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千古中医传奇
5430000000015

第15章 药物探源(1)

淫羊藿的来历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曾经被贬到永州(现在湖南省零陵一带)。当时永州是一个偏僻贫困的地方,冬天寒冷,夏天酷热。这种恶劣的条件使柳宗元来到不久便疾病缠身,尤其是他的双腿痿弱无力,走起路来很是艰难,行动十分不便。

一位老药农看到柳宗元的病情,告诉他永州有一种叫灵毗的草药,经常服用,双腿可以很快康复,甚至像年轻人那样身姿矫健。于是,柳宗元找到这种草药,按时服用。结果让他喜出望外,这种看似普通的草药,真的治愈了他的顽疾。

灵毗,又名淫羊藿、仙灵脾、三枝九叶草、羊合叶等,性味辛温,有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祛风除湿、止咳平喘之功。《本经》言其“治阳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本草纲目》言其“性温不寒,能益精气”。

淫羊藿配伍熟地、当归、白术、枸杞、杜仲、仙茅、巴戟天、山茱萸、蛇床子、韭菜子、肉苁蓉、制附子、肉桂,称为“赞育丹”,可治阳痿、早泄。

淫羊藿配伍威灵仙、苍耳子、川芎,可治关节疼痛;淫羊藿不拘多少,煎汤漱口,可治牙痛;取淫羊藿加矮地茶煎汤服用,可治慢性支气管炎,其祛痰镇咳作用比较明显;淫羊藿与黄芪、党参、附子、细辛、麻黄等煎煮同用,可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

肾虚阳痿、性功能下降者,用本品煮粥常服,可补肾助阳,增强性机能。如果有口干、手足心发热、潮热、盗汗等症状,属阴虚相火易动者,则不宜服用淫羊藿。

说起淫羊藿名称的由来,还有一则趣闻。据说,生长在西川北部的羊群每天频繁交尾,被人们视为“淫羊”。当时人们不知道羊群过多交尾的原因,直到陶弘景论证淫羊藿名称时才道出了原委。陶弘景说:“西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盖食此藿所致,故名淫羊藿。”

当时人们称豆叶为藿,三枝九叶草的叶片很像豆叶,亦称藿,在山区比较常见,是一些草食动物的美食佳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对狗有促进精液分泌的作用,叶及根部作用最强,果实次之,茎部最弱;有雄性激素样作用,能使动物交尾亢进。

明代的谢肇浙在《无杂俎》中也指出:“意难于博,博难于理,医得其意,足称国手矣。夫医者意也,以医取效,岂必视方哉?然需博通物性,妙解脉理而后以意行之,不可妄而轻试,足以杀人而已。”

可见,为医者要想达到“以意为之”的境界,首先要在“博”上下功夫,不一定要恪守成方,墨守成规,但必须通晓体察物性、体会脉学的精妙之处,才能称得上是“国医圣手”,否则胡乱用药,足以杀人。

豁痰醒神说菖蒲

菖蒲与兰花、菊花、水仙被人们称为“花草四雅”,其叶片像一柄柄利剑,我国广东、江西、湖南一带又称菖蒲为水剑草,认为它可以驱妖除邪。

古代医家、道家对其颇为推崇,《仙经》中称其为“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其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谓其“主风寒湿痹,咳逆,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并且“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

菖蒲的品种很多,有水菖蒲、石菖蒲及菖蒲的变种钱蒲等。历代本草统以菖蒲为名而叙述,并未细分,没有单列石菖蒲。现《中国药典》规定,药用者为石菖蒲。

石菖蒲味辛、苦,性温,功能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可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等。石菖蒲是入心经要药。

明末清初名医傅青主有一方,治疗因心火郁热而致口舌生疮,往往一剂而愈:菖蒲3克、黄连6克,水煎服。他说:“此方奇在菖蒲,菖蒲引心经之药,此所以奏功如响也。”

