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员工犯错在所难免,如果管理者不知道采取怎样的方式批评下属,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团队的工作效率,甚至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掌握本章所提到的几种批评的艺术对管理者来说就至关重要了。
第85招:欲抑先扬,夹在大赞美中的小批评
在批评的时候先给予表扬,使员工内心感到温暖。这就是“欲抑先扬”教育方式的高超之处。
美国著名企业家玫琳·凯在《谈人的管理》一书中说:“不要仅仅想着批评,要多想想赞美。我一直以来都严格遵守这个原则。无论你要批评对方什么,首先一定要找出对方的优点进行一番赞美,无论在批评前还是批评后,都必须这样做。这就是夹在大赞美中的小批评。”
人在受到批评之前,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颜面受损,作为领导,在批评前,如果你能将赞美夹杂在批评之中,先肯定对方,然后再适当地进行批评,岂不是更好呢?
罗宾汉教授在《心的形成》一书中这样写道:“如果有人直接指出我们的错误,我们会马上对他的批评产生反感,而且,此时我们还会更加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如果有人想要将我们的这种信念彻底地消灭掉,我们反而会更加坚决地来维护它。”
罗宾汉教授说的正是人的一种本性之一。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这头‘倔驴’,怎么说都不听话”、“这个员工对他批评了好多次了,就是改不了这个臭毛病。”然而,不知你是否想过,你在批评的时候是否先给予了对方一些赞美之词呢!
如果两者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大棒式”的批评方式与先给个甜枣再打一巴掌的批评方式,结果是迥然不同的。无论在任何时候,当你在批评对方的时候,如果能够记得给对方一个甜枣吃,你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有能力和有水平的领导者。
一名刚刚参军的小士兵写得一手漂亮的字,但就是“洒脱不拘”。每天早晨起床后,只有他不肯整理内务,班里经常因为他扣分。为此,班长批评了他好多次,但是,一点儿也不起作用,他依旧我行我素。
一天,指导员看到小战士正在认真地练字,特意走上前去说:“字写得很漂亮嘛!”小战士一看是指导员在夸他,十分得意。指导员接着说道:“中国的汉字是最美的字体,它融合了美学和力学等因素。”然后,指导员又与他讲了很多关于汉字的事情。小战士没想到指导员对汉字这么有研究,十分佩服。
这时,指导员话锋一转说:“正所谓,字如其人,但遗憾的是,你的字却不同于你的人。”指导员指着他的床铺,“你的字写得这么漂亮,但再看看你的床铺,邋邋遢遢,哪有你的字那么漂亮……汉字的每一笔都很重要,一旦哪一笔写得不好,就会影响到字的整体美。而一个集体也是如此,如果有一个人做不好,那么整个集体的荣誉是不是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呢?”
小战士明白了指导员话里的意思,红着脸说:“指导员,我知道错了,我保证以后一定好好整理内务,不影响集体荣誉。”
班长和指导员都是对小战士的错误进行过批评,对于班长的批评,小战士丝毫没有理会。但是,指导员的批评却使小战士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心改正错误。指导员采用的批评方式是先从小战士的得意之处入手赞扬,然后再指出他存在的问题,自然,这样就更容易被小战士接受了。
当今,人们都在提倡赏识教育,领导在批评员工的时候首先要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氛围,在批评之前,要先让对方发现自己的优点也是被别人重视的。如果领导对员工给予过多的鼓励赞扬,他们的内心就会受到蒙蔽,难以发现自己的缺点;但如果总是批评,也会使员工丧失自信。只有两者相结合,你的批评和建议才能深入对方内心,才能达到目的。
第86招:迂回式的批评胜过劈头盖脸的说
迂回战术式批评方式,不直截了当地指出对方的错误,而是从侧面切入,委婉地指出自己所说话的真正含义,表面上没有说出自己的本意,而含义却潜藏其中。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批评与被批评的过程,实际上是批评者与被批评者在思想、感情上认同与交流的过程。在批评过程中,批评者越是尊重对方、理解对方,那么,被批评者就越容易接受他的意见,而且一丝抱怨也没有。
当你批评他人的时候,充分尊重他人、懂得维护他人的自尊心、照顾到对方的颜面、话语温柔,不带有刻薄或者挖苦的口吻,不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别人着想,不自以为是,那么,对方就会欣然接受你的批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积极地肯定你的建议。一个人在批评他人的时候越是能尊重、理解对方,他的批评也就越客观。所以说,尊重、理解是批评他人的一把利剑,它能使忠言不逆耳、良药不苦口。
