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千古中医传奇
5430000000006

第6章 医药史话(5)

一体堂宅仁学会创立的宗旨,主要是探讨医药学术,如研究《内经》、张仲景及其他医家学说等;交流医疗技能,提高医疗技术;注重医德修养,要求会员“深戒徇私谋利之弊”,“要克己行仁”;促进成员之间“善相助、过相规,患难相济”等。

当时一体堂宅仁医会还制定了22条协会条款,即:诚意、明理、格致、审证、规鉴、恒德、力学、讲学、辨脉、处方、存心、体仁、忘利、自重、法天、医学之大、戒贪鄙、恤贫、自得、知人、医箴、避晦疾。

最早的医学杂志

《吴医汇讲》是我国最早的医学杂志,出现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由苏州名医唐大烈主编,属不定期刊物,对当时的医学学术交流和普及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时长洲一带文化繁荣,学术气氛浓厚,名医荟萃,其中不乏具有真知卓识、医技精良的高手。唐大烈为了不使这些才华匿采藏光,技能埋没,便于同道间的经验交流,互相切磋,于是在乾隆57年(1792年)创刊《吴医汇讲》,分卷出版。

嘉庆六年(1801年),唐大烈逝世,《吴医汇讲》停刊。至此,《吴医汇讲》先后出版11卷,合订为l册。10年期间,陆续收载了长洲、无锡、常熟、太仓等江南一带41位医家的各类医学论著文章94篇,其中唐氏自己的文章有15篇之多。

《吴医汇讲》各卷所载文章,不分门类,不限体式,不拘内、外、妇、幼各科。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多彩,而且理论与临床初中并重,切于实用。

诸多作者的文章集于一册,由于作者的观点各异,难免互有矛盾之处。唐氏反对门户之见,主张不同观点的论著,只要言之有理,都兼收并蓄,由读者自己决定取舍。

《吴医汇讲》选编文章,唐氏要求作者独立思考,文稿要有创见,那些重复前人陈词旧调的稿件,概不采用。依来稿的先后定次序,先来的先刊出。

《吴医汇讲》刊出的每篇文章,在标题前先简要介绍作者姓名、讳号、籍贯等,以使读者对本文作者有所了解,颇具医史资料价值,在我国期刊出版史中可谓首创。

中医认为人体中的“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这一概念主要有两方面内涵,一是指人体内流动着的精微物质;二是指机体中各个器官的功能活动。

正常的生理之气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元气,又叫原气、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对各脏腑组织功能的发挥起到激发作用。

宗气,存在于胸中,由肺吸入的自然界中的空气和食物消化后的精微物质结合生成,主要功能是推动肺的呼吸和血液循环,也与视、听、言语各种活动有关。

营气和卫气,都是由脾胃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所化生。营气分布于血管中,是血液的组成部分,随血液循环周行全身而发挥营养作用;卫气行于经脉之外,发挥“保卫”作用。

气的功能随部位不同各有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

推动作用,推动气血津液运行,有助人体生长发育;温煦作用,维持正常体温;防御作用,抗拒外邪;固摄作用,控制体液排泄,约束血液循环;营养作用,营养全身;气化作用,通过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维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

我国第一部外来药学专著

《海药本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外来药专著,由唐末五代时文学家、本草学家李旬所撰著。李旬,字德润,祖籍波斯,其家以经营香药为主业。

香药主要通过海舶,自国外输入,所以又称海药。因此李旬对一些海舶运载而来的外国药接触的机会较多,对于海药的性质与功用了解的较深刻,故而撰著了《海药本草》。

《海药本草》对药名释义、药物出处、产地、形态、品质优劣、真伪鉴别、采收、炮制、性味、主治、附方、用法、禁忌等都有记载。李旬撰著《海药本草》时,曾参考40多种有关书籍,如《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本草拾遗》以及山经地志等。

《海药本草》体例乃仿照《新修本草》,不仅补遗了不少以前本草书所未记载的新药,而且对不少以前本草书记述的药物内容进行了补充或纠正。

《海药本草》原书共6卷,至南宋末年已经亡佚,没有刻本流传。但其所叙述的药物散见于《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等书中。

我国最早的药匠

早在汉代,江宁就有“药匠”开始卖药了。宋朝《景定建康志》记述:“汉,李南……卖药自给,寿八十五。”李南便是见于史载最早以卖药为主的“药匠”。

《景定建康志》中记载,南宋时江宁府有官办药局3个,下属中药铺11家。元、明、清历代沿袭,并有所发展。被誉为全国四大药店中的汉口叶开泰、芜湖的张恒春等中药店,都是江宁上元人在明、清时期创建的。

清同治《上江两县志》称:“龙都之民善卖药。”江宁“药匠”最多,分布最广,名扬大江上下,盖源于湖熟——龙都一带。溯江西上至芜湖、九江、汉口,顺流而下到镇江、苏州、上海,从城市到县镇,都有江宁“药匠”从事药业。

据1931年3月20日《南京市国药业同业会第一届当选委员名册》中记载,南京市国药业同业会共有委员16人,其中13名是江宁人。据调查,南京市药材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老药工有80%以上是江宁“药匠”。

