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留学生》2015年10月
6012300000013

第13章 万象(3)

当运动中的世界静止下来,买卖静止下来,房屋静止下来,倒影静止下来,呼吸和情绪也都静止下来,此时,最茵莱的时刻开始出现。此时的茵莱湖,和茵莱无关。

这是茵莱湖无人言及却又无人不知的秘密时刻。

屏住呼吸,有双辫的素衣女子,开始从梦境中出现,在梦境中划动单桨,然后消失在水天一色中;一队背了书包,白衫绿罗衣的小学生,吵闹着划了船,拐进一处水汊;一只黑色潜鸟,从水中冒出半个身子,又继续潜入了水中。此时,湖中任何一处,所有的事物都成倍地出现,成倍地消失,成倍地从来处来,从去处去。这是令人困惑的奇幻时刻,成倍的房屋,成倍的湖水,成倍的河渠、天空、芒草、水鸟、鱼群、水草、成倍的寺塔,成倍的湖上人家,成倍的静静的日常生活。水面似有无穷张力,水下的世界似乎比水上的世界更有说服力,更加清晰可信。转瞬间,茵莱湖成了一座阴阳相接的另度空间,一处水妖的空幻之城,就这样,相对的世界变成了成倍的、绝对的事实。

我心中忐忑不安,只怕自己不小心瞥见了茵莱湖的妖冶精魂,从此可能遭遇被水妖变成石饼或者盐柱的宿命。

在日影跳跃的深处,眼中幻视恍惚,耳中盲听缭乱,那是成倍的我:我内心成倍的声音,成倍的影像,杂沓交错互激的结果。那一定是另外的我,一个即将加入水妖行列的我——此时,千万不要相信自己所见所听,千万不要俯视自己的倒影,不要用手去触抚水面,这是决定性的时刻,那深藏的未知世界一触即发。

明月节

男女老少围着火堆高兴地跳起了印度民族舞蹈,有的老人还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小孩子们则边跳边拍手。

文 牛学国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而我在印度也经历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中秋节。

那年我们在印度加尔各答郊区一个电厂搞施工。中秋节那天,项目部的中方人员聚在一起,吃着月饼,欣赏着印度的月亮,无不发出感慨,天下的月亮其实一样圆。这时,我们聘用的当地翻译索玛、一个英语说得特别流利的印度小伙,拉住我说邀请我去他们村里过中秋节。我愣了,你们也过中秋节?索玛肯定地点点头说,是啊,我们今天也过中秋节,不过我们的中秋节叫明月节。你们的节日是怎么过的?因为长时间和我们接触,索玛也能讲一些简单的汉语了。这时索玛把英语和汉语都用上了,我还是不太理解他们的过法。索玛一着急,说:你去了,一看就明白了。

索玛的村子就在电厂附近,我们步行5分钟就到了。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家家户户门口都点着油灯或蜡烛。索玛指着油灯说,在印度,明月节又叫排灯节,家家户户的门口必须要点灯的。点灯象征着光明战胜黑暗,智慧战胜无知。

见我听得津津有味,索玛拉着我的胳膊说,走,好玩的还在前边呢。村子中央围满了男女老少,中间是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只见一个年轻的妇女头顶着5个重叠的泥水罐,站在骆驼背上,慢慢地围着篝火转。索玛说,原来是要顶着水罐站在骆驼背上,慢慢爬上沙丘。我们村里没有沙丘,就只好围着篝火转了。这是我们印度独有的庆祝方式,以此来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原来是这样,真是三里不同俗、十里不同天。

印度虽和中国相邻,风俗却大相径庭。那妇女转了三圈后停了下来,把罐子里的水倒在燃烧的火堆上。这时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大声说,来吧,大家一起尽情地跳吧!男女老少围着火堆高兴地跳起了印度民族舞蹈,有的老人还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小孩子们则边跳边拍手。索玛也让我跟着一起跳,我说我不会跳啊,他说没事,你想怎么跳都可以,我们跳的不是舞,而是快乐。我跟着索玛极不协调地跳起来,可并没有人嫌弃,他们见了我都向我微笑着点点头,竖起大拇指。

一曲终了,大家感觉累了,纷纷坐下来,拿出从自家带的酒水、食物,吃了起来。一位老人说,索玛,带着你的中国朋友跟我来吃吧。我和索玛走过去靠着老人坐下,其他人也把他们带来的东西给我们送来一部分,但他们并不围观我,只是微微一笑就散开了。晚会一直持续到后半夜,篝火渐渐灭了,人们才陆续回家。

博物馆奇妙日

站在黑色的高大的铁栅栏外。三角的檐壁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人像与下方的爱奥尼亚式廊柱,将建筑衬托得优雅而庄严。

