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认错反而会提高你的威信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自信也就很难再有自尊,那么任何知识学问都是没有用的,所以每个人都需要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信心来。发现自己的缺点,就要敢于承认。”有些人自己做错了事,说错了话,心里明明知道却不愿承认。更有甚者,非但不承认错误,还会找许多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南怀瑾先生认为这正是这些人无法取得大成就的一个主要原因。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遮掩自己的错误,这就会阻碍一个人的进步,更可能让其他人失去对自己的信任。有真学问、真修养的人,决不会推卸责任,而这种勇于承担的品质会让他们赢得别人的尊敬。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做得不好,却往往碍于面子而不敢承认错误。这样不仅影响了工作的进展,还会导致不必要的矛盾。
比如,某公司财务科的职员小邓一时粗心,错误地给一位请过几天假的员工发了整月的工资。他发现之后,匆匆找到那位员工,希望她悄悄退回多发的薪金,但遭到断然拒绝。
双方争执不下,气愤之余小邓平静地对那位员工说:“好吧,既然这样,我只有告诉老板了。”就在那位员工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小邓已经转头去了老板的办公室,并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坦白地告诉了老板。
老板听后十分恼火,但想到这应是人事部门的责任,就让小邓去把人事部主管叫来。小邓说这件事的主要责任在于自己,与其他部门和同事关系不大,并请求老板给予他应有的处罚。
最后老板也冷静下来,看到小邓诚恳的态度,又想到这个错误因为小邓的及时澄清,并没有给任何人带来麻烦,就不再生气。而且,更加信任小邓了。
由此可见,一个人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仅可以消除自己心里的担忧,还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个错误所造成的问题,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会获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在人的一生中犯错误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正是因为错误不可避免,所以犯错并不可怕,只要勇于承认就能赢得他人的理解。
遭到批评时,每个人都会感到不舒服,有些人甚至愤怒地离去,连基本的礼貌也做不到,结果令批评者非常尴尬。这样的话,当他再有失误,一定没有人愿意劝告他了,而没有了他人的批评指正,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其实,如果能正确面对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拿出足够的勇气去承认它、面对它、改正它,就能弥补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在今后的工作中只要更加谨慎认真,就能加深别人对你的信任,从而原谅你的过失。
总之,勇于认错,似乎会让更多人知道你的过失,但这并不是在把你的污点扩大,降低你的威信,相反,适当地认错,恰恰可以把污点变作亮点,提高你的威信,所谓“小过不掩大德”就是这个道理。勇敢认错,实际上正是在显示你的“大德”。
3求得经世致用的学问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公冶长》
译文:
子路听到好的德行,如果还没有付诸行动,则唯恐听到新的善行。
国学链接:
子路勇于践行善事
知而不行,非真知;行而未果,非有德。子路勇于践行,言行一致,实为可佩。自古至今,无处不有夸夸其谈之人,现今更多浮躁喧哗之徒。而要学得经世致用的学问,则必须像子路一样,把听到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践。
诸子之言:
范氏曰:“子路闻善,勇于必行,门人自以为弗及也,故着之。若子路,可谓能用其勇矣。”庄子曰:“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也在告诉我们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荀子·修身》中有:“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译:没有听闻不如去听一听,听到不如去见到,见到不如去知道,知道不如去应用。学习达到应用的目的也就可以停止了。去践行,就是明智的行为。明智的人,拥有真正的智慧的人就是圣人。)
