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七分养三分治文化养生经
5792500000035

第35章 酒文化中的保健养生之道

中国作为酒的故乡,在其渊源的饮食文化中,酒文化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古往今来,人们高兴时会喝酒,忧愁时也会喝酒;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酒都是饮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实,在中国亘古飘香的酒文化意蕴里,不仅流露着无数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还蕴涵着无尽醇香的养生之道。

菊花白酒:芳满重阳,延年益寿

菊花白酒,系清宫名酿的高档滋补酒,因中国有重阳佳节饮此酒的传统习俗,故在古代被看做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菊花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名花,除供人观赏外,还具有食疗价值。《本草纲目》记载道:“菊花,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清代《随息居隐食谱》亦有记载:“菊花能治头部和眼部疾病,养血、清热。”因此,民间常将菊花用于明目、清热、治风热、头痛、眩晕等。

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汉高祖时,便开始在重阳节饮菊花酒,后来饮菊花酒逐渐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关于宫廷在重阳节饮菊花酒延寿,在南朝梁时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明代刘若愚的《酌中志》、清代的《清嘉录》、《燕台笔录》等都有记载。

关于菊花酒的酿制方法,历代宫廷均不尽相同。至明清时代,开始在菊花酒中加入多种草药,如明代菊花酒是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亦佳。”后至清代,菊花酒的酿制除了将菊花、中药与白酒等配合外,还独特地用白酒浸渍药材,待蒸馏提取后,再酿成酒。

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不仅具有养肝明目、延缓衰老、降低血压、减肥、轻身、安肠胃、利血等作用,还对男女风虚寒冷、肝肾不足所致的头痛、头昏目眩,耳鸣、腰膝酸软、手足震颤等症有很好的疗效。

桂花酒:盛宴宫廷,女性福酒

桂花酒,原名为“桂花陈酒”,系清朝皇帝专用御酒。古往今来,人们一直沿袭着中秋之夜共饮桂花酒的传统习俗,以享合家团圆之乐。

在古代,桂花不仅被看成是富贵吉祥、子孙昌盛的象征,也是友好的象征。同时,此花的花期多在秋季,古人又常用它来赞喻秋试及第者,称登科为“折桂”。关于它的药用,《本草纲目》载道:桂花能“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中医还认为,桂花性温味辛,具有健胃、化痰、生津、散痰、平肝的作用,能治痰多咳嗽、肠风血痢、牙痛口臭、食欲不振、经闭腹痛。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已开始饮用桂花酒。屈原在《九歌》中记载道:“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即在祭把仪式上所用的酒,就是桂花酒,古代也叫桂醣、桂花醋、桂浆等。古人认为桂为百药之长,故用桂花酿制的酒能“饮之嘉干岁”。《四民月今》亦记载道:桂花酒在汉代是人们敬神祭祖的佳品,祭礼完毕,晚辈向长辈敬此酒,长辈们饮此酒后便会长寿。此外,不少帝王还将桂花酒作为礼品,赏赐给大臣,以表馈赠和奖励。桂花酒的醇香与美味,令人赞不绝口,白居易曾用“线惠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浪花细”的佳句大赞此酒。这些,都充分体现古人对桂花酒的珍爱。

其实,桂花酒的选材非常讲究。它选用秋季盛开的金桂为原料,并配以优质米酒陈酿而成。清初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中有言:“于八月桂花飘香时节,精选待放之花朵,酿成酒,入坛密封三年,始成佳酿,酒香甜醇厚,有开胃、怡神、健脾之功。”

从医学角度,桂花酒香甜醇厚,不仅有开胃醒神、缓解胃痛的作用,还能健脾补虚,养心安神,祛病延年。此酒尤其适用于女士饮用,一直被赞誉为“妇女的幸福酒”。

莲花白酒:清宫秘方,滋补御酒

莲花白酒,曾为宫廷高级滋补御酒,为历代贡品,历史悠久。曾有“情知天上莲花白,压尽人间竹叶青”的佳句给予此酒以极高的评价,后此酒也成了宴请宾客的美酒。此外,据徐珂的《清稗类钞》中记载:慈禧太后用太液池(今日的中南海湖中的小岛)所产的白莲花花蕊入酒,将传统的莲花白酒改良成名符其实的“莲花白酒”。

莲花,因花和果实相连而得名。在中国,此花被崇为君子,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它是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故有“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的赞美佳句。此外,莲花还是佛教再生、纯洁和免受轮回之苦的主要象征。关于莲花的药用,《本草纲目》有言:“莲花,又称荷花。味苦甘,性温,能活血、止血,祛湿消风,补脾健胃,养颜美容。”

明朝万历年间,当时瀛台(今中南海湖中的小岛)一望无涯,青盘翠盖,荷花万顷。宫内太监采来花蕊,加入其他药材,制成莲花白酒。后清朝时,皇宫、王府争相用白莲花等酿制成酒,该酒配制方法为清宫秘方,后来流入民间。此酒配有黄芪、当归、何首乌、砂仁、牛膝、五加皮等多种名贵药材,进行蒸、炼、调配,入瓷坛密封,陈酿而成。

