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想到做到
5695900000016

第16章 火候拿捏是一门大学问——把握好做事的分寸

古人云:“过犹不及。”只有拿捏好火候,才能把话说得恰如其分;只有把握好分寸,才能把事做得恰到好处。做事时学会含而不露,模糊应对,才能不伤人而惠于己。火候拿捏是大学问,正如苏格拉底所说:“世界……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1.掌握分寸:把事办得恰到好处

凡事都有一个“度”,过或不及都是不行的,做事也是如此。在做事过程中,惟有掌握好分寸,把握住尺度,才能把事情顺利地做好。

如果你要问,做事的重点是什么?奥秘是什么?可以告诉你,人际交往的全部奥秘,也就是它的成败奥秘是“分寸感”。可以说把握分寸感是人际成败的关键。

所谓“分寸感”就是要把握“度”。它既是做事的重点,也是做事的难点。显示人的分寸感的地方很多,它贯穿于做事的全过程。分寸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要把握好利害关系的分寸。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毕竟不能独来独往。做自己的事情时,肯定会涉及到别人的利益。因此,我们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必须全盘衡量,把握分寸,协调好各方面的利害关系,在争取我们自己利益的同时,绝不能伤害他人利益。

其次,有些事情,不该做时就不能做,一旦做了,可能就会违法、违情、违理,使自己或别人遭受名誉、经济或地位的损害。所以,当有人违背你的人格信念而托你做事时,你也绝不能贪图一时之利,而不负责任地答应他,纵容他,一定要慎重考虑可能引起的后果。如果有人想整治别人,编造假的事实,求你出面作伪证,或者有人想让你同他一起干违法乱纪的勾当,如果你不想与其同流合污,就应有勇气拒绝这类无理的要求。

2.办事要学会含而不露

在做事过程中,要注意对自己的能力有所保留,学会含而不露,才能做到圆滑办事,滴水不漏。

老子说:“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最有智慧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虽然有才华学识,但看上去却像个呆子,不自作聪明;虽然能言善辩,但好像不会讲话一样。这就是说,无论是初涉世事,还是位居高官;无论是做大事,还是一般人际关系,都要学会含而不露。曾国藩是在他的母亲病逝,在家守丧期间响应咸丰帝的号召,办团练组建湘军的。不能为母亲守三年之丧,这在儒家看来是不孝的,但由于时势紧迫,他听从了好友郭嵩焘的劝说,“移孝作忠”,为清王朝出山了。

可是,他的锋芒太露,因此处处遭人忌防,受人暗算,连咸丰皇帝也不信任他。1857年2月,他的父亲曾麟书病逝,清朝廷给了他三个月的假,令他假满后回江西带兵作战。曾国藩伸手要权被拒绝,随即上疏试探咸丰帝,说自己回到家乡后日夜惶恐不安,“自问本非有为之才,所处又非得为之地。欲守制,则无以报九重之鸿恩;欲夺情,则无以谢万节之清议。”咸丰皇帝十分明了曾国藩此一试探性的口吻,咸丰见江西军务已有好转,曾国藩效命可以,授予实权万万不可。于是,咸丰皇帝朱批道:“江西军务渐有起色,即楚南亦就录清,汝可暂守礼庐,仍应候旨。”假戏真做,曾国藩真是哭笑不得。同时,曾国藩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舆论压力。曾国藩当时离军奔丧,已属不忠,此后又以复出作为要求实权的砝码,这与他平日所标榜的理学家面孔大相径庭。因此,招来了种种指责与非议,再次成为舆论的中心。朋友的规劝、指责,曾国藩还可以承受,如吴敏树致书曾国藩谈道:“曾公本以母丧在籍,被朝命与办湖南防堵,遂与募勇起事。曾公之事,暴于天下,人皆知其有为而为,非从其利者。今贼未平,军未少息,而迭遭家故,犹望终制,盖其心诚有不能安者。曾公诚不可无是心,其有是心而非讹言之者,人又知之……奏折中常以不填官衔致被旨责,其心事明白,实非寻常所见。”吴敢把一层窗纸戳破,说曾国藩本应在家守孝,却出山,是“有为而为”,上给朝廷的奏折有时不写自己的官衔,这是存心“要权”。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曾国藩忧心忡忡,遂导致失眠。朋友欧阳兆熊深知其病根所在,一方面为他荐医生诊治失眠,另一方面为他开了一个治心病的药方:“岐、黄可医身病,黄、老可医心病。”欧阳兆熊借用黄、老来讽劝曾国藩,暗喻他过去所采取的铁血政策有失偏颇。