相传,宋代诗人陆游与唐琬婚后不久,新娘即患尿频症,昼夜排尿不止。一天,名医好友郑樵来访,见其形色憔悴,问清情况后,将石菖蒲与黄连研末,用酒冲服。数日后,病症全消。陆游很感激郑樵用石菖蒲治好了妻子的病,于是写下了一首《石菖蒲》:“雁山菖蒲混山石,陈叟特来慰幽寂,寸提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值。”

有一种与石菖蒲相近的“九节菖蒲”,又名“小菖蒲”、“节菖蒲”,其功效与石菖蒲近似。山西省垣曲县的特产菖蒲酒,就使用了九节菖蒲。据史料记载,这种酒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历代宫廷列为端阳节必饮的御用酒浆,视其为稀世琼浆,滋补玉液。

《后汉书》中记载,有位叫孟佗的人极想当官,但又缺才无功,于是想了一个办法,不惜重金买了一坛菖蒲酒,送给当朝宰相张让。张让收到后喜形于色,当即下令,封孟佗为凉州五品刺史。一坛菖蒲酒换来五品刺史的官职,足见菖蒲酒之价值。

《千金方》曰:“七月七日取菖蒲为末,酒服方寸匕,饮酒不醉,好事者服而验之,久服聪明。”宋代《太平圣惠方》中说:“菖蒲酒,主大风十二痹,通血脉,调荣卫,治骨立萎黄,医所不治者。”《本草纲目》云:“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萎,久服耳目聪明……”可见菖蒲酒有抗衰老和强身健体之效。

精制品青黛

青黛并非一种植物,而是来源于多种植物的加工品。《中国药典》规定,青黛是来马蓝、蓼蓝、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

秋季采收以上植物的茎叶,加水浸泡,至叶腐烂,叶片脱皮时,捞去落叶,加适量的石灰乳,充分搅拌至浸液由乌绿色转为深红色时,捞取液面泡沫,晒干而成。

青黛堪称中药中的“精制品”,其别名靛花、蓝靛。青黛入药始载于《药性论》,其性味咸寒,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青黛外用能治“热疮恶肿、金疮下血、蛇犬等毒”。《本草纲目》载有青黛外用治蜘蛛咬伤的故事,张荐员外在剑南为张延赏判官,忽被斑蜘蛛咬项上。当夜咬处有二道赤色,细如箸,绕项上,从胸前下至心。经两宿,头面肿痛,大如数升碗,腹渐肿,几至不救。

张公出钱五百万,外加张荐自出数百万,募能疗者。忽一人应召,称其可治。张公很是不相信,欲验其方。其人说:“不惜方,但疗人性命尔。”

随后,他取青黛汁一碗,将蜘蛛投入其中,蜘蛛至汁即死。又取青黛汁加麝香、雄黄,再投入一只蜘蛛,蜘蛛化为水。张公非常吃惊,遂令点于咬处。两日悉平,作小疮而愈。

养身补肾肉苁蓉

肉苁蓉习称大芸,又名肉松蓉、纵蓉、金笋,它是一种寄生植物,本身无根,也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主要靠吸取寄主植物的养分生活。

肉苁蓉开花前一直在沙漠底下生长,只要不出土,就会一直生长,一旦出土,就会开花结果,然后整个植株枯萎、死亡,完成其生命周期。

肉苁蓉生长方式特殊,在古代漫长的岁月里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神奇植物。南朝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说:“多马处便有,言是野马精落地所生,生时似肉。”

宋朝苏颂所编的《图经本草》亦云:“或疑其初生于马沥,后乃滋殖,如茜根生于人血之类是也。”直到清朝后期才搞清楚肉苁蓉是一种寄生植物,揭开了肉苁蓉的神秘面纱。

肉苁蓉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味甘、咸,性温,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阳痿、遗精、不孕、赤白带下、腰酸背痛、肠燥便秘等症。

明代倪朱漠《本草汇言》中说:“养命门,滋肾气,补精血之药也……此乃平补之剂,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故有从容之名。”

肉苁蓉润肠通便之功效,明代以前许多医生还不甚了解,经过明代医家缪希雍的实践,才被后世医家所采用。相传,有位名叫唐震山的耄耋长者,来邀请缪医生治病,老人白发苍苍,形体消瘦,容颜憔悴。他对缪医生说,他感觉胸口闷,还有大便不畅。