文 本刊小记者 周玥

时长14天的旅行,我记得去了好几个博物馆。享誉盛名的大英博物馆不用说,自然历史博物馆和伦敦科学博物馆更是让我们玩了一天。虽然我们啥也看不懂,也没有专业的历史、机械和医学知识,但是看着眼花缭乱的藏品,还是忍不住感慨:“太漂亮了!”但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二天下午的大英博物馆。

我还记得我们在进地铁站之前艳阳高照,在里面转到晕头转向,迷迷糊糊地出来,眼前却是微微细雨。慌慌忙忙拿出伞,打开来,一抬头,就看到了大英博物馆威严地屹立在前方,高处的米字旗随着风鼓动,气势澎湃,好像没有沾到一丝雨,在阴沉沉的天气里显得格外耀眼,也格外孤独。

就好像它一直一个人在这里一样,多么奇妙。站在黑色的高大的铁栅栏外。三角的檐壁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人像与下方的爱奥尼亚式廊柱,将建筑衬托得优雅而庄严。面前大草坪上说说笑笑的人们和悠闲和鸽子给它增添了一丝孩子气,让它显得亲民极了。

走进去,大英博物馆中庭的头顶是一面巨大圆形玻璃天花板,它由银色金属支架组成,正中央两条蜿蜒的路缠绕着白色的巨大的柱子,通向历史的深处,幽暗的路径仿佛在讲诉过去的故事。

大概是运气太不好了,我们几个怎么都找不到木乃伊,反而一脚踏进了日本馆。在里面转了一会儿才发现别有洞天。我张大着嘴巴,欣喜之色展露无遗。中国的瓷器五色斑斓,铺开在我们眼前。周围的喧闹一下退开,这里只有宁静和安逸。仿佛踏入了奇境。

每一件器物都倾注了匠师极大的心血。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汤匙,上面的云纹也是精巧无比,就好像真的有一朵云彩在面前漫开一样。无数颜色的云朵在眼前漫开,缠绕,交融,将参观室渲染得无比奇妙。

它们熠熠生辉,五光十色,柔情万种,风骨犹存。却终究不是在自己的土地上。看完瓷之后整个人一蹶不振,沉浸在为什么那么好看的瓷器居然在英国的悲伤中。走着走着终于看到了惊世骇俗的一具具木乃伊。我连忙拿出相机咔嚓一下,一板一眼的木乃伊就这样留在了我的相机里。他们和云纹的陶瓷未完的愿望,和那天所有走过的错路一起,永远永远留在我心里。

参观完,我们就像泄了气的气球,随便找了个地方,捧着热咖啡,认认真真地数着光透过金属架所倾洒下的几何图形,笑出了声。

趁着相机还有电,我把书包扔给好友,跨上相机包,在中庭一圈又一圈地绕着弯,偶尔进入参观室,惊叹于罗塞塔之石的奇妙,惋惜于它的伤痕。

我和大英博物馆,和头顶倾洒的光,和窗外细密的小雨,还有高傲冷静的伦敦一起,在这个下午,回到了过去。

大概博物馆就是这样奇妙吧。

不丹无烟

不丹为了防止卷入文明漩涡而丧失自我,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和自然环境的保护,不遗余力彻底消除烟害,保障国民身体健康可说是煞费苦心。

文 龙庆海

未到不丹前,就听去过的同事们说这个风景优美的小国不但每年限6000个入境的国外游客,还是一个全民戒烟的国家,所以最好别带香烟去。

然而我岂能为去一趟不丹而临时戒烟?于是,在进入海关的时候,我将几包烟藏在茶叶盒里,混过了检查。同行的驴友劝告我不吸烟最好,若行程长了,一不注意肯定遭罚。我笑笑,表示会玩“游击战”的。

不丹国土面积只有4.7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170万。然而它却拥有多样化的动物栖息地和植物生长环境。它的动植物种类密集程度在世界上处于前10%的国家之列。森林覆盖率在亚洲位于首位。

徜徉在林间小径上,周围都是不同肤色的游客,没有一个人吸烟。我只是边走边望,看有没有合适的隐蔽环境能让我过一下烟瘾。突然我见到不远处有一所别致的建筑,走近一看才知是座厕所,我如蒙大赦,急忙进去,掏出香烟就叼到嘴里,正要点火,如厕的一个外国人连忙对我喊着“NO,NO!”我不理他,点火后猛地吸了起来。正当一支烟快抽完时,突然进来了一位不丹警察,他指着我手中的烟,用不流利的英语说他看到了一股青烟从这里冒出,赶紧过来才知是我在抽烟。说着掏出罚单,要罚我225美元。

