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美国父母家教的科学方法
5820300000009

第9章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与同情心

一个没有责任感,没有同情心的孩子,是心理残缺的孩子,既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更不利于孩子的未来。

——〔美〕布鲁斯·卡娅

责任感与同情心的培养是孩子个性发展的核心,也是家庭教育中容易失误的大问题。有许多家庭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没处理好,造成了不良后果,留下长久的遗憾。诸如孩子的任性、自私、冷漠、自暴自弃、意志薄弱等不良习性,这都与缺乏责任感有关;而诸如孩子的压抑、自卑、消沉、自我封闭、过度敏感等消极状态,又都可能与父母在孩子身上滥用责任感有关。因此,家长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美国家长认为,一个没有责任感、没有同情心的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便会感到迷惘,而失去创造成就的动力,而容易为其他一些物质性的、轻浮的事物所吸引,沉溺其中。

不管父母抱有怎样崇高的理想去培养孩子但由于没有用更现实、可能的目标与体会来鼓舞、激励他们,这些长远的目标就显得空洞,缺乏实际意义,需要父母与社会教育工作者一同找出途径与手段,来弥补成长中的孩子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所缺乏的重要一课,找出对孩子们成长有根本意义的家庭社会因素。

美国父母的教子智慧

在培养孩子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责任心与孩子共同成长,不能不说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手段。

无论在家庭和学校,都要让孩子充当一些有意义的角色,他们感到自己的行为对集体所产生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他们战胜自己弱点,增长各种能力的信心。

让孩子和家人参加有组织的社区服务活动,定期帮助他人,不仅能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品质,也能教会他们许多社会技能,使他们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及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价值。

不必过多地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要知道他有兴趣、肯用功就够了。但是,对于他的习惯、为人处事,却是一点都不敢马虎的。在道德教育方面,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最为重要。

培养孩子同情心的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他如何“随时随地做好事”。

美国父母的家教理念

1.教子:不可忽视孩子的责任感

一位教师曾对人说起他的“育儿观”:“我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我只要知道他有兴趣、肯用功就够了。但是,对于他的习惯、为人处事,我是一点都不敢马虎的。在道德教育方面我认为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最为重要。”

的确,一个人,当他具有了相应的能力时,就要对某些事物负责,孩子成长到一定时候,就应当具备责任感。责任感是他安身立命的基础,需要父母下大功夫,从小培养。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要从小事到大事,循序渐进。首先,要教育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也就是引导孩子从小自理自立。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诸如穿鞋、穿衣、刷牙、洗手,都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做。孩子只有能对自己负责,才能开始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负责。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还要同培养兴趣结合起来。现在我们的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方法过于死板、生硬,较多地依靠外部指令,孩子缺少内在动机和主动精神。培养责任感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较多地他律,较少地自律;较多强迫,较少自愿。所以应当培养孩子多方面兴趣,特别是对合作性、群体性的兴趣。孩子对有兴趣的事物是不会缺乏责任感的。当然,兴趣与责任感之间的联系,不是自然形成的,要有意识地去养成。培养孩子责任感还要注意与孩子的能力发展相适应,一步一步加强。在能力的太阳升起以前,责任感的地平线不可能一片光明,能力的极限也是责任感的极限。有能力而不去负责,这是缺乏责任感;没有能力而非要去对某些事物负责,这是滥用责任感,滥用责任感不利于孩子成长。

一般来说,独生孩子易娇生惯养,在家里,在班级里,在学校里,在社会上缺乏一种责任感。他们只知道别人为他服务,不知道为别人干点事,常常以“我”为中心,以淡漠之心去对待“我”以外的客体。如家里有好吃的全归“我”,叫“我”做点事则免谈。他们往往总以为自己现在还小,离尽责的时间还远。他们不太明白尽责的意识不是说有就有,而是不断培养的结果。