有的领导却总是误解批评的含义,总是将批评转化成发泄自己内心不满情绪的味道。其实,批评是指出对方的错误,使对方能够更好地纠正错误、完善自己,如果你将批评转化为情绪的发泄,那么这种味道就变了,带有一种恶意。同样的道理,由于你批评对方的方式不同,被批评者在接受批评时自然也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种是马上认识到对方是在替自己着想,是友善的批评;另一种则是内心反感,怒视对方,认为对方把自己当成了出气筒,发泄心中的不快,是恶意的批评。产生的结果不同,自然,对方接受的程度也会不同。
一天,马主任满脸怒气地走出办公室,快速地走到秘书小李跟前,“啪”地一声将一份报告摔在秘书小李的桌上,办公室里其他同事立刻被响起的声音惊动,齐刷刷地朝小李这边看。看着其他员工都有点儿震惊,马主任觉得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对其他人也做一个警告,于是就大声训斥道:“你看看你做的什么东西?都工作好几年了,写出来的是什么报告?空洞乏味,交给上层领导,领导会怎么想?肯定会认为我的手下员工办事不力,能力有问题,以后写东西的时候多思考思考,别天天得过且过的!”说完,转身就走了,小李被晾在那里,十分尴尬。
这件事情之后,马主任以为员工的工作效率会提高很多,但是,恰恰相反,从此之后,大家看到他都急忙躲避,他布置工作的时候,大家也总是以没有时间或者手头正忙着作为借口推辞。慢慢地,马主任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人人都爱面子,如果触及到了对方的尊严,那么你的批评不仅不会起到作用,反而会让人心生厌倦,事与愿违。
有时候,批评之所以不能达到目的,主要就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批评者没有了解对方出现错误的原因,贸然批评对方,如此很容易让对方感到心里委屈;二是批评者不得其法,批评时带有威慑性,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暗示对方做事“笨拙”,从而引起对方的反感。
在工作中,领导批评员工的时候,员工的第一反应就是保护好自己的尊严。此时,如果领导没有觉察出员工的这种心理,而是以权威者的姿态自居,对其横加指责,那么员工的自我尊严保护的倾向就会更强烈。这个时候,员工对你的批评毫不在意乃是最自然的反应。所以,在批评他人时,一定不要只顾着宣泄自己内心的不满,得理也要让人。如果不懂得批评的方法和艺术,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所以,领导者不要拿着“批评”当利剑,不要发现员工出现了问题便怒气冲冲地直面批评,一定要首先搞清楚批评的原因,考虑到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一下员工的想法,要让对方感到你对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劝导,而不是批评,这样对方就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了。
第87招:对事不对人,批评也要讲原则
作为领导者,无论怎样心烦,都应该记住,训导只应该针对工作情况,而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要记住“对事不对人”的准则。
常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万能的,任何人都会不可避免地犯下一些错误。因此,当自己的员工做错事情的时候,作为领导者,不论怎样愤怒,都应该牢记“对事不对人”。
2005年的时候,一家网络公司迅速崛起,但是在发展的时候遇到了两个大问题。网络公司在面对流量用户的同时,还需要为其他网站提供服务。当时,该公司的负责人几乎天天盯着服务器,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正在这个时候,销售部的工作人员又谈成了新的门户网站,但新门户希望能够使用自己网站的搜索引擎。负责人对此事十分头疼,他很清楚,这个服务器运行速度会跟不上,如果再新添服务的话,极有可能造成服务器的崩溃,结果多番思索。但是负责人考虑后还是选择了合作。果然,就像他先前预料的一样,服务器十分不稳,最后只得紧急下线。
为此,负责人在不安当中过了好几天。他十分清楚,以领导的性子,是绝不允许他出现这样大的失误的。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领导并没有因为这个重大的失误而大发雷霆,在公司的例会上,他十分平静地对负责人说道:“你的职责,是保证公司服务器的稳定,发生这件事情,你有很大的责任,需要好好地反省一下。”接着话锋一转,说道,“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大家赶紧讨论一下解决方法吧。”
随后,负责人在大会上说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领导一边认真地听,一边赞许地点头,觉得他的解决方案很好,也很全面,很快地投入讨论当中。负责人见到这种情况,心中的压力便慢慢散开了。在大会之后,负责人见到领导,还是会觉得很不好意思,没想到领导就像忘记了这件事情一样,主动过来跟他说道:“这个周末有空吗?”