延伸思辨:
让“死书”与“活用”相得益彰
多读书,多做事,少说话,可以使你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品德和智慧,帮助你去了解人世间的真与假、美与丑,从而更智慧地看待这个世界,更明智地去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
当然,多读书并不意味着死读书。很多人认为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学到位,自己就算是知识渊博的学者了。自古以来,很多做学问的人容易犯目空一切的毛病,认为自己什么都懂,其实不然。课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可是我们不应该读死书,只有灵活地领会,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才能合理地运用知识技能。书本表面上的东西都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我们不会灵活把握,那它只是“死的”。只有我们懂得了深层的含义,它才会有更高的价值。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知识渊博,他就懂得知行合一的道理。“空城计”就是他对兵法的灵活运用。兵法上讲的常例是,在战争中要“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意思就是在设有埋伏的时候要伪装成没有埋伏,让敌人钻进你预设的陷阱;在没有埋伏的时候却要伪装成设有埋伏,让敌人不敢进来。“空城计”用的则是“虚则实之”,诸葛亮在空城上镇定自若地弹琴,结果敌人反而不敢进来。这正是知行合一的最好范例。
此外,医学书上的“麻沸散”是华佗发明的。华佗的这个发明并非偶然,因为他生活的时代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在战争时代,有许多战伤的士兵。由于缺乏麻醉药,外伤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十分痛苦。华佗为了减轻将士们的疼痛,苦心钻研医学古籍,并勇于实践。他根据《神农本草经》中关于乌头、莨菪子等功效的记载,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研制出了麻沸散。这是几种具有麻醉作用的药物组成的一个复方,经过多次实验,确有良好的麻醉作用。华佗又从过量喝酒能使人醉倒不省人事这一现象中得到启发,将麻沸散和酒在外科手术前让病人一起吞服,加强了麻醉效果。这一方法曾在外科手术中广泛使用。据记载,华佗曾用此方为病患者们做过肿瘤切除、胃肠缝合等手术。
现代临床麻醉学,与华佗的麻沸散比较,已发展得今非昔比了。但华佗的麻沸散无疑是继承前人经验、并为后人进一步改善手术麻醉药品奠定基础的最好借鉴。
空城计、麻沸散都是前人不死读书,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学以致用的结果。如果人们不理解、不能掌握书中的真意,不能对其加以灵活运用,那么今天社会进步的历程会迟滞很多。
知行合一,而非坐而论道,这是不读死书的重要含义。
精彩典故:
小和尚的疑问
小和尚跑去问他的师父:“师父,古人有云:顽石点头,说是经过名师的指点,连无情的石头也会有所感悟。是这样吗?”老师父笑着点了一下头。
小和尚继续问道:“在我们杭州白马寺里,几千年来不知出了多少高僧、名师,在这佛寺里也点化过无数的众生,但我们佛桌上的那只木鱼不知听了多少经书,受过多少佛号的熏陶,为什么它还是一只木鱼,不能成佛呢?”
老师父反问小和尚说:“你来这里多久了?”
小和尚回答:“三年了。”
老师父又问:“你懂得念经吗?”
小和尚回答:“懂得。”
老师父再问:“你懂得礼佛吗?”
小和尚又说:“懂得。”
老师父最后问:“那你懂得修持吗?”
小和尚理直气壮地说:“也懂得。”
老师父不禁笑道:“你说了那么多懂、懂、懂,那你成佛了吗?”
小和尚搔搔头,不好意思地说:“还没有。”
老师父说:“那只木鱼也说了多少年的懂、懂、懂(敲击木鱼时会发出‘咚咚’的声响),但它还是只木鱼,因为佛法不是用来说的,而是用来做的。只会说不会做是永远不会成佛的。”说的人也许有智慧,但那些确实将佛法实践于日常生活的人,才能真正享受到福报。而且,学问也不是用来当摆设的,必须用于实践才会变得有意义。
死书与活书
纪晓岚先生曾在他的传世之作《阅微草堂笔记》一书中,收录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
一个老学究,有天深夜独行的时候,忽然在路途中遇到了已经去世多年的好友。老学究便与此鬼一道一边叙旧,一边缓缓向南行走。当他俩走到大路边一间破旧的茅屋前时,鬼回头对老学究说道:“这间破草房是一个读书人的家。”
老学究问鬼:“你是如何知道的?”