先煎:有些石性或比较坚硬的药材,如石膏等,其成分较难煎出,应先煎10~15分钟,再放入其他药材同煎;如生附子等毒性药材,也应先煎30~60分钟,以减低其毒性。

后下:有些芳香或解表的药材,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如薄荷、白豆蔻、藿香等,煎煮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其有效成分丧失,应于其他药材煎好前5~10分钟再放入同煎。

包煎:有些带毛、粉末或过于细小的药材,如旋覆花、青黛、车前子等,为防止服药时刺激喉咙,应用纱布袋装好,再放入锅中同煎。

另煎:有些贵重的药材,如人参等,为了将有效成分更好地煎出,所以必须将药材单独煎煮,再将其汁与其他药汁混合服用。

烊化:有些药物易焦、黏锅或易附着其他药材,如鹿角胶、阿胶等,必须将其烊化后,再与其他药汁一起混合服用。

冲服:有些贵重药材,适合研磨成粉末后服用,如琥珀、三七等。

泡服:可以像泡茶一样用沸水泡饮,如菊花、胖大海等。

另外,为了充分的煎出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象桃仁、茯苓之类的药物,应将其压碎后煎煮;有些药物的外皮较厚,如红枣等,煎煮前应先将其剥开。

现存第一部中药学专书

我国漫长的历史中,中药专书为数众多,但流传至今的要数《神农本草经》的历史为最早。《神农本草经》大约在1~2世纪编成,是汉代以前我国人民用药经验的总结。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作者的姓名早已失传了,但因古代“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影响很深,所以自古人们将《本草经》托名“神农”所著,称为《神农本草经》。

1972年,甘肃省武咸地区发掘的东汉墓葬中,挖出一批有关医药的木简,这些木简中所提到的药物约有100种,其中多数在《神农本草经》里已有所记载。

公元2世纪以后的许多中药学著作,有不少内容是取材于《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在我国医学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它奠定了中药学发展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古代著名的四部中医经典著作之一。

《本草经》上所记载的药物总数为365种,植物类有252种,动物类有67种,矿物类有46种。对药物的产地、别名、形态、药性和治疗功能等,《本草经》做了简要的记述。

对于用药的剂量,《本草经》也做了说明,尤其是某些有毒药物,提出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用药后的反应,再逐渐适当地增加剂量。在序录中,初步概括了用药的一些基本理论,如单味药的使用,复方中主药与辅助药的配合应用以及药物的配伍禁忌等。

《本草经》中所载的药物,有很多直到现在还经常在应用,并为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如麻黄治疗哮喘,黄连治疗痢疾,常山、蜀漆治疗疟疾,海藻治疗甲状腺肿等。

我国最早的官办药店

宋神宗熙宁9年(公元1076年),诞生了中医史上第一家官办药店。

这第一家官办药店是王安石批准创建的。王安石在施行变法期间,各地曾多次发生自然灾害,很多病者缺医少药,甚至有人乘机制造和贩卖假药。

于是,有人提出成立一个专门机构,研制各种剂型成药,由国家专门出售,不许个人或其他部门私自制作;在瘟疫流行时,给百姓发放药剂。

这一建议非常适合当时的需要,王安石当即采纳并组织专门人员落实。不久,在京城开封便出现了“太医局熟药所”,也叫“买药所”,它就是现代中药店的前身。

“太医局熟药所”成立后,既方便了病人,也为政府赢得了丰厚的利润,受到了朝野的一致赞许。所以,王安石变法未能成功,但“熟药所”的“生意”却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到宋徽宗崇宁2年(公元1103年),药所已增开到7所。几年后,5所“熟药所”更名为“医药惠民局”,2所更名为“医药和剂局”。与此同时,类似的药局迅速出现在全国各地。

宋代官办药局的组织结构相当完整,有专门人员监督成药的制造和出售,由专人管理药材的收购及检验,有人专门从事药物炮制配伍的研究工作。以保证药品的质量。

当时的药局内,还建立了很多制度,如规定夜间要轮流值班,遇到急病如不立即卖药材,要给予“杖一百”的处罚,对陈损旧药要及时毁弃等。

宋代官办药局的设立,对我国中成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它创制了许多有名中成药,如苏合香丸、紫血丹、至宝丹等,经过了几百年的实践检验,至今仍应用于临床。

给药途径是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之一。因为机体的不同组织对于药物的吸收性能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亦有差别,药物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消除情况也不一样。所以,给药途径不同,会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数量以及作用强度。有的药甚至必须以某种特定途径给药,才能发挥某种作用。

中药的传统给药途径,除口服和皮肤给药两种主要途径外,还有吸入、舌下给药、黏膜表面给药、直肠给药等多种途径。在20世纪30年代后,中药的给药途径又增添了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穴位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不同的途径给药各有其特点。具体应选择何种途径给药,除应考虑各种给药途径的特点外,还需注意病证与药物双方对给药途径的选择。而病证与药物对给药途径的选择,则是通过对剂型的选择来体现的。无论从什么形式给药,都需要将药物加工制成适合医疗、预防应用的一定剂型。