看到领导脸上无尽的期盼神情,负责人乐了起来,说道:“你是不是又想将大家聚在一块儿,出去玩玩?”负责人又恢复了以往的工作热情。
对于案例中的领导者,可以用“宽容”、“仁慈”来形容,在处理事情的时候,领导者没有一口咬着失误不放,或者是针对负责人犯下过失的行为进行严厉指责,他首先做的就是想着补救方案。领导者“对事不对人”的方法得到了员工尽心尽力地工作。
有时候,领导者可能真的压抑不住内心的火气,对着员工一顿发泄,但需要记住的是,火气应该朝着事情去发泄,而不是对着员工去发泄,不能因为员工的过失而扯上尊严、人格、个人行为等问题,“对人不对事”地责罚,最终会使上下级不同心,出现隔阂,为公司的发展埋下地雷。那么,上级应该怎样做到对事不对人呢?
第一,分清行为问题和自身问题
训导员工,应该指责员工的行为,而不是员工自身的问题。比如,一个员工在上班的时候常常迟到,那么只应该指责他的行为造成了问题,影响了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而不应该只是指责这个人自身的问题,不该说出“不负责任”或者“自私自利”的话。领导者要处罚的话,也只能处罚他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
第二,用沟通去化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训导应该对事不对人”,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真正实行起来可就难了。哲学里提到,所有的事物都是矛盾的,那么处理问题的时候就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对自己的最终做法不负责任。企业领导要为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负责,不要等到事情过后才后悔,那样也于事无补。员工犯下错误,肯定是无心的,有谁希望自己的工作生涯上出现污点呢?企业领导应该把错误看做一种经验,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下回遇上类似的问题,员工们就能轻松解决了。
同时,也要用交流去化解彼此的矛盾,在训导过后,不能让员工内心产生隔阂,带着情绪做事,那样只会越做越糟,事倍功半。
第三,做到就事论事,不牵扯他人
领导者要懂得帮助员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改正错误的方式,做好思想工作,不应该因为员工一时的失误就去翻旧账。这种翻旧账的行为,只会伤到员工的自尊心,也是领导者的一大忌讳。同时,也要考虑到员工的自尊心,再怎么批评员工,都不要说到伤害他们自尊心的字眼。再次就是不要牵扯上他人。现代企业都是分为部门和小组办事,出现问题通常都是“连坐罪”,这对付出努力和艰辛的员工是不公平的,会对员工的积极性造成打击,影响日后办事效率。
第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企业领导者在训导员工时,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表明训导的目的。如果员工真的无能,训导就可能起不了实质的作用。比如,一个员工因为忘记定好闹钟而迟到,企业领导者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训诫。但如果迟到的原因是因为上班路上地铁突然坏了,这个时候批评他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种事情,不是一个人可以控制的。
第88招:掌握对方心理,说话要因人而异
说话需要因人而异,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如此,说出的话对方才会欣然接受,你才有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也是批评或者给他人提出建议的一种技巧。
话就是说给对方听的,至于说得好不好,结果会怎样,不仅要看说出的话是否恰当,而且也要看是否把握住了对方的心理,做到因人而异。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性格分为多种类型,但大体说来,可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种。性格外向的人比较开朗、活泼、善于交流,对他人提出的批评或者意见也会毫无怨言地接受,不会因为一点儿小小的批评而耿耿于怀;而性格内向的人喜欢安静,处世会三思而后行,对事情比较敏感,尤其是受到他人批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