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笔者便以每年或者每季在上千人的演说会上担当评论员为职业,当然,这也是我的兴趣和无法推卸的责任。
这些参加演说的人,不是大学生而是商界乃至社会上的精英人士。在历次担任评论员的经验中,给笔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演说之前的准备工作对演说成功与否的关键作用。一场精彩绝伦的演说,绝对是演讲者在经过一番精心策划与准备下才完成的,只有经过充分的准备,才会使要说的话确切而明了,并且避免说一些不恰当的话,这样便能更好地吸引听众,使他们觉得你分享的东西更有价值。这是一场演说成功的秘诀。
如果一位演说者具备这样的魔力,那么他会发现一个事实,就是他所讲的话无拘无束,像清泉一般自然而然地喷涌而出。一篇准备充足的演说,在登台之前就已经成功百分之八九十了。本书前面已经讲过,大家想要学习演说的主要原因无非就是想获得一些自信和勇气。然而大家通常所犯的毛病,也正是忽略了演说前的准备工作。不经过准备就登台演说的人,无异于不带武器而上战场的战士,心中的恐惧与慌乱怎么可能会被克服呢?
林肯总统曾经在白宫里发表过这样的谈话:“我相信,我要是无话可说时,就算经验再丰富,手段再老道,也无法免于难为情的境地。”
如果做一件事情能帮助你驱除恐惧,从而获得坚定的自信,那么,这件事情一定是万全的准备。就像《圣经》里面所讲的一句话一样:“真正的喜悦,可以驱除恐惧。”
韦伯斯特也这样说过:“如果只做一半的准备,就去登台演说,就仿佛是半裸着身体奔跑在大街上一般。”
既然想学习演讲这门功课,为什么不去重视演讲前的准备工作呢?或许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演讲前究竟该准备些什么,而且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准备,还有的人说没有时间做准备。那么,在这里我就把关于如何给一场演讲做准备的问题详细地讨论一下。
Section 01 做准备的正确方法
什么是准备工作呢?正确的准备方法是什么呢?是通读一本书吗?当然,这也不失为一种准备方法,但是,这肯定不是最好的方法。通读一本书固然能为你的演讲积累一些素材,然而,全盘照搬书中的思想,不加入任何自己的见解,很难使听众与演说者产生共鸣。
数年前,笔者曾经开过一个针对纽约银行界高管的专门的公开演说班。因为这班学员都是金融界的精英,平时工作比较忙,不会有太多的时间做充分的准备,但是因为工作性质和社会阅历的丰富,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经验和见解,他们已经积累了数十年的演讲素材,然而他们自己并不曾察觉这一点,他们只看见局部,却看不见整体,不知道自己掌握的素材其实是一个丰富的宝藏。
这一班的上课时间被安排在每星期五的下午五点至七点。这一天的下午四点半,某银行的高管杰克逊先生感觉自己应该在班上做一次演说了。于是,他在报摊上随便买了一本经济杂志,一边走一边翻阅,当看到《你只有十年的成功时间》这篇文章时,他不禁停下来仔细地看了看,他觉得观点比较新颖,可以作为当天演讲的素材。
但是,一个小时后,当他站起来试图用具有说服力的方式阐述这篇文章的观点时,他发觉自己的语言是那样的苍白无力,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把文章中的观点表述清楚。甚至,在他的脑海中,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需要讲出来的东西,又怎么能希望听众对他的话题感兴趣并且印象深刻呢?
于是,作为他的老师,我给了他这样一个忠告:“杰克逊先生,我们不认识这篇文章的作者,对于他的观点也并不感兴趣,我们所关注的是你——杰克逊先生的看法和意见。你何不把文章再通读一遍,认真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赞同文中的观点呢?如果赞同,把这个观点用自己的经验来验证一下,如果不赞同,请把原因总结出来,作为下周演说的素材,然后引述这篇文章作为你演讲的开端,这样是不是很好呢?”
