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霰弹枪科技知识(上)(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56102700000002

第2章 霰弹枪

霰弹枪,是指无膛线并以发射霰弹为主的枪械,一般外型和大小与半自动步枪相似,但明显分别是有较大口径和粗大的枪管,部分型号无准星或标尺,口径一般达到18.2毫米。霰弹枪旧称为猎枪或滑膛枪,现在的有时又被称为鸟枪。

军用霰弹枪又称战斗霰弹枪,是一种在近距离上以发射霰弹为主杀伤有生目标的单人滑膛武器。

霰弹枪作为军用武器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起初枪械是无膛线的鸟铳,虽有膛线的早期前装散装弹药的步枪精度较好,但每次重新装弹都比滑膛枪慢,所以军队仍然是以滑膛枪为主力。

但到了18世纪后膛步枪和十九世纪定装弹药的出现,所以不论有无膛线对装弹也没有关系。滑膛枪才退出制式武器列装,而专用来发射霰弹的霰弹枪才出现,而且只限于用来射击快速移动空中目标,如鸟类和定向飞行泥碟靶。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手动步枪比同期的手枪射速太慢而不太适合堑壕战,军队需要一种可以手持着冲锋或防御阵地的枪械,其必需要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抛多个弹头,于是霰弹枪成为了一战的单兵常用武器之一。

当中泵动式设计的M1917便被美军大派用场,并且因为其胜利使美国一次大战结束后,推迟了接受汤普森冲锋枪的计划,而改为装备了M12。至于同期的自动步枪因为过于笨重,多用作支援进攻或阵地防御并用作轻机枪用途。

在近距离以弹头计算,霰弹枪能一次射出多个弹头,以一般作战用的鹿弹每个有9至12个直径7至8毫米级的弹丸,每个弹丸的能量相当于普通的手枪子弹。即使是发射率计算,当时的泵动式霰弹枪因为只需要前后拉推动作,比使用旋转后拉式枪机的手动步枪作战射速仍然高很多。

但霰弹枪先天不适射击单个目标,远距离的精度较差,所以在一次大战后有较多国家接受冲锋枪,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更出现了突击步枪并被各国广泛采用,且火力及压制能力都比霰弹枪为高,于是大部分国家也减小了霰弹枪的服役数量。

二次大战后各国警队需要可压制武力的武器,于是霰弹枪便成为各国警察的制式装备之一。

霰弹枪的大口径可以用来发射各种非致命性弹药,包括鸟弹、木棍弹、豆袋弹、催泪弹等,并能产生极大的枪口动能,亦可发射低初速极大的口径的高能量实心弹头,可用来破坏整道门、窗、木版或较薄的墙壁,使警员可以快速进入匪徒巢穴或劫持人质场所,因此成为特警队甚至军中的特种部队重要的破门工具。

20世纪60年代,因为开发了可容易退壳和重装的塑料和纸制霰弹壳,一些型号亦改为类似半自动步枪及左轮手枪的供弹方式,部分甚至在具有连射能力下仍保持泵动机构以适应不同弹药,还有些使用无托结构或有可折叠或伸缩的枪托。

到80年代更推出外型与突击步枪相似、采用可拆式弹匣的全自动霰弹枪,其后亦有新式的弹药如集束箭形弹和钨合金弹丸问世,大大提高了霰弹枪的精度和贯穿能力。近年的新设计是仿效传统步枪下挂榴弹发射器方式,使到霰弹枪和突击步枪合一。

战术使命

军用霰弹枪特别适合特种部队、守备部队、巡逻部队、反恐怖部队等在下列情况下使用:

近距离战斗

由于霰弹枪的射程在100米左右,减少了因跳弹或贯穿前一目标后伤及后面目标的概率。所以霰弹枪特别适用于丛林战、山区战、城市战及保护机场、海港等重要基地和特殊设施。

突发战斗

由于霰弹枪具有在近距离上火力猛、反应迅速,以及面杀伤的能力,故在夜战、遭遇战及伏击、反伏击等战斗中能大显身手。

防暴行动

发射催泪、染色弹的霰弹枪可以用来驱散聚众闹事的人群,抓捕犯罪分子。

结构特点

现代军用霰弹枪外形和内部结构都非常类似于突击步枪,全枪基本由滑膛枪管、自动机、击发机、弹仓、瞄准装置以及枪托、握把等组成。按装填方式多属于半自动霰弹枪和自动霰弹枪,供弹方式有泵动弹仓式、转轮式、弹匣式三种。

军用霰弹枪主要发射集束的球形弹丸。枪管内膛由弹膛、滑膛及喉缩三段组成,三段以锥度连接。

弹膛容纳霰弹,滑膛为霰弹弹丸加速运动区段,在离膛口约60毫米区段,沿枪口方向适当缩小直径的部位称喉缩。弹丸在此受集束作用飞出枪口,以增加射击密集度和射程。

霰弹枪滑膛部分的直径称口径,目前军用霰弹枪大多数采用12号口径,按照国际通用标准,12号口径实际膛径为18.5毫米。

军用霰弹枪除了具备自动、半自动射击方式外,一般都具备泵动式射击方式。之所以要具备泵动式结构,是由于滑膛枪的膛内压力较低,像催泪弹或橡皮头弹等防暴用弹药,由于火药气体产生的不足而使武器不能正常使用,这时利用泵动方式将得心应手。

为了满足机动灵活性的要求,军用霰弹枪全枪长一般不应超过1.1米,全枪重量应小于4.5千克,有效射程60-150米。

巨大的停止作用是霰弹枪的招牌特点。但是霰弹枪可用的弹药种类很多,各自的效果都不太一样。一个独头弹在人体造成的创伤是较大宽度和深度的“永久性受损组织空腔”,而多个小弹头造成的创伤要么是“贯穿伤”,要么是“浸润伤”。

浸润伤的发生是由于发射时枪口距人体有一定距离,弹头进入人体时发生扩散,令多个组织,包括神经,血管,骨骼同时受创,这种伤害对人体的破坏往往比贯穿伤更大,作用更快。

贯穿伤的发生是由于发射时枪口离人体很近,弹头对人体和器官直接穿透。由于多个小弹头的发射面积比独头弹的截面大,因此多个小弹头造成的贯穿伤会比独头弹造成的伤更严重。

在极近距离,连弹头底下的软塑料弹托也会造成伤害,甚至和弹头一起进入伤口。在7米以外的距离,弹托会造成另外一个伤口,或者起码一个淤青。

在一次袭警事件中,一个伊利诺斯州的警员,被歹徒用12号霰弹枪几乎顶着颈部打了一枪。这枪在这名警员的颈部造成了一个2英寸大的伤口。神奇的是,这名警员竟然活了下来。原因就是,那一发弹药的软塑料弹托同时打进了他的颈部刚好把颈部大动脉的创伤口堵住,减少了流血。

典型产品

意大利SPAS15MIL战斗霰弹枪

SPAS15MIL是一种纯粹的军用武器,在设计构思和结构上都承袭了突击步枪的衣钵,其作战效能符合美国和意大利军方要求。

该枪的外形有点像比利时FNC突击步枪,内部结构也类似常规步枪。它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旋转枪机闭锁,开膛待击,能半自动和泵动射击,通过泵动握套上的一个按钮可随时转换射击方式。

泵动机构同常见的管式弹仓霰弹枪的一样,目的是保证在发射药压力太弱情况下,手动实现退壳和供弹。保险装置是双重的,扳机护圈前端有一个非常规的手动保险钮,当枪机将弹匣内一发弹推入弹膛时,保险被自动推至射击位置,这一装置防止了在泵动射击时枪机不合适地开锁而产生危险。握把前端还有一个握压式保险,只有压下它才能解脱扳机。