朋友的规劝,不能不使其陷入深深的反思。

自率湘军东征以来,曾国藩有胜有败,四处碰壁,究其原因,固然是由于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充分信任而未授予地方实权所致。同时,曾国藩也感悟到自己在修养方面也有很多弱点,在为人处世方面固执己见,自命不凡,一味蛮干。后来,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谈到了由于改变了处世的方面而引来的收获:“兄自问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与四十岁以前迥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这样的转变过程,如同经历炼狱再生一样,需要经历痛苦的自省,每当曾国藩自悟昨日的是与非时,常常为追忆昔日“愧悔”的情绪氛围所笼罩。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自省自悟以后,曾国藩在自我修身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及至复出,为人处世不再锋芒毕露,日益变得圆融通达。老子曾告诫孔子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这里的“盛德”是指“卓越的才能”,整句话的意思是,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外表上看与愚鲁笨拙的普通人毫无差别。无论是谦虚还是谨慎,可能会让有些人觉得是消极被动的生活态度。实际上,倘若一个人能够谦虚诚恳地待人,便会赢得别人的好感;若能谨言慎行,更会赢得人们的尊重。有了才华固然很好,但在合适的时机运用才华,学会含而不露,不被或少被人忌,避免功高盖主,才算是最巧妙的。

老子还告诫世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一个不自我表现的人,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一个不自以为是的人,会超出众人;一个不自夸的人会赢得成功;一个不自负的人会不断进步。而与此相反的是“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无长”。而如果一个人锋芒毕露,一定会遭到别人的嫉恨和非议,甚至引来杀身之祸。

3.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感

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该强调,什么话该轻描淡写;什么话该重复,什么话该精练;什么时候该实话实说,什么时候该有所保留等等,这种分寸感是很复杂的,要看具体的时间、场合,乃至具体事情而随机应变。这不仅是一个人的说话技巧,也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一种成熟。

说话没轻没重,叫不知道分寸。“祸从口出”就是因为说话失去了分寸。因为一句话没有分寸,求职可能失败,生意可能砸锅,谈判可能破裂,朋友可能断交……所造成的破坏性影响需要自己付出沉痛的代价,也许永远不能挽回。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说话非常直,而且尖锐刻薄,一针见血,不懂幽默委婉,不知道说话的轻重,结果因失去了分寸感而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辛亥革命后不久,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但他野心并未满足,还妄想恢复帝制,因此每天都做着皇帝梦。一日,他仍在为此事处心积虑,不久便倦然而卧,真的做起白日梦来。一位伺婢正好端来参汤,准备供袁世凯醒后进补,谁知不慎将玉碗打翻。婢女自知大祸临头,吓得脸色苍白、浑身打颤。因为这只玉碗是袁世凯在朝鲜王宫获得的珍宝,算得上他的“心头肉”,过去连太后他都不愿意用来孝敬,现在化为碎片,这弥天大罪是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了。正在这时,袁世凯醒了,他一看玉碗被打得粉碎,顿时气得脸色发紫,大吼道:

“今天非要了你的命不可!”

这一吓,倒使婢女惊出一计来,她连忙哭诉道:

“不是小人之过,实在是有下情不敢上达。”

袁骂道:“快说,看你能编出什么鬼话!”

婢女说:“小人端参汤进来,看见床上躺的不是大总统。”

“混账东西,床上不是我,是谁?”袁世凯怒不可遏。

“小人不敢说,小人好怕。”婢女大声哭道。

袁倏地站了起来:“你再不说,老子一刀砍了你!”

婢女连忙下跪,战战兢兢地说:“我看见……床上……床上躺着的是一条五爪大金龙!”

袁世凯一听,以为自己真是金龙转世,就要登上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了,顿时一股喜流从心中涌起,怒气全消,还情不自禁地拿出一叠钞票为婢女压惊。

婢女的一个高明谎言,由于分寸把握得好,正中袁世凯下怀,正是这个谎言竟然帮她保住了性命!

