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苔之厚薄,若紧贴舌面,似从舌里生出者是为有根苔,即真苔;若苔似浮涂舌上,刮之即去,称为无根苔,即假苔。有根苔表示胃气未衰,无根苔表示胃气已衰。
榜方通衢的由来
清代王械《秋灯丛话》中有一则“榜方通衢”的故事。
山东莱州刘某,遇一和尚给他一本《海上方》,治病很有效,尤其是解砒霜毒的药方,更是效验如神。有位戚某多次向刘索求解砒霜中毒之方而未得,一直耿耿于怀。
戚某为了得到这此方,特地在家中置办了酒席邀请刘某。饭后,戚某关上门,突然对刘某说:“你已经中了砒毒了,快把解砒毒的药方告诉我,我好救你性命。”
刘某开始不信,但不一会感到腹中疼痛,于是无奈地说:“你怎么能开这样的玩笑,把我生命当儿戏?快取三钱白矾来。”戚某取来白矾,刘某用水调好服下,立刻解了砒毒。
戚某厌恶刘某吝啬自私,不肯把解砒毒的药方外传,干脆把此方写在榜纸上,张贴在四通八达的路口,以便让所有的人都知道。这就是榜方通衢典故的由来。
白矾原名矾石,又称明矾,经煅制后,失去结晶水,则称枯矾。白矾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味酸、涩,性寒,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祛除风痰。内服时能刺激胃黏膜,引起反射性呕吐,从而将胃中的毒物吐出,以达到解救中毒的目的。
所谓的牵线切脉
中医诊察断病,素来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才能准确地辨证施治。至于中医切脉的专著,当推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和明代李时珍的《濒湖脉学》最驰誉中外。
中医的切脉术可谓博大精深,且颇灵验。但把它吹捧得玄之又玄,则莫过于历史上宫廷医官为皇亲国戚的夫人、千金们看病时的“牵线切脉”了。
相传,有一次清代慈禧太后患病,陈御医就是在既不能目睹其神色,又不敢探问其病情的状况下,隔着帷帐,在红绿丝线上切脉,然后小心翼翼地开了三贴药方。慈禧太后服药后,果然药到病除,于是特赐予陈御医“妙手回春”金匾一块。
牵线切脉纯属故弄玄虚之举,是历代医官因受缚于封建礼教不得已而为之的骗技。据说,陈御医晚年隐退之后,透露出了当年他为慈禧太后牵线切脉的内幕。
原来,当陈御医获悉将召自己为慈禧太后看病的消息后,急忙变卖家产,花重金贿赂太后身边的内侍、宫女,从他们口中得知慈禧太后是因贪嗜螺肉太过而生疾。牵线切脉时,陈御医强装镇定,然后开出消食健脾的处方,终使慈禧太后药到病除,化险为夷。
《友渔斋医话》中说:“孙思邈,唐季之真人,其治人疾病,必详问至数十语,必得其情而后已。何后人反智,以三部难形之脉,决人无穷之病,若非浅学无知,必遵古贤之训。”
中医临床诊疗时,一定要仔细揣摩,认真观察,详细收集各种临床信息,四诊合参,综合分析,全面把握,对病情有个整体了解,以增加诊断治疗的准确性。
苏东坡曰:“吾有疾病,必尽告医,使其了然于心,然后参以脉。今人以脉试医,犹以身试药也。”患者在就医时,一定要向医生详细叙述自己的病情,不要有所隐瞒,更不要抱着考核医生水平的心理,一言不发,听凭医生诊脉,这既是对医生的放任,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任何情况下的讳疾忌医都是不可取的。
反畏之中藏玄机
“本草言明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这就是有名的十八反歌诀。十八反、十九畏是目前中医药界普遍使用的配伍禁忌。
所谓十八反,即: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指的是: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相畏配伍可使药物某些方面的功效减弱,并非绝对禁忌;而相反配伍则可能影响到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不可合用。但是,古代许多名医大家,也有用相反相畏的药物配伍制成方子,用于疑难痼疾的治疗,留下了发人深思的“以毒攻毒”的经典医案。
