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高原大作战
58797700000006

第6章 大军攻打昌都

十八军准时于邓柯、德格、巴塘横渡金沙江,打响了昌都战役。

十八军和各路支援部队发起昌都战役之后,昌都总管府的官员们还不知道前线的情况。

1950年10月6日,解放军从东、北、南三面发起昌都战役。

1.藏军情况与部署

昌都是西藏的东部大门,是从四川入藏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可见重要。因为昌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西藏地方政府在昌都设总管府(都麦基巧),派一位噶伦担任军政总管,加强对昌都及包括金沙江在内的周围的防御。新任总管阿沛?阿旺晋美于8月底到达昌都,接替原总管拉鲁?才旺多吉的职务。

要争取西藏和平解放,就必须拔掉昌都这个钉子,消灭昌都及其周围的藏军,这样才可以顺利挺进西藏。

西藏地方政府将藏军8个团4500余人的兵力,配置在昌都地区。其具体部署如下:

第十团位于江达至岗拖一线,第九团位于宁静(现芒康),第三团(包括代本牟霞、噶炯娃两部,各500人)和第六团(炮兵)一个连位于以生达为中心的周围地区,第七团位于恩达、类乌齐、甲桑卡等地,第四团位于丁青及以西之色扎,第二团一个连(总管府卫队)及第八团位于昌都。另有民兵武装3000余人,分散配置于盐井、门工、波密、边坝、硕般多、洛隆和生达等地区。

昌都藏军的部署特点如下:

南轻北重,前轻后重,梯次配置、分区布防。藏军扼守要道隘口,妄图凭借金沙江、澜沧江以及横断山脉之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挺进西藏。

藏军为西藏地方政府的武装力量,其代本(相当于团)均由西藏贵族担任。他们虽受过外国人的军事训练,但没什么实战经验,更缺乏军事指挥能力。士兵按差地服役,世代相袭,因此军队里充斥着很多老弱病残,战斗力一般。藏军内部等级森严,导致矛盾加剧。

其装备多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式武器,新中国成立前从印度购置一批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英式步枪、机枪、迫击炮、弹药等军备物资。藏军火力不强,通信手段落后,电台极少。

不过,藏军多为职业兵,射击技术较好,善单兵作战,适应高原环境,生活简便,以马代步,机动较快,在分散游击时,亦能起到袭扰作用,所以不低估藏军的能力。

但不管怎么样,解放军都下定觉心拿下昌都,给西藏反动的顽固势力以沉重打击。

让我们一起期待这场战斗的到来吧!

2.三路大军强渡金沙江

作战部署完结以后,十八军遵照西南军区“决定于1950年10月7日开始全线渡江,执行昌都战役”的命令,准时于邓柯、德格、巴塘横渡金沙江,打响了昌都战役。

金沙江位于长江上游,邓柯至巴塘段水面最宽到120米,水流急速,多暗礁漩涡,水情十分险恶。邓柯为北线主要渡口。

为了实现昌都战役的大迂回战略,五十二师前指及所属一五四团提前于10月6日凌晨开始渡江,并迅速向预定地点前进,10月8日至青海省玉树以南的巴塘草原;青海骑兵支队于10月7日从玉树出发,当天到达巴塘草原。

五十二师骑兵侦察连已于10月6日到达巴塘草原,配合骑兵支队行动。郄晋武团长和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夏川具体组织协调部队展开行动。师前指于10月8日赶到巴塘草原,10月8、9日,按骑支、师前指和一五四团的序列向西南继续前进。

五十二师主力于10月7日开始强渡金沙江,10月12日渡江完毕。渡过金沙江以后,一五五团在右,向生达、昌都攻击前进;一五六团(欠一个营)、军炮兵营在左,沿玉曲、都兰多之线,直取昌都。

师指沿一五六团路线跟进。一五五团先头部队前进途中,获悉牙夏松多藏军和民兵驻防,即向牙夏松多奔袭,毙伤和俘虏藏军10余人,藏军残余部队仓皇西逃。

担负正面进攻任务的军侦察、工兵两营及第五十四师炮兵连,于10月6日黄昏后从德格向金沙江边开进。

三队人马在开进中,除指战员背负武器装备和粮食外,两个人抬一只牛皮船,60人抬一条木船,乘夜暗急行几十里路,凌晨三炱到达金沙江边。

10月7日拂晓,侦察营担任突击的第一连在炮火掩护下开始渡江,向对岸岗拖藏军第十团一部发起猛烈攻击。但藏军居高临下,进行顽强坚守。

解放军战士拼死强渡,齐心协力把船划到岸边,迅速攻占了滩头独立家屋,在炮兵掩护下,坚守了滩头阵地。后续分队强渡时,遭到藏军密集火力的封锁,强渡受阻。到了10月8日凌晨,经严密组织,才强渡到金沙江对岸,于是迅速攻占岗拖,毙伤和俘虏藏军30余人。驻同普的藏军第十团百余人闻迅便向江达方向逃窜。