总之,把握说话的分寸感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掌握住表情、动作、语言的分寸感,就能在交往中游刃有余,获得对方的好感,把事情做成功。

4.恭维他人也要把握尺度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因不善交际而颇感痛苦的人这样说道:我在与人交往时,总是竭力恭维、赞美别人,因为我认为人都是喜欢听好话的。谁知不少人都因此不愿与我深交,更谈不上说什么心里话了,最多只是随随便便应付罢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现代交际中,人们无疑是喜欢听善言的,但恭维并不等于善言,恭维适度才是善言。如果错误地把恭维当做善言,不分对象,不分时机,不分尺度,在交际中总是千方百计、搜肚刮肠找出一大堆的好话或溢美之词,甚至把阿谀当做善言,那么得到的收效就常常会事与愿违。

诚然,每个人都有着渴望得到别人赞赏的心理,希望得到他人的好评。适度的恭维在交际中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我们不能忘记,人们更渴望坦诚相见,真情以待,更希望与谦恭、诚实的人交往。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认识到:善言并不等于恭维,善言又离不开恭维。恰到好处的恭维便是善言,而善言可使新交一见如故,老友情谊常在,是交际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

那么,如何准确地把握恭维,使恭维恰如其分而不失度地成为真正的善言,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呢?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注意交际的对象

在人际交往中,应当注意交际对象的年龄、文化、职业、性格、爱好、特征,因人而异,把握分寸,切不可随意恭维、奉承对方,尤其是新交,更应小心谨慎。比如,你对一位因身材过于肥胖而发愁的姑娘说:“你的身材实在是漂亮极了!”姑娘一定会认为你是在取笑她而大为不快。但如果对一个为自己身材姣好而感到自豪的姑娘来说这句话,却可以使姑娘对你的好感和信任增加。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有识之士喜爱结交“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的“畏友”,他们喜欢“直言不讳”,你越指出他的不足,他越喜欢你;而你越恭维他,他却越讨厌你。同这类人交往时,恭维是需要慎之又慎的。

注意善言的时机

交际中认真把握时机,恰到好处的善言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恭维,应当切合当时的气氛、条件,有着一定的“时效”约束。当你发现对方有值得赞美、恭维的地方,要善于及时大胆地赞美、恭维,千万不要错过时机。不适时机的恭维,无异于南辕北辙,结果只能事与愿违。起不到应该起的效果,甚至还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同时,你还应该记住:当你的朋友发现他自己的某种不足而正要改正时,你却要对他的这种不足之处大加赞赏,这是绝不会令你的朋友满意的。

注意恭维的尺度

恭维的尺度掌握得如何,往往直接影响着恭维的效果。恰如其分、不留痕迹、适可而止的恭维是成功者之妙诀,而使用过多华丽的词藻,过度地恭维,空洞地奉承,只能使对方感到不舒服,不自在,甚至难堪、肉麻和令人厌恶,其结果是适得其反。

假如你对一位字写得比较好的朋友说:“你写的字是全世界最漂亮的!”你恭维的结果只能使双方难堪。但如果你这样说:“你的字写得很漂亮!”你的朋友一定会感到很高兴,说不定他还要介绍一番他练字的经过和经验呢!

当然,恭维的程度不够,便又不成其为恭维,这同样也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恭维还需要真诚,需要不留痕迹。

真诚的态度是交际者成功的要素。交际中一定要努力表现出恭维的真诚,表现出发自肺腑,情意真切。要知道无美可赞而勉为其难,不如避而不谈为好。

恭维是善言者的一个出色的方面,把握恰当、得体的恭维无疑是走向善言者行列的第一步,也是现代交际中不可缺少的一步。

5.力不从心的事不能办

做事要量力而行,对自己做不到的事,要说明情况,不要勉为其难。

做事要量体裁衣,自己感到难以做到的事,要勇敢地鼓起勇气,说声:“对不起,我实在无能为力,你是否可以另找别人?”或者“实在抱歉,我水平有限,只能让您失望了。我想,如果我硬撑着答应你,将来误了事儿,那才对不起您呢!”这样,你才是真正会做事的人。否则,将来丢脸的肯定是你。

