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处都充满着诱惑,所以人们容易受其影响而有各种失误。时刻保持清醒,不去贪图虚荣,不贪图短暂的快乐,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修养与能力,这才是一个对人对己负责的人。人生犹如竞赛,成功不在于起步的迟早,不在于抵达的快慢,重要的是最终所达到的高度。任何一个方向的努力,都可取得成就,关键在于自己的品性,重要的是能否坚持到底。儒家认为,“修身”是人生的出发点,修身要从“诚身”做起,即为人处事要谨言慎行,培养自己谦卑的品格,做到必仁且智。唯有如此,才能让内心富足,心中坦荡,怡然自得。
1谨言慎行,言必有中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
译文:
孔子很少谈论私利、天命与仁义。
国学链接:
孔子罕言利、命、仁的原因
孔子是谨言慎行的人,不喜欢哗众取宠或标新立异。孔子很少谈到“利、命、仁”。有人认为这句话中的两个“与”字,并非连接词,而是动词,结果念成“孔子很少谈利,却赞许命及仁”。事实上,这句记载是弟子多年观察的心得,他们发现老师很少主动谈到“利、命、仁”,至于老师是否赞许命及仁,则不易作出判断。
孔子之所以罕言利、命、仁,是因为,第一,就“利”而言,孔子并不盲目反对利,而是强调“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只要合义,则又何乐而不为?但是,如果经常谈利,难免局限心思于谋利的手段与方法,并且欣赏得利之人,久而久之,容易忽略义与利之间本末轻重的关系。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面对人生处境,应该把重心放在仁义上。
第二,就“命”来说,所指的是人生际遇的穷达顺逆以及生老病死等无法掌控的限制。孔子认为,人应该凭着自己的能力,努力完成天赋的潜能,不仅要发挥知、情、意的丰富内涵,还须坚持既定目标,“知其不可而为之”。如果多谈“命”,难免使人妄图侥幸或灰心丧志,以为既然一切注定,又何必做无谓的挣扎?儒家的理性精神与刚健态度,如何能与大谈命理的玄诞之风并存呢?当然,孔子所谓的“命”,兼指命运与使命;命运是盲目及被动的,使命是清明及主动的。孔子“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由此可知,孔子对此是十分珍视的,同时这也不是轻易说得清楚的,因此就少说为妙。
第三,就“仁”来说,《论语》中,“仁”字出现多达一百多次,怎能算是“罕言”?在此可作两点说明:其一,《论语》只能代表孔子言论的精彩样本,是弟子与再传弟子高度选择之后的结果。正由于“仁”说得少,所以大家争相辑录,有言必载;其二,若以“仁”代表道德理想,则孔子很少谈到,因为道德以“实践”为主,多谈无益,反而让人觉得“满口仁义道德”,会显得虚伪。如果真去行仁,也要小心,因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论语·阳货》)。善意也可能成为别人嘲弄的对象。总之,“罕言”表示谨慎去说,并非像“子不语”一样,完全不谈。何以要谨慎?因为,多谈“利”,将使人忽视义;多谈“命”,将减低理性成分及奋斗意志;多谈“仁”,于事无补,因为“仁”必须终身力行。
诸子之言:
程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译:一味地谈论利益就容易损害仁义,命运很难用理性的学说去解释,仁义是很深刻的道理,这些都是孔子很少谈论的。)
孔子重视现实,他尊奉仁心仁德,主张仁民爱物。所以,孔子不仅教我们如何做人、处世、应对进退、待人接物,而且教我们如何立身安命。不论是谁,都要脚踏实地地去践行自己的人生,走自己的道路,最终走向自己的终点,中途无所滞留,此他人不可替也。
延伸思辨:
谨言躬行
君子不会斤斤计较于利害得失,因此不屑于谈论私利;君子敬畏天命,赞同仁德,因此这两方面,都是君子很少谈论的。孔子认为学问之道不仅要谨于言,而且贵在学而行之。“学”不仅在于提升人的言行,而且“行”又比“言”更重要;做人做事不怕说不出,就怕做不到。孔子认为,贤者是以行动赶不上言语为耻的,是以言过其实、言过其行而为耻辱的,故作为“君子”就要有“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或“讷于言而敏于行”的美德。如果做人能谨慎于言辞,敏捷于行事,则切近于“有道”。君子不会有太多的言语,只是努力践行。只要努力做了,成败自然见分晓。因此,只要脚踏实地地去践行自己的人生,自然能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精彩典故:
事到当头应谨慎