鬼答道:“所有活着的人,白天都在为功名利禄而蝇营狗苟,只有到了夜间熟睡的时候,其元神才会明朗清澈起来。元神一定,胸中那些阅读过的书籍,便会吐放出光芒来。如果一个人的学识达到郑板桥、孙子的渊博程度,那么胸中所读之书放射出的光芒,就会直冲霄汉,与星月争辉。即使是那些最不济的读书人,胸中也会散发出微小的光芒,如灯如豆,映照户靡。”
鬼紧接着说:“我刚才看到前面的这间茅屋中,透射出七八尺的书光,所以知道这是一间读书人的住宅。”老学究听了亡友的讲解,便迫不及待地问道:“我也是个读书人,可以说是诸子百家均有涉猎,经史子集倒背如流,你就说说我在酣睡的时候,胸中散发出的光芒到底有多高呢?”鬼嗫嚅良久,才用极不情愿的口吻说道:“实不相瞒,我昨夜路过老先生的家,老先生刚好睡熟!我发现老先生的胸中,存放着高头讲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均幻化为缕缕黑烟,从先生的百窍中飘荡而出,笼罩在屋顶之上。老先生门下的读书弟子,虽然都在摇头晃脑地诵读着这些东西,然而却个个懵懂无措,不知所云,如坠浓云迷雾之中。我实在是没有见到一星半点的光芒,只好照实讲来,不敢对老友有任何的欺瞒。”老学究听后恼羞成怒,竟然破口大骂,鬼却哈哈大笑,倏忽便不见了踪影。
纪晓岚是清代中叶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以及《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是个学养深厚,机敏过人,博古通今,名满天下的才子。他历来主张读书做学问要活学活用,不可泥古不化,以免成为那种死读书,读死书,最终读书死的“书虫”。纪晓岚通过上面的这个故事,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读书得法,能把死书读活;读书失当,活书也成死书。活书死书的区别,其实也不外乎就是“吸纳”与“运用”而已。
当代镜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果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那么这些知识永远只是死的,只有在实践中检验它,并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不断充实、升华自己的知识,才能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事物。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把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能力,一味地好高骛远、夸夸其谈,只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麻烦和失误,甚至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尤其是职场新人,如果总是以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为参考来应对眼下的工作,肯定是很难在职场上取得骄人的成绩的,只有把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学问才是最有用的学问。
一个人的素养、知识和水平只有在现实中经过长期不断的检验和积累才能成为对人生最有用的东西。其实,不论是在学校求学,还是走向社会独立工作,都要保持认真、务实的生活态度。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要立足于社会诚实做人,谨慎做事,这不仅需要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更需要有学以致用的务实态度。拥有了经世致用的学问,就能在获取知识、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内容、提高认知能力等各方面,达到一种新的境界,从而在具备更强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修养,体现自身的价值。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学识与修身的统一,认为人的一生中,为官为仕都是有限的,而学识修身、为人处事是无止境的。修身就是在学得经世致用的学问的同时,要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懂得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反映着一个人的追求,也决定着事物的结果。我们要懂得学以致用,工作生活中要务实,远离浮躁。这就要求我们使自己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把事情办实办好。踏实做事不仅是一种严谨的态度,也是科学的方法。以这样的态度和方法作保障,思想就可以找到现实的土壤。
4待人处事要“温良恭俭让”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与?”——《论语·学而》
译文:
子禽问子贡:“我们的老师每到一个国家,一定会了解和参与他们的政事。是他要求的?还是别人让他参与的呢?”子贡回答说:“我们的老师是用他那温和、良善、恭敬、节俭、谦让的品德得到的这个机会。他虽然要求了,但他要求的方式应该和别人有所不同吧?”
国学链接:
“温良恭俭让”的本义
所谓“温良恭俭让”,无非就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这五个行为规范。与之相对立的当然就是粗暴冷淡、凶恶仇恨、强硬傲慢、奢侈放纵之类。孔子的学生称颂老师具有“温良恭俭让”的美好品质。子贡认为,孔子待人处事的态度与其他的人不同,不是凭借势力压人,不是靠强力夺取,而总是用“温良恭俭让”这种方式和态度去取得自己所要追求的东西。
孔子一生以古典文化的继承者自居,以传播文化为己任。在面临人生危难之时,他仍然保持自己的节操,以大义凛然的态度和温良谦让的风范去迎接人生的风雨。孔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如何去接人待物、行为处世。
儒家主张待人处世要“温良恭俭让”,这也几乎是古代中国所有朝代所赞赏的基本态度。如《管子·形势》中也提到:“温良宽厚则民爱之”,后来人们也往往以此作为一种道德修养的目标和要求,用这句话称赞其他贤达人士的良好处世风范。
诸子之言:
朱熹曰:“夫子未尝求之,但其德容如是,故时君敬信,自以其政就而问之耳,非若他人必求之而后得也。圣人过化存神之妙,未易窥测,然即此而观,则其德盛礼恭而不愿乎外,亦可见矣。学者所当潜心而勉学也。”(译:孔子并未请求那些君王什么,君王见到圣人仁德的仪表自然就会尊敬他,于是便向他请教政事上的问题,这绝不像别人是因为请求那些君主来重用自己才得到重用的。圣人所具有的能力不易被外人觉察,其德容礼恭也不愿外露,但具有卓远眼光的人是可以看出来的。所以,做学问的人应当潜心致志于学问,像我们的先哲一样,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也。)
谢氏曰:“学者观于圣人威仪之间,亦可以进德矣。若子贡亦可谓善观圣人矣,亦可谓善言德行矣。今去圣人千五百年,以此五者想见其形容,尚能使人兴起,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张敬夫曰:“夫子至是邦必闻其政,而未有能委国而授之以政者。盖见圣人之仪刑而乐告之者,秉彝好德之良心也,而私欲害之,是以终不能用耳。”
延伸思辨:
万物皆备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