机匣是镍铬钢板冲压制成的,外表面经喷丸处理并磷化。机匣上方有提把,可安装一系列瞄准装置,提把下方是一个左右手均可操作的拉机柄。枪管为高强度钼铬钢制,内膛镀铬,外表磷化,枪口有螺纹以便旋接枪口装置。

枪托由两根钢管和底托组成,可向左侧折叠。

该枪在枪口可附加一系列辅助装置,能发射多种超口径榴弹,这在霰弹枪上是少见的,它说明这种霰弹枪已相当接近突击步枪了。

SPAS15MIL口径为12号,可发射系列化的军、警两用弹药。其发射的标准鹿弹在40米距离上的散布直径为900毫米,即使概略瞄准时命中率也很高,弹丸40米存能比7.65毫米手枪弹在同样距离的存能还高50%。

其发射的独头弹与7.62毫米NATO弹终点能量相当,同口径的催泪弹和超口径的榴弹射程均可达150米。该枪空枪重3.9千克,全枪长915毫米,供弹方式为弹匣式。

美国XM1014自动散弹枪

由于对城市作战武器越来越重视,各类CQB武器充斥了美国各个军事单位,同时,面对这方面的军事威胁也在增长,因此率先开辟战术霰弹枪军事用途的美国军方决定为军队提供新的军用霰弹枪,提出的三军战术霰弹枪计划,JSCS提出的技术指标中包括有:性能可靠的半自动发射方式,折叠式枪托,与76毫米以内所有类型的弹药相容,结构坚固。

经过美国陆军军械研究、发展与工程中心的对比试验,伯奈利公司与HK美国公司组成的联合公司提供的样枪XM1014从其它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该枪为导气式半自动霰弹枪,为保证低温条件的足够能量,采用独特的双活塞系统。弹膛长76毫米,可用76毫米或70毫米长的霰弹。

机匣顶部有RIS导轨,可配备种瞄准系统。首选的标准配件是瞄准镜。M4超级90的伸缩式枪托很特别,枪托可以向右倾侧,这样可以方便戴防毒面具进行贴腮瞄准。

美国“奥林”近战突击武器系统

“奥林”近战突击武器系统系由美国奥林公司和德国HK公司联合研制。根据当时对弹药的要求,奥林公司研制了一种直径19.5毫米、长76毫米采用黄铜弹壳的弹药,该弹内装8颗钨合金球弹丸,各重3.1克,初速为538米/秒,150米距离上可贯穿20毫米厚松木板或1.5毫米厚软钢板。

德国HK公司在此弹药基础上研制了一种外形有点像步枪的武器。该枪所用弹药不能用于民用霰弹枪,但民用12号弹药可在该枪上用于训练。这种武器可半自动和自动射击,由于使用专门弹药,所以没有泵动装置。

该枪最突出的特点是像德国G11无壳弹步枪那样采用了内部“浮动”机构。由于其发射的弹药能量很高,“浮动”装置使射击时可感觉的后坐力大大减小,从而改善了射击可控性。该枪采用了全塑外壳,无托式样。枪口可安装附加装置以改变射击密度。将枪机位置调转180°,就可从左侧抛壳,左撇子也能操纵射击。

该枪采用管退式自动原理,闭膛待击方式。保险兼快慢机位于扳机上方的机匣两侧,左右手均可操纵。提把位于机匣上方,其管状提把内部置有单倍光学瞄准镜,也可以改装成轨道式瞄准肋条用于概略瞄准。拉机柄位于提把下方,左右手均可操纵。

该枪除能发射钨合金霰弹外,其他主要弹药还包括“000”号鹿弹、集束箭弹等。集束箭弹内装20枚小箭,初速可达900米/秒,在100米射程内能击穿美式钢盔和轻型防弹衣。

该枪空枪重3.7千克,全枪长764毫米,供弹方式为10发弹匣,理论射速240发/分,有效射程150米。

美国“汽锤”A2战斗霰弹枪

该枪是美国潘科公司研制的,设计非常独特,采用了步枪的“无托”结构,借助转轮弹膛供弹,可以进行连发射击。它的自动方式是枪管前冲式,这在轻武器上并不多见。

发射时,火药气体压力使枪管前冲,然后靠弹簧作用回复,带动转轮转动并使发射机呈待击状态。这种自动方式使发射时枪管避免与转轮在火药气体作用下紧固在一起,使转轮顺利转动供弹。这是实现高膛压转轮自动化的可靠途径。