其实,人在不断地成长,应该不断地尽自己的责任:对父母尽赡养的责任;对老师尽报答的责任;对同学尽帮助的责任;对社会尽服务的责任;对人民尽奉献的责任;对国家尽效力的责任……从而逐步树立起自身的责任感,以成为自己今后立业成材的支柱。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往往缺乏责任感呢?当然,学校教育有责任,而根本原因也许在于做父母的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在家里,不少父母只让孩子充分享受他们的权利,却不让他们知道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比如,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甚至孩子到了学校里,还要送来吃的、玩的,根本不舍得让孩子为自己操点心。殊不知,就在这过分的溺爱过程中,孩子的责任心慢慢地淡化和消失。所以,我们今天有必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2.教导孩子成为有责任心的人

美国教育部的一份报告说:“今天,大家一致认为,许多孩子没有学会年轻人应有的素养。调查表明,孩子认为考试作弊没错,拿走不属于他们的东西也没错……许多父母也想与孩子一起犯深层次的宗教道德错误,例如许多偏激种族歧视行为。”

具体地讲应该把负责任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有能力作出反应,另一种是有反应能力——选择自己反应的能力。孩子对于任何刺激作出反应的程度当然依赖于年龄、协调性、成熟度、已有的信息以及他内在的需要和恐惧。

与负责任相联系的其他词汇包括:该受谴责、责备、有义务。教适龄儿童学习这些词的意思和读法,告诉他要记住:“我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教育孩子担负责任的现实目的是帮孩子根据他人的需求作出决定,而不是基于自我需求。这最终将影响父母对自己行动的态度。通常做大人的同情别人时,出于为别人考虑并且不图报酬时,大人会觉得自己干得不错。在孩子面前,大人必须说明这个事实。教子方法怎样给孩子演示“负责。”

父母应该对孩子说:“我给你演示一下什么叫负责。举起你的手。”过一会再说:“好,把手放下。怎么样,是我在举你的手吗?”

孩子摇摇头说“不是”。“对,儿子,你自己举起了双臂。如果我来举,我可以抓住你的手臂举起来,是吧?那么,谁是负责人呢?”“负起责任”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内容深奥的词。他也许不能完全理解,可是他知道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反应。“负起责任”,就是通过自己的反应控制自己的一举一动。

3.责任心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提到家庭教育,大部分家长往往会联想到课余教育这个概念,诸如培养业余爱好,拉小提琴、弹钢琴、练毛笔字等等,或拓宽知识面,对孩子进行其他知识与技巧方面的教育。

但这些都不是主要方面,一个孩子再聪明、有知识、有技巧,但缺乏责任心与综合能力,也是不健全的。从小到大,我们的孩子在很多方面需要有超常的地方,有时责任心与能力比知识性的技能要重要,若以纲与目来比喻,知识是目,责任心与其他素质是纲,只有在纲准备好的情况下,才能运用目。所谓“纲举目张”。

儿童素质及综合能力等许多方面都是在家庭中培养出来的。在走向社会后得到更合理的运用与发展,现代家庭有着与旧家庭根本不同的特点。绝大部分家庭都有比以往更好的生活条件,能使孩子完全脱离为家庭生活操劳分忧的境地,将精力放在自身成长的需求上。

父母们认为:现在条件好了,我们要为孩子争取一切可能的机会,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给他们最好的生活待遇,祝愿他们能出类拔萃,不负父母一番苦心。

但有时往往事与愿违,越是怀着这种心态对待孩子,孩子越是辜负他们的期望,这种现象似乎令人费解。但如果我们仔细考虑一下大人的这种心态对孩子的影响,就会懂得所以然。专家认为:在这一切比原来都优越的物质条件中,一些对孩子成长十分必要的因素被遗漏了。一些必须教导孩子遵守的规则被看轻了,这一变化的影响可以在新一代的儿童身上清楚的看出来。生活环境改善了,学校设施更新了,新的教学法,各类课外辅导,父母的全力支持,这一切是否促进我们的孩子更发奋读书,更自觉要求自己呢?事实并非如此,恰恰相反,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差了,对自己的上进要求也降低了,而且更主要的是孩子的责任心被丢到脑后了。这里有受电视和其他一些大众娱乐体和传播物质的影响,但关键的是环境的改变使孩子们失去了重心。在以往比较艰苦的环境中,孩子们更多地参与家庭的生活筹划,帮助父母持家守业,照顾兄弟姐妹,知道父母维生之不易,自己必须为父母承担一部分责任,尽自己的义务包括照顾弟妹,省吃俭用为家里减少生活负担,看见父母为照顾一家生活而辛苦劳作,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希望有一天能够为父母解忧去烦,这一切都使孩子从小看到自己生活的意义,看到自己的行为能为他人带来的影响,感到自己是为人所属的,是有用处的,由此而生自豪感和责任心。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与社会接触面的扩大,这种责任心与自豪感的内容也会增长、扩大,不只局限于自己的小家庭。但从小家庭中培养出来的这种感觉,却是增长未来责任感的基础,家庭没有这种基础,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更不知从何而来。

