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先贤认为,治国必须依赖知识和智慧,即使国君也要对治国人才予以充分的尊重和信赖。因为,智慧的人总是更容易把事情做好,而现在的社会也逐渐从适者生存的时代转变为智者生存的时代。要做到“智者易事”首先要自强不息,唯有时时勤勉之人方能成大器。从古代先贤到现代,人们之所以崇尚智慧,其根本原因就是智慧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君子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文:
天道运行刚劲雄健,君子应自觉奋发向上,永不松懈。
国学链接:《周易》的价值意义国学教育学者乾泉先生认为,《易经》是一部集体性著作,周易体例内容本身不成于一时一地一人之手。占筮是中国古代文明中的一个重要侧面,夏商两代已有重要的鬼神观念与人鬼沟通的方法,占筮是人鬼沟通的行为模式之一,但占筮活动本身也有多样性,例如有烧龟壳或烧牛骨,而从其烧裂的纹路中见启示的方法,占者将所欲占卜之事与对纹路的解释刻到甲骨上,流传至今,使今人得以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甲骨文),这种占筮活动传至周文化传统中时,周人进行了改良,建立起完整的观念与符号系统(卦爻辞与卦爻象),一方面将当时所占之事及其解释以文字记录下来(卦爻辞),一方面建立新的占筮法则(大衍之数),使用新的占筮工具(蓍草),完成了《周易》这部著作,亦即我们今日所见的易经之书“经”的部分。经过历代哲学家的阐释,《周易》已发展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一部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经典。
《周易》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神龙易学》,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代神医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简直可以一言以蔽之:没有《易经》就没有中国的文明。
《周易》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进一步完善,是我国先人的集体创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易经》里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事实也是如此。孔子就说过人们“日用而不知”。今天,我们都会说某某人阴阳怪气,某某人又变卦了,或者扭转乾坤,否极泰来之类的口语和成语,这些词汇都是直接从《易经》里来的。
《周易》在西汉时期就被列为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之首。在我国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秦始皇焚书时亦不敢毁伤它。
《周易》研究被称为《易经》或“易学”,早就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汉书·儒林传》记载:“孔子读易,纬编三绝,而为之传。”上下五千年,《易经》代代相传,释家林立。许多学者皓首穷经,考证训诂,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蔚为大观。
《周易》研究流派纷呈。他们互相争鸣,互相否定,也互相吸收,取长补短。春秋时期,筮法上出现过变卦说,取象说,取义说,吉凶由人、天道无常说。战国时期出现过阴阳变易说,汉代有象数之学(卦气说,五行说,纳甲说),魏晋唐时期称玄学。宋明时期,又出现五大学派:理学派,数学派,气学派,心学派和功利学派。又有人笼统地分为两派:一派是儒家,一派是道家。儒家重乾卦,重阳刚。讲“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强调修身以有用于社会。道家则重坤卦,重阴柔。讲“大道若水,弱能胜强”,强调精神自由,以无为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儒道两家都从《易经》发展而来,犹如长江黄河之水皆发源于青藏高原。
《易经》的科学内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承认和尊敬。易学研究也已成为当下世界范围内的显学。尽管如此,《易经》里仍然有许多不解之谜,连孔子和朱熹都竟告阙如。
诸子之言:
胡寅曰:“夫子称颜回不改其乐,冉求闻之,故有是言。然使求说夫子之道,诚如口之说刍豢,则必将尽力以求之,何患力之不足哉?画而不进,则日退而已矣,此冉求之所以局于艺也。”(译:孔子说颜回非常喜爱学习,冉求听了于是说自己天资笨拙,对孔子所教授的学问很难学习,很难完全掌握。然而冉求没有明白,只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学习,就不必惧怕天资不足。)
《墨子·修身》中有: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也是在告诉我们,意志不坚强的人,智慧也不会通达;言语不诚实的人,做事也不会有成果。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坚强的意志,是否能够有所成就,关键在于努力的多少,而不在于天资。
延伸思辨:
放飞自己
旺盛的探求欲和积极的进取心,是成就事业的前提。自甘平庸,安于现状的任何念想,都是危险的,都是对人生的不负责任。
成就人生的秘诀就在于屡败屡战,愈挫愈勇。遍观历史上所有成就事业的伟人,几乎无不经历过艰难困苦,在逆境中拼搏奋斗,最终才成就一番伟业,为人所敬仰。没有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的,凡事都需要艰辛的努力,甚至付出相当的代价。
实际上,我们往往不是被遇到的困难所击败,也不是被所谓的命运所限制,而是被自己的懦弱击败,往往是还没有开始真正的战斗,就已经缴械,自己退出场去了。其实,挫折是成就事业、塑造人生的真正动力。如果没有挫折,成功也将失去深刻的意义,我们的生活也将因此而失去很多的魅力。安于现状,苟且偷安,不思进取,丧失自信,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惰性,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障碍。为了人生的灿烂多姿,我们应当有破壁奋飞的勇气,勇敢无畏地去创立自己丰硕的人生。
精彩典故:
自强不息的曾国藩
很多失败者都认为,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人帮助他们。但有骨气、具有成功潜质的人却不会推托,他们不哀叹怨尤,他们能忍耐一切痛苦和挫折,自立自强,靠着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曾国藩就是这样做的。
曾国藩博览群书、熟读古代典籍,他认为,经过困难的磨炼,能够承受压力,承受打击,是成大事者必备的条件之一。一般而言,每个人都具有承受压力和困难的潜力,但能否承受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乃是识别一个人能否胜任做大事的标准之一。曾国藩晚年回忆说:“平生受尽屈辱和谩骂,但矢志不移。”
曾国藩少年时有吸烟和晚起的毛病,到了中年,曾国藩认识到这种毛病的危害,下定决心改掉。但是由于养成了习惯,这些毛病都很顽固,所以很难改掉。曾国藩把这些毛病当做要克服的对象,决心不彻底征服它们就绝不罢休。最终,他还是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克服了这两个毛病。
曾国藩在军队养成了固定的生活习惯,每天必写日记,读几页书,下一局围棋,终生如此。有人认为,这不过是日常生活中的区区小事,无关大体。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克制有节,行之有恒,其实是养成良好的人生品格的第一大事。正是从这些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修为的功力。
祖逖收复失地
西晋时期,司马家族的统治极其腐败,致使国力渐趋衰弱。北方匈奴乘机入侵,消灭了晋军主力,攻陷了晋都洛阳,俘虏了晋愍帝。
晋愍帝先被匈奴百般羞辱,最后又为匈奴所杀。在匈奴的统治下,百姓的生活更是水深火热。
其时,一位名叫祖逖的爱国志士,发誓要收复失地,拯救苦难百姓。他与好友刘琨住在一起,每日凌晨鸡鸣之时,两人就起床练剑。在皎洁的月光下,两位热血青年身姿矫健、比翼对舞,直到皓月西沉、东方发白才收剑回屋。多年来他们坚持“闻鸡起舞”,无论酷暑严冬、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就这样,他们练就了高强的武艺,磨砺了坚强的意志。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市)建立了东晋政权,史称晋元帝。东晋朝廷苟安于江南一隅,并没有收复失地的意图。祖逖为此十分焦虑,于是去建康求见司马睿,要求领兵北伐,收复中原。
司马睿没有办法拒绝祖逖的要求,就任命祖逖为豫州刺史,却不给他一兵一卒,只拨给他1000人的粮食和3000匹布,要他自己招兵买马,建立军队。
虽然得不到朝廷的全力支持,可祖逖并没有放弃北伐的决心。他带领几百名志愿北伐的壮士,渡江北上。船到江心,祖逖敲着船桨,大声地发誓:“北伐如不成功,我祖逖绝不再踏入这条大江。”随行的人听了祖逖的豪言壮语,一个个热血沸腾。
过江以后,祖逖一边召集人马,打造兵器,一边与敌人作战。中原的老百姓给他们送来了粮草。军民同心协力,浴血奋战,很快就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
当代镜鉴:
努力、坚持,才能成为强者
凡事只有向着既定的目标去努力,遇到困难用毅力去坚持,唯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这是一个不变的真理。孔子的弟子冉求对孔子说:“不是我不喜欢您的学说,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的人,多是因为半途而废。”很多人在前进的道路上缺乏行动力,缺乏努力的精神,所以他们往往还没做,就被困难吓倒了。这样的人是懦弱的,是难以有什么成就的。
人最怕的是没有志气,它使人失去了面对现实和挑战困难的勇气。与此相反,希望却能燃起坚强的意志,它能使那些暂时陷入困境的事物重获生机,欣欣向荣。如果一个人的心灵充满阳光和希望,那他一定可以让自己的生活自由而快乐。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种种挫折和痛苦,它有可能来自自身,也可能是因为外界的影响。当我们处于坎坷挫折的境遇时,很多人会神情沮丧,甚至感觉生命已毫无希望,而具有成功潜质的人却不会这样。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在精神上屹立、思想上超脱,才可能从绝境中看到希望,求得生机。一个能够在周围事物与自己相背时仍然选择坚强的人,必定有一颗坚韧的心。选择坚强,是我们摆脱困境、谋求成功的根本。
每个人都应该让自己拥有坚持的品质,因为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有句话说:十九次失败,到第二十次获得成功,这就叫做坚持。所以说,坚持在于不间断地努力。
有些人常常怨恨自己技不如人,但只要静下心,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历程,就会发现,自己一直没有坚持把某项事情做到底过。这可能是因为很讨厌单调,所以做事常常半途而废。而这,正是成功的大忌。其实,很多情况下,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并不是十分困难,只是需要我们的毅力和恒心。
《周易·乾》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无论是想在社会上安身立命,还是想实现宏图大志,都需要坚持努力,自立自强。要想真正做到这些,需要遵循以下三个条件:1.要自觉。做任何事情,尤其是要实现自我设定的目标时,只有自觉,才能主动,只有主动,才思进取。2.要勤奋。有了勤奋,才不会满足,只有不满足,才能保持旺盛的斗志。3.要有毅力。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克服困难的过程,没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只会半途而废。
南非总统曼德拉说:“人生最美的光环不在于一时的成功,而是失败后还能再站起来。”人生就是如此,风风雨雨,充满曲折,在我们陷入低谷时,就要学会及时激励自己,给自己不怕挫折的勇气,让自己继续努力,让自己发奋自强再次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
2择邻而居,择友而处
子曰:“里仁为美,择处不仁,焉得知(智)?”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居住在民风淳厚的地方是最理想的;一个人选择住处而错过了民风淳厚的地方,怎么算得上明智呢?”