传统中药剂型中,供口服的有汤剂、丸剂、散剂、酒剂、滋膏剂、露剂;供皮肤用的有软膏剂、硬膏剂、散剂、丹剂、涂檫剂、浸洗剂、熏剂;供体腔使用的有栓剂、药条、钉剂等等。后来,又发展了胶囊剂、冲剂、气雾剂、膜剂等新剂型。

烟草致病的最早记载

烟草属于茄科,原产美洲。我国原来没有这种植物,最初传入烟草的是17世纪初的福建水手。他们从菲律宾带回烟草的种子,再南传至广东,北传至江、浙。

明末名医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卷48中最先记载了烟草传入的情况:“烟草自古未闻,近自我万历时出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间地土皆种植之矣。”

书中还说:“烟,味辛,气温,性微热,升阳也,烧烟吸之,大能醉人,用时唯吸一口或二口,多吸令人醉倒。”可见,古人对吸烟的危害早在17世纪初已有所认识了。在此之后,我国医籍中对吸烟的害处就已陆续述及了,尤其是对肺部及呼吸道的损害记述更多。

1765年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写道:“友人张寿庄,己酉与予同馆临安,每晨起,见咳吐浓痰遍地,年余迄未愈,以为痰火老疾,非药石所能疗。一日或不食烟,如是一月,晨亦不咳,终日亦无痰唾,精神硕健,且饮食倍增,啖饭如汤沃雪,食饱后少倾即易饥,予乃悟向之痰咳,悉烟之害也,耗肺损血,世多阴受其祸而不觉,因笔于此,以告知医者。”

现已证实,烟草内含有多种毒性和刺激性的物质,吸烟对身体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吸烟能引起肺癌、鼻癌、咽癌、口腔癌等多种癌症和疾病。

所以,有吸烟嗜好的人应及早戒掉。据统计,20岁以下的青少年开始吸烟,死于肺癌的比不吸烟的高28倍。所以,青少年要特别注意,不要染上吸烟的恶习。

国宝针灸铜人

北宋初年,虽然有前世的针灸书籍流传于世,但是错误百出。于是,宋仁宗赵祯诏令翰林医官院医官、尚药奉御王惟一,考证针灸之法,铸造针灸铜人,作为针灸之准则。

王惟一是宋代著名针灸学家,公元1027年,他制成了两个铜人,高度跟成年男子一般,外壳可以拆卸,胸腹腔也能够打开,可以看见腹腔内的五脏六腑,在铜人身体表面刻着人体十四条经络循行路线,各条经络之穴位名称都详细标注,都严格按照人体的实际比例。

两个铜人铸成后,一个放在翰林医官院保存,一个放在大相国寺仁济殿中。针灸铜人的制成,使经穴教学更为标准化、形象化、直观化,很快针灸铜人就成为针灸教学的模型,对于指导太医局里的学生学习针灸经络穴位非常实用。

据说,学生进行针灸考试时,先将铜人的表面涂上蜡,遮盖铜人上刻的穴位、经络说明,穴位上的针孔也被黄蜡堵塞,铜人体腔内还要注入水银或水。

然后,学生根据考官的出题,用针扎向铜人的穴位,如果针刺的部位不准确,针就不能扎进铜人体内;如果取穴正确,正好扎在被堵上的铜人穴位点,那么针就能刺进去直到体腔内,这样拔针之后,水银或水就会从针孔中射出。学生对于穴位掌握得是否准确,可以非常明显地考查出来,而且标准统一,对于针灸教学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这两具铜人既记载了完善的经络腧穴学知识,又体现了宋代高超的金属铸造工艺,集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身,难怪宋金战争时,金人曾以索取针灸铜人作为一项议和的条件。

王惟一在完成针灸铜人制作后,又重新编成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对铜人的经络的穴位进行具体说明,由翰林医官院刊刻印行,政府颁行于各州进行推广。

书中共记载腧穴657个,又按头部、面部、肩部等不同部位论述穴位,成为官方的针灸穴位标准。宋仁宗还下诏将此书刻成石碑,镶于大相国寺仁济殿四壁,供有志者学习。

由于宋金议和未成,后来金兵破城,不但将铜人掳走,连大相国寺的铜人图经石碑也一并敲断,统统运回了北方。此后,有关铜人的下落偶有记载,但最终失传,石碑也下落不明了,只有《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流传至今。

1972年,北京在进行清挖旧城墙的工作中,无意中挖出几块断裂的石碑,从碑上残留的碑文来看,正是当年大相国寺的铜人图经石碑的片段。

原来,北京在那时归金朝统治,金兵将石碑运到此处存放,在后来的战乱中遭到破坏,被用作砌城墙的材料。直到将近千年之后,这一国宝才重见天日,它们为研究我国医学史及针灸学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经络是针灸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几千年来对中医临床尤其是针灸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经”是经脉,有路径的意思,是直行的主干。而“络”指的是络脉,有网络的意义,为侧行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