4.具有同情心的益处是无限的

德瓦娜·布鲁克斯上四年级,她正在研究无家可归问题。就象许多同龄孩子一样,这一问题比其他影响她生活的问题更令她感兴趣。有一天,在从学校回家的路上,她遇到一位流浪汉,德瓦娜停下来问:“你需要什么东西吗?”

“我需要一份工作,一个家。”无家可归的人说的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德瓦娜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无能为力,便又问:“你还需要其他什么东西吗?”

“真想吃上一顿饱饭啊。”无家可归者带着满脸憧憬回答。德瓦娜觉得这是她能够做到的。

于是德瓦娜花了整整三天时间采购、做计划,最后在妈妈和两位姐姐的帮助下,做成100多道菜,送到附近一个流浪者收容所。在此后的一年中,几乎每个周五晚上,德瓦娜全家都要给收容所送饭。在全社区人的捐助与全班同学的帮助下,德瓦娜至今已为达拉斯的无家可归者提供了数千份饭菜。当《今日美国》的记者采访德瓦娜时,她这么回答:“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他人……而且我们自己也欠别人的。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受到过别人的帮助,我们应该随时准备着把别人的帮助转为对别人的关心。”

德瓦娜以自己的行动解释了什么叫同情,她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事实上,她所做的已经超出了同情的范围。因为一旦她了解了无家可归者的感情,就会自愿代替他们做事情。她至今已经帮助了数百人。

教育孩子同情他人所得到的回报是无限的。同情他人的孩子一般都不会霸道,更能从事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比如帮助他人,分担他人痛苦等等。因而这些孩子更能得到同伴和大人的喜爱,在学校和日后的工作中成功的机会更多,长大后更能发展与配偶、孩子、朋友的亲密无间的关系。

美国父母的家教方法

1.在培养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在培养孩子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责任心与孩子共同成长,不能不说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手段。美国自二战以来,经济骤然膨胀,人口分布从以乡村和小城镇为主转入以大城市为主,家庭成份也从家族聚居变为父母加孩子的小家庭模式,而且由于职业变更,家庭迁徙,往往小家庭独处一地,与家庭的其他成员相距甚远,切断了儿童与大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失去了家庭成员互相关照的这层屏蔽,以往表兄表妹、叔叔婶婶、爷爷奶奶所能给予的陪伴与启蒙也随之远去。每个人都直接面对社会,所能依赖的只是自己的父母,学校是给予孩子们社会和生活经验的纽带。而最具根本性的变化是二战后经济的腾跃,使一般家庭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水准越来越高,各类电器进入普通家庭,电脑的普遍使用,也将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义务解除掉。在这一时期出生的儿童是第一代不需为家庭的温饱分担任何责任的人,他们从家长那里得到的信息是:“别惹麻烦,好好读书,照父母和老师讲的去做,感激我们为你做的一切。”而非像从前一代人那样,孩童时代从生活中领会到的是:“我对整个家庭的生活好坏起着重要作用,我的父母及家庭需要我。”

社会的变化给年轻人带来了很被动的性格基调,责任心的削弱决定了他们在上进心、纪律性及荣誉感上普遍弱化,这一代人认为无论他们的学习或行为如何出色都不会对周围的人与事发生影响,他们对别人也不会有什么帮助,而他们的一生都已被别人规划好,只是照此实现而已。表明他们体现价值的惟一方式是满足别人为他们设定的目标,而不管他们的个性与特殊性会不会为社会所接受。