该枪既为供弹具又为弹膛的转轮,外壁上有条状凸起,与枪管组件中的自动操纵杆凸头配合,枪管回复运动时,使转轮能够转动。转轮事先装好弹并密封,涂有不同颜色以区分弹种,转轮用过后可废弃。

枪管与消焰器、复进簧和“自动枪机”均由高强度钢制造,机匣、发射机、转轮由塑料制成。护木同时充当拉机柄,装好转轮后,拉动护木便可使发射机处于待击状态。枪托部位有一个解除待击杆、当膛内有弹时可解除待击,便于安全携行和运输。提把兼做轨道式瞄准具。

“汽锤”A2能发射任何12号标准弹药。目前潘科公司正研究新原理弹药,旨在开发专用于此枪的弹药系列,其中一种已研制出来,这种弹用塑料做弹壳,可野外装填穿甲弹、箭弹、化学药剂、火箭增程弹等,威力很大,射击时须锁住枪管,以防损坏自动机构,只能手动单发射击。

该枪全重4.57千克,全长525毫米,供弹具容量10发,理论射速240发/分,常用弹药是标准鹿弹等。

发展趋势

发展多用途战斗霰弹枪

随着霰弹枪在未来战场上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可能遇到的目标也会多种多样。单一用途的霰弹枪将满足不了作战使用要求。因此,大力发展多用途战斗霰弹枪,是各国在霰弹枪领域中研制、开发的一个重点。

发展多用途战斗霰弹枪的技术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使其武器的弹膛能适应发射多种弹药的要求,使弹药形成系列,以适应各种用途,如美国的近战突击武器系统CAWS。

另一种是通过更换枪管、拆卸枪托及小握把等实现发射不同口径的弹药及全枪外形结构的改变,如英国研制的多用途防暴枪。多用途战斗霰弹枪可以成为军用、警用、防暴、反恐怖的通用武器。

此外,开发步/霰合一武器也是方向之一,这能弥补霰弹枪射程近的不足,又有增强步枪的火力机动性。两枪合一带来的问题是系统重量偏大,目前,通过采用轻材料、步/霰枪机构合一等措施,这个难题已有望解决。

研制杀伤力大、射程远的弹药

由于普通型霰弹枪所使用的霰弹大都是商业型12号霰弹,有效射程一般仅为60米,这远远满足不了军用霰弹枪的射程要求。为此,大力研制杀伤力大、射程远的弹药就成为各国霰弹枪研制工作的当务之急。

新型弹药的主要性能要求是有效射程要大于150米,在有效射程上要具有比较高的命中概率和良好的侵彻杀伤效果。美国近战突击武器系统所使用的弹药就是一种大威力弹药,其膛压高达1758千克/平方厘米。初速高,有效射程在150米以上,而且命中概率高,侵彻杀伤效果好。

在结构设计上采用突击步枪的特点

在自动方式上,尽可能采用导气式和后坐式,提高武器工作的可靠性和环境的适应性;

在发射方式上,尽可能采用可选择射击,实现火力可控;

供弹采用盒式弹匣或转轮式弹仓,加大容弹量,由过去的5-8发增加到10-20发;

枪托一改过去的形状,积极采用无托结构、折叠枪托以及直线型枪托;

一般都带有小握把以及装有瞄具的提把;

枪口可安装榴弹发射筒。

减轻武器系统重量。

现代军用霰弹枪基本具备了突击武器火力猛烈、射击准确等优点,但不足的是武器系统重量仍然偏大,使携行不便,甚至影响战术动作。因此,进一步减轻重量是未来军用霰弹武器系统研制的重点之一。

还有M4,M4E,打击者,SG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