杰克逊先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我的忠告,当他再次通读完那篇文章之后,觉得对文章表述的观点并不赞同,于是他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恣意发挥,他还在其他报刊杂志上得到相应的启发,他不时地有新发现、新启发涌现在脑海里,在这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他不断地发现和挖掘,这使他的思维更深刻,视野更广阔。就像是从他自己的矿坑里开采出来的矿产,然后又经自己加工打造出来的产品,完全生成了自己的东西。这样,一个星期后,他站在台上洋洋洒洒地演说,博得了阵阵喝彩和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次演说经历,可以说是杰克逊先生演说生涯的一个里程碑。
Section 02 话题源于生活
相隔一个星期的时间,同一个人,同一个题材的演讲,却提出了两个完全不一样的观点,也得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结果,这真让人难以置信!下面用另外一个事例说明一下如何准备演讲的材料。
我在华盛顿开办的一个演说班里,曾经有一位名叫法兰克的学员。有一次,他从明星晚报刊出的一本游览指南上,看到了许多关于华盛顿美景的图片和描述,于是他就把这些材料搜集起来,准备在演讲的时候把华盛顿美景作为主题大为论述与赞赏。但是,他并没有仔细思考一个合适的题目,也没有好好组织这些材料,只是简简单单地论述,表现不出任何作为演讲者的激情与热忱。可想而知,这些枯燥的材料,平淡无奇的论述,直接导致他的这场演讲在平淡乏味中草草收场。
两周以后,法兰克的车子在公共停车场不幸被盗,他立刻报案,然而警察却说对这起盗窃案无能为力,这件事情就这样无果而终。想不到,这件事情,深深地触动了法兰克的灵感。
这是因为,就在一周前,法兰克看见有好多警察在街上懒懒散散地闲逛,手里还拿着粉笔,因为看见法兰克的汽车在路边多停了十五分钟,便走上前一定要开罚单。想起这件事,这些只知道欺压善良公民却无任何办案能力的所谓的“人民保姆”,一下子让法兰克火冒万丈,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愤怒,把这些警察的无能与丑行慷慨陈词,做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演讲。这些亲身经历的活生生的话题产生的效应远远胜过那些来自书本杂志的死材料。
这是他生活中亲自经历的事情引起的情感与触动,所以讲起来慷慨激昂,也更能打动听众的心,引起强烈的共鸣。而当他演说华盛顿美景的时候,就只能机械地引述材料,因为没有激情,说出来的每句话都显得单薄与吃力,而现在,他只要往演讲台上一站,那些痛斥警察的言辞就如同开闸的洪水,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真实的经历再加上自己的深思熟虑,这样的演说怎么可能失败呢?
Section 03 预备一场演说的意义
是不是罗列一些没有错误的词句然后再把它们死记硬背下来,这样就算是对一场演说做了准备工作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要么,就是把一些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偶然的思想机械地组合起来,就算是预备一篇演说了吗?当然也不是。一篇准备充分的演说,一定是融入了你的思想,贯穿了你的信念和倾注了你不懈的努力。
这些思想和信念是你与生俱来的,就仿佛是你每天睁开眼睛所看到的第一件事物,甚至于在你熟睡的时候,它也会潜入你的梦境,或者说,在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样的思想和情感都紧紧跟随,而且深藏在你的潜意识里坚如磐石。所以,预备一场演说的意义,就是要仔细思考,反复斟酌,最后形成回忆,并且从中找出你最感兴趣的想法加以分析归纳,重新打造成一个新的形态,最后使之成为你自己的作品。你也许会问:这样做很容易吗?其实,只要选定一个目标,并且集中注意和思想在这个目标上,做到全神贯注,这件事做起来也并不十分困难。