说话是很容易的事情,正因如此,所以才更要慎重。有的人到处随便讲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结果很容易得罪他人,这样的人在无形中给自己设置了很多障碍。说话谨慎的人,办事也一定能够考虑周全,不会随随便便,所以更容易取得成功。李靖是唐朝开国名将,与他在战场上尚奇、尚速、尚险的风格完全相反的是,生活中的他讲话、行事都非常谨慎,是个稳重的人。他遇事总是思之再三,谋之再四,绝不冲动地做任何一件事。时间长了,他便养成了好静思的习惯,闲休无事时,别人高谈阔论、谈笑风生,他则总是静处一旁,默默沉思,很少谈论他人的是非。
李靖不善言辞,每当上朝时别的大臣之间发生了争论,他多是沉默不语。与宰相和大臣们议事时,他也是听得多而说得少。他总是认真地听取他人的言论,同时在心中掂量那些话的分量与是非,如果他认为是对的,他便不再言语;如果他认为对方的见解有误,他就会善意地提示对方,言辞委婉而且言简意赅。
李靖这种行事风格使他在朝廷中得到很多人的爱戴。虽然皇帝很欣赏他,他不必惧怕谁,但他从不骄奢,还是一贯地说话行事都很谨慎。李靖不好与人争,但认准了的方向也绝不轻易回头,做事向来讲究原则。
征讨突厥时,他开罪于御史大夫温彦博。李靖大军横扫漠北,击破突厥,胜利凯旋,却被温彦博弹劾说:“李靖的军队没有军纪,缴获突厥的珍宝都散失到乱兵之中了。”李世民听了温彦博的话后非常生气,怒斥李靖于朝堂之上。李靖并不知情,一时无力自辩,唯有叩首谢罪。
几天后,李世民对李靖说:“隋将史万岁击破了达头可汗,有功不赏,反以罪被杀,朕绝不会那么做。朕应该记住你的功勋。”于是,李世民下诏授李靖为左光禄大夫,赐绢一千匹,增封食邑共五百户。之后没过多久,李世民又向李靖道歉说:“从前有人谗害你,现在朕已明白,还望你不要介意。”
由于少言寡语,谨慎从事,李靖的后半生也基本上是平安度过的。贞观八年,李靖已64岁高龄,他患足疾上表请求辞官养老,言辞恳切感人。于是皇上准他告老还乡、荣归故里。
智慧的劝导者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不仅口才出众,而且言语巧妙,说话总是恰到好处。对于君王的缺点和做得不对的地方,他不但敢于提出,言语委婉,并且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王。因此,君王非但不生气,还很乐于接受他的建议。
当时的齐威王是一位非常有才智的人,即位后却沉迷于酒色,不理国家大事,把一切要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每天只顾着饮酒作乐。朝中大小官吏见国君如此,也都枉顾法度、贪污失职,于是各诸侯国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国力日衰,到了濒临灭亡的边缘。
有一天,淳于髡来参见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臣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咱们国家有一只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之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声鸣叫,只是一味地蜷缩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
齐威王是一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说自己,嘲笑自己像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国君,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想到这些,齐威王沉吟了一会儿后,毅然决定要改过自新,振作起来,重新管理好自己的国家。因此他对淳于髡说:“这只大鸟,不飞则已,一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请你相信,日后我国一定会再强盛起来的。”从此以后,齐威王不再沉迷于饮酒作乐,开始整顿国政。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对那些尽忠职守的给予奖励,而对那些腐败无能的就加以惩罚。同时,实施了一套有效的治国方案,这样,国家逐渐强盛起来,到处充满蓬勃向上的朝气。
为了更好地保障国家的安全,齐威王着手整顿军事,增强军力,重新树立了齐国的威望。由于畏惧齐国的强大武力,各诸侯国再也不敢派兵侵犯齐国,有的还退还了原先侵占的土地。
淳于髡确实是—个很有智慧的劝导者,他的行为很好地体现了“谨言慎行”这四个字所要劝告我们的道理。现代人应学会控制自己的言辞,说话行事要考虑如何让自己的言语更好地让对方接受,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事情完成,赢得他人的信赖。
当代镜鉴:
言顾行,行顾言
《中庸》上说: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意思是:说话时要先想想能不能做到,做事时也要想想与自己所说的话,是不是一致,君子何不努力笃行实践,做到言行合一呢?
