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千古中医传奇
5430000000011

第11章 本草典故(3)

孔子曾告诫人们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里清楚地指出人们应按照不同时期的体质特点来养生,即年龄不同,生理、心理特点不一样,养生方法就应有所区别。青少年时期,由于发育不成熟,不能早婚,不能迷花恋蝶,沉迷于儿女之情。中医历来反对贪色纵欲,主张节欲以养精,藏精而健身。所以“戒之在色”,对“少之时,血气未足者”是大有裨益的。中年时,是气刚任性、好胜善斗的年龄,所以应平心静气,和谐宽容,“戒之在斗”。老年时,体力已经虚弱,不要再竭力追求名誉、地位和金钱。如果贪婪无度、挖空心思地谋取个人利益,就会大伤元气,损身折寿。

将军命名车前草

相传,西汉有位马武将军,一次被敌人围困在荒无人烟之处,时值暑日,又无水源,结果人和马都腹胀如鼓,小便如血,滴沥不尽。

一天,马夫突然发现马不尿血了,仔细观察发现马总是嚼食一种牛耳形的草,他猜想此草能治病,就拔了此草水煮后饮用,果然小便正常了。

马夫禀报了将军,将军问马夫这草哪里有,马夫用手一指:“车前就有。”将军于是让人马食用此草,几天后人马均被治好了。从此,马武将军就把此草叫做车前草。

车前草的叶可止血,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治金疮出血,车前叶捣敷之。”不仅是外伤出血,对尿血、鼻血亦有效,《外台秘要》云:“治小便尿血,车前捣汁五合,空腹服。”《图经本草》亦谓:“治鼻衄不止,生车前叶捣汁饮之,甚效。”

车前草的种子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味甘,性微寒,功能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清肝明目、化痰止咳,可用于治疗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等。

明代《名医类案》中记载,宋代欧阳修有一次患暴泻,便下如水,经名医多方医治,服药无数,难以奏效。一日,欧阳夫人对他说:“街市上有人出售治疗腹泻的药,三文钱一帖,据说很有效,偏方能治大病,何不买来试一试?”

欧阳修不太相信,夫人出于无奈,便暗派家人去市上将药买回,又请名医诊治处方,然后谎称是名医所开之药,让欧阳修用米汤调服从市上买回的药,想不到竟然一服而愈。求得其方,只不过是一味车前子而已,每次用米汤送服二钱。

补肾之果话栗子

南北朝陶宏景记载,有位名叫周武的人,腰脚软弱无力,不能行走,百药无效。一天,朋友将他带到栗树下游玩,他见栗子很好奇,便取出栗肉吃,越吃越觉得味道甜美,结果食数升便能起行。

栗子是补肾佳品,能补肾强腰膝、益气厚肠胃。《本草纲目》中载:“有人内寒,暴泄如注,令人煨栗二三十枚,顿愈。”《经验方》中说:“治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旦吃十余个,再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

清代名医黄宫绣说:“栗,肾之果也,味咸性温,体重而实,故能入肾补气,凡人肾气亏损而见腰脚软弱,并胃气不充而见肠鸣泄泻,服此无不效。”

苏东坡晚年患有腰腿痛,他经常食栗,久而久之,腰腿痛不治而愈,并写出了“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的诗句。据说慈禧太后也爱吃栗子,每餐都吃些用栗子粉、面粉、冰糖蒸制而成的栗子糕,既香甜可口,又补肾强腰。

栗子又称河东饭,关于其来历还有一段故事。相传晋朝时,晋王曾率部队追击敌军,由于粮食断缺,眼看功亏一篑,这时晋王见到周围山林上有许多成熟的栗子,于是命令士兵采摘山栗作粮,蒸煮为饭,这样不仅充了饥,而且行军所致的腰腿酸痛症状也消失了,结果士气大振,终于使这场战争大获全胜。

肾藏精,这里所说的“精”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繁衍后代的基本物质,包括男子的精液、女子的卵以及与生长发育有关的其他精微物质。

