人的卖弄强烈对比的一幅绝妙图画。”被人们称颂为“力学之父”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热学上,他确定了冷却定律。同时,他还在数学上提出了“流数法”,建立了二项定理,和莱布尼兹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开辟了数学史上的一个新纪元。牛顿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伟大科学家,然而他非常谦逊,对于自己的成就,总是谦虚地说:“如果我看见的比笛卡儿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他还经常对人说:“我就像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儿,真理的大海还远远没有被发现。”
在这些伟大的人物看来,自己的“不知道”正是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动力。因为他们始终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心,所以才能不断有新的发现,从“不知”变为“知之”。当一个人清楚地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地有智慧的时候。
总之,谦虚诚恳不仅仅是一种为学的态度,也是一种观念的力度。对于自己不能够尽知的东西,就要抱着谦虚谨慎的好学态度诚恳地向他人求教。
3知其不可而为之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译文:
子路随从孔子周游列国,在石门这个地方过夜,管门的人问他说:“你从什么地方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管门的人说:“是明知道其事不可以做而仍然做的那个人吗?”
国学链接:
孔子一生的行事风格
关于孔子一生的行事风格,最足以用来形容的就是石门的管门人所说的这七个字:“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名人,言论与行为有不少留传。在弟子眼中,以颜渊所说的八个字最能传神:“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但是旁人并不理解,孔子栖栖惶惶地到处拜访诸侯与大夫、寻找能施行仁政的有德之君,所图为何:究竟是想要为民谋福,还是想要一伸抱负,或者只为一己功名利禄?难怪孔子曾经叹息:“莫我知也夫!”
令人惊讶的是,这位管门者居然如此了解孔子的心志,说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这句话从字面来看,好像孔子是个“一旦打定主意,就不轻言放弃”的人,即使外在形势毫无希望,他也要坚持到底。孔子之所以能够执著于这一理想,最重要的是他有自己的信念支撑。
一个人有了理想,当然希望予以实现。在实现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阻碍与挑战。因此,但凡有理想的人,都需要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和人生态度。
孔子异于一般人的地方,显然在于:他所坚持的不是个人成就,而是对所有的人都十分重要的“人生正途”;其次,即使孔子本人无法见到开花结果,他也可以经由教育,代代相传,维系这一文化理想。也就是说,在天下无道的时候,孔子想要阐扬“人生正途”,期许每一个人从道德自觉开始,肯定自己可以力行仁义,安顿身心,得享幸福。
诸子之言: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与孔子的精神相契合。)
庄子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以及《楚辞》上屈原所说的“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都与孔子的这种坚定理想的精神相一致。
在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和庄子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之间,你如何抉择?需要明确的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并不是执迷不悟。首先,所坚持的必须是正道,而不是歪门邪道。其次,要懂得方法策略,不做无谓的牺牲。
从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入世哲学和孜孜不倦的执著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是非常可贵的。许多事情都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得到,所以,一个人只有对某种事物孜孜不倦地追求,坚定不移地努力进取,才能有所成就。
延伸思辨:追求理想需要执著的精神
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体现了儒家追求理想的执著和奉献精神。孔子的一生,躬身践行着这种追求,始终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无视苦难与死亡的威胁,处处碰壁而不改理想,不改为人处事的准则。这是一种深切的社会责任感和勇敢的担当精神。这种精神照耀了中华民族史,影响深远。
可以很好地彰显孔子的这种执著精神的一个故事是:长沮、桀溺二人在一起耕地,孔子经过那里,叫子路去问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说:“那个驾车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又问:“他就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回答:“是的。”长沮说:“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里。”于是子路去问桀溺。桀溺说:“那是谁?”子路说:“是仲由。”桀溺再问:“您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子路回答说:“是的。”桀溺说:“整个天下都像洪水泛滥一样乱糟糟的,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你与其跟着孔丘那种逃避无道君主的人,还不如跟着我们这些逃避现实的人哪。”一边说,一边不停地用土覆盖播下去的种子。子路便走回来报告孔子,孔子怅然若失地说:“我们既然无法跟鸟兽待在一起,那么我不同世人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倘若天下政治清明,我就不参与改革了。”