莲花白酒,性柔温和,芳香宜人。从医学角度,此酒具有滋阴补肾、和胃健脾、舒筋活血、祛风避瘴等多种功效,是保健养生之佳品。

人参酒:亘古流芳,大补元气

自春秋战国以来,人们就开始用花或中药等与酒搭配,酿制出醇香美味的药酒和滋补酒。在众多滋补酒中,人参酒堪称是上等美酒,其酒香和疗效享誉宫廷内外,备受人们推崇。

人参,形若纺锤,全貌颇似人,故而得名,是我国珍贵药材之一,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本草纲目》记载道:“人参,味甘微苦;生者性平,熟者偏温。功在补五脏,益六腑,安精神,健脾补肺,益气生津,大补人体之元气。”近代研究表明,人参能增强大脑皮质兴奋强度和灵活性,有强壮作用,使身体对多种致病因子的抗病力增强,改善食欲和睡眠,增强性功能。同时,人参还有降低血糖、抗毒、抗癌等作用。清代等宫廷贵族,多用人参与白酒陈酿而得美酒,补气保健。

关于纯人参酒配方,《本草纲目》记载为:“人参30克,白酒12升。”不仅配方比较简单,此酒的制作方法也颇为容易。首先,用纱布缝一和人参大小相当的长袋,装入人参,缝封后,放入酒中浸泡数日;然后,将酒倒入沙锅内,在微火上煮至500~700毫升时,取酒入瓶,密封,冷却,存放。此酒每日饮服一次,约10~20毫升为佳,同时,最好在上午服用。

纯人参酒具有补益中气,温通血脉之功效,补元气、治疗各种虚证,尤其对虚劳羸瘦,喜暖畏冷,四肢倦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气短懒言,自汗乏力等病疗效显著。然而,因此酒属于滋补性质,故阳气旺者不宜服用;否则,会出现咽喉肿痛、口干、流鼻血、燥热等不良反应。同时,过量饮用还容易引起皂甙中毒,因此每次饮用应小于20毫升。

菖蒲酒:蜚声酒界,治病疗疾

菖蒲酒,产于山西垣曲,酒香酿厚,早在汉代便蜚声酒坛,是一种高级滋补饮料酒。每逢端午节,普遍流传着痛饮菖蒲酒以辟邪、除恶、解毒的习俗;在自清代,更有“君臣痛饮菖蒲酒”之说,为历代帝王的喜用佳酒。正如《明宫史》有曰:“宫眷内臣……初五午时,饮砂、雄黄、菖蒲酒。”

九节菖蒲,又名菊形双瓶梅、小菖蒲等,味辛性温,具有祛痰开窍、安神醒脾的功能,对于热病昏迷、耳鸣耳聋、神经官能症、胸腹胀闷、食欲不振、癫痫等疗效显著,同时,外用还治痈疽疮癣,是一种非常名贵的中药。

关于纯菖蒲酒的配制方法,《太平圣惠方》载道:“菖蒲;上捣绞,取汁五斗,糯米五斗炊熟,细曲五斤捣碎,相拌令匀,入瓮密盖,三七日即开。”此酒主治大风十二痹,通血脉,壮阳滋阴;饮百日颜色丰足,气力倍增,耳聪目明,行及奔马,发白变黑,齿落再生,延年益寿,久饮得与神通;常饮可补脑益智、延年益寿。

关于菖蒲酒的用量,不同病症亦有所区别。补肾、明目、生发患者,一个疗程3个月,每日200毫升,分两次饮用;风湿、类风湿患者,一个疗程3~4个月,每日饮两次,早50毫升,中午、晚上各100毫升;阳痿、早泄,耳聋、男性性功能减退或女性月经不正常患者,一个疗程4~5个月,每日200毫升,分两次饮用;少气无力、白发、掉牙、多梦、失眠患者,一个疗程3~4个月,每日300毫升,分两次饮用;健康人士为提高免疫力者,常年饮用,每次不超过250毫升为佳。

枸杞子酒:皇家贡品,抗衰养生

枸杞子酒,古代为皇家贡品,是蜚名海内外的滋补药酒之一。相传,不仅乾隆皇帝为此酒兴叹吟诗“宁产甘露是杞皇,杞农为此终日忙。可怜西北风沙狂,否则定比江南强”。南北朝时期的葛洪、陶弘景,唐代的孙思邈、孟诜等医林寿星,均对此酒颇爱有佳。

枸杞子,一味常用的补肝益肾中药,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能,对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疗效显著。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枸杞子的有效成分为枸杞多糖,不仅具有增强肌体免疫力,抗肿、抗老的作用,还有明显的降血脂、降血糖、耐缺氧、耐疲劳等作用。我国最早的中药书《神农本草经》记载道:“枸杞为上品,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食疗本草》记载道:“枸杞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老。”《本草纲目》亦记载道:“枸杞滋肾,润肺,明目。”

关于枸杞子酒的制作方法,本书依《千金翼方》。配方为,枸杞根500克;干地黄、予姜、商陆根、泽泻、蜀椒、挂心各1130克,酒曲适量。具体制法为,将枸相根切碎,以东流水40000毫升煮—日一夜,取汁10000毫升,渍曲酿之,酒熟后取溶液;后6味,共同研末,入布袋,内酒中,密封,埋入地下3尺,坚覆之,20日后取出,开封,其酒当赤如金色。此酒祛瘢痕,除万病。口服,平旦空肚服30~50毫升为度。

医学研究还表明,枸杞子酒具有升高外周血细胞,增强网状内膜系统吞噬能力,增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作用,促进造血功能,对人体抗衰老、抗突变、抗肿瘤、保肝及降血糖等有良好效果,是保健养生之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