活跃于19世纪的著名传教家脱维特·姆迪,他的精彩演说使他的传教工作如鱼得水,相得益彰。如果你问他是怎么预备每一场演说的,他一定会这样回答你:“我没有什么秘诀。”
但是,在这个简短的回答过后,他一定会补充一段详细的解释:“我每次选定一个题目,就把它写在一个大信封上,时间久了,我会积累很多这样的信封。读书的时候,每当遇到可以作为将来参考的材料,我会把这个材料拟定一个标题写在和它对应的那个信封上,这样日积月累,我的材料宝库就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当然,这些材料我有可能随时会用到,也有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但是一旦我需要的时候,保证会信手拈来。许多年来我在讲道的时候,都是在这一堆材料中这里拿一些,那里取一点,这些材料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Section 04 伯朗博士:讲道的艺术
几年前,耶鲁大学的主任伯朗博士在该校神学院成立百年的纪念大会上,做了几次演讲,专门讲述“讲道的艺术”,后来,这些演讲词被纽约麦克兰书局搜集整理并印成专书,书名就定为《讲道的艺术》。伯朗博士不仅每周要预备他的演说,而且,还要训练演说人才,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长达30年的历史了。因此,以他的资历和地位,对这个题目只要做一个简单的经验报告就可以了,任何人只要照着去做都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在,我把他演讲成功的秘诀在这里公开一下:
1.深深地思考你演讲的题目和内容,直至融会贯通,况味横溢。这样,你就可以创造出一套新的思维,就如同孵化成熟的蛋,一个新的生命在化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呼之欲出。
2.如果,你思维的时间能延长一些,准备工作能提前一些,不要等到了星期六才去准备星期天的演讲词,这样就最好不过了。如果在一个牧师的心里,有一种真理能保持一个月、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那么,他在讲演之前又会发现一些新的意义在那个真理之中产生出来。他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里都在思考这一新的发现。
3.也许,你只有在晚上才会深刻思考,作为一位牧师,最好要习惯于每天晚上临睡前去思考预备明天的证道词。有时候,哪怕是深更半夜,我的脑海中一旦涌现出灵感,我会立即从床上爬起来把这些记录下来,因为我担心这些灵感转瞬即逝。
4.当你搜集预备讲道的材料时,你要把你已经搜集到的关于这个题目的材料,连同你最初对这个题目的理解以及你脑海中所有能联想到的意思,全都记录下来。
5.写下你所有的想法,只需要几个最能表现你思想的文字,并且每时每刻在你心中思索更多的理解和体会,这便是“提高生产力”的训练方法。利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增长你的智慧,创新你的思维。
6.牢记你不假外求而自己思索出来的道理,因为这是你智慧开拓的标志,这些智慧胜过任何黄金宝石的财富。把你随时随地出现的智慧的火花随手记录在手头的废纸片或者便签上,比写在特备的记事本上效果要好得多,这不只是从经济方面考虑,更多的是为了整理材料时的方便快捷。
7.凡是涌上心头的思想火花,你必须随时记下,而且用心思考,这些重要的片段都是你深思熟虑的结果,是你智慧的结晶,你有权利对它们做任何编辑、整理以及各方面的改动,这样的积累,是使你思想进步,智慧增长的最好的方法。
8.慢慢地你会发现,凡是你认为最满意的讲道,多半是从你的内心所发出来的;因为这是你自己孕育出来的,是你的血肉,你自己的精神产物——自然、生动而且有力。
Section 05 林肯的演说秘诀
林肯又是怎样预备他的演说的呢?当你了解到林肯所用的预备演讲的方法时,你会发现,伯朗博士所介绍的几种预备演讲的步骤,其实,早在三十多年前,林肯就已经用到了。林肯最著名的演说词之一,就是他用预言口气说的一句话:“‘一栋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在这个造成半人半奴的政府之下,自由绝不能持久。”