别人托你做某事时,你要认真考虑好,这件事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把自己的能力与事情的难易程度以及客观条件是否具备结合起来考虑,然后再作决定。王老师刚到新源中学任教,正碰上市教委到该校抽人,拟对全市中学进行实地考察,并写出调查报告。因王老师还没有安排授课,就抽了他去。起初,他感觉为难,心想自己不仅对本市中学教育情况不熟悉,就是对教育工作本身,自己刚刚走出校门,又能知道多少呢?他本不想参加,无奈校长已经开口,实在不好拒绝,只好勉强服从。

一个半月过去了,别人都按分工交了调查报告,惟有他一个人,由于不熟悉情况,又缺乏经验,对自己分工调查的三个中学连情况都没摸清,更不用说分析了。市教委主任很恼火,责备该校校长,怎么推荐这么一个人。王老师面子受不了,又气又羞愧,一下子病倒了,在床上躺了两个星期。

王老师由于当初不好意思拒绝,最终面子难保,身心都受到了伤害。

作为下级,往往在领导提出要求时,虽然不乐意,但又不好意思拒绝,但是你没有考虑到,如果为了一时的情面接受自己根本无法做到的事,一旦失败了,领导就不会考虑到你当初的热忱,只会以这次失败的结果对你进行评价。如果你认为对别人拜托你的事不好拒绝,或者害怕因拒绝会引起别人不高兴而接受下来,那么,此后你的处境就会更艰难。

的确,拒绝别人的要求确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有体会。央求人固然是一件难事,而当别人央求你,你又不得不拒绝的话,也是叫人头痛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同时也不希望别人不愉快,因而,也就难以说出拒绝的话了。

不过,当你经过深思熟虑,倘若答应对方的要求将会给你或他带来伤害,那么,就应该拒绝,而不要为了面子问题,做出违心的事来,结果对双方都无好处。

6.模糊应对,左右逢源不伤人

在做事时,当出现左右为难,无论怎样做都会得罪人时,如果采用模糊言语应对,婉转处理可使双方皆大欢喜,从而可大大增强成功的效果。

谈起《水浒传》,人们便会立即想起那心直口快的“直炮筒”鲁智深。其实,即使是最直率的鲁智深,有时也会在遇事要得罪人时动一番脑子,说话含蓄,回答模糊,蒙混过关。电视剧《鲁智深》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后,为了逃避官家的追捕,只得落草五台山削发为僧。剧中有这样一段台词:法师:“尽形寿,不近色,汝今能持否?”

智深:“能。”

法师:“尽形寿,不沾酒,汝今能持否?”

智深:“能。”

法师:“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

智深:(犹豫深思)。

法师高声催问:“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

智深:“知道了。”要叫鲁智深不近女人不饮酒,他还能做到,倘要他不惩杀世间的恶人,实在难办。但此时若回答“不能”,法师就不许其剃发为僧,他就无处藏身了。因此来一个灵活应付,模糊回答“知道了”,暗示“不能持”,法师面前过得关,又不违背自己的本意,真是两全其美。

模糊应对,是指做事左右都要伤人时,不直陈本意,而用含糊方式处理,不把事情搞僵,增加做事的成功把握,因而也使做事的人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英国有一位传奇式的篮球教练叫佩迈尔。他带领一支大学篮球队曾获得国内比赛39次冠军,使球迷们为之倾倒。可是,他的球队在蝉联29次冠军后,遭到一次空前的惨败。比赛一结束,记者们蜂拥而至,把他围得水泄不通,问他这位败军之将有何感想。他微笑着,不无幽默地说:“好极了,现在我们可以轻装上阵,全力以赴地去争夺冠军了。”

两度总统竞选均败于艾森豪威尔手下的史蒂文森,从未失去幽默。在他第一次荣获提名竞选总统时,他承认自己受宠若惊,并打趣说:“我想得意洋洋不会伤害任何人,也就是说,只要人不吸入这空气的话。”