由苗丕一指挥的五十三师一五七团主力,于10月7、8日自巴塘以北偷渡金沙江,直取宁静。该团第三营于10月10月9日零时,在竹巴笼渡口经过激烈战斗,终于渡过金沙江,毙伤和俘虏藏军第九团一个连。

10月11日,当一五七团部队进至宁静(现芒康县)附近的古雪(古树村)时,藏军第九团代本德格?格桑旺堆见败局已定,经与部属和官员、头人等商议,就主动前来接洽和解,受到一五七团政委冉宪生的热情接待。

苗丕一将格桑旺堆谋求和解的情况上报后,西南军区于12日复电,给予宽大处理。10月12日,格桑旺堆引导一五七团进入宁静。藏军第九团的起义,削弱了藏军的抵抗能力,大大增进了解放军的进军速度。

战役发起后的第5天,十八军前指张国华、李觉根据藏军各部队反映过来的情况,判断藏军有全线撤退的可能,大概会放弃昌都城。张国华等人于10月11日电令各部迅速前进,特别电令青海骑兵支队和一五四团兼程前进,务必完成战役迂回包围任务,务必切断藏军退路。

此时,各路部队已进入战役纵深地区,跋山涉水,历尽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为完成作战任务,各参战部队加强部队的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干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及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军前指“迅速前进”、“兼程前进”命令的实现。

五十二师决心以一五五团、一五六团一起歼灭位于生达的藏军第三团。两团兼程前进,其先头营分别于10月13日晚、14日中午抵生达,尚未对藏军形成包围,牟霞代本便率藏军西逃。一五六团立即经玉曲卡向昌都快速前进。

10月16日下午在小乌拉追上藏军第三团后尾。藏军见势后撤。经生达、小乌拉两次战斗后,师主力分路继续向昌都急进。

走内翼的一五四团,在穿越近百公里荒无人烟的巴塘草原时,天气异常恶劣。也许刚才还是烈日当头,可能马上就会乌云密布,接着就大雨磅礴,而且风雨之后还可能大雪弥漫,条件可谓艰苦。

10月14日夜,该团被大风雪和冰雹阻于囊谦寺以南高山上,战士们就卧在冰雪上进入了睡眠。10月15日晨,整个部队已被大雪覆盖而看不到人,这真是难以想象的艰难啊,为了西藏解放他们受尽了折磨。

侦察、工兵营强渡金沙江后,战士们继续挺进,追击开始西逃的藏军十团。16日晚,从藏族群众中获悉“前面就有很多藏军,牛马千多头”的情况,根据群众的情报,苏桐卿、王达选立即率部连夜兼程前进15公里,在觉雍以西的拉者山口发现了集聚地。

于是,解放军迅速将藏军第三团噶炯娃部及第十团一部约200人包围。激战1小时,打败藏军。战斗结束后,立即向昌都追击前进。

3.占领昌都

1950年10月7日,当十八军和各路支援部队发起昌都战役之后,昌都总管府的官员们还不知道前线的情况。

10月11日宁静等地解放,岗拖发来告急,战败部队陆续退往昌都,到这个时候总管府的人才慌了。昌都总管阿沛·阿旺晋美当日发电报给噶厦当局,报告昌都战况,等待着西藏方面的决断。

西藏地方政府到10月12日才知道昌都已经开战了,但他们觉得还没那么严重,还幻想着金沙江的天险和外国势力的帮助。那些官员依旧在林卡里吃喝玩乐,迟迟不给昌都下达命令。让阿沛等人不知道如何是好。

10月17日,阿沛得知藏军第三、第十两个团在觉雍遭到重创的情报后,总管府已经是一片混乱,马上召集在昌都的所有官员,就投降还是后撤的问题认真商讨,大家一致同意后撤。这个时候,噶厦也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10月18日凌晨,阿沛率驻守及撤到昌都的藏军2000余人开始慌忙西撤。

当解放军正面攻击部队在10月16日奔袭觉雍,战役迂回部队17日攻占类乌齐、甲桑卡后,五十二师吴忠等判断:藏军可能放弃昌都西逃,于是令青海骑兵支队务于18日、一五四团务于20日前抢占恩达,截断藏军西逃退路,其余各部一“不惜一切穷追歼灭之”。