肾精属于肾阴的范围,肾气属于肾阳的范围,精与气对立而又统一。肾精的活动常以肾气的形式表现出来。精足则气盛,反之则气衰。

肾有主管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虽然,水液代谢过程中,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肺气可通调水道,三焦为水液运行的道路,膀胱能贮泄尿液,但调节水液、维持体液代谢平衡的,主要是肾中的阳气。

此外,肾主骨、生髓、通于脑(与大脑的功能有关),其华在发;肾主纳气,肾气充沛,纳气正常,才能使肺的气道通畅,呼吸均匀;耳的听觉有赖于肾的精气充养,前后二阴(指尿道和肛门)大小便的排泄,也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

王勃与豆豉

《本草纲目》中说:“黑豆性平,作豉则温,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韭则治痢,得蒜则止血,炒熟则又能止汗。”

豆豉,是用黄豆或黑豆经过蒸煮,冷却后经过发酵、盐渍、晒干而成,处方名淡豆豉、香豆豉、炒豆豉,有解表除烦、透疹解毒之功。如用青蒿、桑叶蒸煮发酵,则其性寒,多用于治风热感冒,热病胸中烦闷之证;经麻黄、苏叶蒸煮发酵,则性微温,多用于治风寒感冒。

本品发汗力弱,用于发汗解表时,配伍荆芥、薄荷、生姜、葱白等同用,疗效更佳。相传,王勃在为滕王阁作序的时候,与中药豆豉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唐上元二年间,南昌都督阎某于重阳节为重修滕王阁完成而大宴宾客。这天,王勃恰好路过洪州,也被邀请而来。席间,阎都督展宣纸备笔墨,请其为滕王阁作序。

年少气盛的王勃欣然命笔,一气呵成,阎都督不由为其拍案称绝。翌日,他又为王勃专门设宴。连日宴请,阎都督贪杯又感外邪,只觉得浑身发冷,汗不得出,骨节酸痛,咳喘不已,胸中烦闷,夜不得寐。请来了当时十多位名医诊治,众医都主张以麻黄为君药。

阎都督对中医略知一二,最忌麻黄,他说:“麻黄峻利之药,我已年迈,汗出津少,用发汗之药,就同釜底加薪,不可!”不用麻黄,症候难解,药效不佳,这可怎么办?

正在这时,王勃前来告辞。他听说此事后,不觉想起了豆豉。制作豆豉,先用苏叶与麻黄等浓煎取汁,用以浸泡大豆,再煮熟发酵而成,可做小菜。

王勃见众医束手无策,心想:“何不用豆豉呢?”

他把想法说了出来,众名医讪笑,连阎都督都直摇头:“当地土民小菜,焉能为药。”

“不妨一试,况且豆豉不过食物,无妨身体。”王勃相劝道。

阎都督确得此话有理,于是连服三天,果真汗出喘止,胸闷顿减,能安然入睡,几天后痊愈。不日,阎都督又上滕王阁为王勃饯行,取重金相谢。王勃固辞不受:“都督若要谢我,何不扩大作坊,使其不至失传。”阎都督含笑点头。

从此,豆豉不仅在洪州流传,而且行销大江南北,至今不衰。

祛风良药乌梢蛇

乌梢蛇原名乌蛇,又名黑花蛇、乌风蛇、剑脊蛇、黑乌梢等,入药始载于唐代甄权《药性论》,以后历代本草多有记载。其味甘,性平,无毒,功能祛风通络、定惊止痉,可用于治疗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喁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麻风疥癣、瘰疬恶疮等。

唐代《朝野佥载》中载,一商州人患麻风病,家人嫌弃他,便入深山起草庐自居,每日以酒浇愁,坐以待毙。不料酒快饮尽时,病却慢慢好了。后来他发现盛酒的酒罐底有一具蛇骨,原来是一条乌蛇坠于其中淹死。这才知道,原来是乌蛇药酒治好了他的顽症。

麻风是一种传染病,古称疠、疠疡、大风。当时由于没有有效的药物来治疗,所以古人对麻风病很恐惧。据说,卢照邻就是因患麻风病而投河自尽的。

卢照邻和王勃、杨炯、骆宾王被并称为“初唐四杰”,他曾是四川新都县尉。有一年,他因事进京,恰巧与孙思邈相遇。卢照邻对这位“苍生太医”的医术和博学十分钦佩。

此前,卢照邻自觉全身发痒,请了不少医生诊治也未见好转,故求教于孙思邈。孙思邈为他切脉察舌,又检查了痛痒的部位,然后告诉他:“你患的是恶疾。”

卢照邻忙问:“是何恶疾?”