林肯预备这段演说,是在他平常工作的时候,吃饭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坐在牛棚里挤牛奶的时候,每天前往杂货店和肉店的时候,甚至在他披着一件灰旧的外套,一手挎着篮子,一手挽着问长问短的小儿子的时候,他一直在沉思,不说一句话,弄得小儿子无聊地扭动着手指,他一边大步走着一边思索着、推敲着他的演说,竟然忘了身边小儿子的存在。
在思索推敲的过程中,他随时把新的想法新的思路写在小纸片上或者是手头的东西上,然后暂时把它们放在帽子里,等有空的时候拿出来加以整理,以备正式发表演讲的时候拿出来用。
1858年那场激烈的政治辩论,参议员道格拉斯不论走到哪里都是千篇一律讲那一套话,而林肯随时随地在思索、推敲。因为平时不间断的积累,他发觉自己随时随地可以发表一篇不同的演讲,在他的眼里,永远都不会缺乏演讲的题材。
在他即将入主白宫的时候,他把自己关进春田市某家熟人开的商店后面的一间小仓房里,只随身带了3篇演说稿和一部宪法,摒弃一切杂物,专心搜集参考资料,最终写成了他的精彩的就职演说。
他出席纪念盖茨堡战役的演说又是怎样预备的呢?这件事情众说纷纭,有真相也有讹传,但真实的故事,也是颇为奇特有趣的。
当盖茨堡烈士公墓委员会把正式公祭日期确定以后,便邀请艾佛雷特先生致辞。这位被公认为雄辩家的艾佛雷特,曾担任波士顿议员、哈佛大学校长、马萨诸塞州州长、参议员、驻英公使、国务卿。公祭典礼原定于1838年的10月2日至3日举行,但是艾佛雷特先生表示日期有点仓促,担心演说预备不好,于是特地延期至11月19日举行,这相当于多给了他一个半月的时间做准备。这段时间,艾佛雷特曾专程到盖茨堡亲自视察当年的战场,以期得到更深刻的印象,当然,他这样做是最聪明的选择。
大总统、阁员以及全体国会议员都分别收到请柬,受邀出席典礼。但是,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拒绝了,让人没想到的是,大总统林肯却欣然接受了邀请,这令公祭委员会感到大为吃惊。因为,他们并没有计划请总统演说,可是,既然总统受邀出席,就不可能不请总统发表演说。于是,大家意见不一,有的担心总统来不及准备,有的担心即使总统来得及准备也未必会答应这样的演说,因为他对解放黑奴的辩论非常精彩,但是他的献词却是从来没有人听见过。这是一个庄严的仪式,所以他们不敢有任何的疏忽。到底该不该请总统上台演说呢?他们一直犹豫不决。其实,如果他们能预见到总统为那次公祭所作的演说取得了伟大的成功,并成为日后被公认的不朽的演说之一,他们一定会为当初对总统的怀疑感到羞愧。
终于,在典礼前的两个星期他们决定再补发一张请柬给林肯总统,邀请他届时“说几句恰当的话”。他们写给总统的柬帖竟然是这样的口气!
然而,为人谦逊的林肯并没有在意这些,自从接受邀请后,他马上开始预备他的演说。他首先写信给艾佛雷特,请他寄一份他准备发表演说的讲稿。几天以后,他收到讲稿便开始仔细阅读,甚至就是到照相馆照相的时候,他还手里拿着那份讲稿,准备一有空闲就认真阅读。对于他自己的演说稿,他更是仔仔细细地推敲无数次,在往返于白宫到陆军总部的路上,他一直在想;深夜,躺在陆军总部的皮椅上等候电报的间隙里,他依然在思考着自己的演说稿,他把演说稿放在自己的高礼帽中随时携带,以备随时思考。他不断地深思,在深思中演说稿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在正式发表的前一天,他对秘书西华德说:“我还没有把它写完整,我已经反复修改了3次,如果有时间,再修改一次我才会满意。”
典礼举行的前一个晚上,林肯已经到达了盖茨堡。这个小小的城镇早已被远道而来的客人挤得水泄不通了,人口增加了十多倍,由以前的1200人一下子骤增至1.5万人。来自各地的游客在脏乱的街道上闲逛,几乎阻碍了交通。军乐奏起来,无数的市民随着乐曲欢歌起舞,大家聚集在林肯的临时住处,为总统大人奏乐,并热情地请他演说。但是他表示,在明天正式演说之前想保持沉默。事实上,他想利用这一晚上的时间,把自己的演说再预习一遍。他走进隔壁的房间,对着他的秘书西德华高声朗读他的演说稿,请西德华来帮助他参考、批评。
第二天早晨,林肯刚刚吃过早餐,他仍然在预习他的演说,直到一名卫兵进来请他参加阅兵仪式。走在阅兵的队伍里,他依旧在沉思,骑马紧跟在林肯后面的卡斯上校说:“仪式开始的时候,林肯总统尚且挺身直坐在马上,注视着全军总司令所率领的部队;然而,随着队伍的前进,他的身体慢慢向前倾斜,两臂松弛下垂,头也低了下去,像是又沉浸在沉思当中了。”可想而知,到这个时候,林肯总统还在温习那留下永恒光辉的演说词呢!