这句话就是在告诫我们要言行一致,儒家认为,言行一致是正人君子追求的目标。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即君子应恪守忠信,要言行一致,不允诺则已,一允诺则必采取行动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我们愿意和那些言行一致的人交往,因为这样的人说出的话是可靠的,是值得信赖的,他们一旦说出来了,就能做得到。言行一致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被人们称颂的高尚品格。
此外,长于言辞、口若悬河有时未必是好事。如果一个人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话,说得多了就容易暴露出许多问题来。比如你对事物的态度、对事态发展的看法、今后的打算等,都会从谈话中流露出来,如果被你的对手所了解,他就会制定出相应的策略来战胜你。而且,你的话多了,其中自然会涉及他人。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人的心理感受不同,同一句话由于地点不同、语气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别人在转述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加入他个人的主观理解,等到你的谈话内容被谈话对象听到时,可能已经与原来大相径庭了,这势必会造成误解、隔阂,甚至形成很难化解的矛盾。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说话太多可能是一个人最大的缺点。
所以,说话过多没有好处。所谓言多必失,尤其是不加思考就说出的话、匆忙之中妄下的结论,所造成的影响,是再用几百句、几千句话也弥补不了的。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一言一行都关系着每个人的成就荣辱,所以言行不可不慎。
言行一致的人胸怀坦荡,言行一致的人表里如一,值得人们信任,因此也会受到很多人的尊敬。但是,要做到言行一致并不是很轻易的事。这里面不仅有自己努力的程度问题,还有客观条件限制的问题。
要做到言行一致,首先就要慎言,就是不要轻易承诺,说话要谨慎,要量力而言。如果这个事情你确实没有能力做到,那就不要答应别人,否则只会失信于人。其次,要慎行,就是话一旦说出去了,就要努力做到,不管需要克服多大的困难,也一定要兑现承诺。
因此,孔子告诉我们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是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再把它说出来。与其给人留下失信的坏印象,不如先把事情做好了再说。
2知道自己“不知道”是最高的智慧
子曰:“由,诲女(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由,我来教你怎样求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求知的态度。”
国学链接:
仲由其人
“由”即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的学生,鲁国人,小孔子九岁。除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器重。孔子称赞他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译:子路为人勇武,听到有人指出自己的过失会高兴。)
子路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并且重友朋、讲信义,是孔门弟子中性格较为独异的一位,以擅长“政事”著称。对孔子的言行,虽然常提出意见,但却是个好弟子。他曾协助孔子“堕三都”,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诸子之言:
季羡林最推崇的法国大思想家蒙田有句名言“我知道什么呢?”最有智慧的人往往总说自己是最无知的。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不但才华横溢、知识渊博,而且广招门生、奖掖后进,运用谈话启迪青年智慧,他被德尔斐神庙预言为雅典城中最有智慧的人。而每当人们赞叹他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谦逊地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便是我一无所知。”在这里,孔子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努力,尽可能掌握更多的智慧。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因此,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这也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的选择。
延伸思辨:
“仁”是一种实在的境界
“知之为知之”,比较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有些人是“不知为知之”,明明自己不知道也要假装知道。事实上,面对不了解的事物,只要不耻下问就可以了解,没有必要欺骗别人。在当今社会,只要学会分辨正确的信息,完全可以自学成才。只要抱有虚心求教的态度,就不愁不知道。
不懂装懂者一般都喜欢装腔作势。他们总会说些华丽的词藻,即使对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事物也敢轻易地下结论。他们坚持对一切问题都提出与人不同的见解,专门挑剔皮毛,不惜抹杀本质,用此来标榜自己的渊博,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实际上,这样做恰恰证明了他们的无知,因为真正有学问、真正学识渊博的人在多数场合都更愿意做一个倾听者。
不懂装懂虽然有时能蒙混过关,但绝不是长久之计。不懂装懂的人,小则被人揭穿,沦为笑柄;中则失去诚信,被好友嫌弃;重则危害社会,害人害己。
总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一种非常明智的态度。诚实、谦虚,这不仅是求知者应有的职业道德,也是所有人对待知识应有的品德。世界这么大,新事物那么多,更新非常快,一个人不可能对所有的事物都了解,对所有的知识都掌握,所以没有必要不懂装懂。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人丁肇中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采访时,曾对很多问题都表示“不知道”。他在为南航师生作学术报告时,面对学生的提问也出现了“三问三不知”的情况。但丁肇中的这种谦虚谨慎而诚实的态度令全场所有同学为之肃然起敬,他也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精彩典故:
不懂装懂的北方人
有个北方人,到南方去做官,刚到南方,肯定有许多事情弄不明白,如果虚心请教别人,也许并不难懂。可这位先生不想去问别人,他认为那样显得自己太无知,太没面子了。他于是就不懂装懂,结果惹出许多笑话来。有一次,地方上一个乡绅请他去做客,大家聊得很开心,这时,仆人送上一盘菱角。这位北方人没吃过菱角,又不好意思问。主人家一再请他先尝,无奈之下,他只好拿起一只菱角,放到嘴里去嚼。
主人看他连壳也没有剥就吃了,心里很诧异,问他:“这菱角是要剥了皮才好吃的,你怎么整个丢到嘴里去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