“225美元,是不是太过分了?再说我在厕所抽烟又怎么啦?”不丹警察听了我的申辩,微笑着说,在他们的国家,禁止在一切公共场所吸烟,包括公园、夜总会、商店、酒吧、餐馆、政府办公室以及露天市场等。厕所当然也在其内。225美元是最低罚金,严重者还不止这个数。

游完皇家玛纳斯国家公园,我在车上将此倒霉的遭遇说给导游听,导游略带歉意地说,怪她没有将这个小国的禁烟历史细说给大家听,只是笼统地叫大家不要抽烟,违者将会严厉罚款。她说,在不丹,一个无意丢弃的烟头曾引起了一场大火,导致7000公顷的森林烧毁,并使廷布城3天内被浓烟覆盖。由此不丹禁止在一切公共场所吸烟,并于2004年制定法律全面禁止香烟的销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禁止销售烟草的国家;在不丹,如果有人胆敢售卖烟草制品,那得到的惩罚将会是因走私罪而被判入狱。与此同时,在政府的发起下,还推动了一个全新的反吸烟运动,组织政府官员、卫生医疗人员到各地巡回演讲,特别是深入到各地的偏僻村落,向当地的民众宣传吸烟不仅有害健康,而且也是严重亵渎宗教的行为。自从采取禁烟宣传运动之后,多数烟民已经成功戒烟。按政府估计,全国只有1%左右的人口抽烟。正因为如此,不丹在2005年被联合国表彰为“地球卫士”。

听罢导游一席话,我对在不丹因吸烟受罚全然没有了怨恨反而自愧,不丹为了防止卷入文明漩涡而丧失自我,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和自然环境的保护,不遗余力彻底消除烟害,保障国民身体健康可说是煞费苦心。

“等”的艺术

在英国的那段日子,虽然有时候我仍然觉得他们行事古板,但也多少喜欢他们这种排队不着急的态度,这份源自内心的安全感和宽容。

文 佚名

刚来英国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排队。银行、邮局、咨询处、商店的收款台,到处都在排队。

在英国我最怕的是去银行,因为去一次银行要花整整半天的时间:先站着排队见负责排号的工作人员,说一遍自己的基本情况和要求;然后坐着填表等待叫号。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透明玻璃另一边的银行工作人员一点也不着急,他们接待客人时起立、问候、握手,一个礼数都不少。接待完一个客人后,银行工作人员还会做一系列记录和整理工作,然后才叫下一个。有意思的是,外面的客人一点也不着急,心安理得地排上一两个小时。

日子久了,我才知道,银行的做法完全符合英国人的工作标准。英国人号称是世界上最喜欢排队的民族之一:即使只有两个人,他们也要排队。报贩一定要在卖完了第一份报纸后,把零钱递到顾客手上,致谢、告别,再招呼第二个客人。你要是在报贩接待别的客人时问诸如“今天有某某报吗?”等问题,报贩根本不会回答你。

在英国虽然排队很麻烦,但是你只要排上队就可以放心了:没有人加塞,而且服务人员接待你的时候一定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和你交谈。要是队伍确实长了,英国人会加开窗口或增加人手,但不会减少程序或减少针对每个人的办事时间。

有一次我去警察局办手续,听见一名老警察在指导一个新手:办理好一个人的登记后,要把纸张放好,要是铅笔断了,就削铅笔,一切就绪了再叫下一个。这样虽然慢,但是不出错,纠正错误是最费时间的,不出错的人其实工作最快。好一套龟兔赛跑的哲学,听得人哭笑不得,但又不得不承认他说的也有道理。

我见过的最壮观的排队景象是“公共开放日”。那一天,伦敦500个公共建筑免费对外开放。尚未建好的温布利新体育场门外弯弯曲曲的队伍延伸出去了一两公里。按照运动场公布的每半小时可以进去20个人算下来,排在后头的不少人肯定是白跑了。接近中午,有服务人员到队伍后面挨个劝,请第二天早来。后面的人既不抱怨也不感慨,老老实实地走了。留下来的人则被一一告知具体的参观时间。我和另外十几个人获知,我们预计参观的时间是12点整。

眼看12点都过了,没有人带我们去参观。我心里不禁开始起急:怎么不讲信用,说好的12点!在我后面排队的是两个十来岁的小孩和他们的母亲。我听到小孩问母亲是不是已经12点了,母亲平静地回答:“这个体育场工地大概是第一次向公众开放,他们也没有经验,我们给他们点时间吧。”周围的人不少跟着点头。一个个在寒风冷雨中冻得缩在大衣里,表情却雍容安详,一点不着急的样子。

在英国的那段日子,虽然有时候我仍然觉得他们行事古板,但也多少喜欢他们这种排队不着急的态度,这份源自内心的安全感和宽容。