这种社会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儿童社会地位的变化影响是深远的。第一批新儿童1963年走出高中校门,与当时的其他社会问题——种族歧视,越南战争相结合,新青年们卷入了社会问题的旋涡,不知如何是好,美国看到了前所未有的青年问题:暴力、酗酒、毒品、早孕、自杀等。全社会都面临着来自一代人的挑战。在这历史性的困难面前,美国社会开始反思,生活的富裕为青年们带来的究竟是什么,在对青年的培养中,美国学校的教学大纲,究竟遗失了什么。对家庭教育的深思熟虑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关于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的研究逐渐被重视起来。

在众多专家的意见与建议中,有许多是针对现代教育环境的根本缺陷而发,即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提高孩子的责任心与荣誉感,如何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及训练孩子的纪律性。

一个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与荣誉感非常有帮助的建议是:无论在家庭和学校,都要让孩子充当一些有意义的角色,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行为对集体所产生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他们战胜自己弱点,增长各种能力的信心。在美国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轮流担任老师的助手,帮助老师组织各种活动,以锻炼他们的责任感和能力,孩子们都很愿意参与,并为自己日渐增长的能力感到自豪。

在家庭中,父母应有意识地分派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与其年龄相当的劳动任务,例如打扫卫生、负责为花草浇水等等。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也是培养责任心的一种方式,不但要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也要同他们谈些自己的喜怒哀乐,当然内容应是孩子所能接受的。谈谈建设家庭的计划,在孩子大一些后,甚至可以与孩子商讨家庭财政安排。一般来讲,让父母多与孩子谈一谈自己的小世界,他们是可以理解并遵照执行的,但要求他们谈自己的内心感受与社会体验,却十分犹豫,甚至拒绝尝试。他们的想法也很简单:“孩子那么小,懂得什么?”因此,很多家长对在孩子小的时候的交流及培养他的责任心均未能给予重视,认为孩子就是孩子,他什么都不懂,等大了以后再说吧。殊不知大了以后就不听你那一套了,或者不等他长大已经满身毛病,年轻的生命被浸染得千疮百孔,真是后悔晚矣!有些家长可能会说:“大人的事我怎么可以同孩子讲,再说我忙得够呛,哪里有时间去和孩子闲扯。”其实孩子的理解力是很强的,而且对外界的观察力很敏锐,只不过他们的心理活动有时被大人忽略,做父母的常常会听到孩子的问话:“妈妈怎么啦?怎么不高兴啦?”这是孩子对父母关心的一种表现,是我们应当积极鼓励的一种倾向,但我们一般给予的答复是:“没有不高兴。”或“大人的事,你不懂。”而对家里其他的事,如人事来往、花销添置,更与孩子无关,久而久之,给孩子留下的印象就是:“这家里的事与我没有什么关系,我只要不惹麻烦,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可以了。”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从未看到自己对家庭有什么可能的帮助,也不感到家长除了管管他的学习、吃住,生活对他还有什么其他的需要。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自然不会懂得什么是责任。

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够向孩子多敞开一些交流的大门,向他们讲一讲成年人的苦恼,家事的繁琐,工作的困惑,使孩子从小就懂得父母之不易,生活之艰辛,产生为父母分担忧虑的念头,而父母应捕捉住孩子的心愿,对他们的理解与分忧的愿望表示欣赏,并且为有这样懂事的孩子感到骄傲。聆听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任何有价值的建议,欣赏他们任何帮助父母和家境的举动,这些都能激发孩子的责任心和能对家庭有所助益的自豪感。让孩子对父母的工作经历及家庭的日常事物进行了解与分析,也是孩子洞察世事、了解生活的好途径,锻炼他们的分析、判断与处理事物的能力,为孩子将来走上社会打好基础。

一般来讲,美国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要更加平等,有更多的伙伴成分在内,那种过分严格的家长制式家庭相对少些。孩子对父母的工作比较清楚,对他们工作中的一些项目也有所了解,而对家庭中所发生的事情与活动也有更多的参与。美国家庭教育机构鼓励家长们定期举行家庭会议,提供一个对家庭事物及与孩子有关的各项事情各抒己见的机会。这种形式的活动,增强了孩子的主人翁感,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也是培养健康、平等、融合的家庭关系的好方法。