缪替他切脉察舌之后说:“这是因血液枯槁引起的肠燥便结,用肉苁蓉治之有效。”唐震山服后,果然大便通畅,胸中怏然,精神矍铄。

又一日,唐震山旧病复发,请另一位医生诊治,并将缪医生所开的处方拿给那位医生看,医生看后摇摇头,说:“苁蓉乃温燥之品,有助火却阴之弊,岂可通便。”于是,改用其他药物治疗,非但症状未见改善,反而有所加重。唐震山仍用缪方配服,病去人爽。

事后,有人向缪请教,缪说:“苁蓉乃滋补精血之良药,骤用之,反通大便,药书已载之。唐震山年迈力衰,精血不足,运化失常,肠燥便结,胸闷不舒,重用肉苁蓉能补精填虚,滋液而润燥,自然药到病除。”

标本,是指疾病的主次本末和病情轻重缓急的情况。一般认为,标是疾病表现出来的现象和证候;本是疾病发生的机理,即疾病的本质,或者相对地指先病的脏腑及其病理表现。

在病情变化过程中,一般是按照“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的原则进行治疗。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紧急危重的证候,影响到病人的安危时,就必须先行解决危重证候,而后再治疗其本,即为“急则治其标”。

如脾虚所致的鼓胀,则脾虚为本,气胀为标,但当鼓胀加重,腹大如釜,二便不利,呼吸困难时,就应攻水利尿,待水去病缓,然后再健脾固本。

对于病情变化比较平稳,或慢性疾病,一般采用“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如阴虚燥咳,无咯血等危急症状时,当滋阴润燥以止咳,阴虚之本得治,则燥咳之标自除。

如果标本俱急,则必须标本同治。如见咳喘、胸满、腰痛、小便不利、一身尽肿等症,其病本为肾虚水泛,病标为风寒束肺,乃标本均急之候,所以必须用发汗、利小便的治法,以求表里双解。

木瓜趣闻

木瓜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康乐吉祥之物,《诗经》中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相传,春秋五霸之际,群雄混战,相互争霸,弱肉强食。当时卫国与狄国相战,大败而归,沿通粮河道而逃,被齐桓公相救。齐桓公且封之以地,赠之以车马器服等物。

卫国人十分感激,欲厚报而不能,于是歌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非报也,永以为好也。”从此齐卫两国永结盟好,齐桓公之名也就相传于世,千古流芳。

木瓜入药始见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其味酸涩,性温,具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之功效,可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等症。

宋代名医许叔微《普济本事方》中记载,安徽广德顾安中患脚气筋急腿肿,不能行走,只好从外地乘船回家。在船上,他无意将两脚搁在一盛满东西的麻袋上,下船时登岸,发现肿胀的脚已减轻,疼痛消失,于是询问船家袋中所装何物,方知为木瓜。顾安中回家后,即买来木瓜切片盛于袋中,每日将脚搁在上面,不久脚气病就痊愈了。

木瓜属于酸敛之品,“食酸太多,令人癃闭小便不通”。清代汪昂《本草备要》中载,有船途经金陵,船员们喜爱木瓜的芳香,购数百颗置于舟中,不久全船人因解不出小便而痛苦不堪,治以通利药亦不能奉效。

遂请名医郑奠一(安徽歙县人)上船诊治。郑闻到船上四面皆木瓜香,笑谓诸人曰:“搬去此物,溺即出矣。”船员们遵从医生的话,将木瓜尽投江中,“溺皆如旧”,癃闭不药而愈。

关于木瓜的地道产地,《本草纲目》有“木瓜处处有之,而宣城者最佳”。据史书记载,大约自南北朝宋帝刘裕时期开始,宣木瓜被奉为贡品,供皇室使用。

苦冠天下的黄连

中药黄连之味苦,可谓闻名天下。

黄连药用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其味苦,性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可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等;外用,可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等。

金元时期名医张元素在《珍珠囊》总结黄连的功效为:“其用有六:泻心火,一也;去中焦湿热,二也;诸疮必用,三也;去风湿,四也;治赤眼暴发,五也;止中部见血,六也。”