当然,林肯的演说也不都是百分之百成功的,成功与否的关键,主要是看他对演说的问题是否关心和感不感兴趣。如果,一旦涉及解放黑奴和南北统一的话题,他会一下子变得精力充沛,这就是因为,他对这个问题特别关心、感触良深的缘故。例如,他曾经在伊利诺伊州的一家小旅馆中住过一段时间,一天早晨,和他同住的室友从睡梦中醒来,发现他正坐在床上,对着墙壁高呼:“一半是自由人,一半是奴隶,这样的政府是绝不会持久的!”
当年,耶稣讲道的时候又是怎样预备的呢?他远离人群,独自在无边的旷野上节食静思了四十个昼夜。马太福音上说:“从那时起,耶稣基督就开始传道,并且不久,就讲出了永垂不朽的‘登宝山训’。”
读了上述这些故事,你也许会说:“这些成功者的成功自然很有道理,但是他们都是名垂青史的大演说家,他们的光芒太过耀眼,我只希望在关于自己业务上的演说取得一些进步而已。
是的,我完全明白你的需求,编辑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帮助像你这样有需求的,以期达到你们所希望的。但是,不论你的演说规模有多大,林肯和耶稣的成功经验对你同样奏效。
Section 06 如何准备你的演说
开始一场演说,主题是关键。那么,该选择什么样的主题呢?
其实这个问题说来也简单,我认为,凡是你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拿来作为一场演说的主题。很多初学者都常常犯一个毛病,总是试图把所有的材料囊括在一篇短短的演说中。其实在一个主题之下,不需要太多的论点,只要切合主题,一两个就够了。然后围绕这一两个论点展开讨论,这样就再好不过了。
选题要趁早,这样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搜集材料,对于选好的主题,要日思夜想,并且把它融入到你的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思考,然后挖掘有关这个题目的一切问题,向自己提问。比如,你选取了“离婚”这样一个主题,你就可以这样问自己:造成离婚的原因是什么?离婚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给经济和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给家庭生活又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婚姻法关于离婚的条款是否合理?面对不幸的婚姻,是委曲求全还是勇敢抗争?