2.用表扬的方式激励孩子的责任心

表扬会带来肯定的、积极性的行为举止。表扬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笼统的。“今天,我喜欢你准时作好准备。昨晚,我看到你收拾好校服了。”这种表扬比“今天早上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具体多了。表扬应该是对值得表扬的事,并且需发自内心。父母要避免那些空洞的表扬,即为某些孩子不能控制的事情去堆砌恭维之辞。奉承是徒劳的表扬,通常它并非出自真诚。

除了表扬,在做每一件事之前,家长应先给出提示。事后提醒或纠正会带来不良的反应,这样会产生负面的结果。反面的指责也许会立刻纠正错误,但是肯定的评论更有价值。太多的“不”会降低父母的威信。关注错误、失败、坏事会降低孩子的积极性,在权威型和完美型孩子身上也会产生敌意,在活泼型和愉快型孩子身上则会引起泄气。表扬会激励孩子的责任心,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然而,这却是做父母的做得最少的事,尤其是在教导礼节时。当父母违犯规则时,我们不时批评、贬低孩子。孩子也值得父母尊重,父母也应该赢得他们的尊敬。在孩子违反礼仪规则时,父母说:“不要这样做。”当孩子改正错误时,父母不应仅仅是停止批评,还要说“谢谢你”,或者是“这样很好”。你应该记住说声“谢谢”。只听到批评的孩子往往对自己信心不足,有时会感到沮丧,甚至于对于讲究礼节产生逆反心理。如果爸爸妈妈只注意孩子的不良行为,孩子会想:“努力又有什么用?”失去信心的孩子很令人伤心。通过恰当的表扬、肯定的评论,这一切是可以避免的。

表扬的一种形式是建议。也许父母不能真诚地说:“你的礼貌真不错!”但他或她可以说:“你知道,你越来越注意礼节了。”或者:“今天晚会上,我注意到最后在打开礼物时,你表现得很有礼貌。”

建议很有效,它使父母和孩子走在一起;建议会在孩子身上塑造责任心。这样他们会为自己的良好感受改变自己的行为。不管什么气质的人,经过表扬和热情肯定的评论都会有所进步。

3.教导孩子对别人的东西表现出责任心

责任心包括许多方面,其中之一是怎样对待别人的东西。蒂米从史密斯夫人的后花园里拔了一些牵牛花,高兴地跑着作为礼物送给妈妈。她是要谢谢他呢还是责备他?或者两者兼有?责备也许很有教育意义,它也许可以预防再发生同样的事。但它也必然打消孩子的慷慨大度并且伤害孩子的感情。

妈妈可以谢谢他,然后再说如果拔起所有的牵牛花,以后就没有美丽的花朵可供欣赏了。她当然得对他指出拿走别人的东西是不礼貌的。她可以告诉他怎样再种上这些牵牛花,并且告诉邻居(如果邻居言辞泼辣,为了守护她的花园不惜威胁闯入者甚至于动手打架,这时,妈妈可以带着小冒犯者一起去向史密斯夫人道歉)。

这样,妈妈就有机会给孩子上一堂珍贵的课。她可以告诉他,她的第一冲动是责备他,但结果却是谢谢他,并且解释了拔起花朵的后果。这样做的结果是既鼓励了孩子要慷慨大方,又不会窒息孩子的慷慨。根据蒂米的年龄,也许他不能理解这堂课所有的细微之处,但他能吸收这堂课的主要意思。也许她得经常上类似的课,为培养负责任的孩子,这些努力是值得的。

成人有时比较关注物质对象的价值,而这对孩子来说并不重要。例如:朱尼亚用爸爸新买的卡迪亚钢笔在饮料罐上打洞。对朱尼亚来说,这只是一个破罐子和一把打洞的工具。

在教这堂课时,想一想朱尼亚不想别人碰他的东西——尤其是小弟弟总想破坏朱尼亚心爱的东西。“如果有人把你花很多时间精心造起的拉果塔给拆散了,你会怎么想?如果有人把你心爱的录音磁带给弄坏了,你会觉得怎么样?这也是爸爸对他昂贵钢笔的感觉。”