孙思邈说:“就是疠风。”

卢照邻顿时吓得目瞪口呆,于是请求孙思邈为自己医治。孙思邈答应他的请求,并希望卢照邻住到他那里,以便随时照看。就这样,卢照邻在孙思邈的住宅里留了下来接受治疗。后来,由于唐高宗要到甘泉避暑,特令孙思邈与之同行。这样卢照邻不得不中断治疗,便回了四川新都。不久,孙思邈也离开了唐高宗而回故里,从此再也未与卢照邻见面。

大概5年以后,卢照邻以病辞官,此时他的病愈来愈严重,麻风病的各种症状逐步显露出来。在当地道士的蛊惑下,卢照邻服了“仙丹”,不但没有治好旧病,反添新病。不久,卢照邻的病情恶化,最后无望地投颍河而死。患病期间,他写下了《病梨树赋》,诉说自己的痛苦和不幸。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逐客的王不留行

南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记载,晋代曾做过江州刺史的卫展对人毫无情义,他在浔阳时,过去结交的一位朋友来投奔他,他根本不照顾不接待。

因难以启口辞客,于是送给来人一斤王不留行。来人知道他的意思,就马上起程归去。卫展的外甥李弘范听说此事后,说:“我舅舅是如此刻薄,竟驱使草木来逐客。”

刻薄的卫展用这味中药的药名表达自己不收留客人的意思,而王不留行的得名也正是来自这味中药具有“逐物”的特性——通乳汁、逐经闭。

王不留行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入上品,云“久服轻身耐老增寿”。王不留行味苦性平,功能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可用于乳汁不下、经闭、痛经、乳痈等。

李时珍说:“此物性走而不住,虽有王命而不能留其行,故名王不留行。”正因为它功专通利,上能通乳汁,下能通经闭,中医学形象地称其特点为“行而不住,走而不守”。

左思,西晋文学家,字太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人,曾经用朴实的语言,以诗歌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记下了王不留行治疗乳汁不下的故事。

据说,左思的妻子生下长女惠芬后,乳汁很少,女儿饿得哇哇直叫,夫妇俩非常着急。恰好左思遇一走乡郎中,手摇环铃,高歌叫唱:“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左思听了喜出望外,便向郎中述其原因,索要催奶方。

郎中告诉他,此药是他家祖传催奶秘方,产后无奶者服此非常灵验,实属催奶第一药。左思当即如法配制,让妻子服下,果然应验如神,奶汁源源流出。

王不留行还能“治血淋不止”、“治诸淋及小便常不利”。宋代医家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中记有一则医案:一妇人患淋证卧病在床已久,诸药不效。其丈夫来王执中处求药,王执中令其用剪金花十余叶煎汤服之。其丈夫第二天早上就赶来说,病情已减去八分。病人再服药后而愈。剪金花又名禁宫花、金盏银台、王不留行。

该医案治淋证用的是王不留行的叶子。据考证,早期王不留行的全草与种子是并用的,如《蜀本草》有“三月收苗,五月收子,晒干”;《日华子本草》有“王不留行,根、苗、花、籽并通用”;《本草纲目》有“苗子皆入药”;《指南方》中用剪金花连茎叶阴干,浓煎汁,温服,治鼻衄不止。但如今习惯用王不留行籽,鲜有将其叶供药用。

黄芩趣话

黄芩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别名腐肠。陶弘景曰:“圆者名子芩,破者名宿芩,其腹中皆烂,故名腐肠。”其实,黄芩还有空肠、妒妇、枯肠、枯芩、内虚,皆为贬义恶名。黄芩是味良药,何以“身败名裂”,其中还有一段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黄芩和人参长得一模一样,它们亲密无间,形影相随。由于吃人参能大补,所以采挖服食的人越来越多,这样几乎使人参到了绝种的境地。