……凡此种种问题,都要先拿出来问问自己。或者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学习演说”,或者也可以把身边其他人的故事讲出来,不必提及故事主人公的姓名,这样,也会是练习演讲的一个好素材。
如果你能在大众面前做到思维清晰地一边想一边说地讲上两三分钟,这在演讲初期已经很不简单了。比如像“为什么学习演说”这类比较简单的题目,当你预备的时候,把你的材料进行筛选剪裁一番,最后融入你自己的经验、观察,以及生活领悟。
又比如,你还可以把你的职业作为演说题目,这样的题目该怎样去做准备呢?题目一旦涉及你的职业、工作,你一定会有大量的材料可供筛选,这时的你一定要懂得取舍,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材料,绝不可以在三分钟之内罗列太多的材料,选取一两件最能代表你思想的材料即可,你可以从题目的一个点去引申和扩展。比如,你可以谈谈就职的经过,是偶然的还是经过谨慎选择的?你在这个岗位上是如何奋斗的,是否承受过失败的痛苦,失败后是怎样看到希望又重拾信心的……只要你如实地讲出自己的经历,这样便是一篇动人的演说了。
或者,你还可以换一个角度,谈一谈从事这个职业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你又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的?假如有新伙伴步入这一行,你可能会给他提供一些什么样的建议?或者,你也可以谈一谈你周围的人和事,哪些是积极的、有趣的、阳光的,哪些是消极的、阴暗的、无聊的,这些对你又有什么启发?像这样的由主题引申出来的探讨关于“人性”的问题,这样的演说,几乎没有不成功的。
你说出来的话,要有实例作为依据,因为空洞的说教是最令人讨厌的。而且举体的实例往往比抽象的理论更容易让听众印象深刻,引起共鸣,从而大大提高你的演说能力。
下面所引述的文章是选自一位作家的作品,这是一篇很有趣的文章,文章的题目是讲各行各业的领袖应该把繁重的责任分担给襄助者,文中通过实例来说明,读来引人入胜。
B.A.霍博士:“公司主管为什么需对部属委以权责?”
现在的很多大企业,都是由当初的小商小贩发展演变而来的。一个企业的成功,虽然可以说是一个企业家的成功,但是,企业发展的规模再大,企业带头人再能干,手下如果没有得力的助手帮助他管理,企业也不会有太大的发展。
美国百货公司的名人沃尔华斯曾经告诉我,在创业之初,曾经有好几年的生意完全由他自己一个人经营,忙里忙外的像一只陀螺,后来终于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开始对自己的事业有了深深的思考,他忽然明白了,要想事业有所发展,必须把责任分担给自己的下属。
多年前,菲斯利亨姆钢铁公司也是由掌门人杰鲁滋先生独掌全厂事务。后来,葛莱斯慢慢成长起来,以他的聪明才干,扎实的工作为杰鲁滋分担了大部分的事务,才使得菲斯利亨姆钢铁公司得以快速发展。
柯达公司创立之初,也是由伊士曼一个人独揽全局,但是聪明的他很快邀集了几位同志合力经营,才使得柯达有了后来的规模。美孚石油公司规模扩展以后,也不再是乾坤一人独掌的局面了。
大银行家摩根,虽然是一位杰出的人才,但是他深知拥有几个得力助手会比自己单打独斗更有利于事业的发展,因此,他精心挑选了几位得力干将协助他一起经营银行企业。
还有不少野心勃勃的企业家,为了集中权力,采取独自经营的方式管理企业,既劳心费力,又导致企业发展滞缓。等到他们领悟到集思广益,“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后,也不得不忍痛割爱,把权力与责任分配给自己的得力属下。
很多人讲话都有一个通病:即只讲自己感兴趣的事。其实,他更应该思考的是听众对什么话题感兴趣。比如一位消防员,他更应该关心的是如何让听众了解预防火险的方法;一位银行家则更应该引导听众如何正确投资理财。
在预备演说主题的时候,你必须对听众加以研究,如果你演讲的主题恰好是听众所需要的,那你的演讲已经成功了一半。
在预备讲题的时候,如果时间比较充分,最好多读一些文章,了解一下人家对这样的题目有怎样的想法和说法,不过,在你未曾深思你自己的题目时,千万不要盲目读别人的文章。在你束手无策时,你应该走进图书馆,到那里去寻找你所需要的数据资料。资源丰富的图书馆,必将成为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下面我们用一些具体事例阐述一下预备演讲的几个小技巧:
首先,不要逐字逐句记忆演讲的内容。
美国资深新闻评论家H.V.卡滕伯恩,当他还是一名哈佛大学的学生时,就参加过一次演讲比赛。当时,他精心准备了一则题为“先生们,国王”的短篇故事。为了这次演讲取得成功,他把这篇短文逐字记诵,还预讲了数百次。然而,在比赛中,当他刚刚说出题目“先生们,国王”之后,脑子里就立刻空白一片,他顿时吓得不知所措。然而越紧张就越茫然,绝望之下,他开始用自己的话来说故事。他终于成功了!他获得了一等奖!他吃惊极了,直到从评委手里接过证书和奖品时,他才如梦初醒。自那以后,卡滕伯恩便再也没有硬背过一篇讲稿。他在总结自己从事新闻事业取得成功的秘诀时这样说道:“我只是做些笔记,然后自然地对听众讲话,绝不用讲稿。”
范斯曾是巴黎波欧艺术学校的一名毕业生,后来成为了世界最大的一家保险公司的副总裁。多年前,在弗吉尼亚州的一场全美各地2000多名寿险业务员参加的大会上,他曾经发表了一场演讲。那时,他刚刚从事寿险行业两年的时间,虽然时间不长,却做得相当成功。因此,大会主持人安排他做一场20分钟的演讲。
这个安排让范斯欢喜异常,他要把握住这一次提高自己身价的难得的机会。为了演讲成功,他提前写好了演讲词并努力背诵,还对着镜子演练了四十多次,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他精心设计了演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包括每句台词、每个手势以及每个面部表情,当确认自己准备得万全之后,他自信满满地登上了演讲台。
可是,当站在台上面向台下的听众时,他忽然紧张起来,他只说了一句:“我在本计划里的职能是”之后,大脑中便一片空白,他内心越发慌乱,头上早已沁出细密的汗珠,他赶忙后退了两步,试图使自己镇静下来,重新开始,可是他的脑子里仍然白茫茫一片,于是他再退后两步,想重新再来,可还是没有成功,当他又一次后退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仰面摔下了没有护栏的演讲台。这一滑稽的场景引得台下的听众笑得前仰后合,大家甚至以为这是为了助兴而特意安排的一段插曲。
可是演讲者范斯却羞愧得无地自容,他事后对我说,那是他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一件事,他甚至因为羞愧而向领导递上了辞呈。好在范斯的上司理解并说服了他,他当着范斯的面亲手撕毁了辞呈,并想尽办法帮助他重新建立自信。让人没想到的是,经历了这次惨痛的失败后,范斯变得更加发奋努力,最后竟神奇地变成了公司里数一数二的演讲高手。他也从此吸取了教训,演讲之前再也不死背演讲稿了。
其次,预先将自己的意念进行汇集整理。
准备演讲有没有一个恰当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个方法很简单,你只需搜寻你生活背景中那些有意义、有生活内涵的人生经验,然后把由这些经验提炼出来的思想、概念、领悟等汇集起来,接下来你要做的准备工作就是对你的题目加以深思,挖掘它背后的深刻内涵。
正如伯朗博士在《讲道的艺术》中所说的那样:“深思你的题目,直至融会贯通,况味横溢……再把这些思想写在一张纸片上,不需要太过详细,寥寥数语足够表达概念即可,整理好这些零碎的片段,再稍加组织安排,就成为很好的演讲素材了。”
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啊?真的不难,你只需付出一点专注和思考就能如愿以偿了。
最后,你要在朋友面前预讲一下。
光说不练无异于纸上谈兵。所以,当演讲准备得有点眉目了之后,就该寻找机会在朋友面前预演一下以确保万无一失。当然,你也不必把演讲内容和盘托出,只需在进餐的时候,跟朋友坐在一起,然后这样引起话题:“乔,告诉你吧,有一天我遭遇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情,要不要讲给你听听?”乔可能很愿意听听你的故事,你仔细观察他的反应,看看他的回应,他或许会有什么有趣的主意,而那恰恰是你所需要的。而且有趣的是,他根本不知道你是在预演,等你预演结束的时候,他可能还意犹未尽。