“负起责任”的另一方面,是当大人犯错误时,要勇于承认。大人都要犯错误!有一些孩子生性想远离活动和人们,为了不犯错误。完美型孩子在这方面可算是一个典型。

爸爸妈妈通过他们处理自己的错误教给孩子处事的方式。犯错并不是世界末日,如果犯错的人知道怎样改过,他也就不会怕面对新事物,不会怕与陌生人见面了。自己作出示范总是最好的教育之道。不要仅仅是说,要既说又做。例如,做出无意撞一下孩子的手臂的动作,把他手上的东西碰掉了——当然是一些不重要的东西,例如铅笔。这时应该说,“噢,真对不起!”然后,捡起铅笔,看一看损伤程度,如果头不尖了,就削一削;若铅笔摔坏了,就换一支新的,并告诉孩子:提供维修也是责任心的表现。

4.培养孩子同情心的方法

有的孩子似乎天生比别的孩子更富同情心。心理学家拉德克·雅罗和扎恩·瓦克斯勒在对蹒跚学步的儿童进行研究后发现,有的孩子在看到同伴遭受痛苦时,表现出同情心,并想提供直接的帮助,而有的只是旁观,仅仅表示出兴趣而非关心。另外还有孩子对同伴的痛苦则显示出负面反应,离开甚至辱骂或殴打哭泣的同伴。随着感性和认知能力的成熟,孩子们渐渐能区分他人精神痛苦的不同表现,并能用行动表达自己的关心。

儿童发育心理学家指出,同情心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对他人的情感反应和认知反应。前者一般在孩子6岁之前发育成熟,后者决定较大孩子理解他人观点和感情的深浅程度。婴儿1岁前就有对别人的情感反应。如果旁边有孩子哭,婴儿会不断地转向他,并时时随之一起哭。儿童发育心理学家马丁·霍夫曼把这种现象称为“全球同情心”,因为这时孩子还不能区分自己和世界,因而把别的孩子的痛苦视同自己的。一至两岁时,进入同情心发育的第二个阶段,孩子能清楚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并且具备了试图减轻他人痛苦的本能。由于认知能力不成熟,不知道该如何做才好,因而导致了同情心混乱状态。下面的例子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现象。当玩伴梅拉妮突然大哭时,莎拉便陷入同情心混乱状态。刚开始,莎拉自己似乎马上就要哭了,但她没有哭出来,而是放下手中的积木,转身轻拍梅拉妮。

梅拉妮的母亲跑过来,把女儿抱在怀里安慰着,而这反使梅拉妮哭得更厉害。莎拉看到梅拉妮仍很痛苦,但有人照顾她,因此便轻轻地抚摸梅拉妮母亲的胳膊。梅拉妮母亲发现孩子的裤子湿了,便抱着她离开了房间,留下莎拉一个人。莎拉显然对这种结果不满意,于是抱起玩具熊轻拍着,还不时拍拍自己的胳膊。6岁时,孩子开始了同情心发育的认知反应阶段,具备了根据别人的想法和行为来看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孩子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安慰正哭泣的同伴,什么时候该让他独处。认知同情心无需交流(如哭泣等),因为他们内心明白痛苦时的感受,无论这种感受是否表现出来。以8岁的凯文为例。当他妈妈正在商店购买晚饭食品时,他决定到商店外面去。这时他看到一位妇女,大约与他奶奶年龄相仿,提着满满的一包东西走向门口。出于本能,他紧走几步,替老奶奶打开了门,老奶奶对他的体贴抱以热情的感谢。

不一会儿,一位年轻的母亲走过来了。她一手抱着婴儿,一手提着购物袋。凯文再次敏捷地打开了大门,又得到真诚的感谢。到10至12岁时,孩子们的同情心从认识的或直接看得到的人身上扩展到陌生人身上。这阶段被称作抽象同情心阶段。孩子们对处于劣势的人,无论是否生活在同一社区或同一家庭,都能表示同情。如果孩子对他人表现出仁慈和无私,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们已经完全掌握情商中的同情心技能了。