张国华也时刻关注着战役的情况,当得到第五十二师的电报后,张国华、李觉马上通令各部:“上述部署完全正确,各团务必坚决达成此部署。”同时指出,北路各部完成部署后,昌都藏军可能向邦达方向溃退,责令“苗(丕一)应督促冉(宪生)柴(洪泉)率之两营加大行程,速向邦达急进”。

各部队坚决执行命令。南线部队在占领宁静后,一五七团政委冉宪生和副团长柴洪泉率两个营已于15日自宁静出发,接军指电令后,即兼程向邦达急进。

如此快速的极行军,是对部队战斗力和战士们意志的极大考验,许多人在嘴里念叨着坚持就是胜利,不管有多么劳累都忍着往前走,尽管有很多人掉队,但大家都按时到达了指定地点。

吴忠率领的五十二师主力向昌都追击前进。一五六团两个营从10月16日起,已断粮4天,他们忍痛杀掉随行驮运物资的少量牦牛、马匹充当食物,又向藏胞购买了圆根(蔓箐)来填饱肚子。他们兼程3天,于19日20时进入昌都市区,昌都总管府军政人员200人投降。

当天24时,军侦察营进入昌都,获悉昌都总管已率部西逃,立即向昌都西南方向追击。一五五团以一天半时间翻越3座高山,强行军90公里,19日晚进至昌都北郊。

战役南翼的云南参战部队在四十二师师长廖运周指挥下,由团长高建兴率领的第一二六团一营,于10月4日沿怒江北上,10月5日进至扎那,受到西藏地方民兵武装的阻击。

一二六团一营在10月6日凌晨发起攻击,俘民兵大队长(相当于营长)那恩的部属13人。此次战斗,第二连六班班长魏殿堂带领全班乘夜摸到敌后,断敌退路,并奋勇追击,冲在最前面,活捉了那恩,受到了上级的表扬。

由团政委成泽民率领的第二营进至梅里雪山脚下,两个营均向碧土急进。10月8日,第一营经过90公里的急行军,以突然袭击攻占了碧土,俘左贡宗本(相当于县长)兼民兵总指挥多东几司以下395人,缴获各种枪150支。

10月4日,第二营开始翻越海拔6000多米的梅里雪山,歼灭了在该雪山北侧阻击解放军的民兵。经过艰苦跋涉,于10日抵达碧土,与第一营会合。

随后一二六团一营与第一二五团的三营相配合,于10月12日进占盐井。驻该地的藏军第九团一个连仓皇北逃,百余民兵就地溃散。一二五团的三营经过耐心宣传解放军的民族政策,叫回了逃散的民兵80余人。

云南参战部队的作战行动,有效地协助了昌都战役。10月19日解放昌都后,西南军区就命令该部除留一二六团一营于门工、三营九连于盐井外,其余均撤回云南德钦、中甸地区休整,以减轻供应上的困难。

10月20日,昌都城防司令部宣告成立,贴出安民布告。要求部队要严格遵守部队的纪律,以实际行动宣传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很快就得到了昌都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在昌都市区,各种人民群众举行欢迎仪式,并协助解放军维护社会秩序。有的群众将逃散藏军连人带枪送交解放军。未逃走的昌都总管府军政官员和士兵500余人前来投降。昌都城区商贸活动迅速恢复正常,社会生活井然有序,老百姓安居乐业。

十八军主力部队已攻入昌都,但守敌大部溃逃,阿沛·阿旺晋美率领的昌都总管府直属人员及藏军大部,退到离昌都西南约20公里处的朱古寺。

这个时候,阿沛?阿旺晋美已经有了向解放军投降的想法,他深深明白这种对抗是徒劳的,看来和平谈判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4.来自青海的援军

1950年1月17日,毛泽东给西南局回电。电文如下:

宗逊并告仲勋及贺邓:

一月九日电悉。同意你的提议,用青海骑兵支队携带一个半月的粮食配合西南军队入藏,到拉萨及日喀则后由西南负责解决给养问题。请即照此作准备,并请注意:(一)从青海藏人中招收少数志愿兵,例如二三百人马,给以训练武装,加入骑兵支队;(二)班禅集团随军入藏的各项准备工作;(三)该支队受十八军指挥,并编入十八军序列。

毛泽东

一月十七

毛泽东电报中的宗逊,即张宗逊,当时任西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仲勋,即习仲勋,当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区政治委员。贺,指贺龙,当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区司令员。邓,指邓小平。

1950年,根据中央指示和西北军区的部署,来自青海方面骑兵支队经过日日夜夜的跋涉,已经到了西藏境内,为发动昌都战役、配合十八军行动做着准备。

孙巩率青海骑兵支队到达玉树的同时,十八军通信科长孙培根携电台和机要人员从西康赶到玉树,开通了青海骑兵支队与昌都战役指挥机关(即十八军前指)的无线电通讯联系。

骑兵支队到达后,孙巩就接到了战役总指挥十八军军长张国华的命令:“迅速投入战役准备,配合十八军五十二师解放昌都。”