杰出的历史学家艾兰·尼文斯也对作家做过类似的忠告,找一个对你的题材感兴趣的朋友,将你的心得详细地说给他听,这种方式,可以帮你发现你可能会遗漏的见解、事先无法预料的争论,并能从中找到最适合讲述这个故事的形式。
Section 07 搜集充足的材料提升你的自信
美国大植物学家巴比克在临终前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种植了几十万株植物预备用来做标本,但是最后,最优良的只有那么一两株,其余的统统被抛弃。”其实,预备演说也是如此。搜集100个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后,最后能用得上的可能不到10个。
有些材料可能终身用不到,但是搜集它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你的自信心,使你在演讲的过程中心中笃定而信心十足,这样才能做到不紧张,讲话的态度自然而大方。亚桑当认为,这是预备演讲重要的基本原则,不论是做公开演讲还是小型的私人演说,这一点,演讲者千万不可忽略。
他说:“我曾经训练过几千名售货员,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弱点,那就是他们不明白在推销某种货品之前,需要对这种货品的知识构造有一个完整详细的了解。
“许多售货员都是,刚走进我办公室学会几句某商品的一些说明和推销口诀后,便急不可耐地奔赴市场,经验证明,像这样的售货员大多干不过一个星期就会走人,甚至有的不会超过两天。在训练食品售货员时,我强迫他们去读美国农业部印刷的食品表,要求他们详尽地掌握某种食品的成分和含量,比如水分、蛋白质和脂肪等的含量比例。我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所要推销的这种货品的基本结构和本质特征。甚至,我为了刻意把他们打造成食品专家,还让他们去学校学习,并且接受测验。我再让他们把货品贩卖给其他推销员,我还利用奖励机制对最优秀的推销员给予奖赏。
“在这些预备的过程中,我发觉他们大多数早已经不耐烦了,他们辩称:杂货店的老板实在太忙了,根本没有闲工夫听我们讲食品成分这一套,即使讲了,他们也是不爱听或者是根本就听不懂。我这样答复他们的疑虑:你不要为了买主的利益而学这些,而应当为你自己的利益去想。因为只有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才能使你更自信、更积极。”
美孚石油公司的阿伊达·达梅女士,几年前对笔者讲述了她自己在巴黎时发生的故事。有一天,她收到麦克鲁杂志的主办人麦先生发来的一封电报,内容是请她写一篇关于大西洋海底电讯的短文,她因此特地到伦敦去拜访欧洲重要海底电讯公司的经理,以便于搜集材料。然而,她仍然觉得材料还不够充分,想再搜集一些预备作为补充之用。所以,她又到英国博物馆里去参观展览的各种电讯,阅读了大量关于海底电讯发展史的书籍,甚至她还亲自前往伦敦郊外的工厂中,去观看海底电讯建造的步骤。
为什么她要搜集这样丰富的材料呢?因为,这些可以给她更充足的力量,让她感到信心十足。她知道只有材料足够充分,才可以使发表出来的文章内容丰满,有声有色又有说服力。
安德鲁·凯泰尔前后曾对3000万人演说过,但是他近日跟我坦承,他如果在某次演说结束回家的途中发现漏说了某段话,他会十分苦恼,而且认定这次演说失败了。因为,根据他的经验,一个特别有价值的演说,必定是有着丰富的准备材料的,这丰富的程度,是需要演说者巧妙运用的。
也许有人会反对这个说法,说是没有充分的时间来预备,还有的人试图光靠自己的一些灵感去寻找一些话题来讲,还有的人想在别人演说之后撷取人家现成的观点加以引申,这些办法或许某一次会奏效,但是绝对不可靠。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努力去找资料,认认真真地加以准备,千万不能偷懒耍滑,依照本章所提供的方法去做,一定会达到你预期的效果。
备忘录:
1.“有思想、不吐不快的演说,通常不会失败。”事前充分的准备,等于完成了演说的百分之九十;
2.选定了题目,写在一个大信封上,碰到可参考的材料便归入大信封;
3.多多搜集资料,尽力思索以融会贯通,提炼出新的思想,这是新的生产力;
4.演讲之前,与讲题有关的种种问题,都要像是该问题的专家一般,弄得一清二楚,无所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