帮助孩子增加同情心,对于父母来说,是重要的事。因为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同情心这一所有社会技能的基础。

鉴于孩子们的乐于助人、善于思考的天性,父母有理由期望现实生活中同情行为会更多。如果孩子有了不关心人、邪恶甚至残忍无情等“非天性”的行为,多数情况下可以在他的家庭中找到原因。

5.教孩子遇事多考虑一下他人的感受

“如果我们富于同情心,那么当别人处于危难境地时,我们就有一种帮助对方的强烈冲动,”哥伦布大学德育中心主任、儿童心理学家迈克尔·斯卡尔曼说道,“我碰到过一位曾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冒着生命危险救助犹太人的老人。当我问这位老人当初为什么会那么做时,他答道,‘当有人在外边敲我的门,请求我为他提供一个避难之地时,心里充满了同情的我,马上就会把门给他打开,哪还有时间去患得患失呢!’”

斯卡尔曼接着又讲述了一则关于一位17岁小伙子的故事。这位小伙子家住新泽西州布鲁姆菲尔德,由于家境贫寒,他较早就帮父母挑起了生活的重担。经亲戚的介绍,他前去一家汽车修配厂工作。然而,他在那儿刚刚干了两周,便被老板解雇了。回到家中,母亲问他为何被老板解雇,他回答说:“有一位年轻人到汽车修配厂,取自己前几天送来修理的车。老板一见到这位年轻人,就告诉他说,他送来的车已修理好了。我知道老板在对他说谎,于是便如实相告。老板让手底下的修理工人所做的,只是简单调节一下化油器,而对于这辆车的真正毛病,并没有进行修理。”这位17岁的小伙子知道,来修车的年轻人计划在车修好之后,开车带着全家人前去加拿大旅游。如果自己不把实情告诉他的话,那么他的一家人在漫长的旅途中,时时都面临着危险。“我绝对不能让他们出事,哪怕我因此而丢了饭碗。”这位小伙子说道。斯卡尔曼把青少年们的美德,归功于他们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同情他人。“为了教你的孩子具有一颗同情心,你应该让他或她遇事多考虑一下他人有何感受,”斯卡尔曼补充说,“你不妨问你的孩子,‘你认为如果你骂了你的哥哥的话,他的感受将会如何?’”和孩子认真讨论一下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肯定会怎样感受,并且帮助你的孩子学会敏锐察觉他人的内心感受。

6.提高对孩子同情心和责任心的期望

在有些家庭中,宗教对孩子的道德发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尽管大多数宗教(如十戒等)要求孩子们熟记一系列道德规范,但这种简单的背诵对孩子的行为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只有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所体现的宗教价值观,才真正影响孩子。有些宗教团体在教育孩子关心他人方面非常成功。

例如,在《培养孩子成为高尚的人》一书中,拉比·耐尔·库山这样评价犹太人重视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品质:“高尚的人意味着一种责任心,将同情心和自身的需要让位于他人的需要。高尚的人能克制自己,谦卑有礼,对别人的情感和思想非常敏感。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减轻他人痛苦、替他人分忧的纯真情感。”

然而“高尚的人”一词已经从美籍犹太人文化中消失,库山为此感到很悲哀。他曾经问过一群10年级的孩子该词的含义,他们都用疑惑的眼光瞪着他。然后一个男孩急切地解释道:“它指好与男子调情的漂亮女人。”