在他竞选第一次失败的那天早晨,他以充满幽默的口吻,在门口欢迎记者进来:“进来吧,来给烤面包验验尸。”几天后,他被邀请在一次餐会上演讲。他在路上因为阅兵行列的经过而被耽搁,到达会场时已迟到了。他表示歉意,解释说:“军队的英雄老是挡我的路。”会议得以在欢愉的气氛中圆满闭幕。可见,史蒂文森轻松、微妙、巧妙、含蓄的俏皮话,说得委婉,改变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使听众感到他并不是一个失败者,而是赢者,使他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无论是谁,在生活中都有不便直言之事。青年男女向异性求爱,虽然文学作品中也有“姑娘,我爱你”、“小姐,嫁给我吧”、“亲爱的,我向您求婚”之类的直率描写。但大多数人尚无这种勇气,因此常用隐晦语,模糊其辞。如少数民族有些人很崇尚以对歌表达爱意,是很能吸引青年男女双方的感情的。

在做事过程中,为给人以风趣之感,有人常常故意闪烁其词,曲折地表达本意,这样做并没有违反使用语言的规律,但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7.趋利避害,把握好进退的分寸

看清周围的环境,然后灵活应对,在做事的过程中把握分寸,只有这样才能明辨是非、趋利避害。

看清自己所处的环境,明白自己的位置,清楚活动的空间,辨别生活的利害,采取适当的手段,这样才能在做事的过程中掌握好分寸,不至于太过头。

在历史上,能否分清自身的大小气候,所带来的不同结果,正反两方在的例子都有很多,张良和韩信就是很鲜明的例子。韩信,淮阴人,少时“贫无行”,不会谋生,“常寄食于人,人多厌之者”。曾有一恶少年侮辱他,让他钻裤裆,“市人皆笑(韩)信,以为怯(懦)”。但“其志与众异”。他母亲死,虽无钱财行殡,却找一处旁边“可置万家”的高敞地方做坟。他是位“忍小忿而就大谋”的“盖世之才”。他先从项羽,不受重用,又归刘邦,但犯罪当斩。临刑前他大喊:“汉王不想统一天下吗,为何要杀壮士?”执事的滕公“释而不斩”。经萧何数次推荐,被封为淮阴侯,破三秦、占关中、拔魏赵、下三齐,为汉的统一大业立下汗马功劳,不愧是卓越的军事家。

韩信既有雄才大略,又有实际能力。也就是说,他制定宏大战略,更能把宏大战略变成现实。因此,韩信应该是帝王之才,这就是刘邦对韩信不放心的原因,刘邦对韩信在利用的同时,又严加防范,恐其不利于己。

韩信在拜将之前,就向刘邦提出“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的建议,表明他胸怀大志,意在封王,他不懂得分封制度在当时已不合历史潮流。在这方面他就远远不如张良有见识。张良本出身贵族,早看出分封制度已不可行;而韩信出身贫民,却满脑子分封思想。刘邦虽然曾“自以为得(韩)信晚”而任他为大将,但刘邦始终没有像相信、依靠萧何张良那样把韩信作为心腹对待,因为韩信总热衷占据一方,封王封土,怎么能让刘邦放心呢?

刘邦坐稳了江山之后,看到韩信握有重权,并且深得军心,不由得十分担忧。他宴请群臣,面对臣下的恭贺,也忧心忡忡。张良察言观色,明白了刘邦是害怕功高之人今后难以控制,就私下对韩信说:“你是否记得勾践杀文种的故事?自古以来,只可与君主共患难,而不可与其同享福。前车之鉴,后世之师啊!我们要好自为之。”于是张良急流勇退,见好就收,他请求回乡养老。刘邦故作恋恋不舍状,再三挽留,最后封其为留侯。张良功成身退,终于保身全名,足见其先见之明。

韩信尽管认为张良的话有道理,但是对刘邦还是抱有幻想:自己对刘邦有过救命之恩。可是不久,便有奸佞之臣诬告韩信恃功自傲,不把君主放在眼里。刘邦更是不满于韩信的所作所为,就设计解除了韩信的兵权。

至此,韩信终于心灰意冷。他后悔当初不听张良之劝告而遭此大难,不禁仰天长叹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现在天下大局已定,我也该遭殃了。”不久,有人趁火打劫,诬告他要谋反,于是刘邦终于对他下了毒手,了却了一大心事。一代名将就这样身败名裂,可谓可悲可叹。但反过来说,如果韩信当初懂得进退的分寸,功成名就之后立即退隐,他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吗?可见,趋利避害,适度把握好做事情的进退分寸,对我们立身行事来说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