为了生存,人参只得逃往关东避难,临行前人参悄悄告诉黄芩:“你我情同兄弟,是最好的朋友,今日去关东避难,你千万别向他们泄露我的去向。”

黄芩赌咒发誓地说:“你放心去吧,我一定会守口如瓶,保证不会吐露半点风声,如果我说出去,就让我心坏肠烂!”于是人参连夜北上,逃往关东了。

自从人参走后,人们经常误把长相类似的黄芩挖了又挖,但又不是人参,就扔掉一旁,这下可苦了黄芩。无奈之下,黄芩为了保命,以防绝后,终于说出人参逃往关东的秘密。

说来也怪,咒语竟成了现实,黄芩得到了报应,所有黄芩的内心变坏变黑,中空犹如朽烂枯肠,尽管外表看上去色黄完整,可内心却成了“枯芩”。

黄芩味苦,性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可用于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热吐衄、肿疮毒、热不安等症。

黄芩的不同炮制品种,其功用有异:清热多用生黄芩,安胎多用炒黄芩,止血多用黄芩炭。过去认为,生长年久的黄芩宿根称枯芩,善清肺火;生长年少的子根称条芩(子芩),善清大肠之火,泻下焦湿热。现今的用药习惯则无枯芩、条芩之分。

黄芩得酒上行,得猪胆汁清肝胆火,得柴胡退寒热,得芍药治下痢,得桑白皮泻肺火,得白术安胎,确有奇效。关于黄芩的配伍,清代名医邹澍曾对张仲景用黄芩的经验作了概括:气分热结者与柴胡相配,血分热结者与芍药相配,湿热中阻者与黄连相配。

黄芩尤善于清泄肺热,治疗肺热咳嗽,单味黄芩即有效。元代朱丹溪有一名方“清金丸”,以黄芩为末,蜜制成丸,“泻肺火,降膈上热痰”。

《本草纲目》中记载,李时珍二十岁那年,因患感冒咳嗽,日久不愈,渐至发热肤如火燎,每日吐痰碗许,烦躁口渴多饮,寝食几废。当时服了各种药物,均无效果,病情越加严重,皆认为必死无疑。后来,其父李言闻用一味黄芩汤,泻肺经气分之火而治之。将黄芩一两煎汤后,让李时珍一次服下,次日即身热尽退,随后吐痰、咳嗽皆愈。

肺主气,肺气宣发,可营养皮毛。如肺气虚衰,不能宣发和濡养皮毛,则皮肤干燥、毛发枯槁。鼻为肺之窍,即鼻是肺气呼出和吸入的门户,《灵枢·脉度》中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如外感致肺气不宣,则可出现咳嗽、气促与鼻塞流涕。

杏仁医话

杏原产于我国,周代就已有种植的记载。《山海经》曰:“灵山之下,其木多杏。”春秋时代的《管子》一书中有“五沃之土宜杏”,说明当时杏树已受到人们的重视。

据说唐代进士科考放榜后,皇帝把新榜进士们请到长安曲江之西的杏园,饮酒赏花,谓之“探花宴”。此时正值杏花怒放,红杏被誉为“及第花”,进士被称为“红杏园中客”,还封其中的“少俊之人”为“探花使”,可见当时珍视杏花的风流时尚。

杏与中医有不解之缘。晋代葛洪《神仙传》记载,三国时期,有位名医叫董奉,隐居江西庐山。他医术高明,为人治病不收钱财,只需病人在他住处周围种上几棵杏树。

经过数年,所种的杏树竟有十万余株,这一大片杏林郁郁葱葱,被称为“董仙杏林”。杏子成熟后,董奉就用杏子换来稻谷,救济贫苦百姓。后来,对医术高明、品德高尚的中医常用“誉满杏林”、“杏林春暖”等词给以赞誉,即本于此。

杏仁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名“杏核仁”,列为下品。杏仁有苦、甜之分,入药以苦杏仁为主。苦杏仁味苦,性微温,有小毒,具有降气平喘止咳、润肠通便之功效,可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