自古至今,人们均认为黄连乃治痢之上药,正如金元医学家刘完素所说:“古方以黄连为治痢之最,治痢以之为君。”著名的治痢成方如香连丸、葛根芩连汤、芍药汤、白头翁汤等,均以黄连为主药。古人使用黄连治痢的经验,也得到了今人的证实。

同是黄连,古代医家认为,其产地有别,效用各有侧重。正如苏恭在《唐本草》中说:“黄连,蜀道者粗大节平,味极浓苦,疗渴为最;江东者节如连珠,疗痢大善。”

功宜妇女益母草

据史载,武则天注重保养容颜,除内服延缓衰老的药物外,还不忘外涂美容药。《新唐书》中说:“太后虽春秋高,擅自涂泽,令左右不悟其衰。”

武则天去世后,王焘在《外台秘要》中专门记载了武则天曾经长期用过的一首外涂美容药方,其主要药物是益母草,称之为“近效则天大圣皇后炼益母草留颜方”。

据说此方功效特异,用之洗面,觉面皮手滑润,颜色光泽,经月余生血色,红鲜光泽,异于寻常。如经年用之,朝暮不绝,年四五十妇人,如十五女子。

据唐代《新修本草》记载,“武则天留颜方”制法如下:农历五月初五,采益母草全株,晒干研细,用适量水和面粉调和成团。然后在黄泥炉底铺炭,中间置药,武火烧约一顿饭时,再改用文火煨一昼夜,取出研末,加适量滑石粉与胭脂调匀备用。每日早晚以此药擦洗脸面、双手。

益母草药用的历史悠久,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名“茺蔚”,以其生长充盛密蔚而名。《名医别录》称之为贞蔚,宋代《本草图经》始有益母草之名。

《本草纲目》中说:“此草及子皆茺盛密蔚,故名茺蔚。其功宜于妇人及明目益精,故有益母之称。”益母草味苦、辛,性微寒,功能活血调经、利尿消肿,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等症。

益母草是妇科经产诸证常用要药,可用鲜者绞汁冲服,或加红糖熬膏冲服,或配伍当归、川芎、丹参等同用。歌曰:“益母草苦,妇科为主,产后胎前,生新祛淤。”益母草能祛淤生新,若崩漏下血而无淤滞者,则不宜服用本品。

宋代陈无择提出了著名的“三因论”,把致病因素分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饮食不节、劳倦、外伤等等,形成了中医的病因学说。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自然气候(名叫“六气”)的反常变化。在通常情况下,随着季节的变迁,出现上述六种气候特点,本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气候反常,暴寒暴暖,当寒反暖,当热反凉,都容易使人受病。六淫致病,自外而入,称为外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然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不同的情志变化。如果人在精神上受到过度刺激,喜怒忧思过于强烈,会有害于人的五脏。中医常讲的“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就是这种意思。

护肤美容的珍珠

珍珠入药首载于梁代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经集注》,具有清热滋阴、平肝明目、安神定惊、解毒生肌的作用,适用于目赤翳障、小儿高热、怔忡惊悸、癫痫、惊风抽搐、中风、咽喉肿痛、疮疡久不收口等症。珍珠一般只作丸散,不入煎剂。

珍珠护肤美容,唐代开始盛行,是宫廷中王后贵妃、宫娥嫔妾的美容化妆必备之品。据说慈禧每隔10天要服1银匙高级珍珠粉,从不间断,慈禧70岁时皮肤仍柔软光润。

珍珠粉不易被人体吸收,服用时应将其研得极细。唐代李殉说:“于臼中捣细重筛,更研两万下,方可服食。”清代黄宫绣亦云:“珍珠体最坚硬,研如飞面,方堪服食。”

一般认为,珍珠产于广东廉州合浦县者为正宗地道,称为“南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说合浦海中有珠池,海底有座城郭,大蚌居其中,有怪物守之不可近,蚌之细碎蔓延于城郭之外者,始可采而得之。每年刺史亲监珠户入池采珠,以充贡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