国学链接:
孔子用于评价的标准
孔子用于评价的标准大概有几个词,最高的是善,其次是美。然后依次为言、蔽、过、不善、恶。“言”在《论语》里代表值得称赞的德行,德行是可以说出来被称赞的。“蔽”即遮蔽,就是说被某些东西所蒙蔽,以至于不太了解。“过”即过而不改的“过”,是比较轻的过失。“不善”已经是善的否定,要受到批判了。“恶”即恶人,坏人。
诸子之言:
在古代“里”是指居住的地方,“仁”即民风淳厚,这是许多人走在人生正途上的效果。“仁”也有“真诚心意”的意思,是就个人而言;人与人以真诚心意来往,所形成的即是淳厚风气。“美”兼具道德含义与欣赏评价,因此译为“最理想的”。
“美”是最接近善的,往往是指善的效果。譬如,一个人经常行善,他的言行往往会显出一种美感,因为有“仁”的味道。经常行善的人,在家孝顺父母,出外帮助别人,与大家都能好好相处,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一举手一投足都很值得欣赏。
所以,美是因为其行为符合善的要求——“里仁为美”,使社会风气都显得让人看了很愉悦,当然是理想的居住地了。
延伸思辨:
美在心灵
孔子认为,同品德高尚的人住在一起,是最好不过的事。如果选择住处时不顾环境,就算不上是聪明人。环境是重要的,是人才成长的决定因素。以德为邻,依仁而居,择善而处,古风如此。风俗教化影响至大,不容忽视。远亲不如近邻,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恭亲睦邻,是历来为人们所奉行的美德。因此个人品德的修养既是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环境有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仁德的人相处,耳濡目染,自然会受到仁德的熏陶;反之,就会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所以才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
尽管有时我们难以选择邻居,但是我们可以选择长相交往的朋友,我们可以按照仁的指引选择与人为善的待人态度。在漫长的人生之旅中,我们总是面临许多的选择,需要在各种诱惑中作出自己的抉择,因此必须以仁德作为选择的出发点,勇于摒弃功利的诱惑,求得大仁大义,而这正是智者的选择。对此,胡适先生则进一步解释说,人最重要的是爱人,能同胸中有大爱的人在一起,是最幸福快乐的事。
精彩典故:
孟母三迁
《列女传》上记载孟母教子的故事,很能说明这一问题。孟子的母亲,很懂得人的道德学问是逐渐养成的道理,所以对孟子平时生活和学习上的细节十分重视,通过“渐化”的方式培养孟子的好习惯。
孟子小时候的家离墓地很近,孟子耳濡目染,经常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说:“这个地方不适宜孩子的成长。”于是把家搬迁到热闹的集市附近。这时,孟子又开始玩卖东西的游戏。孟母说:“这里也不宜给孩子带来良好的教育。”于是又搬家到学宫旁边,不久,孟子就学着读书人的样子,做些礼仪谦让的游戏。孟母说:“这里适合来安顿我的孩子了。”于是,他们就在那里定居下来。
朋友之贤
平原人华歆与管宁一见如故,情投意合,逐渐成为至交。晚上,二人同榻抵足而眠,白天,两人一起耕耘、读书,情同手足。
有一天,二人在菜园里锄地,管宁在前,突然锄出一块金子,闪闪发光,但管宁视之如瓦砾,弃于一旁。华歆上前捡起来看了看,随后便扔在了地上。
还有一次,二人同席读书,有位达官显贵坐着豪华的轿子,前呼后拥地从门前经过。管宁对此置若罔闻,连眼都不抬,依然专心读书,而华歆却扔下书籍跑去观看,面露羡慕之色。管宁看出华歆是个喜好功名利禄的人,不宜与其为伍。等华歆回来后,管宁把席割开,与之分坐,并说:“子非吾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