孔子生活在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具有志道据德、传承文明、振兴华夏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责任的言谈,主要涉及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三个方面。两千多年来,孔子的责任感与责任论激励、鼓舞、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民族的繁衍和国家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所体现的积极向上的责任意识和精神原则带有普世性和永恒性,在当今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仍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孔子一心要积极入仕,恢复周礼,平定乱世。虽然自己也知道很难成功,但他仍然表现出坚定的信念,从不动摇。从积极意义角度说,这是一种值得尊敬的社会责任感。
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更是一种从政的强烈自信。这种力求用世的态度,比一般“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态度更为积极。
精彩典故:
田单出奇制胜
战国时期,齐国无故进犯燕国,杀死无数燕国将士。燕昭王痛定思痛,任用贤才,实施新政策,提高了本国的实力。后来,燕国大将乐毅联合秦赵等国,大举进攻齐国,使齐国大败于联军之下。齐王见燕军势大,吓得心惊胆战,连忙逃往莒城,因为,他认为战胜兵力强大的联军是不可能的事,于是就放弃抵抗,致使齐国连丢70余城,仅有莒和、即墨两城仍在齐国掌握之中。
田单是齐国国王的远亲,人们不知道他有才能,在齐国时他也一直得不到重视。燕军攻来时,他带着家人逃到了即墨。不久,即墨的官民就发现了田单的智慧和才华,于是共同推举田单,请他做本城军队的统帅。
田单对兵法非常熟悉,而且很聪明。为了将乐毅彻底打败,他派人到处散布谣言,说乐毅按兵不动,是想在齐国称王,占据土地。此时,燕昭王已死,燕惠王即位,他开始怀疑乐毅,任用才能不高、品德不好的骑劫做统帅,罢免了乐毅的官职。从此以后,燕国军队逐渐丧失斗志,士气低落。
田单一面对内宣扬天神会帮助齐国,一面隐藏起精锐部队,请求骑劫接受他的投降。因此,燕军对即墨的守军放松了警惕,而齐军此时却士气高涨。
紧接着,田单收集了一千多头牛,将尖刀绑在牛角上,将浸过油的芦苇绑在牛尾巴上。天黑时,齐军将牛尾上的芦苇点燃,驱赶牛群踏入燕国军营。燕军面对这种奇特的攻击,全都惊慌失措,又跳又叫,乱作一团。
田单紧紧抓住了这个机会,率军队进攻,很快就将齐国的疆土全部收复。
在临危受命、威信未立的情况下,为了百姓的安危、国家的存亡,田单毅然接受这个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了高超的军事技能、战场谋略之外,正是他不甘心做亡国奴、誓挽狂澜的坚定心意,帮助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复国大业。
鬼斧神工
春秋时期,鲁国有位木匠叫庆,因为古时人们管木匠叫“梓人”,所以人们都称他为梓庆。
梓庆的技艺很高超,制作出来的各种木器非常精巧,人们看了以后都会大加称赞。有一次,他把一块木头雕刻得非常精致美观,人们看到了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认为只有鬼神才能造出这么精巧的东西。
有人觉得这件东西是个宝物,就拿给国君欣赏。鲁国的国君见到这个物品后,也觉得是个非凡之物,特意把梓庆找来,问道:“你做这件东西时用了什么法术?”
梓庆没想到国君会这样讲,就笑笑说:“您是在跟我开玩笑吗?我是一个普通的工匠,哪里会什么法术?”
鲁国国君听到梓庆这么说还是不相信,就问他:“你说你不会法术,可是这么高妙的东西运用凡间之术,能够造出来吗?如果真没借助神仙的力量,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梓庆说:“我在做这个物品的时候,心里没有一丁点的杂念,把注意力集中起来,也并没有想利用它得到任何好处,只是考虑着怎样把它做好。这样一来,我甚至把自己都忘记了。为了做好这个物品,我深入到山林里,到处寻找合适的木材,与此同时,心中对它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具体的形象,再往后,我才开始加工制作。在加工制作时,我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经过精雕细刻,才将它制作出来的。在我眼里,它并不是什么宝物,只是专心琢磨出来的东西罢了。”
鲁国国君听了,才知道这个物品这么好的原因,心中不禁感慨,只要人有一颗坚定的信心,有一种全情投入的实践精神,就完全有可能取得卓越的成就。
当代镜鉴:
宁搏击风雨,不安然自在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眼光有多远,就能走多远。法国前总统戴高乐也曾说过:“眼睛看到之处,是你能到达的地方。”要想成功,就要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就要有搏击风雨的斗志,而不能贪图享受安然自在的生活。
有了搏击风雨的斗志,我们才会发现世界的美好,才能摆脱“坐井观天”的困境,从而让心遨游于五湖四海,让生命绵延不断。要取得人生的辉煌,就应该培养自己的远见卓识,练就独到的眼光,唯有这样才能扩展自己人生的格局,避免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成大事者都具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远见,因此他们能够高瞻远瞩。
大人物具有坚定不移的意志,所以他们不仅可以成就大业,而且还能够左右历史的发展;寻常人如果具有搏击风雨的精神,则可以安身立命,成就自己的事业。
总之,一个人如果能够让自己具备“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正确信念,就会获得丰硕的收获。但在这个世界上,在现实当中,人很容易受诱惑,比如金钱的威力、地位的荣耀、名誉的光环,等等,如果不能具有坚定的信念,就容易被这些东西蒙住眼睛,迷失自我。
鹰击长空虽然要经受风雨的摧残,却可以看尽天下万物,将世界揽入胸怀,而井底之蛙虽可一生平安,却只能行走于方寸之地,心灵和眼界一样狭窄。如果一个人没有坚定的意志,也就没有了对成功的渴望与梦想,也就失去了进取的动力,哪怕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很难再攀登到成功的更高峰。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必须克服自己的惰性,努力让自己拥有搏击风雨的意志,给自己设定可以实现的高远目标,上足生命的发条,走出一个辉煌灿烂的人生。
4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子路》
译文:
孔子说:“找不到合乎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朋友,那么也得找到那种性格进取与洁身自好的人。志高狂放的人能够积极进取,洁身自好的人能够固守信念,有所不为。”
国学链接:孔子品评人物的方法孔子品评人物的方法之一,是按照行为表现分为三等:中行、狂、狷。(《论语·子路》)能够列等的,都不是泛泛之辈,必须以性格配合修养,展现特别的风范。
先说“中行”,一般解释为“中庸”,以“喜怒哀乐”为例,可以“发而皆中节”。要达到“中节”,必须具有高度的智慧与自制力;稍一不慎,可能流于矫情,好像连喜怒哀乐都要时时反省是否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