东汉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用了不少相反相畏的组方。比如,治疗寒气厥逆一症时,半夏与乌头同配成方,名曰“赤丸”;治疗顽固性痰饮时,又将甘遂与甘草配伍,制成“甘遂半夏汤”。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使用相反或相畏的组方有146个,治全身浮肿的“大豆汤”,就将甘草、甘遂、乌头、半夏两组反药同用,取其大吐以去湿,相反相激,以获良效。
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中的“海藻玉壶丸”,甘草与海藻相伍,用于治疗瘰疬之症;清代医家吴瑭《温病条辨》中的“化症丸”,人参与五灵脂同用。
《百一选方》中记载:安徽滁县人韩咏患脚气上攻,流注四肢,结成肿核,赤热疼痛。有一医者用甘遂研为细末,以水调敷于肿核上,另以甘草浓煎内服。肿核竟迅速消散,一服而病去七八,再服而愈。
如今,科学家们通过药理研究和动物实验,验证十八反、十九畏的科学性,研究数据表明:甘草与甘遂合用时的毒性大小,取决于甘草的用量比例;贝母、半夏与乌头配伍,则未见明显的毒性;而细辛与藜芦同煎,则导致了实验动物的死亡。
可见,中药的反、畏,是前人经验的总结,自有他的道理。那些反药方剂的产生,往往是针对个别的病例,非猛药不可救,不能说具有普遍性。
对于普通患者而言,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一般不应以相反相畏之药合用。特别是缺乏医药专业知识的患者,更不能乱用相畏、相反的中药。
药物之间的作用称为“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除单行是指单味药物的应用外,其余六方面都是指药物与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
相须:指药物之间有协同作用,配伍在一起应用可以加强治疗的作用。
相使:一是协助君药治疗兼证,使整个方剂治疗作用包容的范围更全面;二是使药有的时候可以抵消、减轻君药的毒副作用,使中药方剂的治疗更安全,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相畏:指两种药物之间互相克制,一起配伍使用会降低治疗作用。相畏也可以是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相恶:指两种药物能相互作用而抵消、削弱原有的功效,因此应避免一起配伍应用。
相反:指两种药物在一起配伍应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原则上需避免应用。
人们的认识是发展的,对于药物的了解也是不断深入的。对于古代认为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经过实践检验,现代看来有些是可以在一起配伍应用的。
另外,相反属配伍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这样的药物应尽量避免一起应用。但是也有人认为并非绝对,甚至认为,相反之用能以毒攻毒,相反相成,产生较强的功效。若运用得当,可愈沉疴痼疾。如《兰台轨范》之大活络丹,乌头与犀角同用,治疗中风瘫痪、痿痹痰厥、阴疽流注、跌打损伤等。
中药一词的由来
我国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在现存的传统医药典籍中却没有“中药”一词,而只有“本草”或“药”。那么,“中药”一词是何时才开始出现的呢?
这要从西医的传入说起。从明末清初开始,西方近代医学逐渐传入我国。尤其是鸦片战争后,西药开始流入我国。传统医药和西药都是取材于自然界的天然物质。不过,传统医药在制法上落后于西药,基本上停留在生药阶段,导致传统医药在某些方面逊色于西药。
为了振兴祖国医药,许多有志之士远离祖国,漂洋过海,学习西医药。与此同时,我国也开始了西药教育。辛亥革命后,西药学教育在我国逐渐推广。
到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已形成中西药相互鼎立和并存的局面。人们为了同西医、西药相区别,便将我国传统医药分别称之为中医或汉医、中药或汉药。正是由于西药的传入,才出现了与之相应的“中药”一词。
中药缘何称本草
自《神农本草经》问世以来,“本草”一词经千百年的沿用,已有了特殊的含义,它已经成了所有中药材的统称。有些中药材是动物和矿物,为什么统称中药材为“本草”呢?