1950年7月28日,骑兵支队侦察分队在参谋长郭守荣带领下,秘密进入囊谦,展开侦察昌都、黑河地区的藏军布防情况和其他方面的工作。

到了8月中旬,侦察分队全部完成了侦察任务和解放军各路部队进入昌都的线路,并绘制了地图,为解放军发动昌都战役做了充分的准备,也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而战士们跃跃欲试,等待着这场战役的开始。

同时,孙巩根据西南、西北野战军首长指示,组织1000多头牦牛,托运了大批昌都战役所需弹药和各类物资,动员1000多名民工和部队修复了巴塘机场,随时准备在战役期间接收空运作战物资和兵员。

1950年9月初,战役准备工作基本结束,青海骑兵支队全部集结玉树,等待着发起昌都战役。

9月5日,战役总指挥张国华,从甘孜向参加昌都战役的西南、西北野战军各部下达了中央关于10月份结束昌都战役,促使西藏当局早日派代表赴京和谈的命令,和争取明年进军拉萨,解放西藏全境的重要指示。

当天,战役指挥部又向青海骑兵支队下达了合力协同一五四团共同担负战役外翼迂回,攻击前进,消灭囊谦及类乌齐、恩达藏军的任务,要求切断藏军的西逃退路,配合主力部队攻取昌都。

10月6日,解放军从东、北、南三面发起昌都战役。

按照部署,青海骑兵支队从玉树出发,10月7日在巴塘和五十二师骑兵连汇合后,又于当日与一五四团主力汇合形成战役右路纵队。

骑兵支队担负右路纵队的先锋任务,孙巩率队穿过巴塘草原后,率先翻越囊谦北部5100多米的雪山,渡过扎曲河,到达甲桑卡,首先接敌。

但是,甲桑卡藏军200多名见青海骑兵支队来势凶猛,弃战而逃。

10月14日夜,孙巩率骑兵支队进入青藏边境预定位置后,奉命就地宿营,短暂休息了一会儿,等待后续部队共同攻占类乌齐。

部队刚准备扎营做饭时,突然接到张国华命令,要求青海骑兵立即启程,连夜南下,单独攻占类乌齐,务必夺取恩达。

孙巩当即命令部队拔营出发,冒着风雪连夜向类乌齐奔去。

天明前,当他们到达磨格日雪山时,海拔5200多米的达坂上积雪深达1米多厚,示嘎山口附近的积雪深达马背,人和马行走十分困难。

孙巩带领一个排在前边挖雪开路,后面的部队有的拉着马尾巴向前爬,有的手脚并用,刨雪挖冰前进,终于在16日拂晓前接近藏军前哨据点则美。

驻守在这里的藏军一个甲本,做梦也没想到解放军会通过示嘎山这样险恶的地方,而且是在晚上出现在他们阵地前。

骑兵支队两个连队突然向藏军发起猛攻,仅用10分钟的时间就把睡梦中的藏军全部歼灭。

随后,青海骑兵支队又乘胜向前突进,马不停蹄向类乌齐奔去。

但是,17日8点25分,孙巩收到指挥部命令,一五六团在攻取小乌拉受挫,吴忠部请求孙巩支队无论如何截断藏军的退路。接到命令后,部队快速向类乌齐奔去。

当时,许多战马都受了伤,没马的战士仍徒步随骑兵奔跑,终于在当日中午11时赶到了类乌齐。

孙巩当即命令部队展开,以骑三连攻占城北高地,又以侦察连攻占南山要点,并向镇东攻击,以骑一、二连向镇西打击。

11时50分部队在重机枪和炮火的掩护下,骑兵一连首先突入镇南,防守南北山地的藏军边战边退。不久,在解放军追击下大部溃散,躲进深山密林,只有七代本带领残部70余人向东逃窜。

孙巩当即决定留下骑支参谋长郭守荣留守类乌齐,组织无马的战士搜山清剿残余散兵,自己率领其余人员继续向恩达奔去。

10月18日的清晨,青海骑兵支队抵达了恩达。这时骑兵支队(含五十二师骑兵侦察连)除掉队的外,到达恩达时只剩骑兵百余人和弃马徒步跑来的百余人,全部兵力只有200多人。

青海骑兵支队在一五四团尚未到达恩达之前,就顺利地完成千里大跃进、迂回包围、占领恩达、彻底截断藏军逃向拉萨退路的艰巨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