这个回答使库山大惑不解。后来他才明白,小男孩是把它与“少妇”一词混淆了(注:英文中两词的拼法相近)。

库山把“高尚的人”一词的消失,归因于父母降低对子女的期望,他们甚至害怕自己的期望会遭到孩子的反对,甚至拒绝。库山写道:“我经常遇到这样的父母,他们总是要在孩子的抽屉里放上5到10美元,否则便担心孩子会偷更多的钱。有的父母因为担心孩子们会对他们不理不睬,因而不规定禁止孩子晚上外出的时间,还有些父母则因为被孩子骂成‘白痴’、‘笨蛋’,就咬掉自己的舌头,不敢再对孩子要求什么。”因此,如果你希望孩子长大后具备同情心、爱心以及责任心,那么现在就必须对他们寄予这些希望。家庭规定必须清楚明白,保持前后一致和对所有成员都一视同仁,必须要求孩子对某些事负起责任。孩子到三岁就可以要求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甚至帮助家长干些简单的家务,如摆饭桌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干的家务及所负的责任应该逐渐增加,且不应该附带任何奖赏或许诺。你应该期望孩子帮助你干家务,这也是帮助他人的一个方面,是应该干的事,而对他许诺或教他处理钱财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因此,要想让孩子有思想、体贴人、富有责任心,有一件事你必须做到:提高对孩子的期望。做纵容型的父母,为孩子整理床铺或替他做家庭作业,都是你轻而易举便能做到的。然而要想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父母自己就应该具备更多的责任心。先纠正自己内心的观念:纵容娇惯对孩子没什么危害。不,太有害了!

7.教会孩子“随时随地做好事”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曾经写过:“人类只有行善,才能接近上帝。”

培养孩子同情心的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他如何“随时随地做好事”。《随时随地做好事》一书在美国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做好事运动。书中讲述了许多道理,比如做好事是何等简单,何等深远地影响他人生活等等。一位大学生收到同学母亲的一张贺年片,使他好几个月心情都无比轻松愉快;一位妇女把一个坏台灯丢在公共汽车上,汽车司机花了好长时间才将它送回,而且修好了它;一位新近守寡的妇女跑出汽车,蹲在路边抽泣,孩子们的圣诞旅游是如此地使她感触而伤心,一位陌生人走过来,轻声安慰她,并邀请她们全家喝茶、游览全城的圣诞灯火。

这些好事可以很简单,比如为别人开门,电话问候生病的朋友等。当善良成为一种习惯时,你将发现孩子们就会不满足于这些,而去做更有利于他人的事情。

8.让孩子参加社区服务

美国许多中学都要求学生们参加社区服务,否则不能毕业。根据教育机构1998年所做的一项调查,全国国立和私立中学中,超过30%的学校已经这么做或正准备这么做。参加服务的时间要求不一,从加利福尼亚的40小时到圣路易斯的24小时。然而这一举动实际是为父母的失败补上了悲哀的一笔。尽管有些宗教团体搞了一些社区服务活动,但是大多数孩子并没有定期参加类似的帮助老弱病残者的活动,因而就没有亲身体会,也不懂得其真正的含义。即使父母不断地把这些思想灌输给他们,但是,只有亲身经历过了,孩子才能真正受到影响。

让孩子和家人参加有组织的社区服务活动,定期帮助他人,不仅能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品质,也能教会他们许多社会技能,使他们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及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价值。这些都是高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很多资料教父母如何让孩子参加社区服务。如《培养孩子责任心活动指南》和《助人手册》等书中,列出了许多孩子可以参加的活动。如:

①在厨房帮忙;

②参加拯救濒危物种组织;

③帮助邻居打扫卫生;

④给老年人阅读书报;

⑤给小孩当家庭教师;

⑥给生病的小孩做玩具等等。

对中国家长的启迪

有必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与同情心

在中国,很多孩子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原因在哪里?当然,学校教育有责任,但根本原因也许就在于做父母的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在家里,不少父母只让孩子充分享受他们的权利,却不让他们知道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比如,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甚至孩子到了学校里,还要送来吃的、玩的,根本不舍得让孩子为自己操点心。殊不知,就在这过分的溺爱过程中,孩子的责任心慢慢地淡化和消失。所以,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向美国家教学习看齐,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首先,应让孩子明白:人在不断地成长,应该不断地尽自己的责任:对父母尽赡养的责任;对老师尽报答的责任;对同学尽帮助的责任;对社会尽服务的责任;对人民尽奉献的责任;对国家尽效力的责任……从而逐步树立起自身的责任感,以成为自己今后立业成材的支柱。其次,培养孩子同情心的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孩子如何“随时随地做好事”。那么就从今天做起吧。不要小看每一件好事,这些好事可以很简单,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为老人让座,搀扶盲人过马路,帮助同学补习功课,当做好事成为孩子的习惯时,孩子的人格将趋于完善,孩子的一生将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