五代时期的韩保升说:“按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药材统称为“本草”的公认的解释。
古代以“草”或“草本”作为植物的代称,而中药里又以植物药为主,所以说这样的解释是合情合理的。但若从药物的起源来看,认识还可再深入一步。
原始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了某些动、植物的医疗功效。由于人类对植物接触最多,认识最早,起初寻找药物时只是在植物中进行,所以最初的药物只有植物。
《说文解字》中说:“药,治病草也,从草。”反映了最初只有植物药的状况。虽然,后来人们又发现了动物药、矿物药,但这一概念被保留了下来,所以后世把药物称为“本草”。
煎药用具:一般以瓦罐、砂锅为好,搪瓷器具亦可,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因为有些药物与铜、铝、铁等一起加热之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可能使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煎具的容量宜大些,以利于药物的翻动,并可避免外溢耗损药液。同时应加盖,以防水分蒸发过快,使药物的有效成分不全释放。
煎药的用水:以用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均可。前人常用流水、泉水、甘澜水(亦称劳水)、米泔水。根据药物的特点和疾病的性质,也有用酒或水酒合煎。
用水量可视药量、药物质地及煎药时间而定,一般以漫过药面3~5厘米为宜。目前,每剂药多煎2次,有的煎3次,第一煎水量可适当多些,第二三煎则可略少。每次煎得量100~150毫升即可。
煎药火候:前人有“武火”、“文火”之分,急火煎之谓“武火”,慢火煎之谓“文火”。一般先用武火,沸腾后即用文火。同时,要根据药物性味及所需时间的要求,酌定火候。
解表与泻下之剂,煎煮时间宜短,其火宜急,水量宜少;补益之剂,煎煮时间宜长,其火宜慢,水量略多。如将药煎煮焦枯,则应弃之不用,以防发生不良反应。
最早的病历
病历是记载病人病情、诊断和处理方法的记录。我国医学史上最早的病历出现于西汉。
西汉临淄(今山东淄博)人淳于意,因曾任齐国的太仓长,人称仓公。他在管理粮仓之余便四处搜寻药方,拜求良医,后来他便成了一代名医。病历就是淳于意首创的。
淳于意是个细心的人,他给人治病诊病时,总是把病人的病情和自己诊断处理的方法记下来,当时人们把这称为诊籍,现在我们称它为病历。
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为淳于意作传时,曾摘要记录了他的25份病历,这是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古人最早的“病历”。
十问歌包括了中医问诊时所注重的各个方面的内容,这种歌诀便于记忆和传授,一直流传至今,对中医的临床问诊有着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最早的医学校
南北朝刘宋元嘉年间,设立了太医博士、太医助教等医官。隋朝创立了太医署,主要是一些太医们集中在一起办公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医学教育行政机构。
隋朝的太医署有主药2人,医师200人,药园师2人,医博士2人,助教2人,按摩博士2人,咒禁博士2人。其规模不大,设置不全,所以只能算是医学校的初级阶段,并不能算正规的医学校。
唐高祖武德七年,在长安建立了唐太医署。唐太医署由行政、教学、医疗、药工四大部分组成,与现在医学院校的教育行政机构设置相类似。
唐太医署由皇家直属,设太医令2人,是太医署的最高行政官员,相当于现在医学院校的校长职务;还设立太医丞2人,他们作为太医令的助手。太医丞手下则有医监4人,医正8人。以上18人都是太医署的行政长官。
太医署分医学部和药学部,医学又分四大科:医科、针科、按摩科(包括伤科)和咒禁科。四科之中,医科最大,总共有164人。其中医师20人,医工100人,医生40人,典药2人,医博士1人,医助教1人。学生入学后,必须先学《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甲乙经》等基础课程,然后再分专业学习。学生都由太医署中的博士、助教教课。
针科共有师生员工62人,其中博士1人,助教1人,针师10人,针工30人,学生20人。针科学生先学医学基础理论,然后重点学习针灸专科。
按摩科共有师生员工36人,其中博土1人、按摩师4人、按摩工16人、学生15人,以学习按摩专门技术为主。咒禁科共有师生员工21人,其中博士1人、咒禁师2人,咒禁工8人,学生10人,主要学习道禁和佛教中的五禁。但该专业人数最少,影响最小。
太医署规定学生除了入学考试以外,月、季、年都有考试。对于学习9年仍不及格者,即令退学;考试成绩优良的,予以奖励,以保证学生的质量,并且可以及时发现人才。
太医署中,“凡医师、医正、医工,疗人疾病,以其痊多少而书之以为考课”。对于教师和教辅人员的考核制度,保证了师资队伍的质量,也保证了整个医学校的教育质量。
药学部虽然没有医学部大,但也有一定规模。药学部包括“府二人,史四人,主药八人,药童二十四人,药园师二人,药园生八人”。药学部还设有药园,所以当时不仅从理论上,还通过实践培养药学专门人才。
唐太医署为当时培养了不少医学人才,以后历代都设立类似唐太医署的医学校。宋代,把医学校划归国子监管理。国子监是当时主管教育的高级领导机构。宋代医学校的规模也有了扩大。元、明、清几个朝代的医学校都与唐太医署相类似,改变不大。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曜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最早的医学协会
明代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出现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民间医学学术研究协会,即“一体堂宅仁医会”。关于一体堂宅仁医会,徐春甫《医学入门捷径六书》中有记载。
顺天府(即今北京)的医家徐春甫等,组织了一体堂宅仁医会。当时的医学协会是由客居顺天府的医家们组成的。据载,该会成员46人,有徐春甫、汪宦(著有《医学质疑》、《统属诊法》)、巴应奎(撰《伤寒明理补论》)等,都是当时的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